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阅读《诗经》《山海经》《老子》会觉得韵味十足呢?

韵味十足,部分也很有意境。

附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未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在于陌生感。

就以“关关雎鸠”为例

这四个字读起来很有味道,无论是关关,还是雎鸠,都是现代生活当中不会出现的词语。

但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呱呱鱼鹰”,这大概就是小学生作文水平了。

另外, @王芷琥同学提到“诗经原本就是用来唱的,再加上文人的修饰,所以韵律感很强,绝不是随随便便的。”这一点也很重要。

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陌生感,主要是三个方面:

1. 用字的陌生感。比如《山海经》第一段是这样的: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先不说文章的意思,我想大多数人读完这段,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狌狌”二字。生僻叠字,却又和“猩猩”读音相同,会激起人的好奇心,这个“狌狌”到底是什么?

2. 意境的陌生感。再以上面这段为例。现代人多生活在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人生活在山海经描述的原始山林当中。而在城市农村这类聚落里,无论是“多桂多金玉”,还是“其华四照”都是很难见到的。

3. 物产功能的神秘性。《山海经》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产,当然,如果对应到今天,也就是些草药,矿物,动物之类的东西。然而,《山海经》中对这些物产功能的描述是超出现代人的想象的(应该是有极大的夸张成分)。还是以这段为例,祝馀这种草,竟然能让人吃了不饥饿?(或许只是胀肚子)。迷榖这种树,佩戴能让人不迷路or不迷惑?(或许有提神醒脑的香气)。最神奇的是“狌狌”这种猴子般的动物,吃了能让人跑得快?(这是什么道理,或许是狌狌本身跑得快吧)

总之,这些陌生感,会让你觉得,哇塞,太有趣了,太神奇了。然而,如果真的把山海经里面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对应上,这种有趣就会大打折扣了。


正在读《闻一多西南联大授课录》,他说《诗经》当年其实是歌,是唱出来的,必然朗朗上口。另外,《山海经》是上古传说流传下来的,考虑到涉及很多有文字之前的内容,应该是口口相传而来,那么必定是朗朗上口。而老子的作品大多数是讲学用的,所以也相对朗朗上口。

又仔细看了一下原题目,第二部分是《庄子》嘛,庄子的文字很大一部分是写给执政者、君子、圣贤看的,用的也是讲学的文风,所以也是朗朗上口。

同是春秋时期的《左传》,尽管文学价值非常高,因为用途不同,带给我们的感觉就不同: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

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

哗啦啦的歌谣是我们的期待,

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

我们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诗,老子,皆为大境界,大学问。其中意象颇多。让人读完以后有无限的遐想,自然会有不少的韵味。


韵味,文学性,境界,还有诗意……

简单地说,就是人家在文学与人性方面的造诣很高,所以……


有老子吗,我看到感觉很尴尬,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因为人家写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而且把这个当成一个目标。


不止啊,古诗词读起来都是这样。可能跟韵律有关,原本大都是唱词,又描写寒来暑往大地上的那些事,本就是亘古流传下来的。

另外,诗经中重要的事说三遍的手法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一直以为过去的古文之所以耐读,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原因是因为你可以顺着音节唱出来!跟着就被带入画面了!

嗯!瞎掰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漢樂府《董逃行·欲上謁從高山》?

TAG:道德经书籍 | 诗经书籍 | 老子人物 | 韵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