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方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一副藥方依據怎樣的規律知道要用什麼葯治什麼病的?現代中醫還在發明新藥方嗎?


千百年來的反覆驗方,瘟疫來時名醫寫在石頭或者牆上被人抄走廣為流傳,以後如果癥狀差不多就用那方,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就去看醫生,基本就是這樣下來的


正方形長方形怎麼發明出來的?答,看到的。

中藥藥方怎麼發明出來的?答,感覺到的。

需要清楚視覺也是一種感覺,在證據的令人信服程度上不比味覺或者聽覺更高。

中醫是基於人體感覺,用複雜的修正手段和交叉驗證手段建立的一套醫學體系。中醫的信息來源源於人體自身感覺,而人體的豐富感覺都被人忽略了。

人的味覺和嗅覺,是極其靈敏的檢測系統。味道不一樣意味著分子層次就不一樣,因為味道大體源於分子級別的物質和受體蛋白的相互作用。中藥的性味歸經裡面的味就是嘴吃的感受,性的話也是感受不過冷熱可能屬於觸覺。

眾所周知人眼能看到的色彩是目前最好的照相機都無法完整復原的,人耳的聽覺更是遠遠超過錄音回放。中醫正是利用人的感受的精細,來實現精確的診斷和治療的。

一副湯劑喝下去,經絡臟腑有感覺。病變,經絡臟腑也有感覺。然後用五味五感相生相剋即可初步的設計出藥方。當然很多感覺都是很複雜的,五行只是給了一個最基本的性質框架。其中有複雜的表裡,比如脾胃表裡,有少陰心腎,心腎相交才正常等等。根據這些複雜的理論可以搞出來很多藥方,再由醫家自己服用驗證其效果。

簡單來說,就像你看到一個蹺蹺板,左邊沉了加右邊,右邊沉了加左邊,而性味歸經等就像非常多的蹺蹺板,醫生通過感覺來判斷是否調平了,不平就加。

實際上就複雜多了,有氣血的問題,有氣機不調,還要讓氣動起來。有血瘀,要讓血流動起來。這些都是有感受的,血瘀會讓脈象發生改變,氣虛也會,通過望聞問切是可以綜合的,相互修正的得到患者的狀態的。根據狀態可以設計藥方或者根據已有的藥方加減,最後得到藥方。

為我診治的那位經常喜歡嘗一嘗自己開的藥方,嘗一下就知道藥方加減是否有問題了。這個和廚師做菜嘗一嘗就知道有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一樣,味道是明顯的。

當然,傷寒百餘方,已經可以幹掉大部分西醫能治和不能治的病了。當然,因為中醫傳承的問題,大部分中醫水平捉急。知乎上有幾位應該說是真懂中醫的,還可以。

古今的藥方如果用的好,大概能治療的疾病就很多了。加上骨科和氣功,甚至近視之類的疾病都可以醫治,只是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明確可行的方案。至於癌症能不能治好?也存在概率。理論本身是沒有排除治好的可能性的。當然,你見到的說能治癌症的,基本上都是騙子,就像你見到自稱黑客的也基本上都是騙子一樣。

說了非常多,希望你能理解中藥的設計過程,這其實和什麼東坡肉的設計方法差不多,所以傳統中國飲食本來就是一道健康防線。現代人都大魚大肉,三高不稀罕。而味道靠味精,那自然沒有中藥的效果。須知香料也都是中藥,姜和花椒都是重要的藥物。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


這個問題問的太大太深了。

主要看是什麼標準,如果是傳世名方(類似基礎公式?)的話,來看看陳修園怎麼說的。

《傷寒論淺注》,陳修園: 「 長沙(仲景)當日必非泛泛而求,大抵入手工夫,即以伊聖之方為據,有此病必用此方,用此方必用此葯,其義精,其法嚴,毫釐千里之判,無一不瞭然於心,而後從心變化而不窮。論中桂枝證、麻黃證、柴胡證、承氣證等,以方名證,明明提出大眼目,讀者弗悟也。然而可以謂之方者,非聖人不能作,非明者不能達。其藥品察五運六氣而取其專長,其分兩因上克制化而神其妙用,宜湯,宜散,宜丸,一劑分為三服、兩服、頓服、停後服、溫服、少冷服、少少咽之,服後啜粥、不啜粥、多飲水暖水之類,而且久煮、微煮、分合煮、去滓再煮、漬取清汁、或用水,或用酒及漿水、潦水、甘瀾水之不同。宋元後諸書多略之, 而不知古聖人之心法在此。

怎麼說呢,比如張仲景的方子全部聚在一起,那是圍繞著六經來的,是主線和主要教學思路及其衍生。講了很多的基礎公式和臨床基礎情況。所以,你可以再問問:張仲景的方子是怎麼發明出來的。這其實也是很多學醫人在追求的。

現代名醫當然也在開方,看他們的醫案註解也大多可以學到很多,但主要是經驗方面的,特別是用藥經驗方面的。比如他們在桂枝湯里加了葛根半夏,還叫桂枝湯嗎?那他還叫方子嗎?這個問題並沒有特別好的答案。

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方子,但是性質並不一樣。一個是定義,一個是擴展使用。

這個問題我目前得到的答案就是陳修園老爺的最讓我信服。

當然,我特別喜歡的是陳老爺公開撕逼張景岳。哈哈哈哈


懂經脈,才能發明藥方。


推薦閱讀:

中藥里一張藥方中假如有幾味葯是發揮療效,那剩餘的那些葯是幹嘛的?
蒼耳子麻油治鼻炎的安全性?
中藥臨床試驗如何確認療效?

TAG:中醫 | 中藥 | 醫學 | 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