海的女兒這種愛而不得的故事為什麼要當做童話呢?


謝謝邀請。童話的受眾不僅限小孩,小孩應該和能夠接受的也不僅僅是喜劇。


童話原本就不是什麼王子公主HAPPYENDING的故事呀。

現在市面上的童話故事書,都是經過好幾次修改之後所呈現出的兒童讀物了,其實原版很黑暗呢。

最初的童話,裡面的故事大多很黑暗,充滿了各種對現實的隱喻。

舉個例子吧:白雪公主

咱們就看大致劇情,就是一個還在壯年、並且擁有巨大財富和權力的大叔,他死了妻子之後不甘寂寞又娶了一個。

可是後娘對孩子不好(所謂美貌嫉妒,不過是個強行拉出來的原因),還想殺孩子。

孩子被逼得離家出走,為了生存不得不和老男人同居(而且還是七個,童話里的七個小矮人,搞得倒是很溫馨了)

被來路不明的人唆使嗑藥,最後被路過的臭小子撿屍。

但現實里,不是所有的老男人,都能像親爹一樣充滿愛心呵護有加。

也不是所有路過的臭小子都是王子。

而且那些臭小子未必肯負責任。

所以,再婚或者有外遇的大叔大媽們啊,心痛一下你的孩子吧……

再比如醜小鴨,她之所以能成為美麗的天鵝,是因為他爹媽就是天鵝,而不是她後天努力突然感動上帝,啪地來了個基因突變就變成天鵝了————這是在說貴族血統論。

所以,很多童話是在用美麗的外衣,在向人展示世界黑暗森林的殘酷本質。

海的女兒也是這其中之一。

以上純屬個人胡扯,上綱上線的我刪你評論嗷(手動滑稽)

對於認為可能有過度解讀的朋友們

在當時不能直接表達出來的各種思想(有些是因為不和諧、不被主流意識形態承認、或者來自於統治者的壓力),會以其他方式(歌謠、故事、遊戲)傳播併流傳(比如正月剃頭死舅舅,其實是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舅"。 ),這屬於全世界範圍共有的,不只是歐洲的童話哈。

舉幾個栗子:

粵語童謠 《頭啖湯》(鬧饑荒時人相食的慘劇)

叮噹當,沒人裝
眼尚明,難心安
咕嚕嚕,頭啖湯
你不喝,我先裝
嗚呼呼,喝精光
石頭出,剪刀藏
嘻哈哈,莫驚慌
下一頓,你做湯(你做湯……)

蘇軾在《與朱鄂州書一首》中說: 「岳、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又說「黃州小民,貧者生子多不舉,初生便於水盆中浸殺之」。

《宋會要輯稿·刑法二》載,「東南數州之地……男多則殺其男,女多則殺其女,習俗相傳,謂之薅子,即其土風。」

蔡襄《端明集》寫道,福建「泉州、漳州、興化軍,人戶每年輸納身丁米七斗五升」。《淳熙三山志》「咸平初,夏稅及身丁錢總二萬九千七百有餘,大中祥符四年,詔放身丁錢,獨夏稅七千六十九貫有奇」。人頭稅高達夏稅的三倍之多。南宋初期,湖南一帶 「一丁有出四斗者」,兩浙地區「丁錢至有三千五百者」。老百姓 「終年佣作,僅能了得身丁,其間不能輸納者,父子流移,逃避他所,又有甚者,往往生子不舉。

「丁錢太重,遂有不舉子之風。」

「浙民歲輸身丁錢絹,民生子即棄之,稍長即殺之。」

「民生子必納添丁錢,歲額百萬,民貧無以輸官,故生子皆溺死」。

所以到了後來…生了先別奢望能不能養活,連人頭稅都交不起,只好狠心殺掉……加上北宋被滅,百姓被屠戮人口銳減…………

於是……………………

你們猜猜這種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是不是覺得這個趨勢,和現在有些相似啊?

噓…這也算是一個比較古老的計劃生育例子了~~~

那啥,我家水表在門外,自己去看吧…………

土家族民歌

《死了丈夫好出門》
別人丈夫乖又乖
我家丈夫呆又呆
站起像個樹墩墩
坐起像個火燒岩
太陽落土四山陰
這號屋裡難安身
但願天火燒瓦屋
但願猛虎咬男人
斑鳩叫來要天晴
烏鴉叫來要死人
死人要死我丈夫
死了丈夫好出門

獨坐書齋手作妻,此情不與外人知。
若將左手換右手,便是停妻再娶妻。
一捋一捋復一捋,渾身騷癢骨頭迷。
點點滴滴落在地,子子孫孫都姓倪。————《笑林廣記》(看看讀書人怎麼寫擼管的……)

記得以前還看過一首很古老的歌謠,描述某少數民族,將頭胎孩子剁碎灑到土地上祭拜鬼神,以求豐收的恐怖習俗民謠。(這個是哪個族的我忘了,找了好久也沒找到歌詞)

以上……


還好吧,雖然小人魚愛而不得,但至少她有了永生不滅的靈魂呀~王爾德也寫過一個小人魚的童話,主人公是一個年輕的漁夫,喜歡上了小人魚,為了和她在一起把自己的靈魂拋棄了(雖然是不同國家的作者,但人魚沒有靈魂這個設定是相同的噢),後來他的靈魂每年回來一次,先後用知識和財富來誘惑漁夫跟他走,但漁夫都無動於衷,直到第三年,靈魂說在這不遠的城鎮有一個腳很漂亮的舞娘,漁夫想到自己的小人魚沒有腳也不能跳舞就動心了,離開大海和自己的靈魂再次融合在了一起,結果等到想要回去的時候卻發現已經無法再次捨棄自己的靈魂,只能在岸上呼喚小人魚,然而被浪花送上岸的卻是小人魚已經冰冷的屍體……我的童年陰影啊!


愛不僅僅是回報,更多的是付出。


這是一個宗教故事啊。講的是擁有一個無瑕的靈魂在上帝的花園裡所獲得的幸福超越了塵世的凡人的情愛。愛是犧牲,愛是付出,愛是恆久忍耐,這不是基督教義嗎?

孩子們應該讀這樣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他們愛和勇氣永不失敗。因為這是文人創作的故事,所以主題很明顯 。

格林童話等故事來自民間流傳,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故事母題,比如後母與女兒,愛情等。結局往往更為符合民間價值觀。


讓孩子們提前有個思想準備,有時候愛未必能得,多愛都不行。


海的女兒是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我認為她不僅僅只是在講述愛情,而是人們對美好和理想的追求。

小人魚對王子的愛情代表的是她對未知的陸地和永生不滅的靈魂的嚮往,不滿足於300年的無所事事之後化為泡沫,她不喜歡海底的世界,美好但不變,不喜歡尊貴的身份(比如祖母給她的尾巴帶上貝殼象徵身份時,她頗有微詞),海底的生活顯然對小人魚是十分無趣的,說句不好聽的,簡直就是在等死,而且死的毫無價值。

未知陸地是她的烏托邦,永生不滅的靈魂更是讓她有了寄託。

最後,付出了太多的小人魚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了不是嗎?

她成為了天空的女兒,為非洲的飽受瘧疾折磨兒童帶去清涼,用300年無私的付出來得到一個永生不滅的靈魂,她明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堅信海的女兒不是一個悲劇,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艱辛付出終於實現理想更美好的故事嗎?

p.s我對這篇童話的結尾非常非常滿意,因為小人魚得到的不是那種集齊7龍珠許願,立馬實現願望的回報,而是為自己贏得了一條可以通往理想的路,去幫助別人,為別人帶去幸福。

小人魚是真善美的化身啊,怎麼不適合小孩子讀呢?

順便一提,5姐浮出海面看見的景色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對大海最浪漫的想像:風暴,閃電,青色的天空和大海,搖搖擺擺的大船,船上人們的驚懼叫喊,以及靜靜漂浮的冰山,冰山上唱著優美的歌謠安慰人們的人魚……


推薦閱讀:

為什麼讀村上春樹的書總會有一種潮濕陰暗壓抑的感覺?
韓寒1月上旬發表的微博讓你有了何種反思?
你最喜歡的關於雪的詩句是哪一句?
閱讀網路小說與經典文學的區別是什麼?
《誅仙》這種層次的小說真的能叫精彩么,哪些小說算和《誅仙》真正一個檔次?

TAG:小說 | 故事 | 文學 | 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