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這篇文章?

一篇名為《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如何評論這篇文章的內容?以及為什麼會引發大家的刷屏?

文章鏈接:http://mp.weixin.qq.com/s/pt7zAmweqVUmPHvO0NQnwA


更新:這篇答案,也順道發到來我的公眾號上。如果大家感興趣,請隨手搜索「頭上有棵樹」,然後用力關注。

多謝多謝!

------原答案的分割線-----------------------

被北京刷屏了。

蠻開心的,因為我愛北京,就像我愛烤鴨,年年歲歲,一分都不曾減少。

於是看見滿屏都在討論北京,很難置身事外,不說兩句,感覺愧對北京賜予我的無數只鴨子。

我是先看了朋友們的評論,然後幾乎是義憤填膺的點開了那篇《北京,有2000多萬人假裝生活》。讀完後,我卻有一點點搖擺。對照著文章和朋友圈裡朋友們的聲討,我從密密麻麻的字里,隱約只看到了「階級斷層」四個字。

有個哥們在朋友圈裡說,他明白油鹽醬醋這些煙火俗事,但是這些事兒翻來覆去的講,是不是有點膩。

覺得膩,只是因為旁觀。

說說我的事兒吧。

我最窮的日子,是大學剛畢業那會,立志要自食其力,可惜掙得少,便在單位附近的一個老居民樓一樓租了個房間。房子舊到落魄,廚房跟廁所都髒的暗無天日。

我鎖上廚房的門,告訴自己,這就是真實人生的開端,以後總會好的。

可是住了沒多久,廁所就出了問題,下水道開始堵。某天回家,發現廁所里的水,已經溢出來流滿整個客廳。

水,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樓上衝下來的污水,先灌滿下水道,然後溢進了我的廁所。

翻譯成白話,就是樓上的屎尿,灌進了我的家。

管道師傅來之前,樓上仍然有東西不斷下來,宛若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如果耗到師傅來,估計我的客廳就要變成糞坑。我面對廁所里的泱泱糞水,心一橫,趟了進去,試圖用盆子將水清理出去。

我雙手在水裡攪動,不敢多想手碰到的東西是什麼。二十分鐘後,水終於變淺了,當我以為可以鬆口氣時,樓上嘩啦一聲,有人沖水,緊接著我的廁所里的水又無情的漫了起來。

那一刻,我站在水中央,彷彿站在一個小小的孤島上,瞬間被一種濃濃的絕望襲擊。我看著身邊環繞的髒東西,心裡不斷問自己一句話,

這日子可怎麼過?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周。整整一周,管道才得以修好。那一周里,我每天顧不上別的,腦子裡,全是屎。

睜開眼是屎,閉上眼,還是屎。

是不是很噁心?你聽尚且覺得噁心,如果易地而處呢?

煙火下水這些俗事兒,聽著容易膩,可是這些事兒,是有些人每日都要面對的戰爭。

今年我回國時路過了那個老房子,依然有人住,住客換了一撥又一撥,房子卻無可扭轉的日漸殘破,不知道如今換成誰,在與廁所奮戰。

其實我應當知足,很多很多人的居住條件遠不如我。我後來搬回到東四十條,小區每棟樓都有一層地下室,住滿了外地來打工的年輕人,據說八百塊一間房,一間房可以住四五個人。

2012年的7月,北京下了一場天地為之變色的大暴雨,後來說還淹死了人。我當時站在陽台上,不敢想地下室那些年輕人是什麼境況。

我們需要談夢想,需要談人生,但是有時候,對很多人來說,對那些我們不了解的階層來說,首先要談的是生存。

生存,是很多人當下的全部。

我其實很明白那篇文章為什麼會激怒那麼多人,因為它代表了所有的人,它標題說「2000萬人」,它自作主張的把所有的人都放在了一個籃子里。

其實這不過是自媒體文章取標題的小把戲,然而小把戲卻炸出了不同階層的人的不同聲音,也炸出了不同階層之間永遠不能相互理解的鴻溝。

我有個好朋友對這篇文章不以為然,說為什麼要物化大家的追求,為什麼要用物質來衡量價值,「始終對新事物保持開放和好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遠比戶口和房產更令人興奮」。

也是這個朋友,活到這個歲數,從來不知道囊中羞澀是什麼意思,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高管,下個月要跟陳坤去西藏徒步。

我說,你十指芊芊不沾陽春水,當然覺得曲水流殤更興奮;房子不讓你興奮,是因為你買得起卻不想買。你知不知道有人因為沒有戶口孩子就沒法上學,有人買不起房子只能一家三口擠在十平米里,如果你有機會坐一趟快速公交,你會知道有多少人每天有五十分鐘被毫無尊嚴的擠在車裡,只是因為郊區的房租更便宜,如果你開車轉一圈三環,我保證你可以看到至少十個人毫無形象的飛奔只為追上一趟公交車。

你覺得精神富足讓你更有尊嚴,但是對很多人來講,尊嚴更多的是關於物質,關於體面,關於每個月多出來的那幾千幾百塊錢。

還有個姐們,反駁這篇文章,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過的很快樂,不需要你來代表。

也是這個姐們,結婚鑽戒就花了十五萬,她當然快樂。如果我能花十五萬買塊石頭,我也快樂。

可惜,十五萬的石頭,百分之幾的人買得起?

好,不說別人了,就說我自己。

我愛北京,我想起北京,永遠都是好吃的,永遠都是雪中的紅牆,永遠都是高大的楊樹和斑駁的影子,永遠都是像和平他媽那樣的阿姨們對我的嘮叨和關愛,只是因為——說句不好聽的——我也是既得利益者。我不用操心房子戶口和銀行賬戶,我可以鬆弛的塑造我的上層建築,只是因為我的下層經濟基礎挺得住。

我前幾天跟一個朋友通話,他在北京待了小十年,打算要走了,因為沒有戶口,孩子上學很難,房子也越來越遙不可及。他說,壓力太大,已經有好一陣子睡不著覺了。

我握著電話,傷感又無力。我是既得利益者,不代表我就可以忽略那些活的艱難的人,不代表我就可以假裝他們不存在,不代表我就可以用精神的力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混不下去就走啊,誰求著你來?

我覺得,永遠不要妄斷別人的人生,別人走或者留,都有外人不知的原委與無奈。我們每個人都要守住一個底線,便是永遠不要基於自己不知道的信息,做出絕對的判斷。因為真的真的有可能,他們走與留,都是因為別無選擇。

所以,這篇文章,我不那麼反感,不那麼憤慨,就是因為它寫出了這個真相,它寫出了這麼一件事,在北京2000萬人裡頭,除去那些擺脫了底層經濟基礎限制可以自由追求美好上層建築的人,真的有那麼一批人是「假裝在生活」的,他們真的活的很累,他們不得已要物化自己的人生,他們被迫要用物質來衡量生命里的一切。

而他們的狀況,需要被我們知道。

我們沒有義務去幫他們,但是,我們也不能對著他們說:吃飯有什麼重要,房子有什麼重要,夢想與激情才更重要。

因為,不同階層的人,連尊嚴的定義都是不同的。

尊重他們,就要正視這樣的不同。


個人從兩個角度聊一下這篇文章,一是微信公眾號運營角度,二是純內容角度

  • 微信公眾號運營角度:

1、首先,這是一篇典型的微信爆款文章,一篇包含吐槽北京+北漂題材+房產+生活狀態等元素集合體的文章。作者下筆伊始,就是為打造一篇10萬+文章而準備的。作者的公眾號在這篇文章之前,閱讀量在3000左右,不溫不火。

2、這篇文章火了,但充其量只能是一篇段子文,因為沒什麼實質性觀點。公眾號「撕蛋」在第二天專門撰文稱,其文章價值為0。你把這篇文章的「北京」,換成倫敦、香港,一樣成立。

3、這篇文章有態度,但沒觀點;有內容,但沒營養。從經驗看來,這種文章勢必會造成北京人和外地人之間的撕逼,所以這是一篇有些不懷好意的文章。引發爭議是很多百萬級大號成功的方法,但靠這種引發無意義爭議的手段爆紅,挺low的。

4、個人認為,好的文章必須有觀點,甚至是有與社會普遍價值觀有出入的觀點。這種觀點並不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你可以吐槽你不喜歡的城市,但請找好論點。顯然,這篇基於作者個人感受的文章,本質就是一片有文字功底的吐槽文。

5、有一類微信訂閱號,就是以擊中作者預設的某類讀者人群為目的而存在,至於那些被作者得罪的讀者——他才不管呢,反正他們也不是作者所期望的讀者群體。從這個角度而言,這篇文章成功了。

最後打個比方,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就像知乎的一個不太出名的賬號,某天突然抖了個機靈,以一個段子的方式回答了一個熱點問題,獲得了數千的贊,但細看內容又很水。僅此而已。

  • 純內容角度

說到內容就見仁見智了。我是北京的,所以你大概也猜到了,我對這篇文章肯定沒什麼好感

其實每年都能看到類似的文章,略帶矯情的吐槽北京,都有些麻木了。

但這篇其實沒什麼創新觀點,還是跟個怨婦一樣從自身角度去吐槽。

簡單說幾個方面:

1、生活根本不存在什麼假不假裝。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假裝。不論你是不是在北京。

如果哪天你不再假裝生活:

公司第一個開除的就是你,

女友男友會立馬甩掉你,

家庭成員會立馬厭惡你,

朋友會立馬遠離你。

不信?你試試。

2、關於房子

文章那段關於北京土豪5套房的描述,個人覺得是最矯情的。

我不得不糾正一下。

有五套房的是北京「土著」,不是「土豪」。土豪的標配得有四合院,不然跟那些手裡有幾套房的外地朋友有啥區別?

再說,五套房是人家自己或者父輩憑本事得來的,一不靠偷,二不靠搶,很合理,別眼紅。如果你抱怨以前的政策不合理,呵呵,沒卵用。

誰讓你沒趕上那波,沒抓住那波機會?

你以為真正的財富累計靠什麼?工資嗎?獎金嗎?

3、北京排外嗎?

我說北京不排外,你信嗎?

同理,

我說上海不排外,你信嗎?

我說美國不排外,你信嗎?

我說日本不排外,你信嗎?

我說你們村不排外,你信嗎?

我說你們家不排外,你信嗎?

怎樣才算「不排外」?

麻煩給我找個有人且不排外的地方。

PS:太平間除外

四、關於鄉愁

文章說:

「多數北京人,只能通過地球經緯度來尋找自己的故鄉。」

這是句廢話——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通過經緯度(地點)來找自己的故鄉。

但北京人還真不是通過經緯度來尋找故鄉。北京人的鄉愁,是時間性而非距離性的。

作為首都,二三十年來的城市升級改造,讓北京徹徹底底的改頭換面,甚至變得連北京人自己都不認識了。所以,很多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就算一輩子在這裡生活、工作,沒離開過北京,也一樣會產生濃濃的鄉愁。

前一陣跟宣武區一個80後衚衕串子聊以前的事兒,他說:我人還住在這兒,但我已經沒以前的家了(2010年,宣武區合併到西城區,崇文區合併到東城區。「文武二區」的消失,成為老北京人的心結)。

——————————————————————

如果你不愛一個城市,就別在這兒混;

如果你在一個城市混了10年,依舊對他無感、無法融入,你就更不應該在這兒混了。

每個到過北京的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不管你愛也好,恨也好,既來之則安之。別動不動罵他、黑他。生活是你自己選的,請理智並堅強起來。

說到底,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這裡歡迎並尊重每個有夢想的人。

真的。

————————————————————————

2017.7.26 更新:

那篇微信原文已被刪除。

個人認為還是刪除了好,雖然在網上也能被輕易的讀到。

這類文章現在經常有,未來也不會絕跡。平常心看待就好。


一開始是《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後來是《北京有2000萬人勇敢在生活》,再後來是《北京有2000萬人真正在生活》,合著我們怎麼活全成了你們說了算了,辛苦辛苦,一天工夫給我們換了好幾種活法,忙壞了吧,承蒙厚愛,這一天北京有2000萬人被直擊靈魂,都在深刻思考生活,也都忙壞了。自媒體是個大舞台,生旦凈末丑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話題兩頭懟,消費我們吃瓜群眾,你們受益。有沒有權威統計數據,看看閱讀量轉發量點贊評論量漲粉數有多少,該慶功了[捂臉][捂臉][捂臉]。另外,在北京生活的我既沒假裝,也不算勇敢,也談不上真正,謝謝。


不請自來。

這篇文章給我的第一感覺,居然是抄襲的嫌疑很重。

這篇文章最精華也是遭受詬病最多的部分,是第3段落中關於「南城土豪坐擁五套房產傲視西城金融白領、海淀碼農和朝陽傳媒精英」的描寫。

這段描寫生動有趣、直指人心,是整篇文章的高亮區,五套房的南城土豪更是直接扎了很多屌絲的心。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段150字左右的描寫,其主要內容幾乎完全出自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北京地域歧視指南》。

下面是《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的描寫:

「當西城的金融白領沉浸在年終獎的亢奮中時,南城的北京土豪會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當海淀的碼農們敲完一串代碼,看著奶茶的照片,幻想自己成為下一個劉強東的時候,南城的北京土豪會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當朝陽的傳媒精英簽完一個大單,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時,依舊會聽到南城土豪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

再來看看《北京地域歧視指南》里的描寫:

「當西城民工沉溺在往日白領舊夢的時候,南城土豪告訴他們我有五套房。

當北城碼農追逐著未來科技公司ceo理想的時候,南城土豪告訴他們我有五套房。

當東城之花享受著當下中產階級品質生活的時候,南城土豪告訴他們我五有套房。」

有人看出區別了嗎?

反正我是沒看出來,除了南城土豪在說自己有五套房的時候,民工、碼農和精英們正在做的事有點不太一樣之外。

這段描寫,作者是使用了自己的語言,對原文進行了重新組織,因此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照搬照抄。這種做法,專業一點的名稱叫做「洗文」。

顧名思義,洗文就是把別人的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洗」上一遍,搞出來的東西似是而非,似非又是。這種做法往往讓原作者有苦說不出,是一種最讓人厭惡的剽竊行為。

所以,《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的作者張先生,您如此地拾人牙慧,用別人的勞動成果打造自己的100000+爆文,這怎麼能是「假裝生活」呢?這是「真裝孫子」才對。

當然,《北京地域歧視指南》的作者有可能也是張先生本人,只不過他使用了不同的筆名。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就不能算是拾人牙慧了,而應該算是一種反芻行為。

好在微信還是英明的,在第一時間就刪除了這篇文章。

接下來討論一下文中的觀點。

北京的大爺提籠架鳥,上海的姆媽淡妝旗袍,廣州的大佬早茶宵夜,你我這樣的苦逼日夜加班,沒準還得孤獨終老……

誰能告訴我,哪個是真生活?哪個是假生活?

我們的朝九晚五是真實的,我們的嫁娶婚喪是真實的,我們的堵車霧霾是真實的,我們的打嗝放屁也是真實的……在生命的時間軸上,我們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煩惱、每一秒感動,都是真實的,也必將坍縮成真實歷史的一部分。

生活,本來就只有各式各樣,沒有虛實真假。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的權力。

我們的國家開放三十年,最偉大的成就,並不是一飛衝天的GDP,而是我們的社會意識變得足夠寬廣,能夠容納越來越多的生活方式。

我們不再把同性戀當做一種疾病,我們不再說辭職旅遊是「拎不清」;清華輟學搞音樂的高曉松,不再是不務正業的代表;追尋自我存在價值的典範,是歷經千難萬苦也要做女人的金星……

這個社會的價值體系,正在變成一個萬花筒,隨意扭轉一下,舊的圖案就會崩潰,新的色彩就會誕生。

其他人基於不同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一點一點地刷新我們的認知;互聯網和社交平台的發展,又讓這種刷新變得越來越頻繁,直至時刻都在發生。

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世界不再是我們父輩的世界,而是我們的世界;在我們的世界裡,生活的樣貌不可能,也不應該只有一種。

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是很難的——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賀涵要吃掉一條幾萬塊錢的魚,我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馬未都要自掏腰包開個博物館,我們更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花錢在網上看別人吃飯……

其實,不理解也並沒有什麼關係,不接受更沒有什麼關係,敬而遠之就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更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

所以,如果這時候有個人跳出來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跟你說,只有屁股底下坐著五套房、怡然自得地悠閑才叫真生活,只有加拿大紐西蘭和瑞典的碧海藍天才叫真生活,而你那種五加二白加黑、為了夢想為了未來為了家人、片刻不停馬不停蹄地奔跑,都不是生活、都是在「假裝」生活的時候,我想,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跟他說上一句:

去你大爺的!裝什麼孫子!

PS1:

褒貶是買主,喝彩是閑人。

吐槽北京最凶的,往往是那些最無法離開這座城市的人。

這是北京的宿命。任何一座高速發展的城市都是如此,最早的紐約,之後的東京,現在的北上廣深,莫不如此。

既然它是一部分人眼睛中的天堂,就必然是另一部分人身處的修羅場。因此,誇讚與罵名,都必然同時存在,也都最無關緊要。北京並不在乎,它不會因此高興一點,也不會因此掉一塊肉。

在《北京凌晨2點》里,我寫到:

「北京凌晨2點,無數的人生在享受,無數的生命在掙扎。最黑暗的夜晚,卻是這個城市最充滿活力的黎明。這裡有所有人的黑暗,這裡有所有人的陽光,這裡是所有人的心靈聖堂,這裡是所有人的狂歡舞場……

在這裡,我孤獨地行走、驕傲地生長。

時間久了,北京的凌晨2點,終於跟其他所有地方的凌晨2點再也沒有什麼分別。」

是的,北京跟其他地方並沒有什麼分別,分別的只是你自己的認知和心情罷了。

至於那些一邊生活在這裡又一邊謾罵這座城市的人,要麼是時間太短,根本還不了解這座城市;要麼是智商太低,沒有資格接受這座城市的善意;要麼是人心太壞,聽著經打和尚,吃飽了就罵廚子;要麼是張先生這樣的,為了些許關注,不惜胡說八道、信口雌黃,為了那一眼的風情,就光著屁股拿大頂。

2017年7月25日於北京丰台


心疼你們被浪費的一個個15分鐘


生活何必假裝,不就是沒別人混的好?

昨天,《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在突破了200萬+的閱讀量之後以被刪收場,張五毛先生這篇文章確實緊緊抓住了北漂者努力過後仍不如別人混的好的情緒,而這微妙的情緒也正是一年一度逃離北上廣話題能夠被熱炒的根源。

文章中張五毛先生的個人情緒比較重,但是全篇表達出的意思是有夢的混的好的要麼出國了要麼逃離了,剩下的2000萬人都是假裝在生活。這邏輯我是不敢苟同的,不如別人混的好就是假裝在生活?如果這麼嘮嗑的話,那A股有7600萬心碎的散戶天天都在大盤的陽線里假裝炒股。

咱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腦子裡水多就直接榨汁呀,這麼任性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真害怕有朝一日你得邊哼歌邊用腦子裡的水做音樂噴泉,或者接上高壓水槍干點洗車的兼職。

通篇討論了北京沒有人情味等種種不是,又酸不拉唧的把北京歸結為北京人的北京,無非就是因為沒有比別人混的更好罷了,你每個月賺一萬塊錢感覺很焦慮?那是你賺錢的姿勢不對,要是你每個月賺2000塊而剩下的8000塊都是通過房租獲得的你就不會焦慮了。

說到底,落差感落到實處應該還是表現在房產上,本地老北京人可能一拆遷就獲得了多套房,這也是時代發展、命運選擇的結果,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在這裡只站在大眾化的角度來討論,以一個所謂的是外來者的立場來討論。

2008年之前,北京的房價並沒有那麼高,而且也沒有高的趨勢,那時候可能畢業混個幾年,手裡都能有個幾十萬的存款,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買了房子,有的人為了高利息存了十年定期,而十年過後,當年買了房子的人房滾房貸滾貸的,成了文章里的「有五套房的老北京人」,而選擇了存款的人現在不僅沒有享受到房子的紅利,還要想著辦法抵禦通貨膨脹的危險。

你看,即使同位外來者,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十年後的境遇還是有天壤之別。

那現在買行不行,能不能改變現狀?

呵呵,晚了。

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股票漲起來你知道買了,犯錯誤判刑了你知道悔改了,大鼻涕流到嘴裡你想起來甩了。這是一個眼光的問題,每一個時代都有能夠造就人的機遇,差別就在於是否能夠好好把握。

就像做生意,天下最傻的生意是什麼?

在南極賣冰棍,在赤道賣暖爐。

以供求關係來將,這確實是非常傻的生意,那麼,天下最牛的生意是什麼?

能在南極賣冰棍,能在赤道賣暖爐。

明白了嗎,一個生意是不是好生意,與生意本身沒有關係,與你是誰有直接的關係,你是一個賺錢的人,你幹什麼都賺錢。

不要老想著嘲笑別人。

這幾天樂視徹底易主的新聞再一次鬧得沸沸揚揚,賈躍亭遭到無限的嘲諷,我是真的沒看出來嘲諷的點在哪裡,賈躍亭有夢想、有闖進,而且實實在在去實踐了,雖說最後夢想實現,但是讓用戶窒息這一點確實也算是實現了,尤其是樂視股東們,賈躍亭忙活這幾年確確實實賺到錢了這是事實,別管是不是戴著手套賺的,結果是他功成身退了。

再怎麼嘲笑樂視是PPT公司,從某種意義上說,僅僅用PPT就獲得今天的成就,它也算是階段性成功了,要不把樂視PPT給你,你也開個發布會、融個資試試?

我們整天玩「我,秦始皇,打錢」的梗,但是真的有人用這麼個梗騙到錢了,還有人從裡面學到了賺錢之道:

我是孫悟空,正在大鬧地府,給我打20塊錢,我把你名字劃掉。

然後就有人想到了新的承接:

我是閻王,給我10塊錢就能劃掉,別問為什麼,因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還沒完,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是生死簿,給我5塊錢就干,別人為什麼,廠價直銷!

你看,有人是看了個梗的熱鬧,有人卻天生的商人思維。

這工作和做工程是一樣的,需要膽識和頭腦,都知道做工程土方挖掘賺錢,但是你敢拎一桶汽油坐工地上拿著打火機給總承包方叫板說這個土方的工程就是你的了,敢嗎?這需要膽識;都知道做輕軌賺錢,你知道其實輕軌本身不賺錢,而是合同拿地靠周圍的地產物業賺錢嗎?這需要頭腦。

羊吃草,狗吃肉,別人的天堂就是你的地獄。

也不要老想著抬高自己。

有個哥們,老北京,家裡拆遷完十幾套房,加上家裡的生意,總共有三十多套房,按道理他應該是每個月抽出兩天催催房租,每天過著拎著籠子遛鳥、開著空調打遊戲的生活,但是他不是這樣,非常節儉,開一輛帕薩特,每天出門,我們就好奇問他每天都幹嘛,他說收房租,我們就很驚訝了,你湊一天全收了不得了,用得著每天去收嗎,他回答說:我把他們的交租期平攤到一個月的每一天去,每天去一戶人家收租,這樣每天忙活著,有點事干,要不我就呆廢了。

可以說是非常勵志了!

雖然是個笑話,但是顯示中大多數人確實也沒有達到這個哥們的覺悟呢,確實有一部分人是在假裝努力、假裝生活:昏昏沉沉的上班打卡、打卡下班,回到家一份外賣然後開始天昏地暗的遊戲,在凌晨後半夜睡去,在清晨日上三竿後匆忙醒來,這是混日子,假裝在生活。

但是這畢竟是小部分,不能像張五毛先生一樣以偏概全,大部分人背井離鄉來北京是為了理想的,北京人也不是從山頂洞時期就住在北京的,大城市也是一步步的發展起來的,是因為一群有理想、有闖進,希望能夠實現更大的追求的追夢者的聚集地。

張五毛先生說很多人不想回老家是因為家鄉發展落後。其實不然,你回去家鄉看看,掌握實權的那部分人,說是呼風喚雨、夜夜笙歌,一點也不誇張,之所以你不想回去是因為家鄉地方小,相對來說發展很封閉、很成熟,圈子就這麼大,人情社會,導致強者恆強,你很難有機會獲得北京這樣如此豐富的資源及開放的機會,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做前端,他的目標就很明確,我在北京就是為了獲得高薪水,等錢賺夠了就帶著錢回老家當地頭蛇去,這也是北京的魅力啊,每天也是為了這一夢想奮力拚搏,怎麼能說是在假裝生活呢?

不論是在哪座城市,總會有混的風生水起的,也總會有混的家徒四壁的,社會不是公證處,不講究一碗水端平,就講究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只要你有一顆奮鬥的心,在哪裡奮鬥不重要,遇強則強,就像玩翻滾球球,關卡越往後,越是一堆超神、王者、大師級別的高段位選手聚集,你只有比他們更精湛才有的玩,否則就是頻繁被滅,感覺絕望?想獲得居高臨下的感覺?可以弄個新號去新手場虐菜,但是有意義嗎?

所以,只要有對比,失落感在任何城市、任何時間都會存在,想要沒有失落感,只有丟棄對比的心態,把自己的心態放平,你過的是你自己的生活,永遠會有比你牛的人,也永遠會有比你慘的人,你可能一輩子住不了國貿1808一晚上,但是還有人一輩子食不果腹,永遠會有差距存在,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

想要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永遠有機會,困難一定是暫時的,掉在水裡不會淹死,待在水裡才會,最怕的是失去希望,渾渾噩噩的活著,說理想什麼的太高大上,有些人他看不了這麼遠,他只是在努力地盼著下一個周末而已。

歡迎關注公眾號:景辰(iJingChen)


接下來的部分觀點有發布在我的個人公眾號:hanyoudewending(意思為罕有的穩定) 歡迎搜索支持

我不是北京人,只是一個北京的外來者。

我在公交地鐵上遇到過因為座位,因為擁擠,而發生的北京人和外地人的口水戰,也在一旁聽過那句滾回你的老家去,甚至更多的難聽的話。。。。。。

但是,我依然來了,畢業後一人提個皮箱就來了。除了那個不值錢的夢想,更是因為我覺得所有的負面的北京都是被強加定義的,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斷章取義。

來和走都是自由,沒人是強迫你的,所以所有的經歷,美好,困難,都是自己選擇的,我們不能改變也就沒必要去抱怨,堅持不下去,那就找一個重新開始的理由,生活就是這樣簡單。

而我相信,房價是天價的北京,地鐵擁擠到爆的北京,容忍度無限大的北京,充滿才華和機遇的北京,它依然是那些外來者的夢想孵化器。

所以也有一群人,住在北京的合租屋,躲在北京的地下室,擠著北京的地鐵,吸著全國指數最高的霧霾,仰望著繁華的CBD,偶爾眼睛突然朦朧,美的竟然這樣不真實。

我們無法解釋情懷到底是怎樣的東西,會讓你走在北京的路看見某一個情境就痛哭流涕,我們也不能向人講述自己的夢想到底為何物,看著她們結婚生子自己一個人一座城有時還委屈的要死。

而其實真正促使你走出去的,是因為你需要的不是一個安樂窩,而是北上廣那樣的天空,只有在天空中飛翔時,你才能時刻記得自己是有雙會飛的翅膀。

有人留戀它,有人逃離它,有人註定不屬於它,所以有人會說對於那群外省的入京者,可能在這裡奮鬥一輩子卻也還是一線城市的二線青年,而作為少部分的幻想主義者,期盼著在一線城市中做二線青年過著三線城市的生活。

也許,「壓垮青春的不是北京,而是你沒有闖蕩的心。」


近日,拜讀了一下《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可能是恰逢戳到了北漂某些人群的心底,聽聞該文閱讀量竟達到500W以上。

很多人都在議論,該文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我也來趟這渾水。

1. 作者的觀點

「北京人沒有人情味,北京人很忙,北京範圍很大」

這幾個詞在文章中讓我印象很深,我沒有去過北京,我不知道北京是否就像他說的那樣,但是凡是一味極端地描述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夾雜個人感情或者主觀意志。

北京是否真的就是這樣?我不得而知,有趣的是,我有個北漂的朋友,他說他確實過的很困苦,工作換過好幾份,但是依然削減不了他要留在北京的熱情。

「北京是外地人的北京,口音五湖四海」

這是作者的第二個論點,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確實也是這樣,不說北京,就連身處廣州的我,也不是廣州本地人,說著不標準的,帶著自己家鄉口音的粵語。

可是,哪一座城市沒有外地人呢?哪一座城市沒有外來人口變成常住人口呢?

北京是這樣,上海是這樣,廣州是這樣,深圳也是這樣。

那如果要是你處在上海,你是不是也要寫一篇《上海,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

「沒有五套房,你憑什麼感受生活氣息?」

這句話,我只能說咱倆的價值觀不一樣吧。

「還剩下2000多萬人留在這個城市,假裝在生活。事實上,這座城市根本沒有生活。這裡只有少數人的夢想和多數人的工作。」

這句話是文章的結尾。

2. 我的看法

「我沒有假裝在生活,我要吃好每一頓飯」

作為剛畢業的小愣青,我選擇了留在廣州工作,我會熬夜加班,也孤獨地一個人在雨中穿梭。

我其實也算是一名「廣漂」了吧,沒有人接濟,也沒有關係。

儘管月薪僅供我一個人的日常花銷,但是我在一個人吃晚飯的時候,會認真考慮我要吃什麼,我沒有過得很慘。

山竹降價了我也會去買,有朋友過來,我也會請吃飯,雖然經常點的都是酸菜魚。

「我沒有假裝在生活,我也曾想過好好談一場戀愛」

是啊,北京很大,通州跟石景山人談戀愛跟異地戀差不多。

可你知道嗎?

佛山和深圳也遠,但還是會有人願意周末坐高鐵不停來回,哪裡沒有異地戀呢?

異地戀就不能好好談戀愛了嗎?只有願意和不願意而已。

「我沒有假裝在生活,因為選擇權在我手裡」

畢業了之後,身邊不少同學都是留在廣州或者深圳,我也曾問過他們,在這裡生活這麼辛苦,為什麼不回家?

「大城市機會多,掙夠了錢就回去」

「沒有原因,就喜歡留在城市生活」

「因為喜歡的人在這裡」

「...」

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回家,有的是繼承家裡的產業,也有的是喜歡安逸,在家考個公務員,朝九晚六,工作穩定,然後結婚生子。

生活從來不是假裝的,因為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生活都有著不一樣的標準。

3. 既然享受了城市的福利,就要扛得住城市壓力。

「我在大城市有著無限的激情,也有過很喪的低迷」

如果當初我沒有選擇留在廣州,或者沒有去過深圳,可能就不會遇到現在的人,有喜歡的,也有難過的,會在競爭中獲得過喜悅感,也會在碰壁之後懷疑人生。

生活從來都不是容易的,我不會把喜悅蓋過所有的哀愁,但我願意蓋掉大部分。

我光認真去生活就已經很忙了,哪有功夫去假裝,我只是想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僅此而已。


我不管你如何褒貶,各種各樣的人深入分析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你要知道這篇文章為什麼會如此傳播如此廣泛的原因,追本溯源,歸根結底,還是共鳴。


我覺得在後面反駁這篇文章的人就像是一群看見腐肉的食腐鳥,不管這篇文章多麼的low,但是你們拋出各種大道理的反駁的樣子,那樣的欠揍,你們著急上火的反駁的樣子,那樣噁心


2000萬人活的好好的,招你惹你了?


熱點這個東西,月經周期沒什麼區別,

中產階級的焦慮,一個月一次,一次七天,一次養育一篇10萬+。

北京2000萬的人口,最近兩天在朋友圈裡,把假裝的、努力的、勇敢的等等等發各種各樣的生活都經歷了一遍。

問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千古之問。

「北京月薪上萬VS小城市到手五千?」

其實在哪兒都一樣。

在成年人的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

憂傷是一種本能,而微笑是一種能力。


刷屏顯然是戳中很多人的痛點了嘛


只有我一個深信張先生是一個擁有運營大數據的寫作文AI嗎???寫得這麼爛,難讀得不行,我不信寫這篇文章的人是個作家!!!


從沒人逼你在北京生活,你這麼矯情,幹嘛不滾回家清凈?

在此我特么再申明一次

誰在我朋友圈再刷這個《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請直接拉黑我,不要讓我在看到這麼無病呻吟的東西。

至於原因呢很簡單,我也在北京生活,而且我也不覺得北京有啥對不起我的地方。

反而那些並沒有在北京生活過得朋友,你們大肆轉發鼓吹把北京妖魔化,說的虎狼之地好像你們來過一樣。

恕我直言,你們這麼矯情,確實不適合在北京,因為遲早會被「喪」死的!

在北京工作幾年就會發現每隔一段時間,關於北京去留的問題成為熱點,去年的逃離北上廣刷屏,今天大姨媽比去年來的更早一些,《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又引爆朋友圈,不過不同的是,這篇對比新世相的逃離北上廣而言,簡直low了不止一個檔次。

人家新世相好歹還掏幾十張機票錢送你出去浪一把,而這篇文章呢,除了傳播負能量讓那些正在北京打拚目前過得不是很如意的人「喪」一把外,還有其他價值么?

換句話說,人家咪蒙的一篇毒雞湯再不濟你還能跟著幾十萬人一起罵各種奇葩的臭傻逼,follow咪蒙大師的節奏高潮一把.

但是你轉發這篇文章到朋友圈

除了展示你的脆弱和Low雞外

告訴我還能做什麼?

1很多人會人云亦云的說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

這就不得不說微博和無良媒體現在最喜歡用挑動階級對立來引發熱點,當然了說階級可能不大不合適,在北京這種情況有個專業名詞「地圖炮」

但凡在地鐵里不文明脫鞋踩座亂丟垃圾,公園裡爬樹破壞公物的,下面清一色評論都是外地X,外地狗,滾出北京。

終於找到一個北京口音的大爺欺負快遞小哥,還有一男孩在地鐵罵兩個姑娘,下面評論又開始討論這這兩個人肯定不是純北京人,說不好就是郊區拆遷的二代.....

作為媒體不去帶領輿論去探索事情真相,就是玩標題黨故意激化外地人和北京人的矛盾。

說實話我接觸的大部分北京人都不錯,一起吃飯唱K旅行,性格都非常nice,總結下

北京爺們有點痞,北京姑娘講義氣,

北京大媽愛比較,北京大爺是老炮。

但是從來沒有刻意歧視外地人一說,之所以變成這個局面和無良媒體的不負責有很大關係。

2說北京不公平,太累壓力太大,不適合生活。

我剛畢業時就被很多朋友勸告

別去北京,都是霧霾和沙城暴,每天擠地鐵公交,能把E奶擠成太平公主。住的房子還沒廁所大就好幾千塊,早上上班起的比雞早,晚上下班能九點到家就是燒高香,周六日還加班沒有加班費,壓力特別大......

不得不說,當時這些話著實把我嚇懵逼了,說好要和我一起來北漂的哥們直接陽痿說不去了,只剩下我獨自背起行李坐上了北上的火車。

現在3年過去了

我經歷過在暗無天日的紅色預警霧霾下帶著口罩急行趕車

住過半年真的還沒廁所大並且還沒窗戶的房子

沒有準時下班過加班也從來沒有加班費

一切都如當時警告我的那樣一一體驗了一遍,只不過後續不同的是我通過努力和奮鬥不斷提高自己終於來到了自己理想公司拿到了滿意的工作,有能力和機會去看自己偶像的演唱會,下班後能去看我想看的話劇,周末能去看各式各樣的展,也能參加各種興趣論壇和聚會。

而我那哥們剛從單位里混亂不堪的政治鬥爭走出來,拿到正式工作走上正軌。

你們嘴裡念叨著不公平,回到小城市之後你發現在小城市更不公平。你日復一日挑燈夜戰的準備地方的公務員考試,而其他人走個後門就能使你的前功盡棄;那個成績比你差還經常翹課的同學,畢業之後卻繼承了家裡的工廠,一個禮拜生活費抵你一個月工資。

這也是我最愛和他說的,小地方靠的是關係網維繫,同樣的工作給自己侄子外甥甚至隔壁家鄰居的同學,也未必輪得到你。

但是在北京,只要你努力不放棄,這個城市終究會給你一個機會。

3北京不是你爸,也不是你媽,憑啥慣著你?

也有好多學弟學妹還有粉絲會給我留言問這樣的問題

哥,我想去北京工作,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會不會特別累?我這個人睡不足沒法工作,如果每天不能睡到9點那我不去了......

一般對這些人我的回答只有一個:你這麼矯情,真的不適合北京。

我相信,每個人想來北京的人都有一個夢想,想要從平凡的小鎮青年,成為一個不平凡的有為青年。但是請記住,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餡餅而來的,你想要什麼樣的成就就要付出多少的代價,這個是永遠恆定的。

你羨慕那些北漂的朋友圈曬出的日本東京旅遊照,現場去看bigbang演唱會,參加世界一流藝術大師的作品展覽會......

但是你又怎麼知道這些不是他們曾經擠在幾平米的小屋裡,半夜生病發高燒沒人照顧,加班到深夜癱倒在工位上,被上司罵到狗血淋頭哭了整整一晚上換來的呢?

北京這個地方比你想像的要殘酷的多,如果你指望著這個城市可以像家裡那樣給你一個舒適安逸的環境。

那麼我只能說不好意思,這裡真的不適合你。

我會覺得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比選擇去哪個城市工作更加重要

如果你在北京,偶爾矯情發泄下後差不多就趕緊回來,假如覺得累,可以選擇休息,但是真的不要輕言逃離。

這個地方給予你的永遠要比你逃離多得多。

如果你想來北京,來之前也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是平淡簡單還是挑戰和未知?

如果終究會一死,你是安安靜靜的死還是選擇有夢想的去死呢?


就像皇帝的新衣被揭穿,赤裸裸的階級對立,地域鄙視。北漂終變白漂,固化的社會使人無法向上,中國夢一場空


我反對你說的每一句話,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本來覺得沒什麼好看,結果今天早上朋友圈被刷屏了,於是點開,「我X,寫的什麼鬼!」遂想蹭一波吐槽熱點,於是再公眾號 獵由世談 寫了以下撕逼文,結果一小時內突破粉絲數的60%閱讀量,正覺得一篇小爆款文要誕生,結果被舉報了。那就發來知乎上試試吧。

對於這篇文章,我的題目是《你的「假裝」觸犯了2000萬人,曝光500萬漲粉8萬有何用?》

摘要:再急於求成,也不要用自己的認知上限,挑戰大眾的思維下限

Here we go.

看標題你們應該知道說的是哪一篇了吧。第一次看到這麼「三句一槽點,五段一大坑」的「爆款文」,今天被朋友圈刷屏了,有種不吐不快的衝動。

第一次寫撕X文,看得不夠痛快還請見諒。

本篇文章不想試圖對原文的觀點進行說教和說服,也不想代表某類人群去解釋各自理想的生活狀態,僅單從行文的邏輯分析與背後的目的揣測,試圖好好嘲笑一下這個矯情的作者。

同時也希望藉由此文的發聲,回歸事物的本質,讓更多人對新媒體、寫作、轉化率、變現等問題有一個更理智的思考。

用一句自認為很俗但是此時卻還算貼切的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我一般不說一篇文章爛,就算幫小白點評文章也從不貶低對方的作品。但是今天沒想到真的遇到了傳說中的「大爛文」。可能你們也有這種感覺,不喜歡那篇文章的腔調,總覺得看完憋屈,卻又很難完整表達,不吐不快但又怕沒噴到點子上,希望以下的拆解,能讓清醒的人共鳴,迷糊的人清醒,懊惱自己之前轉的是篇什麼鬼東西。

首先,我們開始看內容,為什麼說這篇文章三句一槽點,五段一大坑,真的是算罵輕了,只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原來思維和文筆,真的是可以單獨相隔十萬八千里,這也不是承認其文筆,只是肯定了其煽動性的用心。但也感謝作者沒有太過於長篇大論,10屏內5個標題2600字還算是中短篇幅,降低了我閱讀的痛苦難耐程度。為了蹭一下這個熱點泄憤,拼了。

我們先看幾個大標題:

單看這個結構就笑了,能做到主體架構就開始自相矛盾,真的也是無腦文的極致。北京其實是外地人的北京,北京終歸是北京人的北京,那麼問題來了,

你說,北京到底是誰的?

且,既然無論是外地人還是北京人,都被分成那麼明顯的兩股勢力了,結果北京還是沒有人情味,為什麼呢?作者在第一段告訴我們了,因為,

北京太大了!

好,我們先忍住笑,繼續挖一些不吐不快的槽點。

1. 朋友同城不聚,不來去接送,不全程陪同 = 錢多裝逼不熱情

到底有多深的交情?是否各自的行程都合適?也許這些在作者看來都是可以無條件忽略的。來出差的也就臨時的幾天就一定得對方配合你的行程?還有「外地人」啥時就被強行背負了個要「熱情」全程接送陪同的輿論義務?

心疼「外地人」寶寶一秒鐘。

不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做人不受待見反而就怪對方不夠熱情是裝逼,這些基本的「人情世故」的情商都沒有,也難怪你的世界裡,大家都「不熱情」了。

這邊也不是為北京人的熱情正名,而是作為一個「不熱情」的外地人,都覺得看不下去了:要說明某一類人有什麼共性,好歹多拿出些樣本,再針對特定的群體去討論不同情況,看是否能得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作者又不是沒讀過書、沒寫過文,最簡單的「觀點需要支持句」都做不到,開篇就瞎扣屎盆子,不得不懷疑第一個標題的居心何在。

其他一些無味的描寫性文字不說了,畢竟文章火也不是說他形容北京大的修辭多精妙,那些把「無法控制的發展速度」比喻成「腫瘤」,「劃不清界限的就叫河流」,「北京要靠雄安來拯救」的酸爽字句也就笑而不語了,畢竟這是作者那個水平的思維下的產物,不忍心評判,但是此模塊結尾時又不忘亂槍再掃射一下在北京的其他人,這就有點眾憤難平需要抒發一下了。

為了說明北京沒有人情味,作者除了舉在北京的人是怎麼對待外地人,還說,在北京的人們相互對待也是這麼冷淡,看來看去我看明白了,原來文中待人「不熱情」的主體其實都沒變,都是作者這樣的在北京的「外地人」,無論是對待外地來的朋友,還是對待在北京的「外地人」,結果非在開頭給自己扣了個「北京人錢多愛裝逼還高冷」的形象,噢,恍然大悟,原來我以為的「給北京人屎盆子」其實是作者作為一個「在北京呆了11年的人」,對身邊人標榜自己而鋪墊的「冰淇淋」。

於是,第一段的「北京沒有人情味」,我看了半天,好像其實只是在說:在北京的,像作者這樣的外地人,不熱情!那結合作者設定的「外地人」就「超熱情」的前提,就是說,北京是那個導致變數產生的因素咯?究其原因,是因為北京太大了,而且發展起來控制不住!

沒別的意思,只是很好奇,那北京的發展得多停滯,才能安撫作者這樣的高冷處世態度?

可是,明明成為你的「至交」,只需要幾個電話呀,成為「生死之交」,只需要一頓無意義的飯局呀,你不是「很好相處」嗎!哦,最後你說了,原來是你眼中的同事,可能永遠只能是同事,當不了朋友。

好,第二模塊來了:北京,是屬於外地人的。

因為上面已經可以體現作者通篇的邏輯混亂,因此也不細表,單說一句,作者覺得北京是外地人的,只是因為只有「外地人」才對代表北京的文化產品感興趣,但是自己作為「外地人」又沒感覺,同時還在承受著煎熬。寫到這,我不免對作者偏激矯情但又無能為力的人生表示心疼。

好吧我還是忍不住再多說幾句。

作者說在北京能看到的文化產品其實北京人都不去的,我不知道是作者為了強調這個觀點而睜眼說瞎話,還是體驗真是真的,只是當時被帶進了「假的劇院」,或者剛好遇上了旅遊團包場,只是這麼迫不及待地下定論,好像完全沒有說服力。

且據我所知,北京本地人對於這類文化產品的熱衷程度還是有一定氛圍的,且正因為作者後文表達的「外地人都焦慮「,」北京人都悠閑「,其實也只有本地人,更有那份閒情逸緻。

或許,也正因為作者心心念念的只有老家的豬圈,看到長城只會想到女人,自然,也就對「說來屈指可數,但貌似羅列起來也去了不少次」的風景名勝沒有感覺了。但是,你咋這麼確定大家都跟你一樣捏?可不是每個人老家都有豬圈的哦。

你說你都呆了十一年了,出門又動不了,在家還呼吸困難了,還不忘因北京的歷史、文化還有高樓大廈而自豪,同時承受著擁堵霧霾高房價的折磨,我只想問,是怎樣的一種大無畏情懷讓你對它既然無感,又不忍割捨?

接著,全文的高潮來了,一番讓北京人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北京人的言論來了!

原來,屁股下長出五套房的南城土豪,才是老北京的代表,一般人,就別談在北京享受閒情逸緻的生活了。

接著又秀了一個「即使考上清華北大也買不起房」的老段子,只能說把本身就刻意煽風點火試圖引發爭議的文章搞得更加「套路化」了。

總之最後,作者又用飛奔的變化,回不去的家鄉,脫衣服減肥等描寫,試圖鞏固自己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圖,粗暴地把出國歸為成功,回老家歸為失敗,營造了一個2000萬人的渾渾噩噩死城。也算是把爭議性與矯情感發揮到極致。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篇不但具有話題性,也充滿爭議性的文章火了。

據說後台閱讀量已經超500萬,漲粉8萬+

閱讀量大也就算了,畢竟關注度這些可能受周圍影響點進去看了也無可厚非,但我真的想無情地嘲笑這新增的8萬讀者,寫成這樣了....你還關注?一定程度上關注是一種更深層的認可,一個別有用心的寫手靠寫了一個極具煽動力但是卻毫無邏輯感的東西居然還能吸引一眾覺得被戳中了扎心了的同頻受眾?這邊不談嘲笑,只是還是有點心疼。

對,別有用心,暫且不談是否是營銷方面的用心,但是但從寫作而言,作者肯定是違心了。

其實,我除了想蹭蹭熱點,對本身寫作並不想多加批判,因為能力有高低,思維有偏差,每個作者都有權利根據平台的傳播特性與自身需求去決定寫什麼樣的東西,給什麼樣的人看。

但是看網上的簡介,作者本身也不是初出茅廬的新媒體小編,而是有過出版經歷,大量網文,號稱文風瀟洒,死忠千萬,還被海岩這樣的大家高度評價過作品的80後老寫手了,居然寫出如此水準的作品?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更懂讀者心理,因而反其道而行之,為了速效曝光度,犧牲了作為一個寫手的最後堅持,這是我個人覺得悲哀且不想手軟的原因。

新媒體層面

那我們再進一步簡單討論下流量變現。

這般故意製造噱頭引起爭議的出發點,擴大曝光和積累受眾,其實是目前絕大部分新媒體從業者的主要追求,因為現在新媒體的變現模式,主要也還是靠流量來接軟硬廣的活,所以粉絲基數,曝光率,就成為新媒體人趨之若鶩的指標了。

如何漲粉,如何寫爆款的呼聲也隨之愈演愈烈,不免讓人們逐漸忽視了寫作本身的操守和作者的態度和立場本身。不惜用不嚴謹但是有爭議性的詞句,去挑撥讀者無論是焦慮、憤怒還是被抒發的G點,是,有流量就有一切可能,但是,因為噱頭而違背初心或核心價值觀吸引來的泛流量,真的有很容易的變現機會嗎?

那就不得不說這類「見風使舵」人群的終極標杆——咪蒙了。

不過,咪蒙的爭議性,在於話題,但是她保證了起碼閱讀體驗是流暢的,思維是跑得通的,邏輯是可以自圓其說的,情節是有趣味性的,只是題材本身的話題引起了爭議性,這種爭議性、辛辣感與還算率真的形象,倒也聚集了相當可觀的一群對於「新興觀點」有著不同看法的新一代人群,因此變現潛力大且豐富。

可諸如此文的作者,一個此前一直維持「本分理性」文人形象的寫手突然刻意挑戰大眾智商,引起民憤,那就有點「晚節不保」了

...

所以我會覺得,這樣的一次曝光,即使反響和熱烈,但是勢能其實是負的,漲粉雖然客觀,但是吸引的反而是低質量的,這群被戳中的負能量群體,也不太具備支撐此號變現的活力。

都焦慮到無心感受生活,既不熱情也難有朋友,還有心情在你這消費?

最後,寫到一半得知,此篇文章因為「違規被舉報」而刪除了。

好吧,一時間,所有的吐槽激情,隨著一陣設想中的毀滅前的顫抖,變得索然無味。

無論是因為不得民心,還是因為偏激觸犯某些敏感性抱怨,其失敗性也算不言而喻了。

結尾

這篇文章來自於一位非媒體文學相關領域出身的商科背景運營人。

只想說,

個人認為,對於內容本身的追求與堅守,是每一個自稱寫作者內心的首要奧義,即使出於對世俗的妥協,試圖做出迎合的改變,也盡量拿出對得起自己、經得起推敲的東西,省得最終,不小心毀在了自己最意氣風發的技能上。


文章被封了


幹了78年落不了戶,結婚沒戶口被歧視,5號線擠死人,北苑那邊一套房要四百萬到500萬,居住環境嘈雜。這不是假裝生活?

個個說理想,太蒼白了。

北京的發展不好,規劃差,資源集中在權利機構。

北京人沒人情味,外地人也沒人情味。整個都北京沒人情味。首都機場司機打外國人,你們見過嗎?

北京歡迎你是我聽過最諷刺的歌。


推薦閱讀:

用身邊的故事講講中國的階級固化現象?
當代90後面臨的死局如何突破?
莆田系醫院的奮鬥精神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小鎮小村出身的帥氣男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TAG:北京 | 微信 | 奮鬥 | 北漂生活 | 微信公眾帳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