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大部分 ABC 明明會說中文偏偏裝作不會的樣子?

在國外上學 很多ABC明明跟家裡都是說中文的到學校來就裝作不會 小組裡一個ABC 一直說自己不會說中文只會聽 有一次給他媽打電話 中文溜溜的


講一個自己工作時候的經歷。

完全算不上ABC在工作環境中都不想講中文。

在醫院工作很多時候會有中國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來,可能是跟孩子移民來的,一句英文都不會。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會主動跟他們講中文,也會熱心的有時候幫忙解答下問題,畢竟感覺人在生病的時候旁邊的人說著你聽不懂的話應該會感覺很無助吧!但後來發現,雖然有些人會很感謝你,但是大多數人在你開始說中文的一瞬間就把整個中國的culture強加到了你身上,更有甚者直接把醫鬧的情緒帶過來了。但同樣的人,在對著只會講英文的工作人員時,態度就完全不一樣。

被講過「你個小孩子懂什麼,國內就blablabla。」

聽到過病人電話里說「反正住院不要錢,回家也是和老婆吵架,還不如在醫院多住幾天,還包吃包住。」

有人在醫院和孩子大吵,我去勸阻說要照顧別的病人不要大聲講話,會拿「長輩」來壓我,說很難聽的話。

這種情況下說中文其實對我來說很不安全,因為我的職位不是一個翻譯,說得中文旁邊沒有人聽得懂,萬一被投訴了真是有理說不清,也沒證人了。

完全沒有認真的對待你為一個工作人員。我也不懂為什麼只是張嘴講出來的語言不同就能讓人態度這麼不一樣。

當然對於純種ABC來說,說中文好的一般是爸爸媽媽很善於引導的,或者自己對語言很感興趣。畢竟母語者的語速,用詞還有一些梗他們完全跟不上聽不懂。男票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跟他爸爸媽媽說得中文,跟我就說英文,甚至在date的時候堅持說英文,接他爸爸媽媽電話居然來一句「喂,晚上不回去吃飯了。」很多朋友不相信他不會說中文因為口音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然而很多小學生都學過的單詞都要跟他解釋,就很打擊講話的氣氛。字正腔圓的口音和中文的辭彙量並不成正比。

不過現在已經被掰到完全不跟我講英文,嫌棄我英語不好!!!

吵架還是用英文,因為中文生氣語速太快他還是聽不懂!

其實最令我感興趣的一點就是,對於醫學方面的辭彙,男票的中文講的比我要好(這也是我一開始誤解他中文很好的原因)。他說因為他第一個工作的醫院病人里華裔很多,作為小intern很多時候需要幫忙boss解釋病情什麼的,媽媽是醫生的緣故他學了很多病況的中文翻譯。很多我中文英文都不懂的醫療辭彙他都知道!!!但中文好也僅限於醫療上了。但、由於我的專業在國內是一個缺口,近十年來才有大學開始開設課程,所以很多情況下翻譯過去的中文讓我也覺得不太理解,就懶得記了。其實聽是聽得懂,但就是說不出來(就像很多人看電視劇學會粵語一樣,聽得懂但是說不出來)。在華西見習的時候,這就很尷尬了,作為純種的留學生,中文必定是好過英文的,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可以靠語境和猜聽懂,可是跟病人交流的時候張嘴卡殼,覺得非常沒面子,但也沒有因此奮發圖強學習醫療上的中文。一般就一言不合百度吧!

我覺得很多老一輩的華人爸媽,剛出國奮鬥的時候真的很辛苦,跟孩子的交流必定會打折扣。speech pathology裡面教過,小孩子的口音和語言是應該學到周圍大環境里的並不是家庭里的。比如一家英國人移民到澳洲,小孩不可能有英式口音,因為大環境的影響更大。在爸媽拚命奮鬥,孩子自己學習的情況下,很少有abc能有很好的機會和環境學中文吧!而且認識的很多老一輩的華人,都認為學好英文比學好中文更重要,考上醫生律師才是正經事,中文無所謂的。學中文就把孩子送去saturday school,誰周末會認真上課呀!但也因為這樣,二代abc, 三代abc的中文會越來越差,和一代或者曾祖父母輩的間隙也會越來越大。不過聽到更多的是abc願意學中文,希望自己的中文更好一點。

所以語言的問題有大環境也有小環境的因素。我們這代留學生會更注重下一代學中文的!


唱KTV沒有廣東人的時候,老多人都會吼兩嗓子粵語歌;但一旦有一個真的粵語是母語的人出現,就沒人敢唱了。

既然你可以用英語和他交流,他就傾向於使用英語。因為他可能怕自己二把刀的中文和你交流起來非常困難或者引起誤解。你的中文的版本號可是三天兩頭就升級了的,他的中文卻是他爸媽出國前的通用版本,各種俚語、句式的活用什麼的,可能都兼容起來有點問題的。

媽媽是自己人,安全指數和你一個外人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更何況……他媽可能英語爛到沒法交流,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使用中文。但是放心吧,他們的中文版本號是一樣的,語境、辭彙都是有非常窄的界限的。

ps,上學相當於工作場合啊,同學相當於同事啊,工作場合用英語沒毛病啊


通常情況下,多半他也就只會家長里短的那幾句了。就像我日語也只能看動畫片不能撩妹紙,英文講編程比對噴好100倍一樣。


不是裝作不會,是很多意思真的不知道怎麼用中文表達。

在他們第一次接觸某些名詞的時候就是英語,比如地心引力,民主和蝙蝠俠等等。當這種辭彙數量很多的時候,ABC們已經沒辦法用中文很流暢得來表達他們的思想了。所以他們只能用英語。

試想你去用家鄉話去解釋牛頓三大定律或高等數學問題甚至只是去報NBA球星的名字,估計很多人就玩不轉了。題主自己可能都找不到合適的中文來代替日常會話中的iPhone和iPad。

其實現在很多在北上廣出生的北漂滬漂的孩子們,他們也已經不會說家鄉話了,清一色的普通話交流。你會怪他們嗎?不要妖魔化ABC們。他們也只不過是在另一個北上廣出生的二代們。

至於他們實際會說,但對你說不會,很大可能是謙虛或不自信而已。就像我雖然可以喝兩杯但酒量不好,在酒桌上就會說自己不會喝酒。這個真的不是裝逼,更加和愛不愛國無關。

不喜勿噴。


我感覺很多ABC中文真的很費勁呀,聽著費勁,他們自己說的也費勁。所以一般他們說中文的時候,沒說兩句,我就還是會覺得,拜託老大,你還是說英文吧。

加拿大這邊很多移民一代在家確實都是說中文,但是這不代表二代中文好呀。就像我小時候我媽在家日常和外公外婆說上海話,我的上海話水平,emmmmm。局限於能聽懂,說的話就一句話都不會了。不過自從我媽嫁給我爸以後,貌似她現在也變成我這樣了,上海話不會說幾句,但是聽都聽得懂。我猜國家當時把普通話設為全國通用語言。估計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素吧,畢竟普通話太能帶歪口音了,在普通話的環境里呆久了,自然而然就不會說家鄉話了。能和普通話抗衡,感染力類似的應該就只有東北話了吧。


首先,命題不成立,大部分 ABC 都不會說你叫做中文的中文。

你定義的中文是普通話,但 ABC 家裡說的很可能是其他方言,就算家裡真說父母母語的話。很多粵語家庭出生的 ABC 能聽懂粵語和說一點粵語,但絕對不懂普通話。然而有些 ABC 家裡是不說父母母語的,例如說父親和母親的母語是互不相通的方言,普通話和英語都是第二語言,那父母之間就用英語溝通,更不會跟小朋友說普通話。

美國出生的 ABC 而非出生後才移民的 ABC,就算上學前聽父母說幾年普通話也就是會聽而已,不怎麼會說和寫。(否則你小學語文就是白讀!你當年那麼辛苦讀小學根本和 ABC 拉不開差距。)他們父母也會因為學前準備而跟他們說一部分英文,否則上學後老師根本無從入手。

總之,在美國生一個小孩,要他能在美國健康成長,又要讓他懂中文,這需要父母和子女額外的付出,跟在中國要求一個小孩從小有流利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一樣。中國有多少家庭能夠在金錢和時間上支撐一個小孩這樣做?如果你在中國生個小孩做不到中英雙語,就不要問為什麼 ABC 大多數只能聽懂和說一點點父母的母語,而且還很可能不是普通話。

其次,必須強調一下這種對 ABC 會說中文的期望其實會導致 ABC 更不願意說中文。你看看我發個答案中英混合一下評論區就成什麼樣子?一半人在說中英混合是裝逼,另外一半人在跟他們懟。如果我是 ABC,本身就對自己的中文不自信,對著中國人說出來還會被各種鄙視,我才不跟你們說中文呢!

你們連人家的 native tongue 是什麼都不知道,就憑自己有限的視野去給別人亂套 expectation,別人當然不可能達到啊。明知達不到的expectation,難道別人會 meet the problem head on?你以為你有多重要?只能說你 too young sometimes naive。


因為他們的中文絕大多數都不夠好,是沒法跟你用中文交流的。你的英文水平遠好於他們的平均中文水平。

目前見過十幾個華裔美國二代,絕大部分都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有三四個中文日常會話是沒壓力的,會寫漢字的就個別,達到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的一個都沒有。

就這種中文水平,如何討論政經、學術和文史?他們大概根本不知道那些概念和術語的中文名稱。

我辦公室一中學在中國讀國際學校,大學讀美本的華裔美國人,對我們在中國用中文的物理教材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認為中文裡是沒有諸如『自發對稱性破缺』這種概念的。中文水平,大約相當於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水平。聲調很准,口音自然,但是對高級話題的表達能力很差。

當然,你說的現象也存在。會有ABC為了和中國撇開關係故意不說中文,但更多ABC主觀上是想把中文撿起來的,只是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做不到罷了。

比如Stanford開設的中文課有兩種,一種是給完全不懂漢語的人上的,一種是給華裔上的。學漢語的人僅次於學西班牙語的,雖然兩種課程大部分都是華裔在學。可見很多二代們還是希望能學中文的,即使他們再也用不到。

------------------------------------------

再補充一點,我自己也不太願意和ABC講中文,費勁。很多事情中文說過一遍之後還要再補幾個英文詞他們才能聽懂。我覺得移民們就不要再強迫自己的孩子抱著中文不放了。在現在美國的大環境下,中文的用處並不大,而偏偏中文不像西班牙語,是一種要下大功夫才能學好的語言。中文也不像西班牙語一樣在美國還有比較活躍的語言社區。更不要指望說一點中文就還能融入中國的文化環境,不可能的了。


不是裝作不會,而是他們中文真的很爛啊hhh。

兩屆男票都是ABC(我也不知道為啥,可能我有點胖胖的比較討他們喜歡。。)。第一個基本沒講過中文,他自稱王力宏的fan,結果唱王力宏的最熟的歌還只能唱三句,其他都要看拼音。他跟他媽媽用中文講電話語速慢到爆炸,我隨意爆出的中文slang基本一竅不通然後我就放棄了。

第二個從小在中國長大所以算是中文很好的了,日常中文交流很順暢,所以我教他那些slang比如「么么噠」「老公老婆」「萌」這些一教就會,中國歷史比我還熟,但是成語是完全聽不懂的,中英文混雜是每天的事。他中文已經算是我見過的ABC裡面很好的了,可是放在中國人裡面還是有些生疏。中文再好也是第二語言,自然喜歡講自己的母語英語了。


除了我堂姐的混血女兒之外……不太認識ABC。侄女本人確實中文不好,只能說最最簡單的話。

不過我工作中接觸不少會說幾句中文的外國人……他們往往一開始非常喜歡和我說中文,尤其是識破了我英文口語很差,他們認為自己中文口語比我英文口語好……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討論專業的或者複雜的問題,比如說到預製板……就必須找英文或者畫圖,更不可能談論中國文化或者歷史,多數西方老外的成語也很差,停留在會說「馬馬虎虎」就自鳴得意的程度……所以當我們需要談論正經問題的時候還是需要說英文,因為不然對話的討論水平不太可能超過小學生日常對話的辭彙範疇,而沒有辦法顯示他們的專業能力……

所以……我覺得有大部分ABC不願意和國內人士說中文也是這種心情……就像我也不願意說英文……因為無論理解力到了哪裡,說出口的話顯得沒文化……


大部分ABC明明……中文不溜吧……

題主最起碼也得說「我們小組百分之八十都是ABC,他們的中文都很溜,但是跟我說話的時候也只用英文」,這樣才有討論的價值


ABC=An Buhui Chinese


很多ABC沒法用中文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日常吃喝拉撒的中文能講,涉及到高級的就不行了。

反觀國內很多外企白領,說著一口中英文夾雜的外語,還覺得自己是外企文化,最令人尷尬的是,他們講的外語都是初中的辭彙小學的語法。

我還聽他們說過:阿拉這個case儂follow一下

這個真不是黑上海,就和what are you 弄啥咧一樣,就是調侃,加上我只在上海的外企待過,所以也只了解到這樣,加上這種方言普通話和英文夾雜的比較有笑點……


因為他/她英文說的更溜

一般我和二代華裔之間交流時是「對方表達概念中文更熟對方說中文,英文表達這個概念更熟說英文」並對我「英文口語太爛所以說中文」表示理解

並且互相談話之間常常中英夾雜....


這麼巧啊我不會英文,麻煩其他成員用中文和我探討吧,謝謝


作為家中有ABC娃的媽媽,也作為不少ABC的朋友,我覺得沒有部分答主想的那麼複雜。

關鍵就是交流方便,和家人說中文,有兩種可能:1,家人只會說中文或者有限的外語,那小孩就肯定只能用中文啦!2,家裡要求家庭交流用中文(比如我家)

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在家裡說中文的娃,在外面和同齡人交流(甚至是我家的娃相互之間)都用外語。沒有別的理由,方便!很多辭彙,他們初初學到的就是外語,特別是關於學習,時事,娛樂,體育。真要他們用中文說,可能還不知道那詞怎麼說,或者要想一下。

所以,在學校碰到ABC堅持說英文的,沒啥稀奇啊,就是人家覺得方便。就好像作為中文母語的我,哪怕會英文,還是覺得中文方便。但我可以命令我家娃娃們和我說中文,可不能強制別人,所以常常碰到我和ABC朋友或者朋友家的ABC娃聊天,我懶得說英文,人家喜歡說中文。那就在相互聽的懂的情況下各說各的好啦,看誰憋不住,最後遷就對方。 哈哈!

所以,在知道題主會英文的情況下,ABC說英文一點不奇怪,習慣,方便么。更何況,學校里聊的那些話題,和家人說的辭彙差很多啊,這和歧視,意識形態大多數沒有關係的。


話說有一天在墨爾本的地鐵上,對面坐了一家中國人:孩子開開心心地用非常標準的中文跟其他在車上的中國人聊天。別人問他:小朋友,你的中文蠻好的誒 Are you chinese? 小朋友回答:對啊。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急急忙忙地說:「No No No。 You are a Australian, Australian ! Not Chinese .我們才是中國人」。搞得小朋友眼神很困惑。

我想說,首先這句話裡面要用「an 」不是「a」 ,Chinese 也不僅僅有中國人的意思還有華人華裔的解釋。另外中國人並不凸凹人低一等,真要judge你還是從你的膚色又不是從你的國籍。 最後,ABC對中國沒認同感的情況我見多了,這樣孩子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長輩唯恐和中國搭上邊的情況我他媽是第一次見。既然不想和中國關聯,那請你把你那垃圾堆裡面撿出來的英語練好別他么跟小孩子在家說中文,不然他長大以後對身份認同更為困惑:既然你們不認為我是chinese 那我學中文幹什麼?」


因為人家不希望因為自己長著一張中國人的臉就有義務講中文。

我覺得知乎上這個回答寫的很正確,和二代華裔移民相處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作為一個在歐美國家留學若干年的留學生,有無數與二代華裔打交道的經驗,我被教訓出來的習慣是:對待故鄉不明的華人,永遠不要問對方故鄉/祖上來自哪,永遠假定對方就是本地人,尤其要刻意把對方當成被本國白人對方才會感覺爽(比如向一群本土白人問某個當地白人文化的問題,有個二代華裔也站在裡面,問的時候要掃視到這個華裔),不管有多熟也不要主動問,除非他自己開口;同理永遠不要和一個看似華人的人主動開口講普通話/粵語;另外一代和二代華裔往往最喜歡一上來就開口問你是從哪個國家來的(問完也不會禮貌性交代自己的),被這樣問了的話就繞著他走吧,基本沒機會做朋友的。


答主在英聯邦國家有那麼一點點兒教書的經歷,試著從老師看到的角度回答一下。

首先想表明一下觀點,我不認為在校不願意說中文就是下賤的表現,大部分情況下我認為這和民族主義沒啥太大關係。

考慮到這裡的場景是小組討論,這代表所用的語言相對而言比較專業一點兒,而題主聽到的是和家裡人的對話很6。

然而以我比較三腳貓的中文水平和英文水平,我認為日常用語很6不代表專業用語也很6。

在專業領域,許多術語abc並不了解,比如在我的化學課上,有些同學下課和我聊天都傾向於講中文,但是上課時經常會問同桌我上課講了啥(教學初期不自覺的會用中文的術語),而這位同學剛開始的時候成績也並不非常好。之後我發現問題後,有意識的在討論學術內容時改用英文,她的成績就有明顯提升。

其次,語言承載著邏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思考語言,甚至在不同學科內如果接受信息時語言不同,思考的語言也會不盡相同。以答主自己的學習經歷為例,我在思考數學問題時由於在學生時期老師都用上海話授課,我思考也會不自覺的使用上海話。類似的,在我授課時,較高年級才來留學的學生往往學的很快,而abc學生就顯得很遲鈍。一開始我簡單的認為是基礎不同,之後我嘗試了用英文給abc學生講解數學問題,他們的思考速度簡直成指數級上升,絲毫不比國內學生差勁,而他們大部分在家日常用語仍然基本以中文為主。

最後,答主認為在討論時還涉及一個效率問題,第一是不少abc寫中文非常費力,記筆記對他們來說非常挑戰,第二最後討論呈現的結果很有可能還需進一步加工,比如需要和老師和其他同學進一步討論或者呈現,而使用中文要多加一步轉化的工作,因為在此場景下使用英文更方便一些。

對於abc而言,有些學生所在學校中國人較多,所以他們其實也更喜歡講中文,而有些abc學校受環境所限確實身邊沒啥講中文的,這一類學生確實中文能力會有所欠缺,生活用語比較6純粹是因為父母不會他們只能說中文。再拿答主本身舉例子,由於小時候不是爸爸媽媽親手帶大,一直到7歲才被接回去(心疼自己一秒鐘),因此我一直到現在仍然不太會說我爸媽說的方言,雖然能聽懂,要說的話憋一憋也能看起來和母語水平差不多,但是我仍然會習慣性的和爸媽說普通話或上海話,因為我覺得說方言不夠方便。我想這個道理在abc身上應該也是類似的。

至於某些答案說的舔屁眼問題,我想可能是存在的,不過就我有限的經歷,這應該不是大部分。


題目描述很誤導人啊……ABC中文流利而且平時說中文的絕對不少,題目的假設就不合理,咋還有這麼多答案順著題目的假設往下說。

大多數時候會說中文的ABC說不說中文還是看熟悉的程度。studio里大家每天24小時可能有10小時左右都待在一起,互相都很熟,只要是在家是講中文的ABC平時跟我們(中國/台灣/新加坡)這些母語是中文的國際學生聊天都是講中文的。

大多數情況都是大家當著老師的面裝作一本正經的討論設計的樣子用中文吐槽老師或者討論下課之後去哪吃飯,model和drawing due了之後要去哪玩。偶爾有個別中文很流利的ABC老師也會說幾句中文表示一下我們的吐槽被他聽見了…

平時朋友之間互相吐槽,八卦聊天,出去玩吃東西逛街看電影其實也都用不到什麼高級的詞;而專業相關的詞不管國際學生還是ABC也都是只知道英文不知道中文,大家都說中文偶爾參雜英文的情況下根本不會能看出來ABC的中文水平和中文母語的國際學生有差別。

當然你要是本來就跟人家沒啥交集說不了幾句話,ABC肯定還是習慣用英文的。GE或者其他人數多而且一周只上三四次的課上遇見的ABC同學,除了考試複習/討論課不會有什麼交集,平時更不會一起出去玩的話,說中文應該也會讓他們覺得比較彆扭,一般都是英文交流。


可能真的有部分原因是,在不是非常親密的人面前,說自己的第二語言真的不如說自己的第一語言有安全感,尤其他的第二語言(中文)是你的第一語言………繞嘴完畢。

在加拿大上學的時候如果幾個人聊天,有中國人有外國人,為了show respect和中國人也會用英語,但和中國人講英語就會踏實很多(因為知道英文不行中文還能頂上……)

同學一時情急揪過一個CBC說「這可咋整?!」

CBC一臉懵逼嬰兒語速重複……「咋……整?……」

在加拿大的茶餐廳吃飯,老闆和服務員都是講粵語的,我們用國語點菜一開始一切風平浪靜……朋友和服務員小妹說,來點醋,服務員小妹一臉迷茫無言以對了……

「Vinegar!」

服務員轉頭去拿醋……

在香港買東西我也會找收銀員要receipt,因為不確定說國語「小票兒」她們懂不懂……(見識短淺,如果香港同胞都知道「小票兒」是什麼,勿噴……)買櫻桃會說來些Cherry(據香港阿姨說如果說櫻桃一些水果店老闆會聽不懂)。

我英語不是很好,但很多時候腦子裡蹦出來的會先是英文,只是因為一些常用詞用的太過於頻繁。有一次一臉呆傻的問同學,bus中文是公交車吧……??到現在也不知道feel free to do something能準確的對應哪個中文,或者有沒有一個完全對應的詞……你覺得舒服就好???(要開車了?……)

(feel free在一些context下差不多是隨意自便的意思,但個人感覺用的又更廣一些?)

曾經遇到過一個小黑哥,知道我from China之後高低非要和我講中文……他全程中文,我全程英語……因為我知道我如果用正常語速說中文他一定聽不懂……

「你的、專業、是什麼?」

「Oh,I major in……」

和小黑哥揮手告別之後我奈及利亞室友和我說,小黑哥那非洲舌頭再加上American Accent,她有時候都聽不懂(室友也是黑人,official language也是英語……)

和馬來西亞人也會發英文,因為知道他們雖然會中文,但是不一定聽得懂我講的中文……畢竟「傻逼」一詞他們都是通過和大陸人打遊戲才學來的……

有一次給一個廣東大哥發了條三十來秒的語音吐槽,語速比較快。他大概只回了三秒,點開一聽……「你說的什麼,我沒聽懂」……(不是我普通話的問題哦……人家第一語言可以說也不是國語了……)

也曾痛下決心學粵語,一句「你們先吃吧」學了N遍,說完以後被聽成「你死心吧」……我對自己的語言習得能力真是徹底死心了…………………

室友是南方人,我站在摞在桌子上的凳子上擦電扇,顫顫悠悠感覺命懸一線……把抹布遞給室友說,幫我涮一下,室友說,「涮一下是洗一下的意思?」……

以上幾個有些跑題的小栗子,想說的是雖然也不排除有的人覺得說英語逼格高(是時候正正三觀了……),但有時候只是為了找一種更舒服(甚至是更高效)的說話方式罷了,無需介懷。

.

.

.

.

.

.

說句題外話,最煩的就是純種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強行帶著大碴子味兒飆英語,不是偶爾夾雜幾個單詞那種,而是純為了裝逼只說英語,這種人我一般只送一句Does Mandarin work for you?

曾經在香港迪士尼,同行的人(英語水平處於鄙視鏈下游,除英語外此人的裝逼+傻逼體現在方方面面)純粹為了裝逼用英文和tour guide問路,tour gaide友好的給了他一張英文地圖……

.

.

.

.

.

就問孫子看不看得懂。

.

.

.

.

.

.

.

.

.

去你大爺。(微笑臉+手動再見)


推薦閱讀:

該不該限制富人移民?
在海外的台、港、陸的華人怎樣看待彼此?
如何評價消息稱DHS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停止H1b身份六年後的延期(即使已經申請綠卡)?
如果中國很發達的話,還會有人想出國留學嗎?

TAG:文化 | 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