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的生活是怎樣的?

這幾天丟了手機沒時間補卡先放置了,突然覺得手機在生活里地地位高的可怕,現在人的社會性有多少程度是靠這些單元實現的?新的年輕人對手機有多依賴?你的手機對你有多大意義?


前段時間嘗試了一下,沒敢刪別的,就只卸載了qq微信。結果第二天考試了。。我什麼都不知道。原來老師發了群通知。。


兩周前,我失戀了,不少朋友來安慰我,通常接到電話,就聽到對面一聲吼——「來,出來喝酒。」

連續喝了一個禮拜,喝到麻木。

席間我一句話都沒有,倒酒,碰杯,面無表情,一飲而盡。朋友問我,你沒事兒吧?我說挺好的。他們說,得了吧,難受你就說出來。我說,真沒多麼劇烈的難受,就是有點兒懵。有些孤獨。

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就算我身邊坐著好多人,但我仍感覺自己孤身一人。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只有自己。

在一個晚上,我與一位堪稱知己的朋友通話,在經歷了二十分鐘死一般的安靜之後,我掛斷了電話。

我突然覺得,自己可以告別手機了。

既然怎樣的陪伴,都是孤獨,那還不如讓孤獨來得更徹底些。在我滑動關機,還沒鬆手的那一刻,手指停在那裡,腦海中蹦出許多想法。

我有好多朋友啊,他們有要緊事情找不到我怎麼辦?他們很需要我的時候我不在怎麼辦?微信上朋友找我怎麼辦?編輯找我怎麼辦?微博上沒處理的私信怎麼辦?還有好多電子書和app啊,還要看新聞啊,還要聽VOA啊,還要用支付寶啊。

不過幾秒鐘,也就釋然了。我覺得世界並不是很需要我,離開我,每個人也都會活得很好吧。

我鬆開手指。把手機扔進抽屜里。

在那一瞬間,我感覺世界清凈了。

1

好在我有一位學霸室友,我讓他每天叫我起床,跟著他一起吃飯,上課,自習。

剛剛關機的第一天里,簡直是煎熬。就像自己與周圍的所有聯繫都被割斷,像個被拋棄的孩子般手足無措。我時常習慣性地把手伸進風衣的口袋,卻什麼也摸不到。有些無奈,有些失落。

課間的一分一秒都很漫長,無奈,我只好低頭看看書,複習上節課教授講的內容。

我看著低頭看手機的人們,每個人盯緊屏幕,有些投入,又有些焦躁。彷彿在用這一方小小的屏幕,去逃避周身的一切喧囂,或者逃避的不是喧囂,而是獨處的時間?

人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太重要了,而在這十分鐘里,人們棄時間如敝履,這十分鐘是多麼煎熬惱人的事物,大家都紛紛迴避。

我想我們逃避的,可能是孤獨。

在這方屏幕裡面,我們暫時忘記了自身孤獨的處境,融入信息的海洋,變成一粒水,跟隨著數碼洪流的波濤,把時間賦予我們曠大的孤獨罩在衣領之外。

生而為人,時光漫長,我輩年輕人,卻何其不幸。

第一天晚上,我在九點半回到宿舍,大家都躺在床上或坐在桌前,玩著手機,敲著屏幕,看著電影。我像個獃子一般坐在床上發愣,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手機就在抽屜里,下床就可以拿到,十五秒鐘之後,我又化身在屏幕里百忙纏身的我,看看新聞,刷刷微博,水一下貼吧,一個小時,不過低頭的一瞬間。

煎熬啊,抉擇啊。

我匆匆跑到樓下的超市,買了一把鎖。

我打開抽屜,盯著靜靜躺在抽屜里的手機,不敢再多看哪怕一秒,把抽屜推進去,上鎖。

我走出寢室,把鑰匙扔進廁所,按下了沖水鍵。

流水他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2

校園裡的同學們,也都是匆匆的。匆匆忙忙地走路,匆匆忙忙地打招呼。在放下手機之後,我突然感覺自己和所有人不在一個時間的軌道里。他們的腳步,他們的動作彷彿快進一般,而我是閑閑洒洒的觀察者。有一次選修課,快要遲到了,我沒有戴手錶的習慣,卻很想知道現在是幾點鐘,只好尷尬地攔住一個抱著好多書的女生,問她,同學,能告訴我現在是幾點嗎?

她像看怪物一樣看了我一眼,把一摞書艱難地扔到我懷裡,掏出手機,沒好氣地對我說,四點零三分。

哦,還是遲到了。

她問我,你沒有手機嗎?

我說,嗯,我沒有手機。

她抱著書匆匆地走了。

彷彿沒有手機的人,都不是正常人。

就連掃馬路的清潔工人都有手機,一個衣著得體的學生,怎麼會沒有手機?

我在想,沒有手機的人,很不正常嗎?

不過沒有手機,的確是很不方便。

其實我是個看起來外向,但其實有些內向的人。總有些面孔,熟悉卻又不是那麼熟悉。你們互相臉熟,卻不知道對方的姓名。以往碰到這樣的同學,我都是假裝看手機,好像來了一條讓我不得不低頭回復的簡訊,便可以理所當然地避開尷尬的四目相對。

但現在不行了。

我沒有手機可以掏出來,只能硬著頭皮迎上去,笑著和他們打招呼,他們也笑笑,沖我揮手。

那是我為數不多衝他們打的招呼。心跳過後,突然覺得,其實也不是那麼難。

人的笑容其實也可以很溫暖,即使不是很熟悉。即使不知道對方的姓名。

我們在QQ,微信,Line,Skype,微博,人人上給陌生的人發出誇張大笑的電子錶情,卻很難對熟悉的人笑出一彎自然的、發自真心愉悅的弧。

3

籠罩在失戀陰影里的我,有一天下午,我特別難受,特別想見到可樂。

說來好笑,我與可樂相識一年多,知道她的手機號碼,知道她的微信人人skype微博還是特別關注。

我知道她的學校,知道她的專業,卻不知道她的班級,她住在哪一棟宿舍樓。

我打車到山財舜耕校區,滿校園轉,奢望能遇見她。

轉完一圈,找不到,心急如焚。又回到校門口。問門衛大爺,老師您好,您知道可樂住在哪兒嗎?

說完這句話,我都覺得自己沒有智商了。

大爺像看一個傻逼一樣瞅著我,說,啥?

於是我就又在校園裡遊盪,打聽出金融學院的女生宿舍樓在哪裡,我坐在她的宿舍樓下,一直等啊一直等。我並不知道時間,也不知道她會不會在宿舍里,更不知道她會不會出來。我只知道天黑了下來,冷清清的,每過一分一秒,心就沉一分冷一寸。

我坐在她宿舍門口正對面,饑渴地盯著每一個女生,落了許多白眼。直到她與舍友一起說笑著走出來的時候,千里尋人的感動與悲愴瞬間湧上眼眶,像是二十年來我翻遍人海茫茫你卻音訊杳無,在轉身一刻你卻出現在我的面前。

我站起身來,很大聲很大聲地喊,可——樂——

她嚇了一跳,大丑!

我撲上去抱緊她,可算找到你了,可算找到你了。

她尷尬地拍著我的後背,轉頭對舍友說,你先去吃飯,我要帶我的傻兒子去精神病醫院。

可算找到你了。

我想起那個「從前慢」的年代,一封信件需要好久好久,才能被另一個人的淚水浸濕。一生遇見那個人真不容易,很可能一轉眼就遺落在人海茫茫里,所以必須握緊在手心。人們沒有手機電腦網路,人們都很孤獨,正是因為孤獨,所以陪伴在身邊的人才那麼重要。所以那個年代,有那麼多的白頭偕老。

如今,給愛人漫長的情信變成了一條短訊,給父母盡孝的歸家變成了隔空問候,為朋友守護的珍寶變成了一句好,給自己獨處的時間成為了一個笑話。

我曾奮力愛過一個人,不見天地,不知歸返。

沒有了手機,尋一個人原來這麼不方便。

沒有了手機,找到一個人竟然會哭出來。

4

在關機之後,我沒有了百度地圖。尋找一家好吃的店鋪,只能通過一家家店,一個個人地打聽過去。電子地圖發展到精確到1米的步行導航,你完全可以像個瞎子一樣,聽他的話,最後也能精確地抵達目的地。

當到了草包包子鋪時,我吃著包子,眼淚吧嗒吧嗒地掉,老闆看著我這慫樣,傻眼了,問道小夥子你咋了。我說,太好吃了,我從您的包子里吃出了感動,感動地想哭,不行您別攔著我,我要端著包子跪在店門口哭。

老闆娘也深受感動,大手一揮少收了我三塊錢零頭。

翻山越嶺,只為吃到一份包子。你可知這一路跌撞走來,我有多難?

不過也好,這一路我看著霧霾下的城市,看到行色匆匆的人,看到年輕的母親牽著幼小孩童的手,眼裡全是慈愛的寵溺。

我看到路旁有一隻瞎了眼的野貓,心裡突然一緊,我靠近她,她卻驚惶地逃開,留下空蕩蕩的我,注目著憂傷糾纏的灌木。

我看到夜色籠罩濟南的巷子,昏黃的燈光滑膩了路面,青石板路面柔潤如洗。飄光如細雨滲入千家萬戶,凄清與溫暖巧妙地交織了秋末之城,一片桐葉又落了。

我路過東花牆子街的每一副門聯,「束雪歸硯匣,裁夢入花心」。佇立良久,無由感動。

之前,我從未注意過這些,像是,從未來到過這座城市。

從前我在夜跑時,總要戴上耳機,任由爆炸般的電子音樂驅燃身體,而今狂風呼嘯澆灌耳蝸,孤獨卻自在。看城池闔眼闌珊燈火,聽風聲寒洌喘息炙熱。

在關機之後,我感到孤獨,卻不害怕孤獨。

其實人總是孤獨的,只不過我們一直不承認,死不鬆口自己的孤單。而坦誠地面對孤獨之後,反而覺得,沒什麼可怕的,也沒什麼不好。不執著妄想,自己也會恬然自怡。

在跑步的時候,沒了音樂相伴,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自己。

那麼,自己是?

誰?

5

人總是需要一些關係,來證明自己是誰。

這些關係聯接到一起,成為一個點,那個點叫做——身份(Identity)。

如今,這些關係在每個人的手機里。

有一種說法,拿到一個人的手機,看ta的聯繫人,便能知道,ta是誰。

ta的職業,ta的年齡,ta是誰的兒子,是誰的朋友,是誰的戀人,是誰的學生。

可ta到底是誰,是一個怎樣的人?ta善良嗎?ta誠實嗎?ta自卑嗎?ta孤獨嗎?

那麼這些身份,到底是ta嗎?

在我沒關機的那些日子裡,我是老許的兒子,是青年作者,是會寫字的許老師,是模擬法庭的優秀代理人,是最佳辯手,是幾個雜誌的約稿作者,是好多人的朋友,是某個姑娘的負心男朋友,是幾個姑娘的曖昧對象。

這些,都是我的身份。

我享受這些身份,這些身份躺在手機里,躺在微信微博里,每天都會彈出來,提醒著我,自己是誰。

而當我關掉手機,突然發現,我他媽誰都不是。

在護城河邊,我掏出身上所有的卡片,發現只有兩個證件能夠證明我的身份。

身份證——我是一名公民。

學生證——我是一名學生。

好像只有這些。公民,學生。

沒了。

而在我關閉手機,一個人上課,一個人自習,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穿城過巷,沒有人能聯繫到我的時候,我感覺我發現了自己是誰。

自己就是自己,自我與自我高度融合。沒有了多重的身份,沒有了父母朋友戀人,甚至連我的姓名都不甚重要,我只是我自己。

這幾年,我活得並不讓自己滿意,感覺總是找不到一個讓自己喜歡的自己。

我看到無數拿著手機的年輕人,一如看著自己。我們拿著手機,聯繫著,交往著,逃避著,直面著,將自己置身於網路與數據洪流中的一切,迷失在一片虛假繁榮里,以為看見了全世界,卻看不見自己身旁的人,路過的貓,用相機凝固光影,卻再也不會沉靜地欣賞。沉浸在他人與周圍給自己的定義里,以為能夠逃避孤獨,更以為能夠看見自己。困惑著,迷茫著,慌亂著,忙碌著。

這些年越長越大,丟失了自己,又在尋找著自己。為了一個飄渺的存在感,為自己築了很多城牆堡壘,交了很多朋友,說了無數標榜自身的話,為自己標籤了無數的身份。躲在這些身份之後,彷彿自己渾身都是鎧甲。而當身邊空無一物,空無一人,那個蹲下的、背對世界的自己,終於緩緩地站起來,回頭轉身。

我曾孤單如隧道,鍛造自身如同武器。

見天地,見眾生,終不見自己。在漫長到一個世紀的辯論中,朋友與敵人統統消失,最後面對自己的,只有自己。

我卻想起2005年的冬天。

傍晚六點鐘,青島368公交車上人擠人,一個身材瘦小的學生,背著笨重的書包,左手拿著課本,右手握緊扶手,腦袋上頂著一個誇張的探照燈,顛簸的公車行走在丘陵般的街道,學生眼裡的光芒稚嫩而認真。

那個學生是初中一年級的我。

在我關機的一周里,是我最像那年的時光。

那年我沒有手機,只有一張學生。

那年我知道自己是誰,也不孤獨。

那年我很幸福。


講個故事。

有個小女孩。

在她小學二年級吧,

因為她的爸媽開始要長期出差,她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

她還記得那是長虹,開機就說,

hello,我是林志玲~

導致她後來一想到志玲姐姐腦海就會出現這個聲音,hello hello hello~

從此,手機成為了她的第二個影子。

雖然聯繫人里只有爸爸媽媽哥哥外婆。

那個時候她還愛貼點花花綠綠閃光的小貼紙在手機背後呢,那時候手機上也沒多少遊戲,不過就貪吃蛇俄羅斯方塊推箱子,她就可以玩一天。

然後孩子大點了,申請了QQ,班上有QQ的一個一個加好友,那時候她還覺得還挺潮的。

每天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最愛聽手機QQ咳咳咳。

第一部手機讓她聽了好多歌阿,第一部手機里她喜歡過蔡依林,陳慧琳,周杰倫,林俊傑,王力宏,任賢齊,還有誰呢?有些久,想不起來了。

不過還記得當時第一次聽到張國榮的

《Monica》,她居然也能跟著唱完。

至於她後來瘋狂地喜歡哥哥這個先不說。

她也在手機上看了好多小說阿,印象最深刻的是明曉溪的校園小說阿,現在她想到都會笑阿。

反正還沒上初中吧,不過手機背後的花花綠綠的貼紙都差不多摸得黑乎乎的時候,她的爸爸在她生日的時候,送了她一部步步高。

她開始在手機上看電影,看人物傳記看三毛張愛玲郭敬明韓寒七堇年,看動漫。

她覺得小小的一個手機帶給了她好多阿。

她開始真心喜歡這個小小的方塊。

按鍵盤打字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尤其是在夜裡被窩裡嘿嘿傻笑著和喜歡的小男生聊人生的時候。

初中換了兩個手機,終於也買了電腦。

可是她不怎麼喜歡電腦,她就愛拿著手機敲敲打打。

到了高一,她自己拿壓歲錢買了一部三星。

三星沒有了按鍵,不過她打字還是一樣快。

她逛貼吧豆瓣,看電影一周刷一部當時覺得很好的電影,看動漫等火影的更新,看韓國綜藝等無限挑戰更新,聽歌晚上睡覺帶著耳機聽粵語。

她也半夜躲在自己的小陽台跟小男朋友打電話還盡說些沒營養的傻話。現在想起她覺得真是浪費了電話費。

高二喬布斯大潮,媽媽買了部蘋果4s給她,是黑色的,因為媽媽覺得就算是女孩子也該用黑色的。

她不太喜歡黑色的,也不太喜歡蘋果。

於是摔摔打打,蘋果很快就成了爛蘋果。

於是在高二暑假,她又換了一個三星。

說實話,就算是她不挑剔手機的時候,用了蘋果之後還是覺得,三星反應真的好慢阿。

一切的轉機,一切能合題的答案都從她讀了高三開始。

那個愛刷微博豆瓣逛貼吧聊QQ的少女一下子好像就醒悟了,戀愛也不談了,周末也不約朋友出去玩了。

班上每周收一次手機,她第一次交手機的時候就告訴班主任,放長假再還給我吧。

於是後面的生活,她的體驗,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買了鬧鐘,鬧醒她的能力比手機強。

養成了帶表的習慣。

走路看路,腦子裡在背單詞。

晚上睡不著隨手一摸,四周全是小手冊,看幾眼,記得特別牢,也特別快就入睡了。

和關係普通的朋友變得更普通了,好朋友更好了,她要找誰誰要找她都是直接上家門,給 她打電話只能打座機,她不在家就找不到。

沒有出現任何必須用到手機的情況。

她偶爾會很想聽歌,就讓寢室同學放兩首或者在教室多媒體放。

曾經全班跟著她聽《月亮代表我的心》《夢伴》。

不過她後來在班上就知道放《追夢赤子心》

《高飛》《明天會更好》

《我們都一樣》這些了。

她交到了幾個很好的朋友,沒有依靠手機維持關係。

她不知道高三那一年出了什麼歌,《預謀》她以為是零幾年她沒聽過的歌,《同桌的你》在高考前全班一起看之前她還是只知道那首歌,《繼承者們》在高考後她一下午看完後懷疑了很久班上女孩子說得那部片子是不是這部。

高考完她拿回手機,手機已經不能開機了。媽媽說她高三挺不容易的,給她一張卡讓她自己去買手機,那個時候蘋果有5.5s.5c。她拿著卡刷了一款一千多一點的手機,並且真心覺得有點貴了。

回去告訴媽媽,媽媽紅了眼睛 笑著拍了她一下。

再拿到手機,她忘了QQ的密碼微博的昵稱豆瓣的郵箱淘寶的支付寶密碼,找回了QQ,回復了所有消息留言郵件,沒有再逛微博貼吧,微信只有爸爸媽媽兩個聯繫人,手機已經比不過她半個影子,她出門半天可以不拿手機。

不過,她打字還是那麼快。

最後,

她讀了大學之後,搜很多問題都會發現知乎的回答,問了高三最好的朋友,朋友讓她註冊了知乎。

不過到期中完了期末還沒到中間這段時間她才有時間來說說話。

她今天花了沒課的半個小時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說,小姑娘說話隨便看看不要笑阿。


一年前,大二的寒假,因為前一部手機HTC HD7壞掉之後,不想買新手機,看著上學期的成績也覺這得不能再沉溺於電子設備了,於是換成了黃屏的諾基亞。

第一張圖是壞掉的HD7,第二張是換之後的手機。

於是我大二下學期用了一學期的功能機,有什麼效果呢?

首先就是讀書的頻率明顯升高,以前列入書單卻遲遲未讀的書都讀完了,比如《心是孤獨的獵手》《江城》《告白》《死了七次的男人》《立·池莉》《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親愛的安德烈》《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學教育學必看好伐)《里爾克詩集》《詩經》等等,這次的大規模閱讀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一次,也重新激起了我閱讀的習慣。

其次是成績,十分明顯的提升,上學期是班上23/41名,下學期是3/41名。簡直是質的飛躍,有一科99,有一科98,有一科96。成效之明顯讓我驚嘆。並且那學期即使每晚去家教也沒有耽誤學習。2015年6月份的期末是班上第一名。

btw 學期末的時候一個回答上了知乎日報哈哈。

後來,我們院一個教授無意間知道我在用功能機,也換成了功能機。

那有沒有不方便的地方呢?也是有的,比如排第一名的那位答主說的遺漏消息的事情,不過都好克服,每晚回到寢室之後用電腦查看QQ消息和郵件。至於微信嘛,你微信聯繫的肯定只有那麼幾個人,必定是關係很鐵的人,他們不會在乎微信還是簡訊聯繫的。

現在,一年後的現在,準備考研了,又換成了諾基亞,不過是這款:

基本上相當於功能機,不過可以聊微信,因為這是朋友的手機,全鍵盤出了問題,打字太艱難,且當做功能機用吧。如果你的工作學習完全離不開手機,那還是不要放下了。但是如果放下手機並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與學習,那就放下吧。用玩手機的時間多讀幾本書,多與人交際,多學習些知識總是好的。


我也想講一個沒有手機的故事。

高考結束,爸爸的朋友送我一台蘋果5,那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用智能機,自認為用著當時最牛逼的手機,一掏出手機隱隱流露出滿滿的優越感(現在回想起,不是牛逼是傻逼)。

我下了好多學英語,學健身,學炒股各種提升技能的APP,似乎有了蘋果5,就能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高考成績一出來,一本差30。前幾天還跟爸媽說:就算三本也去讀,打死不復讀。我記得志願是這麼填的:北大,浙大,中科大,同濟,復旦,全部服從調劑。第二天,便去復讀學校報了名。

招生老師:絕對不能帶手機,手機的危害可不小!

旁邊的家長:有手機就成天看小說了

招生老師:看小說都還是小事兒,關鍵是拿手機上網,上的還是黃色網站。你說天天看那些東西,哪有精神讀書。

這老師,說得如此露骨,如此一針見血,我都不好意思聽了,真希望爸媽沒聽見。

之後,我成天給媽媽灌輸,無所不能的蘋果5能讓英語突飛猛進,不然聽力口語怎麼練,不能因為復讀耽誤了與外界接觸,說了N遍。媽媽鬆了口,我為此還特地學《肖申克的救贖》的Andy,把厚厚的字典中挖出個手機大小般的槽,試圖把自己塑造得跟Andy一樣神秘而偉大,至少當時暗暗地告訴自己,一年之後,當我踏出復讀之門,就如同基督山伯爵成功越獄,擁有著堅韌,冷靜,博學,而手機就是我的得力助手。我當時是這麼幻想的:5點半起床,一個人偷偷地躲在沒人卻晨光熹微的角落,跟著APP讀英文,背單詞,晚上就聽VOA,BBC,累了就聽someone like you.一想起要過上這般充實的生活,無比憧憬。

第一天報道時間是上午八點,可我溜出門與考上大學的死黨喝酒,整整喝了6瓶勁酒,抒發豪情壯志直到5點。結果一閉眼一睜眼,只聽見手機鈴聲,顫顫巍巍捧起手機,二十幾個未接來電,全是老媽,已是八點三十多了。顧不上形象,把死黨們踹了兩腳,說了句:老子一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穿著他們家的拖鞋就去負荊請罪,媽媽命令我交出手機,我照辦,我的蘋果就朝著地板飛去,彈起來恐怕都有半米高了。當時萬念俱灰,缺了得力助手,還能成的了伯爵嗎?至少Andy是成不了,他是越獄後才被發現聖經寶典的秘密,而我,字典還沒用上就成廢紙!

//沒有手機的生活,似乎寫成了復讀回憶錄,有興趣你就接著看這個沒有手機的復讀故事吧。

復讀的第一節課,班主任提著一個蛇皮袋走進教室,想考大學,第一步就是把你們的所有電子產品都放進來,放月假再取走,若期間發現任何同學使用電子產品,一律泡開水,100攝氏度的。你們一定會覺得侵犯了財產權,不過請留意復讀承諾書最後一行字,最終解釋權歸本校所有!那一刻,我內心是最坦蕩的,一絲不掛。

復讀的第一個夜晚,似乎大家都還沉浸在自己是個高考失敗者的悲傷中,都一言不發,誰都沒想到會走到復讀的地步。復讀的人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社會的弱勢群體,眾人都談復讀色變,想方設法地轉換這個沉重的話題,把你貼上一個不安現狀的勵志青年,或是迷途知返的網癮少年的狗屁標籤,同情被無限放大,最後我只好很難為情地去安慰他!

在這個五分鐘就能走個遍的校園裡,在這個囚禁著失敗者的集中營,每天只能見到一張張憂愁的臉,每天只能見到一個個手捧英語單詞本在教室食堂宿舍奔波,在每個筆記本上寫滿」在絕境中尋求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類似的心靈雞湯......當初我似乎是這樣理解復讀的,把她看做僅次蹲監獄的極刑。日子一天天過,我一天天回歸理性,事實告訴我理解錯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份充斥著炸藥味的空氣,很大是大家彼此不熟,主觀臆斷的產物。

這個故事有個核心,他叫105宿舍。裡面有十一條人和一條狗,本來一個105最帥氣的男神演變成了一條狗是有原因的,不管我們說什麼他都是一副賤笑,跟陳冠希簡直了,忍不住想罵他像條狗。有天喊他兒子,他又賤笑地問:原來你是狗的父親呀!自此,他就永遠低人一等,我也永遠不是他父親了。還有一個逗比胖子,一個酷似AV男優,一個小曹格,一個技術宅,一個準點報時,一個段子手,其餘的都是專業放冷槍的好手,目標自然就是那隻寵物。

十一點熄燈,通常十一點三十,避開了生活老師,105開始熱鬧起來,不熟時,每個人輪流講著笑話,段子手的各種無節操的段子,捧腹大笑,冷笑話就得更加癲狂。我真恨平時沒多背些段子,除了在語文試卷上感受的書到用時方很少,在此時居然也發覺了。要是有手機的話,或許我也能成為105的藝術家。混熟了,開始集思廣益來攻擊我們的寵物,深夜時分,才能激發出我們最大的想像才能,天馬行空,妙語連珠,段子手和逗比胖子為一號攻擊手,其餘的在旁邊及時補充彈藥,保證輸送炮彈後,一定要聽見兩種笑聲,一種是陳冠希似的賤笑,一種是沒心沒肺的狂笑。都說狗急跳牆,我們最幸運了,原來我們養的是只哈士奇(段子手說哈士奇最溫順)。一直到聽到,不早了睡覺吧!一場意猶未盡的盛宴才戛然而止。要是有手機的話,或許我成了藝術家,可惜少了欣賞藝術的人,好比」失去了你,縱使我得到了全世界又如何?「一般有力量。

六點三十分準時跑早操,六點二十五分105準時全體從被窩中彈射起來,準時出現在操場上,後一個趴在前一個人肩上,如今回想起來,一種昆蟲浮現在我腦中,毛毛蟲。

十二點整的鈴聲,老師從不拖堂,為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殺入食堂。我一直認為獵豹追殺角馬般的場景要麼在非洲大草原上真是存在,或者在那個神一般的學校——衡水中學,才能遇見,沒想到這個巴掌大的復讀學校也能看見。可能是為了不排上長隊耽誤了學習時間,或者是為了搶到為數不多的雞腿。然而,105從來都是悠哉地回到宿舍抽根煙,磕磕瓜子,待路上被踐踏起來的揚沙塵埃落定時,才端起鐵盆子,化緣碗,老乾媽邁向吃飯的殿堂。通常我們是不用排隊的,因為最後出現在打飯窗口的不無例外的是我們,基本上剩下菜只有大白菜,白蘿蔔燉胡蘿蔔,絕代雙驕(紅辣椒炒青辣椒),偶爾有點葷菜,豬肺燉豬氣管。雖說很悲慘,可105的這群執著的人,依舊死性不改,有老乾媽就好了。

午休時間,通常是我們聚餐的時間,食堂實在不能滿足我們的胃。通常聚完餐的宿舍地板找不出一塊能容的下腳的地方,生活老師推門進來,問我們在家也是隨手亂扔嗎?我們嘻嘻哈哈地請老師嗑瓜子。副校長推門進來,立馬掏出手機,喊道:你們不要動,我要曝光!我們委屈地抱怨食堂伙食太差。語文老師推門進來,我要來看看臭名昭著的105,啊呀,果然名不虛傳!我們依舊臭不要臉的告訴他,這才是最有人情味的宿舍。要是你說105都是一幫土匪,一幫不講衛生的流氓,那我們不服。你可知道哪家宿舍的衛生間有105的乾淨,在寢室長的號召下,我們硬是花了一整包洗衣粉,一整瓶洗潔精,活生生地把蹲位池子從已經結垢的XX刷得晶瑩剔透,我們的寵物都忍不住去蹲位池子飲水。

我們十分珍惜一個時間,就在晚飯後的一個半點。這一個半點裡,滿學校放著beyond的海闊天空,105的浴室(衛生間)自然成了K歌房。小小的浴室,兩個水龍噴頭,偏偏擠了七八個人,為了保持隊形,圍成一個圈圈,首尾相接,後面那個給前面那個搓背,第一個給最後一個搓背。接著就是集體開始大合唱了。「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每次都有人撕心裂肺,每次都有人唱破喉嚨。

這樣一堆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孩子還能考上大學嗎?還是在復讀嗎?不用懷疑,105里一個物理小王子,一個數學大神,生物課代表和英語課代表各一枚,還有一個咱們班高考最高分的。那次去學校組織的徒步擴展訓練,我們經過嶽麓山下的湖南大學,沒一個人說話,都眼巴巴地看著圍牆裡的人在真皮草坪的足球場,在塑膠籃球場跑著,長髮長裙的女孩在旁邊的長凳上如痴如醉。那是屬於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卻囚禁在那個不見天日的地方。觸景生情,這不是語文老師教的,是我們用那顆撲通撲通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用那一灘熱血感受到的。又是我們的寵物賤笑聲擾亂了我們思緒,他汪汪的幾句,翻譯過來是:我們一起考湖南大學吧,我們再一起住105吧!

人間最美五月天,可那一年的五月天,我們都不覺得那麼美好。接踵而至的模擬考,只感覺不會的越來越來多,分數越來越來難看。不算燥熱的宿舍,我們都徹夜難眠,大家都知道第二次高考不久了。難眠,索性不眠,穿著褲衩一字排開坐在宿舍門口的排水溝上,說著自己的過去,談起我們的緣分,幻想我們的未來。又是我們寵物說話,大意是我們還沒夜遊校園。於是這群傻子小心翼翼地溜過教務處的大門,鬼鬼祟祟地穿過女生宿舍,在操場的國旗下坐著繼續亂侃。我想著這輩子還沒當過國旗手,就把國旗給降了下來,雖說我們衣冠不整,但對祖國對偉大的黨是絕對忠誠,就在月亮的見證下,我們莊嚴地把五星紅旗升上夜空。我們的笑聲驚醒對面女生宿舍的聲控燈,也驚醒了教務處主任,突然一束強光燈光照射我們赤裸裸的身體上,我們默契地舉手投降,狼狽的就像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當你看到一群穿著褲衩的男子不好意思的低著頭,絕對把我們當做是嫖娼被抓的嫖客。無論如何,我絕對心滿意足了,畢竟過了把國旗手的癮!

第二次高考如期而至,這次高考沒有額外刁難,老天保佑著這群善良的孩子。3個211(其中有我們的寵物)6個一本,3個最好的二本。遺憾的是,大學沒能相聚在嶽麓山下。

大學,手機毀了我們的生活。我討厭喬布斯,煩他創造了智能手機。也許你會覺得我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也許你會罵我:傻逼,喬布斯逼著你用手機了呀!

細細想想,現在的我們晚上睡覺不好好的聊天,白天吃飯不偷偷看隔壁的長腿美女,上課不動動手中的簽字筆,有點不如意寧願在朋友圈裡發髮狀態也不願跟你親近的人促膝而談。。

細細想想,我的高四沒有手機的日子裡,估計大學四年所有印象深刻事加在一起都不及復讀一年。你很難感受到一首老掉牙的歌在沒手機的日子裡居然是天籟之音,你很難感受到一本讀者在沒有手機的日子裡連廣告都看得興奮,你很難感受到在沒手機的日子裡吃頓西紅柿炒蛋竟比五星級飯店的山珍海味還可口,你也很難感受到 每天堅持寫下幾百字,一年十幾萬字的日記 是怎樣一番體驗。

一個與世隔絕的學校,我們的生活與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可我們卻一直創造屬於的我們歡樂。回不去的過去,時間也抹不去。

最後附上105的全家福

鑒於各路朋友好奇105的哈士奇,那我就一一介紹下吧。左一特別會說故事,左二高考最高分,左三寢室長,左四小曹格,左五逗比胖子,左六就是105的寵物了,右一技術宅,右二隻愛看三級片,右三準點報時,右四段子手,右五酷似AV男友。另外,湖大確實沒有圍牆,希望大家不要糾結於此。


對於大學狗來說,沒有能裝微信(或QQ)的智能機,絕對麻煩一大堆。

大一時,對於某些重要通知,班長(或團支書或學委)還會用飛信群發,大二之後全部消息只在一個微信群通知(因為大家都有智能機和微信)。

比如:

1.這周模電實驗改時間了,你不開微信接收信息而且室友又沒提醒你的話,你會錯過一次實驗(成績扣十分)。

2.通知去導員辦公室辦理什麼文件或蓋章之類的,如果沒開微信群,又會錯過還得主動聯繫導員再約時間。有些過時不候的東西,一旦錯過只能悔青腸子。

3.諸如此類的例子就不再多說了。

總之,對於大學狗而言。有一個能裝QQ或微信的智能機非常重要,不然會錯過很多重要信息,而且會和同學導員之間關係疏遠。因為現在溝通基本用微信,人家才懶得發簡訊contact U


一個很明顯的不同可能是,在沒有手機的時候,你和別人約在哪裡見面,模式是:「星期日早晨八點人民廣場主席像下不見不散啊」,然後按時準點到,不敢出了標誌物附近視野範圍,直到目標出現。而有手機時情況就變成了這樣:「我已經到某某商城了,你在哪?」「我還在路上,有點堵。」「那我先進去逛了,一會到了打電話。」「我到了啊,你在幾層哪個櫃檯」……

~~~~~~~~~~~~~~~~~~~~~~~~~~~~~~~~~~~~~~~~~~~~~~~

歪個樓,勇敢暴露年齡。

目前為止,人生中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沒有手機的年代裡度過的。

小時候父親在外地工作,平時主要的聯繫方式就是寫信,那時候郵票是8分錢一張,大多是「某某民居」的。從學會寫字,寫家書的任務就交給了我,一開始母親說什麼我寫什麼,不認識的字寫拼音,不久就能自己隨便寫了。一個收穫是,長大後寫作文真的不愁的說。

回信的地址最具體也就是我們村了,全村人收到來信都放在小賣部櫃檯上,有親戚看到了就捎回來(大家沒什麼隱私意識,往往送來時已拆過封了)。重要的事寄挂號信,東西寄包裹。奶奶不會寫字,專門有個名刻了名字的印章,主要作用就是簽收郵件。小時候最喜歡聽郵遞員進門喊:「某某某,拿手戳(方言:印章)。」因為很可能是爸爸寄回什麼漂亮衣服洋氣玩具了。

電話只有村裡大隊部有,就是《手機》開頭演的那種,誰家有人來了電話,大喇叭喊誰誰誰來接的那種。有急事要拍電報,按字收費的——一般都不是什麼好事情,誰家被通知有電報,家人臉色會像醫院裡看到絕症診斷書一樣。

中學時代轉過兩次學,和以往的小學伙們聯繫也靠寫信,此外那個時代還流行交筆友。不過有些管(mei)得(ren)嚴(quan)的學校會扣壓學生信件,理由是怕影響學習和防止早戀。還好我們學校比較自由,哪怕高三時都沒扣過信。那會我會N種疊信的方式,學生間還流傳著各種郵票的不同貼法表達不同含意的傳說,比如倒著貼是「我愛你」什麼的,還有關於這些的愛情故事。

初中時電話還要算奢侈品。中考那年被「搶生源」,家裡沒電話,給旁邊重點中學的招生老師留的號碼是對門鄰居的,每次來電話都是「某大媽喊一聲」。母親被這件事刺激到了,後來咬咬牙給家裡裝了一部,因為覺得沒電話的問題已經影響到我的前途了。

大學時每個宿舍都有一部公用電話,用201之類的電話卡撥打。電話卡的貨源是當地的古玩市場,據說批發價和股票一樣隨時在變化,有經濟頭腦的同學會批發了到學校挨宿舍賣,生意不錯。有什麼不想讓宿舍小夥伴們聽到的,就去校門口的IC卡電話亭,很多時候要排隊,眼看熄燈了排在你前面的女生還在電話里纏綿個沒完會讓人很火大的有沒有。

那時和外(an)地(lian)同(dui)學(xiang)之間最主要的聯繫方式是寫信,盼信盼到望眼欲穿寫信寫滿厚厚一沓信紙的狀態也許此生不會再有。

剛入學時有個舍友有台呼機還是漢顯的——這部呼機後來最大的用處就是:「請幫我呼』帶三個雞蛋灌餅『,連呼三遍」,感覺傳呼小姐會笑。

後來舍友的漢顯呼機換成了諾基亞還是當年新款,那種感覺就和現在你看旁邊用水果6的小夥伴差不多。

人生第一部手機是2003年購置的,為了找工作方便聯繫(原來家中每次通訊工具的進步都是為了我的前途),TCL靈韻3188,金喜善做廣告的,和弦鈴聲,很喜慶的大紅色(當時買已經略過時所以價錢降了好多)。因為畢業前就到後來的工作單位實習了,非典時被關在了校外,和封在校內的舍友們聯繫全靠了這部手機,可以一起在電話里痛哭還可以隨時隨地互發簡訊說點知心話,不然不知道缺席那段日子在我的人生中會有多遺憾。

所以感謝科技的發展。

人和動物的區別是製造工具,工具沒有錯,製造更先進的工具也沒有錯,如果出了問題,還是人性本身的弱點。

喜歡現在的智能手機,它已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而是給了我一個更大的世界。喜歡科技的進步給我們製造的越來越多的驚喜,我會對未來更智能的時代充滿期待。


手機只是一種信息的接收和發布終端罷了。

與其說依賴手機不如說依賴手機上的信息-從各種國家大事社會話題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八卦消息到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

人只是幾乎本能地希望自己能時刻收到自己想要收到的信息罷了,而手機的出現只是滿足了人的這種需求。從電報到電話到互聯網,信息傳遞的越發便利越發廉價一直被視為時代的進步,也一直在促進時代的進步。

而這個話題被炒出來就跟多年前的「網癮」話題大熱一樣,總有些掌握了話語權的老法師對技術進步帶來的生活方式變化有所不適進而大放厥詞深刻反思,最後被時代的車輪碾的渣都不剩。現在就算六十歲的大媽大爺們也要手機上網了,也要玩兒微信也要跟兒女視頻,這時候再來提網癮是不是很好笑了?

這個問題的產生就跟「下一代一定會垮掉」,「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個道理,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不「移動改變生活」


什麼功能機就能讓你提高注意力什麼都是扯淡。療效因人而異,不要太樂觀。

有一年,年級里好多人在我的帶領下都換上了諾基亞1202,然後呢?

那個貪食蛇被我們各自玩爆了。

-----------

所以關鍵還是你要靜心,不要十秒鐘不摸一下別的東西就不舒服。整點靜心口服液吧。


三年前工作需要,去了一趟地捫。

地捫是個什麼地方,我度娘了一下。

地捫,位於貴州省黎平茅貢鄉北部,距離鄉在地4公里,是長江水系清水江源頭之一,面積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67.3畝。全村570戶2461人,全部都是侗族。

地捫在依山傍水之中,1條清澈的小河繞村寨中間而過。建有花橋(風雨橋)3座。寨中建有3座鼓樓,2座戲台,2004年建成一個中心表演戲台,侗族生態博物館建築群,是侗族地區民族風情文化保存較為古老而完整且最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村寨,它僅次於全國最大的侗寨——肇興。

其實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的原生態,原生態到什麼地步呢?寨子里的河裡都是光屁股的小孩在洗澡或者游泳。一進寨子,所有的移動運營商信號全部掛掉,8點鐘整個寨子斷電,手機最大的用途就是當手電筒!

然後,我跟幾個同事就跑到溪水旁風雨橋的椅子上,看著繁星,聽著蛙鳴,清風拂面,月影婆娑,聊人生、聊音樂、聊愛情、聊一切不切實際的夢想,聊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推開窗,感覺綠色的帶著負氧離子的空氣整個湧入到了肺中,深呼吸一口,任督二脈都被打通了。

就這麼的住了兩天。

在之前,我以為自己是個離了手機不能活的人,在之後,我開始期待一切可以扔掉手機的機會,讀書、音樂、和朋友聚會聊天、看畫展、看舞台劇,多好。

可惜,老天爺對我沒有太過眷顧,讓我進了一加的創始團隊,一個目前專做智能手機的企業,開始7*24手機不離手的生活。

但是,我的內心深處,總是對地捫那些寧靜的夜晚生出無盡的懷念,和嚮往。做一個簡單的人,純粹一點,離開手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也許,只會幸福感更高。


UPDATE 1

嗯,關於我用 iPad 代替手機的問題,現在出門不帶 iPad,只是放在家裡。

關於父母打電話,唔,其實跟父母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基本不會打電話。

嗯另外,不用 QQ,微信很少用(無推送。

UPDATE 2

啊你們不要整天想搞個大新聞來說我用 iPad 代替手機了,就來把我批判一番。

用手機與不用手機的關鍵,在於有沒有一個人需要你無時無刻的關注著或者需要無時無刻的關注著你。

這是這個回答的中心。

----------

已經不用手機快半年了。

其實對於我來說用不用手機都是一樣的。原因是,沒有人給我打電話。

剛開始不用手機的時候會感覺很不適應,沒有了網路,沒有了實時的聯繫方式,出門沒有地圖,不能隨時的刷社交網路……

其實都是可以慢慢適應的。

現在我習慣在出門前做好計劃,查好路線。所有的日程改為用紙質日程本記錄,出門也習慣帶上一本紙質書。

當然只要我出門,沒有了無線網的情況下,就沒有人能知道我在哪裡了。

雖然沒有手機,但是還有 iPad ,可以代替手機行使移動終端的職能(啊這句話怎麼聽起來這麼熟悉),現在我正在 iPad 上刷知乎和碼字。

其實沒有手機的生活還是很美好的,甚至我現在打算購置一台寶麗來風琴機以代替原有的拍照功能。

其實手機現在最大的作用是移動互聯網終端吧。沒有了手機,我還有很多的替代方案。

因為設備為 Macbook Air,所以我能隨時帶著電腦出門,並且續航也能持續一整個行程。現在更多的會直接使用電腦,或紙質的實體材料。

其實有沒有手機並不重要吧。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能讓你無時無刻的想著,並且需要持續的網路連接來關注那個自己在關注的人。


對沒有手機感覺毫無壓力的人前來報道。

我也很奇怪,我對手機為啥沒有依賴性。

就在今年四月份,我因為腦殘把手機落在了老家,整整半個月沒有用手機。當然,白天上班有電腦,所以和朋友家人還是有聯繫的。

那期間我姐(重度手機患者)還一度嘲笑我,說我竟然沒手機的日子還那麼淡定,充分證明了我是個可憐的單身狗…社交圈窄…沒人理…T_T

那半個月,晚上回家就看看電視,到九點就坐床上看看書,十點睡覺。真的,那段時間睡眠超級好,睡前不刷手機真的有助於睡眠!至於早上起床的鬧鐘,就靠小區後面的中學了,7:20分學校廣播,7:30分停,起床。

而且,我真的很不喜歡跟朋友出去吃飯,他們抱著手機的行為,我每次都會跟他們說(網上的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你不在我身邊,而是明明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_=

去年因為手機壞了,返廠維修,也有半個月沒手機用,其實家裡有不用的舊手機,但我覺得不用也沒什麼,就不用了…每次回老家,手機也基本是個擺設,鄉下網路信號超級差,幾乎上不了網,我們一大家子,只有我能在我奶奶家待超過一個星期…但我在上大學時,基本每年至少一個假期(兩個月)是在老家過的…我竟然還其樂融融,不過,我會帶很多書…

手機只是個通訊工具,不要讓它成為你離不開的「另一半」。


沒手機一樣可以活下去,反正也沒人給我打電話。不過……如果沒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的話……我肯定熬不下去了。


現如今,那叫失聯。如果你不想和任何人或者諮詢產生聯繫,那是一種美好狀態,反之則是痛苦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壓根沒有手機的生活,你可以問問你爹或者你爺爺。


有很長一段時間,大隱於市,手機處於關機狀態。

然後發現:

人也定了,心也靜了。

酒肉朋友很久聯繫不上你,也就不再聯繫了


你試試沒有性生活?


路上全是朋友,大家一起吹牛。自己悶頭做題,午間出去踢球。


高中的時候因為喜歡聽音樂,加上想試試ios系統入了touch4

每天聽聽音樂,看看訂閱郵件,還能查查單詞

不會閑著就想看看小說更新,和qq上的朋友聊天,看看新聞什麼的

過的挺好,也沒什麼需要聯繫的。

當然還是有手機的,諾基亞710,每天也就早晚看看有沒有電話簡訊,平時去學校不帶,只有出門玩才會帶著讓別人聯繫到。

大一的時候用的諾基亞黑白機半年,也很好,有事打電話就好,群里有事通知問朋友就行了,早晚會用下平板查看qq消息,微信基本不使用。

大一下學期考慮後入了黑莓,待機長兩三天一充,和朋友聯繫都是簡訊或者電話,他們也適應了。

沒有微信和qq,沒有智能手機對我的生活沒什麼影響

相反的是,離開這些之後,空餘的時間更多的

不會閑著無聊就和朋友聊天,不會閑著無事看看新聞,上貼吧和學妹勾搭

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就拒絕科技產品,我有黑莓手機,ipad,mac。科技信息我也經常關注,什麼新手機出來我都很關注。每天都會在電腦上看看訂閱的郵件,時局動態和新聞。

熱門網站,知乎,豆瓣什麼的我也常用。

我只是不想參與無謂的社交,想給自己騰出時間做喜歡的事情而已,對我來說,生活就是生活,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上課的時候上課,不用吃兩口就拿著手機看看,上課無聊就上著qq和女生聊天

我只是想單純的做這些事情,貼近生活本質吧


前提:1、沒有手機是指沒有智能機,只有電話+簡訊的功能機(否
則基本與這個世界失聯)。

2、有互聯網、電腦可以上網。

背景:手機重度依賴者,在手機公司的苦逼上班族。

場景一:上班

早晨被功能機單調的鈴聲吵醒,隨手抓起手機,想看看微博來提提神,未果。

乘公交,本能摸向手機,驚覺後,默默放下,抬頭搜尋美女,卻只見一堆雄性,無奈視線轉向窗外。

到達公司,將手機塞在口袋緊緊藏住,急切的打開電腦,終於可以刷刷微博,看看資訊。約莫幾刻鐘後,一陣響亮的諾基亞經典鈴聲響起,驚起一片回頭,低頭拿起諾基亞1110,電話里傳來領導的質問聲,原來昨晚微信通知今早開會,我已遲到半小時。掛斷電話,面對一片疑惑的眼神,我穩穩情緒,淡定的回一句:相比現在的智能機,我還是喜歡諾基亞的堅固與踏實。說完掩面快逃。

下班,今天一天都在同事略帶怪異的眼神中渡過,領導甚至過來答應批准我申請台公司的手機…… 還好,明天不用面對這些了,明天要去北京出差。

場景二:出差

出差的機票公司已定好,航班信息已發到手機,但沒法值機,沒法看到飛機的實時信息。

早晨起個大早,趕大巴去飛機場,幸好早有準備,兩小時路程可以看書,但困意上涌,於是抱著書睡了一路。

因為沒有值機,只能排長隊人工取票,無手機可玩,慶幸南航空姐質量不錯。

看電影打發飛行兩小時,到達北京,沒有滴滴、快的、uber、一號專車…… 只能去計程車乘車點。上車,無聊,突發奇想,開啟口語升級模式:fu nan普通話 VS 北京腔。

一路和師傅侃大山,到達酒店,付款時,驚恐發現錢包只有 200 元現金,而我所有的錢都在支付寶里(習慣用支付寶的惡果)。這……腦中一陣風暴,該怎麼辦?賣藝,沒有。賣身,想啥呢…… 好吧,還是借錢吧。打電話向同事借了1000,艱難度過北京三天。

北京我不熟,又沒有導航,幸虧我機靈,張口美女,閉口帥哥,要麼直接叫叔叔,才保證每次都按時到達目的地。

而有些話已經是我的口頭禪,但是這次出差不能說,有時還是忍不住,例如:有 WiFi 嗎?可以用支付寶嗎?微信聯繫……

場景三:周末休息

三天北京行結束,回到家正好周末,要好好休息。

沒有美團外賣、餓了么…… 又不想自己做,只能四處翻找上次送外賣留下的餐單頁,終於在沙發下面找到。

不能玩手機,那隻能看電視,看到跑男裏手機導航版貓捉老鼠,北京迷路的深深怨念讓我立刻按下了換台鍵。

終於,在連續四頓都吃同一家的外賣之後(別的沒有找到),我重新拿起我的智能機,下載了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外賣超人、京東到家……

總之,

沒有手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當然也讓我看到生活中許多美好事物(雄性屏蔽)。其實,沒有手機讓我最難受的是,蹲坑時,只能做仰面沉思狀。

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視野越來越廣闊,我們與它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幾乎密不可分。而如果現在突然沒有了智能手機、沒有了互聯網,我們的生活可能隨之崩潰。其實,智能手機已經「綁架」了我們的生活。


推薦閱讀:

工作忙 回家累 沒時間做家務 被老婆抱怨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有些人不努力成績還那麼出眾?
00後的你,你萌的日常是什麼樣?
為什麼人們要把心想像成現在這種形狀?
有什麼適合男生用的手機壁紙?

TAG:生活 | 手機 | 科技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