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去中心化對區塊鏈如此重要?
首先回到這場變革起點的2008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令公眾陷入對金融機構和美聯儲等中心機構的極度不信任,信息透明、交易透明的需求空前高漲,比特幣隨後在次年誕生。
不久後,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比特股區塊鏈誕生,這套系統不只將公開轉賬信息,包括交易數據、用戶資料變動、和納入的公司行為全部使用區塊鏈公開。問題來了,去中心化公開信息為什麼對區塊鏈來說如此重要?
謝邀
--------------------------------------------------------
關於區塊鏈「去中心化」問題,有二種完全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
近來同想要了解區塊鏈的各界人士接觸,發現他們得到的關於區塊鏈的信息很是駁雜:有些是錯誤的,比如說區塊鏈不安全,什麼某某區塊鏈交易平台捐款潛逃了、被黑了,其實這是鏈外的事兒,不安全的帽子根本扣不到區塊鏈的頭上。有些是過時的,現在早就不這樣了,比如說區塊鏈的算力是均勻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其實超過半數的算力集中在中國。有些是片面的,比如交易速度很慢,其實只有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某些民間數字貨幣公鏈平台是這樣的,而他們這樣做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並不是技術上只能做到這樣。有些是帶有前提的,比如每秒鐘的交易速度達到幾萬筆十幾萬筆,這些說法是針對什麼測試數據、什麼網路、什麼安全性要求的,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的結論迥異。有些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有的說隱私性好有的說透明性好,其實隱私好指的是賬戶匿名,透明性好指的是賬目公開,一個針對賬戶一個針對賬目風馬牛不相及。說個對大師不敬的比喻,區塊鏈就像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你費了吃奶的勁好不容易學懂了他的某個理論,剛想掄圓了批評他一通,結果他自己先把自己否定了,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讓你抓都抓不著。
白碩
但是,最具有誤導性的、幾乎眾口一詞的,就是這些人士普遍認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這個認識帶著濃重的偏見和概念混淆,對正確認識、普及推廣和長遠規劃區塊鏈,是十分有害的。我想著重在這個問題上,做一些正本清源的解釋工作。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區塊鏈」是一個太籠統的概念,適用於這個籠統概念的帽子其實是很難扣的。為了明晰起見,我們要了解區塊鏈行當里實際上有兩撥人。一撥人稱作「幣圈」的,對他們來說,區塊鏈是平台+數字貨幣+社區三位一體,任何一個都不能缺,任何創新和應用都是要帶著平台、數字貨幣和社區一起跑。這個三位一體是他們的根據地、命根子。這個三位一體不僅有技術,而且有業務、有理念。另一撥人稱作「鏈圈」的,對他們來說,區塊鏈就是技術體系、就是平台,裡面的數字貨幣和社區都可以摳掉,甚至可以換上別的什麼都沒有關係。以當今世界上六大區塊鏈技術體系(比特幣、Ripple、比特股、以太坊、超級賬本、Corda)來說,前四個是幣圈的三位一體,後兩個是鏈圈的純技術平台。所以,如果一個人說以太坊很慢,其實指的是運行著以太幣的、由以太幣持幣者組成的社區所共同維護管理的那個公有鏈平台很慢,而那個平台並不必然很慢,只是在三位一體的語境下「被」很慢了。如果一個人說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其實指的是在以太坊社區的核心理念主導下、由以太坊公有鏈平台支撐的以太坊社區的業務是去中心化的,而以太坊技術體系本身並非不能引入中心化要素。
然後要說的是,區塊鏈在架構上其實是分層的。在比特幣體系里,智能合約還不太發達。到了以太坊和超級賬本里,智能合約已經很發達了,智能合約和基礎賬本也就非常清晰地分到了兩個不同的層次。如果說基礎賬本有很多技術設定體現了去中心化的理念,比如一個賬戶名下的價值,完全由擁有這個賬戶對應私鑰的人所自主支配,比如這個技術體系下的賬目內容,完全由各節點按預設的共識機制所決定,沒有哪一個「超級」賬戶可以處置別人名下的價值等等。如果合約錯了,必須首先將錯就錯。如果得了好處的一方不主動吐出來,沒有哪一個「超級」賬戶可以有許可權把它改「對」。實在社區里很多人都看不下去的錯,要改也一定要通過分叉的形式來改。尤其是硬分叉,只要有人堅持要將錯就錯,那就勢必導致社區分裂。
這種被「幣圈」的三位一體所固化下來的去中心化,已經不單純是一種理念,而是一種與基礎賬本層面的技術深度耦合的業務制度安排。所以,在幣圈談引入中心化要素,幾乎是不可能的:社區強烈反對、業務已經固化、技術則存在深深的路徑依賴。對於這樣的設定,技術上也不是不能突破,但這樣搞出來,勢必動搖幣圈的根本。
「鏈圈」則沒有這樣的負擔。不僅沒有負擔,「鏈圈」對於在區塊鏈技術體系中引入中心化要素持更加積極的態度。因為如果從技術上證明中心化要素的引入是可行的,而且引入中心化要素以後區塊鏈技術進入金融主戰場少了依法、合規方面的障礙,少了監管者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系統性、全局性風險的擔心,這將有利於區塊鏈技術走進金融主戰場,發揮其在技術上的優勢。
以資本市場為例。歸納起來,如下一些制度安排的落地,很可能需要引入中心化的要素。
——在司法方面,對特定賬戶內的資產進行凍結需要中心化特權。
——在行政監管方面,對賬戶信息有依法進行實名化看穿式管理的特權。
——在自律監管方面,交易所在特定情況下,有特定產品停牌、對特定市場停市、對顯失公平的交易予以撤銷、對達到風控觸發條件的槓桿類產品持倉進行強行平倉、強行減倉的特權。
——登記託管機構在特定情況下,有依法對已經達成的交易進行暫緩交收、拒絕交收的特權。
所有這些特權都具有中心化的屬性。它們都涉及對在技術意義下他人名下的資產以執法者、監管者、自律管理者的身份予以處置的特權。我們所舉的例子還僅限於資本市場的情況。相信銀行、保險也很可能有類似的帶有中心化屬性的制度安排。可以說,技術上如不能支持這些特權,區塊鏈技術就不可能在金融的「主戰場」成功落地。
如果沿著「鏈圈」的發展邏輯,引入帶中心化色彩的特權機制勢在必行,那麼,引入這些中心化要素的途徑是什麼?答案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在基礎賬本的層面引入,一個是在智能合約的層面引入。
如果在基礎賬本層面引入,無論是另起爐灶還是借用幣圈的成熟平台作為底本,原則上都是可行的,但也都存在基礎賬本層面的強安全性可能被挑戰的重大風險。我們需要更多的開發、測試、論證推演工作,還需要來自基礎賬本層面的全方位技術支持。特別是在借用幣圈平台作為底本的場合,每當基礎賬本出現版本變化,都存在一個兼容性跟進還是永久性分叉的選擇問題。
如果在智能合約層面引入,技術選擇上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智能合約層面的工作做到位了,連基礎賬本都可以是可插拔的。基礎賬本層面的規模不大、力度不大的改版,智能合約層面可能說不定連改都不一定要改就能適應。唯一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只有兩個,一個是智能合約層面如何從技術上防止中心化要素、中心化功能被濫用、盜用的問題,另一個是智能合約本身提供的安全性保證是否足夠強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合約內部作為一個整體是滿足價值守恆約束的,不當履行特權不會立即導致所處置的價值被移出智能合約,因此只要有機會對智能合約「踩剎車」,不當履行特權的後果也會有機會得到及時糾正,不會擴散到基礎賬本層面。
觀點二:
最近拜讀了白碩先生對於區塊鏈的思考,有很多感觸。當下大家對於區塊鏈熱度持續增加,相關的關注和討論也日益增多,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體會和大家分享。
- 去中心化思想是非信任機制的產物
提到區塊鏈技術,我們有必要回到區塊鏈最初的誕生地,即比特幣的出現來看這個事情。在中本聰的論文裡面,比特幣最初試圖解決的是多重支付或雙重支付,即「雙花」的問題,就是一筆錢花了超過一次以上。面對「雙花」問題,傳統系統的解決思路是依靠一套授權機制(中心化的權威)來層層管理和授權每次的轉賬和交易,這一點大家可以看現今的銀行體系。
中心化的授權機制即是一種信任機制,即默認管理人都是盡責和完善的,其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我這裡不贅述了。然而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採用了不同的思路,採用一種節點之間的共識,即徹底非信任機制來解決問題,當一筆交易被越來越多的節點記錄確認後,「雙花」的風險即無限趨近於零。在非信任機制裡面,每一個節點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特權存在,神奇的是在足夠多的節點確認賬本交易之後,產生了比特幣系統自身的信用價值。從非信任機制的起點出發,中本聰或者說比特幣無意中詮釋了本來較為空洞的去中心化思想的一種實現。
在中本聰的論文裡面,區塊鏈技術其實就是對於這種非信任機制電子現金系統的具體實現。區塊鏈本質上也是一些技術的組合實現方式,包括非對稱加密、點對點網路和塊鏈式數據結構等。從集合角度來看,去中心化思想是非信任機制的超集,非信任機制是區塊鏈技術的超集。
- 最大程度博弈是去中心化思想的表現
在非信任機制裡面博弈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還是拿比特幣來說,存在用戶、礦工及開發者的持續動態博弈環境。通過挖礦POW機制來激勵礦工們維護系統和記錄交易,通過開源社區的方式來監督並且規範開發者的開發更新,通過自願交易手續費的方式讓用戶更為有效的使用比特幣平台。比特幣沒有想過要成為世界銀行,作為一種具有顛覆式創新精神的網路電子現金系統來說,其主要目的已經實現,其網路及處理性能不足其實並非重點。
白碩先生提到的「幣圈」把區塊鏈是平台+數字貨幣+社區三位一體的看法只是表現方式,而非實質。本人來看,「幣圈」和「鏈圈」的情況客觀存在,其區別為是否承認平等博弈,即無特權結構,如有特權結構,即使剛開始哪怕是一點權力也會影響博弈結構,導致整個系統變味,從而一步步走向中心化控制的老路。因為人們總是傾向於使用權力達到更加快速且高效的結果,姑且不問動機如何。
以此來看,承認平台+數字資產(token)+社區三位一體是一種平等博弈體系下的一種自然發展。強調區塊鏈中的中心化要素即特權的情況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在責任不清晰的情況下,特權往往和利益關聯且無法約束。DAO項目的失敗其實參與者選擇性的逃避了「責權利」中的責,模糊了權,過分追逐利的結果。
關於白碩先生提到的「鏈圈」對於在區塊鏈技術體系中引入中心化要素沒有負擔的觀點,我個人持一個謹慎樂觀的態度,大部分「鏈圈」對於區塊鏈技術是作為一種工具化使用的態度。如果僅僅是工具化使用還是否屬於區塊鏈應用的範疇?這個值得思考。個人看法,「鏈圈」可能的負擔是過分誇大區塊鏈及智能合約的技術特點,而不太重視區塊鏈應用模式的去中心化本質。區塊鏈的工具化特點應該是其廣義化的定義。結合非信任機制的去中心化、開放、平等及博弈特點的區塊鏈應用應該是其狹義化的定義。
- 區塊鏈是一種開放式的場景應用
很顯然,如果承認區塊鏈系統是一種去中心化、非信任、基於博弈的體系,所產生的應用就應該是一種基於開放式場景的應用。進一步來說,第一是數據層面的開放,第二是共識層面的開放。區塊鏈技術真正的魅力是在去中心化思想下,基於共識機制的開放式全網數據存儲處理能力。基本上聯盟鏈和私有鏈都會涉及一定程度上數據及共識的不開放,這是引入特權造成的結果,其造成的進一步影響還有待觀察。
不得不再提一下比特幣,某種角度來說,它是區塊鏈應用的第一個範例。由於本質上是一種相對較簡單的賬本結構,有著固定的簡單輸入輸出格式(記賬)。但是今後是否所有區塊鏈即有這種簡單結構,筆者認為並不盡然。區塊鏈的成功還需要面對以下問題:
第一個是輸入/輸出的問題。很多複雜場景下我們會面對更多的情況和變數,其實所謂的「智能合約」即是一種有判斷條件的輸入/出機制。一旦輸入源和輸入內容更為複雜多樣,其中必然面對更為複雜的博弈情況。
第二個是數據存儲處理的問題。比特幣當前平均每10分鐘生成接近1M大小區塊,平均每秒處理交易的能力還在個位數徘徊。即使這樣運行至今全網賬本已經超過80G,如果要進一步發揮區塊鏈的作用,所有數據不可能都放在鏈內,必須要有諸如「區塊鏈數據中心」(Blockchain Data Center)等,通過側鏈校驗的方式來存儲鏈外數據。同時,由於節點設備、網路帶寬和共識機制限制,當前的處理能力也是嚴重不足,無法解決大規模數據實時並發處理需求。
筆者在谷歌搜索引擎反作弊小組工作多年,暢想以下,當所有的廣告信息數據不再局限於一家公司,而是在一定保護隱私機制下的開放式數據體系,接收大家的共同維護和監督,是否平台還有作惡的可能?如果群體的共識算力POW能夠進一步用於解決困擾一直廣告系統的點擊欺詐等問題,那該有多美好!
- 實踐出真知三點思考
感謝白碩先生對於區塊鏈思考的文章,最終給了我動力寫下自己的拙見。雖然區塊鏈很熱,但還是在發展初期,離不開大家的不斷實踐與試錯,同時結合各方觀點的爭論及總結,把技術、產品、商業模式一步步走踏實。區塊鏈技術不是空中閣樓,只有在實踐中才會有更進一步的反饋和進步。
思考一:關於共識機制的選擇優化
如何選擇優化共識機制這個有一定的思考空間。當前主要有POW(基於算力)和POS(基於權益)兩種共識機制並各有利弊,這裡不做進一步展開,同時也有一些基於存儲或者響應等共識機制。由於共識機制是維護區塊鏈系統的根本保證,所以值得做出進一步探索、優化和提升的努力。
思考二:關於聯盟/私有鏈的特權機制
如果是純工具型的私有鏈在這不做討論,因為只是一個內部系統而已。如果是聯盟鏈或者引入一定博弈機制的私有鏈,其中的特權機制如何引入才不破壞區塊鏈體系原來的完整和有效性,這個也值得討論。
思考三:關於去中心化的終極形態
當前談論的去中心化,是允許一些小的中心化節點存在的,未來呢,徹底的分散式體系?去中心化是中間狀態還是終極狀態?如果大家認為未來分散式應用的天下,那麼去中心化就是中間狀態,很多嘗試不是太超前而是做的還不夠。如果去中心化是終極狀態,這個顯然並不可能。
相對其他的技術來看,區塊鏈技術是如此的令人著迷,從早期的極客們到現在金融大咖們的紛紛加入。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區塊鏈技術是有靈魂的,這個靈魂或者說指導思想就是去中心化思想,或者又叫自由主義、奧派經濟學等,有其一套較為完整的意識形態,而且具有著對現有系統底層顛覆創新的潛力,著實令人激動。
記得在80年代末期的時候,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話的,小區有個電話室,有電話的時候就是大媽到家樓下喊一嗓子然後自己跑到電話室接電話。那個時候也沒有感覺特別不方便,想想現在,如果半天沒有手機大家是什麼感受?我想說的是信息甚至是智能的交互共享一定是未來大的趨勢,我們不能坐井觀天,一定要勇於突破嘗試,因為未來的加速度一定會超出我們想像!共勉!
推薦閱讀:最新最全國內外比特幣交易平台匯總,炒幣必看
本文章如果對你有幫助,
請別吝嗇點個贊~
沒有去中心化代幣發行者就沒法自證是否在圈錢,沒有去中心化那麼區塊鏈將毫無意義,或者說意義大打折扣。
另外去中心化出現不起偶然,而是必然。這涉及到08年金融危機,辛巴威等國家中心化的法幣瘋狂貶值等,為何之前經濟危機沒有出現比特幣,因為社會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各種矛盾還在孕育,沒有爆發。目前各種矛盾已經尖銳,而只有去中心化才能解決。
另外,經濟全球化趨勢也必然會出現一種全球性貨幣,而任何一個中心化的法幣必定不能成為全球性貨幣,哪個國家法幣成為全球性貨幣就相當於統治了全球,因此任何法幣都不可能,和比特幣比起來法幣數量不固定也是致命缺點。另外黃金雖然已經形成價值共識,但並不能直接拿出去買東西。
互聯網時代是虛擬經濟的時代,虛擬經濟就必然產生一種虛擬貨幣,要成為全球性貨幣,去中心化是核心。
這無異於一場新的革命,比如滴滴打破了城市對計程車的管控一樣。區塊鏈打擾了國家對資源的控制。未來發展無限
區塊鏈的定義就是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去中心化的含義代表了大眾,所有人,只要想參與記賬,都可以進入。並且節點越多,去中心化越徹底,對於整個網路的安全越有利,因為達到51%的攻擊可能性就越小。而去中心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挖礦,挖礦不受中心化機構的影響,完全憑本事,憑計算。
去中心化代表了信息的公開,公開加密信息,所有轉賬沒有中心化機構的操作,完全記錄在鏈上,任何人只要用區塊鏈瀏覽器都可以看到。在金融行業, 這樣的隱私透明給了所有人一種安全感。因此去中心在區塊鏈中十分重要。
去中心化保證了人人手裡都有一本總賬可以查閱,而不是非要去相信別人的總賬。這也保證了只要有一本總賬在,所有網路都可以被恢復。
推薦閱讀:
TAG:比特幣Bitcoin | 區塊鏈Blockchain | 比特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