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橋是侗族特有的橋樑形式嗎?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寰行中國橋文化之旅 ,更多關於「橋樑」、「古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風雨橋實際上是對橋樑的一種功能性描述,簡而言之就是在橋樑上加建房屋,以起到遮風擋雨,行人休憩的作用。現今風雨橋在侗族分布地區較為常見,著名的有廣西三江縣、湖南通道縣、貴州黎平縣的諸風雨橋。
橋面上增建建築由來已久,不光是在侗族地區有,漢族地區也有。浙南閩北一帶諸縣市著名的廊橋就是其中例子。風雨橋實際也是廊橋的一個子類,現有的證據甚至可以這樣說:侗族風雨橋的技術本是來自內地,傳入侗族地區後獲得新發展的產物。
侗族地區風雨橋自清乾隆年間開始建造。從修建過程看,和中國南方常見的廊橋儀軌上相當接近。和廊橋一樣,侗族風雨橋動工到結束先後要經歷擇日起工、置辦喜梁、祭溪祈佑、上樑喝彩、取幣賞眾、踏路開走、上喜梁福字、圓橋福禮等程序。廊橋落成後,還需要在廊屋橋心的三間或者橋頭另鹼建築供奉神像。早期侗族風雨橋神龕位和廊橋幾乎一致,也說明風雨橋受漢文化的影響。
(芷江龍津橋,融入了侗族鼓樓建築)
當然,雖然侗族風雨橋技藝早期來自內地,但是傳入侗族地區後很快就獲得了新的發展,因此今天的侗族風雨橋已經和漢地的廊橋有明顯不同了。
在湘西桂北的諸多少數民族中,侗族的文化發展水平和建築能力一直名列前茅。侗族建築最傑出的代表無疑是鼓樓。傳統上幾乎每個侗族村寨都有自己的鼓樓。鼓樓是侗族村寨公共生活的核心,具有擊鼓報警、聚會議事等多種功能。一座鼓樓有很多層檐,一般為奇數。內部的樓層數則為偶數。
清代中期的侗族風雨橋和鼓樓看不出太多相似之處。雖然風雨橋上有時也設置橋亭,但是樣式上則接近漢式亭。清朝晚期開始,侗族風雨橋的橋亭發生鼓樓化。橋亭修成多層重檐的侗族鼓樓式樣。每座橋亭內都設置神廟,供奉關公、魁星、文昌、蓋天古佛等。有意思的是,侗族自身的薩瑪神一般不入風雨橋供奉。可見風雨橋的漢文化影響仍然存在。
由於在風雨橋內供神,有些風雨橋為了避免辱及神明,在廊橋旁邊另設置畜行道專供牲畜行走以避免牲畜經過有神廟功能的橋亭。
除了廊橋系統之外,橋上修建樓閣的中國古代也有建造。
比較著名的是河北蒼岩山福慶寺橋樓殿,橋長15米,寬9米,為石拱橋,下距谷底大約70米。在橋上則修建有兩層樓閣。這座橋也是明代修建的。
(橋上修亭更普遍,此為鎮遠祝聖橋)
其實,類似結構不但在中國有,在歐洲歷史上也不少見。
義大利佛羅倫薩著名的老橋(Ponte vecchio)上自中14世紀開始即有售賣貨物的商店。早期以肉店為主,後來因為統治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認為肉店不雅觀逐漸演變為珠寶店和藝術品店。更離奇的是,老橋商店房頂還有著名的連接舊宮和彼提宮的瓦薩利走廊,可謂是把空間用到極致了。
貴州黔東南每個縣城都有。
壯族也有。壯族和侗族是相似性比較大的兩個民族。
推薦閱讀:
※中國古建築是如何塑造空間層次感的?會考慮到功能需求嗎?
※古羅馬引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古羅馬人為何對建築如此痴迷?
※你們學校的建築學教學體系是怎樣的?有沒有什麼疑惑?
※生活在沒有被拆之前的北京城(1950年前的北京或更久以前)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