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大陸拍不出《一隻狗的使命》這種類型的片子?
為什麼中國大陸拍不出《一隻狗的使命》這種類型的片子?而且就算是有人寫出了類似的劇本,也很難找到投資。
你的問題沒有描述清楚,你說的「拍不出」是什麼意思呢?你為什麼不問「為什麼美國拍不出《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這樣」到底是什麼樣呢?「拍不出」是過去拍不出嗎?萬一以後拍出了呢? 你要問什麼?問了有什麼實用性?是不是想聽人吐槽國內的環境你聽起來感覺舒服呢?想看國內關於狗的深刻內涵的電影,我推薦你葛優主演的《卡拉是一條狗》。別問這麼無意義的問題了。
大概是因為中國的商業電影市場真的是從2000年以後才開始走上發展的道路。
大概是阿凡達上映之後,電影市場才開始飛速發展。
很多人不懂電影,更多的人是不了解拍一部電影有多麼複雜。
他們不清楚拍電影要鋪軌道,軌道得有經驗的人來鋪,和導演討論著商量著,才能得出最好的效果。
拍電影需要服裝設計師,這行當基本就是和年齡閱歷經驗完全等同。
再別說場景設計,那更是考驗你的設計能力,細節的考慮,尊重史實,還得神還原。
燈光怎麼打,才能得到導演想要的效果。
道具師就更別提了。讓你找一堆亂七八糟稀奇古怪的莫名其妙的道具,你從哪裡去找啊?這行當不但需要積累存貨,還需要很強大的人脈關係。
還有什麼化妝師,那都是不斷的摸索,學習,總結。
好了還有很多很專業的工種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只是想說,以上這些技術活,沒個一二十年的相關從業經驗,你根本無法達到導演想要的意圖(這裡我先不討論導演水平)
但是,我們電影市場才十幾年的年齡,根本就沒有什麼相關人才啊。
所以說,那些覺得電影拍起來很簡單的人,要麼就是他沒上過學,要麼就是沒有工作,要麼就是文藝青年。因為他們連基本的工業體系的概念都沒有。
反正我是不知道這些人是否想過,一部電影到底需要什麼才能拍出來。
電影是工業,是一個配套產業。就像你吃到一袋薯片,首先需要種土豆的,土豆成熟了需要運輸,如果需要運輸速度快效率高,就得有好點的公路,鐵路;然後需要加工廠把土豆加工,加工廠需要買自動化的加工設備才能做到安全衛生有效,你也不希望你吃到的薯片是工人邊摳腳邊分揀的吧;然後得包裝吧,包裝紙盒(為了怕有些人連紙盒的用途是什麼都不知道,我特地解釋下,一般20袋薯片是放到一個大紙盒裡然後再運輸的);然後你薯片外包裝是得要設計的吧,設計得找專門的設計公司吧;然後你得標明營養含量吧,你得找專門的公司來分析吧。
現在,你看到了吧,吃一袋土豆片有多麼複雜。基本包含了整個工業體系。
你再想想,電影和薯片,哪個複雜,電影要比薯片複雜多少倍!
然後文藝青年,無知少年們,就來問了,我們中國怎麼拍不出這樣的電影,我們為啥沒有好萊塢這個全世界最牛逼的電影流水線牛逼,我們為啥不願意投資這麼感人的電影。
其實你們的意思我都懂,但是其實是我的意思你們沒懂。你講的是一點,我講的是一個世界。
中國和中國人都太累了……
還別說別的地方了……連知乎的問題成天都是中國/中國人在各個領域和這個比、和那個比……
中國人總體上吃穿用度的物質條件稍微好點的時間並不長……
作為80後我小時買的彩電都父母是託人辦來的工業票(90後估計就沒見過了),還是借了一半的錢買的……
建國後不能成精。
狗的轉生影射佛教的輪迴。
我猜是因為你電影看的少吧。手動白眼
1.體制問題2.這屆觀眾不行(雖然我還沒看,但是這兩個答案一定能踩得分點)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本身就活得像條狗
為什麼外國拍不出小時代爵跡惡棍天使何以笙簫默大鬧天竺左耳夏有喬木澳門風雲王牌逗王牌我的特工爺爺等等以上我全看過沒錯,我就是爛片之王!
既然劇本都有了,怎麼會拍不出?
找不到中國人資助就找外國人唄。
外國人出錢,中國人齣劇本出演員出導演,拍完之後誰敢說這不是中國人拍的?
題主說的有劇本沒資助是真事還是推測啊?
指個路讓大家看看劇本質量?也許大家看完真的能拍一出呢?而且題主所說的類似,有多類似?類似90%的話誰願意拍?不怕侵權?
所以說了這麼久,拿劇本來研究研究下。
假如,題主是這個劇本的持有人。
有以下2種情況:1.題主拿劇本到處跑到處碰壁,最後確實大家都覺得劇本很好但是不資助。
2.題主拿的是皇帝的新劇本,好劇本沒人資助都是推測。
題主是哪種?
補充下:如果題主是第二種。我只能說,不要聽風就是雨。建國後動物不許成精
那麼我該怎麼辱罵中國的電影工作者中國的環境制度乃至中國人的劣根性才能讓題主高潮呢?這樣,正是有了題主這樣素質低下的觀眾,中國電影才是這幅德性。中國觀眾不具備欣賞好片子的審美能力,所以只配看一堆爛片。滿意不?明白不?
推薦閱讀:
※桃姐接到劉德華和他的朋友們的電話,為什麼很快的掛掉了?
※《失戀33天》反映了主流社會文化中對什麼的需求?
※為什麼中國電影質量不高,與哪些因素有關?
※為什麼現在的華語電影大多質量不高?
※為什麼現在世界主要電影市場只有中日韓印四國本土電影佔有率能過半超越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