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中的「良質」,你是怎麼理解的?
認同@於興紅 所說的「良質在語言上是難以表達的,用 Pirsig 的說法是,一旦表達出來,即片面了」。
每個人對良質的定義都不一樣,可能方向上是統一的,很籠統的「好」,但程度上有很多不同。
拿書中的長途騎行作為例子:- A 說「我把摩托車修到能持續跑路,就是長途騎行的良質」,對他而言,潤滑油不足、擋風板被撞歪都屬於「良質」以上的定義。
- B 可能說「我在 A 的基礎上,把所有部件都保養到最佳狀態,我認為這才算長途騎行的良質」,對他而言,油料夠不夠、標號對不對、騎行姿勢是否合理,並不算「良質」範圍內的項目。
- C 看得稍微遠一些,「騎行姿勢正確不費力,路線規劃得體有序,部件最佳狀態,能維持長時間跑路,才夠資格稱為長途騎行的良質」,但他沒有看到天氣預報的龍捲風、家庭成員對於安全的擔憂、回來後工作的斷續……
可以看到,所謂的良質只是一種因人而異的「尺度」,這個尺度由各人的自律意識、專業程度和經驗約束。大體而言,專業程度和經驗決定看問題的廣度和深度,自律意識決定了「尺度」在這有限的縱深空間里的位置。
很難有人保證自己在廣度和深度上完備,但每個人都可以調整「尺度」的位置,在有限的縱深里,設定超出他人預期的「尺度」,並努力追求貼近或超出這個「尺度」,即為可以看到的良質。所謂的工匠情結,大約就是這種執著。
另,聯想到知乎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還輪不到拼天賦」,實際上與「良質」問題很類似。看完這本書不久,對良質的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下面的內容摘自我的一篇博客,讓我們談一談良質
良質即是卓越。這裡卓越不是指成功,卓越是對自己的要求,拿自己跟自己比。卓越是一種進取心,同時卓越也是一種態度,用心投入所做事情的態度。
比如,你做一個鎚子,每一道工序你都用心雕琢,材料選擇恰到好處,鎚子做出來堅固耐用。這個做鎚子的過程便是良質。與此同時你也為這把鎚子注入了良質,這把鎚子不僅僅是一把普通的鎚子,而是一把被你用心投注態度的好用耐用的鎚子。
所以,在良質面前,沒有二元論,沒有關於唯物和唯心的辯證法。心與物都被良質融於一體。一切都可以用良質的和不是良質來劃分。
你在宜家買了一個39塊的拉克桌,輕巧耐用,物美價廉,這就是良質,其背後設計師的設計也是一種良質。
換一種說法,可以說良質是一種用心工作的態度。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就講到了類似的精神,即工作中有神靈。用心工作,神靈是能夠看見的。而這種專註於工作,專註於眼前事情的態度,便是良質。
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良質,比如一把非常好寫字的筆,一個手感舒服且耐用的鍵盤,一把堅固且舒適的椅子,乾乾淨淨的地面和整整齊齊的衣櫃。生活中的用心之處無一不見良質。
我是一個程序員。在代碼的世界裡,良質是正確的,穩定的,簡單優雅的代碼。
重複的代碼不是良質,因為它帶來了重複的代碼,不夠簡單,可能會是bug滋生的溫床。低效率的代碼也不是良質,因為它帶來了低效和浪費,代表了沒有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根據《程序員修鍊之道》和《重構》的說法,不是良質的代碼總有一股「壞味道」。而一個有良質精神的程序員總能嗅到這股「壞味道」,然後將其改成好的代碼,這個過程就是重構。
良質(Quality,原指品質、特性、高級、素養等,但作者賦予其新的涵義,此涵義非三言兩語所能涵蓋,必須由讀者根據上下文而加以揣摩,因為任何定義終將破壞其不可說的特性——譯者注)(p164)
比我讀書認真得多的譯者告訴我要懂什麼是良質,必須根據上下文加以揣摩。
但是「上下文」是什麼呢?每處出現「良質」的地方的上下文嗎?
其實我以為整本書都是為了「良質」這一個觀念而編寫的
我們不妨先來簡單看一下這本書的內容
書有三部分,應該是作者自己分的吧,因為沒有看到譯者的什麼注釋
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
一.科學與宗教一樣,都只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第二部分的主要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
二.理性的缺憾
有四個小部分的內容,分別是
2.1觀念,相比於為了實現它而付出的勞力,要更加重要而值得重視;
2.2現代嚴謹的實驗體系之中存在著一個不嚴謹的東西——假設。它的來源毫無(符合現有理性體系的)根據可言;
2.3理性之外的世界也是真實而廣泛地存在的,超越理性範疇的東西也是現實的;
2.4理性和情感長久以來的對立局面是不恰當的,這也是現代理性醜陋暴露的根本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在理性的根基中容納非理性的部分,而非僅將其作為理性末梢的枝節。
第三部分的主要內容,就是
三.良質
所以這本書整體的思路應當是:
當今人們如同過去的人們迷信宗教一樣,也有些太過迷信科學和它的條條框框了。但這種基於現有理性的科學,因為理性本身存在的缺憾而開始暴露它的醜陋,其根本原因就是與非理性世界的長久割裂。那麼有沒有一種解決的辦法呢?作者提出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良質。
(這裡我認為作者,至少是受電療後的作者,是對「良質」有些拿捏不定的。他一面說斐德洛發現了良質,但也說過「他的說法是很誇大,但假如是真的呢?如果他錯了,沒人會在乎。但是假如他對了呢?」(P),可見「良質」的概念也是作者頭腦中一種可能性。)
所以從把整本書當做「上下文」的角度來看,良質應當就是非理性的部分,或者說現有理性與非理性部分的整體,是理性根基擴展以後的東西。在這裡如果把良質代為「美」或「美感」,聽上去也是十分「順耳」的。
接下來我排除一些重複的地方,挑選了十幾條包含「良質」的內容,來嘗試從局部的「上下文」「揣摩」良質的內涵。
1.良質……你知道它是什麼,然而你又不知道它是什麼。這是自相矛盾的(在現有的理性體系之下)。如果有一些事情比其他的要好,那就是說它們的等級比較高。但是一旦你想解說良質,而不提擁有這種特質的東西,那麼就完全無法解釋清楚了。因為所說的根本就沒有內容,但是如果你無法說出良質究竟是什麼,你又如何知道它是什麼呢(不可說的特性)?或者你怎樣才知道它存在呢?如果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那麼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它根本就不存在,而實際上它的確存在。那麼等級的根基又在哪裡呢?……(P167)
從這一段可以知道,良質就是我們用以判斷「一些事情比其他的要好」「等級比較高」的標準。有趣的是,柏拉圖的《大希庇阿斯篇》有過相似的論述。蘇格拉底問希庇阿斯,「什麼是美」,希庇阿斯就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馬、一隻漂亮的湯罐等來回答蘇格拉底,這並沒能讓蘇格拉底滿意,他說他要探討的不是「什麼東西是最美的」,而是「什麼是美」。
用本書作者類似的句子,蘇格拉底的意思就是:一旦你想解說美,而不提擁有這種特質的東西,那麼就完全無法解釋清楚了。因為所說的根本就沒有內容,但是如果你無法說出美究竟是什麼,你又如何知道它是什麼呢?或者你怎樣才知道它存在呢?如果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那麼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它根本就不存在,而實際上它的確存在。
似乎沒有任何問題,這種巧合是不是暗示著,這裡的「良質」即是「美」呢?
2.他的答案,在哲學上可稱之為實在論。他說:「要證明一個東西的存在,可以把它從環境中抽離出來,如果原先的環境無法正常運作,那麼它就存在。如果我們能證明沒有良質的世界運作不正常,那麼我們就能證明良質是存在的。不論有沒有給它定義。」於是他接著把良質從我們所知道的這個世界中抽離出來。
第一個受傷的就是藝術。如果藝術無所謂好壞之分,那麼藝術也就不存在了……
詩也會消失。因為它通常沒有什麼意義,也沒有實用的價值。
接下來消失的是運動。足球、棒球,各種比賽都會消失,因為分數已經喪失了意義。
接下來他把良質從市場抽離,他預測市場也會發生改變,因為氣味的等級變得毫無意義。
有許多人將會失業,但是這可能是短暫的現象,因為我們以後會在基本而缺乏良質的事物中找到工作。應用科學和科技都會急劇地改變,但是純粹的科學、數學、哲學,特別是邏輯仍然不會變動。
……
經他這樣抽離之後,他突然想起有一種社會就是這種現象,像古代的斯巴達人,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奧威爾的《1984》。他又想起,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就彷彿屬於這種缺乏良質的世界。有一些朋友想說服他戒煙,要他說出抽煙的理由,結果他說不出來,於是他們就表現出很優越的樣子,彷彿他做了很丟臉的事,因為這些人對所有的事情都要求理由、計劃和解決的方法。他們曾經和他是一類人,但現在他們是他攻擊的對象。他想了很久,想找出一個能夠形容他們的總稱(樸質)。
他們的世界以知識為主,但是不僅如此,他們假設這個世界的運行要倚靠法則——理性——人類的進步就在於發現這些法則,之後為了滿足自我的慾望,而應用這些法則。這就是他們的世界觀。(P196-197)
從這一段來看,良質是用來區分藝術的好壞的東西,是我們在詩的通常意義和實用價值之外喜愛它們的原因,是比賽中分數除了枯燥的統計之外的東西,是最基礎的生存要求之外我們用來鑒別市場中商品優劣等級的東西。在這裡如果將「良質」替換為「美」或「美感」,除了分數這一條稍顯牽強以外(可以認為是廣義的美感),也是很「順耳」的。
至於為什麼說純粹理性不會受到影響,我不是很懂怎麼推出來的……大概就是想說明良質包含了現有理性之外的東西,但是作者又說不清楚吧。
而與《1984》、《美麗新世界》相反的那些人性的自由和愛的追求,可能就是良質中理性之外的部分吧?換成說是對美的追求,同樣無失偏頗。
3.斐德洛拒絕給良質下定義,就是想要在古典和浪漫的世界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而良質似乎就是關鍵所在。(P201)
良質是古典和浪漫世界的平衡點。
4.他認為,「只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並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是一種輕蔑的口吻,對這個句子的分量毫無貢獻。如果把這個詞拿掉,整句話就變成良質就是你所喜好的。它的意義完全改變了,變成不具殺傷力的事實。(P210)
良質就是你所喜好的。
5.另外一面則是古典的形式主義,也就是認為無法通過理智了解的事就不存在。良質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重要的,因為這是一種不能被理智分析的情感認知。(P212)
良質是一種不能被理智分析的情感認知。
在這之前,應該可以說,將良質直接說成是「美」或「美感」,沒有太多不合適的地方。因此可以認為在這個階段,斐德洛所理解的良質的觀念就是一種美感的意識。
6.他認為良質既不屬於人心的一部分,也不屬於物質。它將獨立於這兩者之外。(P214-215)
根據斐德洛的見解,這個世界是由三種事物所組成的,就是心、物和良質。(P216)
良質是獨立於組成世界的另外兩部分,即心和物之外的事物。
7.良質不會單獨與主觀或客觀發生關係,而是只在這兩者產生關係的時候才會出現,也就是說在主觀和客觀交會的那一剎那。
聽起來很順耳。
良質並不是一種物體,它是一種事件。
更順耳了。
它是主觀意識到客觀的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
因為沒有客觀就無所謂主觀。因為客觀會讓主觀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質就是同時意識到主客觀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
他的看法愈來愈精闢。
現在他知道就快到了。
這表示良質不僅僅是主體和客體相遇所產生的結果,它們是由良質這事件所產生的,良質是主體和客體的因,過去大家誤以為主體和客體才是因。(P216-217)
良質是同時意識到主客觀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是主體和客體的因。
8.他曾經推演良質與心、物之間的關係,而確認良質是心、物的根源。……他的意思只是,在認知一項物體之前,必然有一種非理智的意識,他稱之為良質的意識。
……任何經由思想所意識到的總是存在於過去,因而都不真實。所以真實總是存在於你所看到的那一剎那,且在你還沒有意識到之前。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真實。這種在意識之前的真實,就是斐德洛所謂的良質。由於所有經由思想所認知的事物必須來自於這一段思考前的真是,所以良質是因,而果才是所有的主體以及客體。(P224-225)
良質的意識是認知一項物體之前非理智的意識;思想,或者說意識,會污染真實,導致它變得不再真實,所以良質就是在意識之前的真實。
9.人們對於良質有不同的看法,並不是因為良質本身有差異,而是每一個人的經驗背景不同。
良質只有一種。(P227)
10.「如果我們想用我們所創造的世界去涵蓋、去刺激我們創造的源頭,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良質無法被界定,如果我們去界定,我們所界定的就無法涵蓋整體的良質。」
……
他開始明白,他已經偏離了最初的見解,他不再討論形而上學的三位一體,而是絕對的一元論。良質是一切的源頭和本質。(P228)
……
他所提倡的良質就是這裡所謂的道,是所有宗教的原創力,不管是東方還是歐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是一切的知識,是所有的一切。(P231)
可以看出,這裡的「良質」和一開始的已經大有不同了。從這附近開始,作者的「良質」已經開始有點「One Above All」的意思了。
11.關心和良質其實是一體的兩面。(P252)
12.一旦你卡住了的時候,任何主客觀的事物均無法像良質一樣,告訴你該往哪裡去。(P258)
13.良質不是方法,而是方法所追求的目標。(P307)
14.良質不是刻意強調的,而是你從眼角瞄到的事物。(P309)
在第6、7條附近,邊界模糊的地方,斐德洛心中良質的觀念應當已經發生了轉變,在第10條的地方他也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他開始明白,他已經偏離了最初的見解,他不再討論形而上學的三位一體,而是絕對的一元論。良質是一切的源頭和本質。
所以在這之後,我們會發現良質和我們的「美」或「美感」的意識雖然仍有相似之處,但是似乎又多了一些東西。這之後的良質是一切的本源,就是「道」。
所以總結說來,作者的「良質」在其提出的前半部分,以及從本書整體來看,與「美」的概念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我推測這樣的「良質」也是符合作者原本的寫作意圖的。
但是後半部分的「良質」,在「美」的基礎上擴大了範圍。應該說前半部分的良質主要還是非理性世界的部分,而後半部分的良質則包括了理性部分以及其他的一些東西,其「不可說」的性質越來越強烈。因此可以看到在210頁附近之後的內容,作者對於「良質」的描述的量陡然變少了,更多的是在大量敘事中不經意的一句旁敲側擊,以求展示「部分的良質」,或者說良質在某一方面的性質。
最後引用某度對漫威OAA(One Above All)的描述作結尾:
ONE ABOVE ALL出自美國著名漫畫公司漫威(Marvel),簡稱OAA,是一種具象意識的抽象的概念,OAA凌駕於一切之上,包括Marvel定義的五大宇宙神明和超級大神「無」,一切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概念和物質均對其沒有意義。OAA無法被人類的思維意識所認知,因為人類無法對oaa有一個具體的定義。OAA非人非物也非體系,只能說OAA是一個「角色」。但某種意義上,Marvel創建出的這個虛擬的概念在現實世界中上客觀存在的。
———————————————————————————————————————————
……最後的最後,說點題外話。我覺得這裡面的每一個情節,包括旅行的情節、對話、回憶的內容,以及作者對這些情節的評論,都是要麼想強調良質這個發現很偉大,要麼很重要很必要之類的,總之就是整本書沒有一處不是圍繞著良質轉圈的(啪啪啪,這不是廢話)……
給人一種作者想腹黑但不會以至於蠢萌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感受……
良質 good 好,但這個好很難下定義,是否真正存在客觀上絕對的好,或者好僅僅是人的主觀上的好。作者給出的答案是,不能用二元論的方法去定義良質。作者認為良質是主客觀的因,而不是果。主客觀就像一頭公牛上的兩個角,而良質在中間,三位一體。所以用二元論,主客觀去定義良質是片面的。 作者還說過良質是在你看到一個事物,然後事物在你腦海中形成一個印象或概念,這非常短暫的一瞬間中形成的。 感覺有點像正念,而正念是禪修的目的。作者說良質是無法下定義的,它先於語言和符號存在,說不清楚,或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吧。好想當面問一下
Pirsig 。
參考 馮友蘭 的 回答,覺解是關鍵。馮友蘭《人生的境界》
良質不可界定,也不能被界定,我覺得良質包括但不限於「一定存在的最優解,不局限與方法、技術、精神等」和老子說的「道」很相似吧
它是先於理性存在的東西,取決於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即相同環境或背景下的人,對良質的定義會相似)。它是科學、藝術、宗教三者在卓越級別的交叉點。
不是為了打硬廣,而是我們真的做了一期雜誌講《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Issue 6:禪、摩托車與技術崇拜 https://the-offline.com/issue/6/我把卷首語放在這裡,也許能對理解這本書有幫助。
這是一本從書名到一切都怪異、混搭的書,你會好奇喬布斯是不是也讀過。從軟體開發到籃球教練,幾乎各行各業都有人極力推崇《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包括霍金。大部分讀者既不會騎摩托車也並不修禪,卻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維修摩托車如何成為一種禪?在科技理性無限深化的時代應該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和平靜?《禪》影響了不止一代人的心靈,它所提出的理性和現代性的問題至今仍然切中要害。一部誕生於尖刻嘲諷和絕望時代的書,促成了今天的技術烏托邦。《禪》折射出那個年代的痼疾,也預示著我們這個技術狂熱時代的到來。
本期的專題將重新細讀這部經典。在開篇的「維修摩托車如何成為一種禪」里,我們將讀到作者的傳奇經歷以及作品的年代背景。「作為雕刻藝術的烤肉架組裝方法」是一段關於藝術、科學和理性的節選,讓我們經由一手的文本,跟隨作者進行一趟「禪」游。美國作家納撒尼爾 · 里奇在書評「禪、摩托車與技術崇拜」中,從技術崇拜的角度探討了此書,其縱橫深度少有得見。最後一部分則整理出書中的一些精闢論述,關於「科技、良質和禪」。本期還收錄了當年旅途中拍攝的珍貴照片和全球不同版本的封面,讓閱讀進入作者的時代和全球讀者的時空。
良質(Quality)是一種物我合一的狀態。
我在多年前就有窺見良質的存在。
我們從小開始學習數學等自然科學,隨著學歷的提升,我們會愈發發現數學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從課堂上學習了各種公理、定理、定律、法則,老師也會教我們各種做題的「小技巧」,但是考試結果出來,個人分數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表面上來看原因很簡單:即使上了同樣的課,從課本上看到了同樣的知識,面對一道同樣的數學題,有人稍微想一想就有「好」的思路,有人筆頭咬爛也無從下手。
這種現象在數學證明中尤為明顯,本書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22節)。我們需要把一些現象「偽裝」成公理,然後以此為基礎證明其他定理。如果選擇的公理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那麼以此公理得出的其他定理也會是片面甚至錯誤的。比如歐幾里得第五公設就是片面的,得出的幾何學局限在平面。當放寬第五公設的約束時,我們可以得到全新的幾何學——黎曼幾何學。當數學家或學生做數學證明的時候,他們面對的是無數條可行的路線,在開始時他們無法準確知道哪一條路是「好」的,哪一條路會引向死胡同。優秀的數學家和學生往往可以精準的感知出可行的道路,選擇「好」的公理,找到「好」的證明路線。這種對「好」的感知,也就是價值感。發明者的真實工作在於選擇這些組合,以便減少無用者,或者設法避免製造它們的麻煩,而指引這選擇的規則是極其精緻講究的。幾乎不可能精確地描述它們: 它們必須被感覺而非被陳述。....... 彭加列說,「潛意識自我」注視著一個問題的一大串解決方案,但是只是有趣的可以闖進意識領域內。數學解答是由潛意識自我所選擇的,是基於「數學之美」,數字與形式的和諧,以及幾何學的優雅。彭加列說:「這是一種所有數學家都知道的真實的美感,可是世俗者對此是如此無知以至於經常想笑。」但是這和諧、這美麗,是它整個的核心。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22節》
老師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鼓勵學生「多刷題」。當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做題中,他們也在觸摸良質,只是沒有意識到罷了。你可以嘗試回想學生時代解決問題的狀態:閉上眼睛,感受不到身體的存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腦中只有題目和天馬行空的思路,大腦以光速般計算著。這就是一種物我合一的狀態。頻繁的感受良質也培養了學生的一種審美藝術:對於數學的審美藝術。也有人稱之為「數感」,「靈感」,或者直接歸為「智商」。將此藝術和數學的古典式邏輯結合起來,就更加擁抱了良質。
然而總有一部分學生即使刷再多的題也於事無補,面對新題還是做不出。因為老師很少明確的分辨出刷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培養對數學的審美,能感知什麼是好的質量(Quality),以感受良質(Quality)。
這對於其他任何學科和領域也是一樣的。任何科技成果本該都是一項藝術品。製造者與科技成果物我合一,融入工作中,對所做的工作產生情感,才能感知到什麼是「好」的價值(Quality),才能真正用心製造出具有美感,「好」的,高質量(Quality)的作品。
而在當代,科技與藝術處於對立,古典和浪漫處於對立。如果無法把古典和浪漫,或者說客觀和主觀結合起來,就無法真正的感知到良質。因為良質是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是一切的起源。當科技成果不具有良質(Quality),也就沒有了高質量(Quality)。浪漫主義的使用者就會對科技成果產生抗拒。這也是本書中主題之一:揭示為什麼約翰夫婦這類人會對科技抱有旁觀者的態度。到此也能理解為什麼很多大佬推薦科技工作者閱讀此書。
(未完待續)良質在語言上是難以表達的,用Pirsig的說法是,一旦表達出來,即片面了。
Pirsig分析了現實中理性與感性的分裂導致的混亂,推出了三元論:世界不只是「理性」與「感性」二元的,還有「良質」——三元來完成世界的粘合。但是良質並沒有具體的定義,這也是它的特殊和難理解的地方。
我的理解是良質是事物的優秀的精神:在理性與感性都能達到卓越,充滿人的意志與關心;飽含理性科技的卓越與人性的關懷;科技、人文藝術、與人道相結合。這些回復就是良質吧。風沒有形態但我們可以通過落葉分辨他的軌跡、形態。知不知道良質的定義其實並不重要。不然就不會出一本書了,一段推理文字就完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良質不屬於客觀範疇,所以沒法定義。良質是在主觀和客觀交匯的片刻,主觀對客觀的如實認知,沒有經過知識思想加工的認知。類似直覺。
其實百轉千回 最後就落到了 道 這個字上
記得那個 鐵軌(良質),火車(知識)的比喻良質就是當主體與客體發生關係的事件,因為這個事件本身在不斷變化(像不像量子測不準?),而我們所討論的一切都包含在這之內(限於我們的認知)。如何用語言定義認知這件事呢?用分析的方法 我們只能 切片 從時間上切片進行研究。然而這種切片本身就是不準確的,以偏概全 不可能正確 只可能接近。更何況很多人沒有認識到我們在討論的事情本身就是 我們自己 ,良質(道)就是我們自己。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就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念之動,這裡的善惡就是良質的一個體現。因為有意念就會有良質(善惡) 那麼,(good=god)所以人人皆有神性,人人皆有佛性,道就在你心中我懷疑是不是很多人都沒看完這本書啊?這不是說的很清楚嗎
我去,還真有這個問題。好吧看了一遍書雖然暈暈乎乎的,但是既然題目是我怎麼理解我就非常想說一下,因為和別人說這個他們的眼光怪怪的總感覺這人神經病吧。說正事良質作者似乎一直在說這個,但是我看了好久也沒發現作者具體的定義,就是作者的定義他一直在追尋,整個過程借用別人或者說是前賢的話來闡述,在有一段我記得他用道德經的話來表述就是那個道,後來用卓越來表述,再後來他發現辯證法似乎有悖於良質,作者認為古希臘的賢人,這裡的賢人指的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往前的人,已經發現了良質而且還在宣傳他們,在這裡作者也經歷了一個心路歷程就是對亞里士多德觀點的改變,同時他認為辯證法這個東西似乎是掩蓋或者扭曲了良質的定義,原本良質那一派佔據優勢,但是有人卻用辯證法把良質居於辯證法之下,呃作者或許很不平他似乎發現了什麼陰謀,同時在書的前半部分有的是關於科技進步對於現在生活的見解,同時作者口中的費德洛就是他精神分裂的另一面,所以這個很危險當時我看的就有點分裂了,可怕可怕,還有作者是教修辭學的,我沒有學過修辭學但他把這個修辭學看的位置好重要,似乎跑題了,但是他口中的良質連他自己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都是假別人之口說出來的,我們怎麼去定義,作者或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卻不敢去定義,或許也看到了結局就是他把那個分解的人給消除了,也就是帶有純粹良質的費德洛沒了,最後做回個正常人,不過這個書的簡介說作者最後得到了救贖,我感覺是作者的一種自我放棄或者妥協。最後說一下良質給它定義就是說良質的充分條件是什麼,但是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我可以列舉出它的必要條件,比如對真善美的嚮往,對真理的渴求,注意這裡是真理而不是知識,對詭辯的厭惡。嗯我能想到的就這些,等我想多看幾遍的話再來補充,不過估計不會了,這本書本身就是以分裂的身份寫的,看的多沒準也會分裂。
純屬個人理解,可以討論。 我認為本書中的「良質」有點類似於「薛定諤的貓」的原理。也就是說,當你開始討論「良質」是什麼的時候,「良質」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此時的我們口中的「良質」就不再是真正的良質了。當你問:什麼是「良質」的時候,你是無法把握住良質的。道可道,非常道。問「良質」是什麼,就如同於你問道家人什麼是「道」一樣,是沒有答案的。這個問題本身就代表了「無」。書中一直在強調良質是不可被下定義的,起意義就在於此。 回到問題本身,每個人對良質的理解都是個人對良質的一種定義。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沒有答案的,因為只要你把你的觀點講出來,定義出來,就違背了「良質」存在的條件:不能被定義。所以說,這個問題同樣代表了「無」。 僅僅是個人一點微小的貢獻,絕對沒有欽點的意思哦,歡迎討論o(`ω′ )o
感覺是一個類似美感的概念。
良質,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是一種不懈怠的求索之後的層次。沒有認真努力過的人很難理解。比如山——不是山——山,這三個層次。我覺得經歷過才能明白良質一直存在,只是我們太迷茫了,被世俗拖著向前跑。
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適合存在。所謂的良質就是最適合的狀態。
客觀方面,環境本身時刻變換,所以最適合的狀態也在變化。
主觀方面,最適合的狀態也隨著個體本身的變化和需求而變化。「良質是一種思想和陳述的特質,我們不能經由思考的方式了解它,因為要給它定義是一種僵硬而正式的思考過程,良質是無法被界定的」
「但是即使良質無法界定,你仍然知道它是什麼」
---------------------------------------
2016.01.17更「良質是主觀意識到客觀的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
---------------------------------------
2016.09.12更「良質無形、無狀,也無法形容,看得到的形狀和形式就是由理性去認知。良質是超越形狀和形式之上的,我們給良質的名字、形狀和形式只有部分基於良質自身,另一部分則基於我們由經驗中得出的印象。我們經常在良質中尋找與我們過去經驗相似的東西。如果我們找不到就無法行動。我們也是根據這些東西建立起語言和整個文化體系。」推薦閱讀:
※如何欣賞詩人韓光雨的詩《夏天的夜晚》?
※哪些電影中出現過妖嬈美麗的男扮女裝角色?
※如何欣賞伯格曼、費里尼、塔可夫斯基、戈達爾?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對建築以外的領域有什麼貢獻?
※如何評價《旋風少女》?
TAG:藝術 | 哲學 |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