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空間的規劃如何影響人際交往的質量?


我對建築不太了解,把它放大到城市空間,說一點自己小看法。

水平有限,只能知曉些皮毛。在城市空間中,關於人際交往質量的問題,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於城市提供的公共性與個人之間的較量。

無法避免的談到街道。常有建築師感慨為什麼中國的城市總是缺少公共空間,

反而是建築密度更大的歐洲,卻很少聽到學者感慨這個問題。為什麼,很明顯,中國的城市街道是為汽車服務的,而歐洲的街道是為人而服務的。

記得某次某條微博,一張在倫敦的照片,博主在感慨倫敦人素質之低橫穿馬路,諷刺國人妄自菲薄。

殊不知,有個很大的不同在於。

在歐洲街道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人車平權」,街道不僅僅是一個作為通行的「線」,而是一個可以提供街道生活的公共空間。這種空間在北京的老城衚衕,實際也是存在的。

建築為街道服務,還是街道為建築服務,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待空間的態度。

那麼該博主發的那張照片中,拍攝的倫敦街道尺度大致是單行道,目測(哈哈,這個詞語好搞笑,豆瓣混多了)應該是15米以內,而且是街道兩旁建築間的距離,包含人行道。

而北京的長安街,我不清楚具體數據,懶得搜了,曾經新華社記者王軍,忘記是《城記》還是《採訪本上的城市》中國提到的某次在中國舉辦的國際城市規劃方面的會議,有位來自他國的友人,在穿越北京馬路時,被車撞死。側面反省下中國的道路規劃。吐槽一下,全世界除了洛杉磯,沒有哪個城市能與中國的馬路比寬度了吧。博爾特特么橫過馬路都要醞釀下,何況老人孩子。

告知規劃的領導們:城市堵車解決的根本辦法,不是擴寬馬路,而是讓人在離家近的地方工作。

好吧,跑題了。回到題目,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點,空間人際交往的質量來源於公共空間提供的質量。某種程度上放到建築中也是具有同樣意義的。當然,建築的用途各有不同。核心元素不一樣。

第二,想說個觀點,叫做「空間的向心力」,就是常見所提到的空間尺度與圍合感。

我肆意揣測一下,也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在母體的包容下第一次的成長,所以圍合感是空間中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距離說,北京的衚衕,北京的衚衕,兩側的建築,與街道的平面,形成了一個狹長的盒狀,可以看做是一個僅僅沒有頂蓋的「內部空間」,讓人在室外產生相同的待在室內的向心力空間。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停留在衚衕嘮嗑,而不是環線邊上。

北京衚衕中建築的高度與衚衕的寬度大約控制在一比一,或者二比一,這種尺度可以令衚衕里的外部空間形成圍合感,如果街道尺度(寬度)擴寬,這種圍合感就會不存在了,會產生空曠之感。比如可以對比一下前門大街和老城衚衕的感覺。

所以空間尺度我覺得是另外一個影響人際交往質量的因素之一,把這個元素放大後,可以是城市文化的構成元素。

國家博物館,大廳尺度之大,是在炫耀建築帶來的儀式感和所謂的國家尊嚴,他不是為人設計的,而是為炫耀而設計的。

有個總則就是,真正為人的尺度而設計。才會帶來高質量的人際交往。


自發性、娛樂性的戶外活動以及大部分的社會性活動都特別依賴戶外空間的質量。當戶外空間良好時,這些活動會健康發展,當空間不佳時活動則很消極以致消失。

比如在城市中設立步行街或無機動車區對於日常社會性活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樣可以讓步行者數量成倍增加;戶外逗留的時間相應延長;戶外活動的內容也更加豐富blabla。

Appleyard和Lintell在1970-1971年間對舊金山市三條相鄰街道有過一個研究。

研究表明,在三條先前車流量都不大的街道中,有兩條由於交通量增加而產生了戲劇般的效果。

在一條只有少量車流(2000輛/天)的街道上,戶外活動的數目極大,孩子們在街頭路邊玩耍遊戲,建築物入口處和台階被廣泛用作戶外活動場地,鄰裡間的交往非常密切。

在交通量猛增(16000輛/天)的另一條街,戶外活動實際上已不復存在。同樣,這條街上鄰裡間的交往也難以為繼。

第三條街的交通強度為中偏高的水平(8000輛/天),戶外活動和鄰里交往大大減少。這清楚地表明,即使戶外環境質量稍有下降,也會對戶外活動的發展產生極大的負作用。

PS:有時候專門開闢場所也不是一個好動作,因為人總是向著有人來往、有事情發生地方聚集(像不像馬太效應:))

無論在獨戶住宅區還是在公寓式住宅的周圍,孩子們都傾向於更多地在街道、停車場和居區出入口處玩耍,而較少光顧那些位於獨戶住宅後院及多層住宅向陽一側專為兒童設計的遊戲場,因為那裡既沒有交通,也看不到人

(以上實例都出自《交往與空間》)

總之總結成一句話便是:

要有場地,合適的場地。

至於尺度方面,往大里說像宥有冇提到的街道的尺度,古代老城區的街道尺度都很宜人,如果到一些古城去遊玩的話仔細去感受一下,街道寬與樓房高的比例,也不一定就如衚衕一比一二比一這樣。那些尺度都是人交往的好尺度。

往小里說,建築門廳的尺度,隔間的尺度都要注意公共與私密的區別。

總之

要有尺度,合適的尺度。

而不同功能空間之間轉換,功能與功能的布置都要細細考慮才能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建築的語言很弱,如果你失戀了,即便建築再美好也很難讓你開心起來。它只能提供給你一個好的交往空間,提供你在交往空間里好的設施。總之它需要的就是提供。

至於之後的東西,也許你會在轉角看到一棵樹,會透過玻璃窗看到美麗的夕陽……

但交往的質量,其實看的是你自身的水平,跟建築設計沒什麼關係。


建築的密度高低會同步影響人心理壓力的高低,因建築而造成的壓抑與舒展的感覺最是常見。

合理的建築結構與擺放會讓人心理有融洽和諧感覺,不然則會有煩悶、突兀等等負面狀態。

建造的色彩規劃,讓影響人的情緒狀態,是興奮是優雅是平和是穩重,是對國民心性的潛移默化。

建築在寓意上的前瞻性,同樣會影響民眾的心態的走向,如自由女神像等標誌性建築。

至於其它更次要的尚有建築的材質的影響,建築的花紋裝飾的影響、建築的地理位置的影響等


不留有分享空間 沒有吃飯專用小桌


推薦閱讀:

抑鬱期間看清的人該如何取捨?
如何走出自我的誤區?如何能夠在與人交往交流中很好地換位思考?
本人很醜,但是照鏡子越看越美,這是為什麼呢?
薩提亞、那穆提之流的理論是不是偽心理學?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大學裡「不上自習的鄙視上自習的」的現象?

TAG:心理學 | 建築 | 人際交往 | 人類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