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化比作「裹小腳」的說法妥當嗎?為什麼?
有時間可以看這個講座http://video.chaoxing.com/serie_400001085.shtml
謝邀。看了提供的視頻和有關文章,知道這一觀點是北大教授俞孔堅提出來的。是說城市化進程中不要過度改變自然,他把對自然的過度改變,稱為「裹小腳」,因此城市化要最小干預自然,並尊重歷史遺產。道理上對的。但對他一些結論性意見和解釋,則不完全贊同。他說的城市化,實際上指的是城鎮建設。我非這方面的專家,說點想法,可能不靠譜。
他認為中國女人裹小腳,以不自然的小腳為美,形成了特定的審美觀,這種審美觀,指導了中國2000多年的城市建設,基本上是裹小腳。我們不去討論這樣的年代區分是否恰當,這很複雜。但覺得說中國在這麼久遠的年代,就以裹小腳的審美來進行城市建設,太武斷了。
關於歷史上女人裹小腳的起源,也有不少說法,但我始終認為,普天下女人為此遭秧,最基本的原因是要限制女人的行動自由,哪怕最初的起因可能不是,後來的普遍化卻是,從而形成的一種畸形的文化現象。說是因為審美的需要,才小腳,是本末倒置。從其產生或開始普及的那一天起,就體現為對畸形和男權的固化,是對進步的阻礙。
而城市化則是一種進步的進程,他是伴隨著市場、經濟、政治及軍事的需要而產生的。最先,人們依山就勢,臨水而居,是由於方便,選擇大江大河的適宜江岸建碼頭設市,而後來逐漸成為城市,是一個「草鞋沒樣,邊打邊像」的漫長過程。各地的地理條件和習俗的差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各成一體,又形成了不同的建築特點。儘管,任何建設,都是對自然的改變,但由於發育過程的緩慢,建設與自然相互融合,不構成對自然狀態的過度改變。全國各地曾經有過的千姿百態的城鎮景觀,決不是一個裹小腳的審美觀概括得了的。
在俞教授的文章的演講中,我還沒發現他有中國古代的例證,來支撐他的這一觀點。也許有吧,但我沒看見。
百年以前的史料,恐怕很難發現,有哪個地方流經城市的河流是被污染的。污染的出現,是近代工業興起後的事。直至文革時期的大串聯,我也只發現上海的蘇州河被嚴重污染了。至少那一時期,被污染的河流不多。
現代史上的戰爭年代和建國後的計劃經濟,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計劃經濟年代,嚴格的戶籍管理,剝奪農民,保證工業化,農村生產力的破壞,承載不了城市的需求,包括政治上多次遣送人口下鄉,數百萬知青下鄉,城市化進程甚至是中斷。
改革開放後,被壓抑多年的城市化進程,在短期內集中迸發,各種政績考核,缺乏相關文化修養的長官意志,囫圇含棗的外國建築文化引進,構成了千人一面的城市建設。這樣才先進、這樣才文化,這樣才漂亮,於是「裹小腳」的現象形成了,大量的表明城市進程的歷史故事,於是也被消滅了。最明顯的特點是:幾乎找不到流經城市的清澈河流了,逢雨必澇的城市大面積的出現了。
不宜苛求歷史,各種歷史事件和現象的發生,總是各種力量對比和失衡的結果。但需要總結,以求少付代價。
所以,在這個時候,俞教授提出放開小腳,大腳進程,是需要的。但是,對於已建部分,要想改變很難。同時,他的一些生態城市建設設想,河道中原來是濕地的,仍為濕地等,這意味著要佔其它地,而城市周邊,通常都是良田好土,其成本會加大,也決非易事。只是,綜合平衡,按最小代價原則行事,總是對的。我總覺得,我們只要稍稍放慢點腳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不要那麼功利,不要置那些早已明白的道理不顧,權衡清楚再干,就能好一些。我沒看完教授的講座,只是看了樓上的回答想說兩句。
我覺得小腳和大腳的比喻有點不恰當,只是為了伸張主張而做的類比,而非對發展規律的描述。
中國城市發展缺乏個性化的規劃,往往是把某地的成功經驗大規模複製導致的所謂千人一面的城市建設,這是個問題,現在在轉變,輿論在造勢。
小腳是為了審美而進行人工干預,大腳是一種自然生長的狀態,問題是現在不管哪種城建方式,都是強調科學規劃,也就是人工干預,只不過審美角度變化了,或者說現在大家認為裹腳要裹出花樣來才是美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根子不在市政建設上,它不僅僅是一個工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文化問題和政體問題,中國不是西方那種由下到上的政體,中國沒有自然生長的城市,所有城市都裹挾在經濟發展和文化迷茫之中,在時髦的審美觀點下打扮著自己推薦閱讀:
※艾敬的那首《我的1997》有什么深意吗?
※目睹近日台灣和泰國民主制度的崩壞和人民痛苦,作為一個篤信民主體制的自由主義者很迷茫。誰能解惑?
※中科院總價值超過 110 億元的儀器開放共享,會對大家的科研工作有多大的幫助?如何申請使用?
※北宋王安石變法為什麼失敗了?變法失敗是導致北宋滅亡得更本原因么?
※為什麼蘇聯改革失敗了(試與中國改革開放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