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是被犧牲掉的一代嗎?


小時候趕上自然災害吃不飽飯營養不良,

然後被十年浩劫坑,

硬生生用幾十年把中國建設好了,該下崗了,

孩子大了還要替子女解決房子,

而且子女萬一早逝,他們就失孤了,

這是50後。

1980年,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80後成獨苗;

1997年,大學開始收費,年齡最大的80後17歲,步入大學;

2004年房大漲,80後24歲步入結婚買房;

2015年,中國實行二胎,80後25至35歲,成為生育主力軍;

2030年,人口老齡化,80後45左右,將迎來上4老,下2孩。

這是80後。

最麻煩的是,因為響應了國家晚婚晚育政策,這兩代卻往往是父子關係。。。。

至於90後,看著父母肚子里的寶寶大概也有一肚子苦水吧,不過論犧牲,大概還比不上上面兩位。

-------------------------------

從沒說90後沒有壓力沒有難處,請撕逼前弄清楚「犧牲」的概念。

你曾經有的東西,被拿走做貢獻了,這叫犧牲。

你還沒有的東西,以後可能有,也有可能得不到,這不叫犧牲,這隻叫不夠好。

鑒於評論撕逼嚴重,關了。


真被犧牲掉的,是85後以及父母非70後黃金一代的90後。

你要加個定語才行……

不過嚴格來說的話,這不叫「被犧牲」。

真正被犧牲的是40和50後,前面講的這批人,嚴格來講,是被歷史的進程擺了一道。

這類人的問題是:

用幾年甚至僅有的一兩年的實力,

去和積累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競爭社會上所剩不多的分蛋糕的位置。

和他們同台競技的人包括但是不限於:黃金70後用他們分到的蛋糕包養出來的同齡人

積累了十幾年還在等機會的80左右的人,已經穩操勝券多吃多佔的70後和60後。

這在如今分蛋糕位置增速顯著減小的年代,根本是不可能贏的局面。

所以這個問題對大部分上述群體來說,無解。

他們唯一的辦法是:

謹慎前行,然後祈禱社會上分蛋糕的速度在他們進行了足夠的積累以後再一次暴增。

到時候,他們也許就可以通過十幾年的積累幹掉剛畢業的小年輕,完成翻盤了。

所以目前來講,到底有沒有被完全犧牲掉,不好說,還是有希望的,不是麽。

不過問題就來了,在當前來看,是吃光用光消費主義混吃等死呢,

還是為了虛無縹緲的希望,吃苦耐勞艱苦樸素厚積薄發呢?

這是個問題,兩個選擇,都令人痛苦。

---------------------------------------------------------------

認為90後出生就吃穿不愁,享受發展紅利的人,

你們怕是不懂為什麼女人總是處於弱勢地位。

兩者同理:

他們都在出生的時候,就失去了通過艱苦奮鬥從而獲得搶蛋糕位置的機會,

失去的這個機會換來的就是兒時的相對錦衣玉食。


RPG劇本:一個太原90後的大冒險

主線劇情1:你家裡人在的那個大國企完蛋啦!

主線劇情2:小學要劃片分區,你有學區房/有關係嗎?

主線劇情3:國家說要減負……意思是你還需要有更多的課外班來證明自己的素質。

主線劇情4:小升初?你不是特別優秀/家裡沒關係沒門路的話連哪裡招生都不知道好嗎!

主線劇情5:中考?你知道你(如果能考上)的一多半同學已經簽好協議了嗎?考不上重點的話……嗯,考慮下出去打工吧,你知道高中兩極分化已經開始了。

主線劇情6:高考?你會發現,這個加分保送政策無比混亂的年代,你沒上考場已經輸了好多分。還有個一過完年就開始的自主招生,你別忘了!不然又要多輸幾十分。

主線劇情7:作為一個大學生,你應該知道每年都是最難就業/考公/考研年,大城市米貴,小城市無路,回老家先看自家那點社會關係夠不夠看好嘛?

主線劇情8:成功考上研的小夥伴,學校親切地提醒你「那個,今年開始,研究生要交學費了哦」;工作的小夥伴,沒學CS/名校金融的話,看著你的到手工資壓力大不?順帶一提,想落戶京滬的難度已經比幾年高多了。

主線劇情9:畢業啦,別急著看畢業照,這幾年不僅北上深的房你更加買不起了,連周邊小城市的房你也買不起了。回家能看到「河北移動歡迎您」已經從諷刺變成溫馨了。另外,戶口拿到了嗎?

(即將開啟的主線劇情)

主線劇情10:你家裡開始催你結婚生子了,可是你好意思舔著臉說自己「快要三十而立」了嘛?如果有穩定的對象還好兩邊合力湊一湊總是能落個腳的;相親的話……車房戶口收入身高屬相都能對得上這個難度嘛。

主線劇情11:不懈的奮鬥後,終於穩定下來,孩子也一兩歲了。你需要思考讓他跟你一起在大城市的邊緣還是送回老家重複你的過程……可能比你還難。幼兒園就是個大問題,付得起么你,你面相符合人家要求么你?

主線劇情12:世上沒有永遠漲的東西,包括你的房子——你發現房價崩了,無數次YY過的抄底現實是銀行在重新審視你的還款能力,你的老闆饒有興趣地想著怎麼把快35歲的你最低成本送走。

支線劇情1:你發現你能看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小時候熟悉的網站和影視一個個下架了。

支線劇情2:你發現世界越來越不太平了,局勢在變得緊張,也間接——或許某一天直接影響到你的生活。

支線劇情3:你的小日子可能因為任何一位親人的一次疾病或一次意外「因病返貧」。記住你腳下的這片土地醫保沒那麼完善,你的抗風險能力要多差有多差。

支線劇情4:你擠上了階級凝固前的末班車往上擠了擠,看著上面擁有一切的人們,你有什麼辦法呢?

支線劇情5:你在船上,船的航向完全無法預料。正值壯年的你,是船最需要的燃料。

支線劇情6:你總會回想起你的小時候,有很多困難,但感覺總能向上。有很多新聞,但世界在和平與發展。你有幸經歷世界「最完美」的短暫繁榮期,接下來很可能就是一個未知的不和平也不發展的時代。你的信念,你所相信過的東西,被一件件打碎,被一次次嘲諷。是的,世界變了,生於安樂,死於不知道什麼。

補充:看到有評論說,這些是都要經歷的,並沒有被陷害啊犧牲啊什麼的。的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經歷,都要經歷屬於自己這一代人的時代。

九零後通常被認為是享受經濟發展繁榮成果最充分的一代,但也需要經歷國家與世界的轉型,經歷這個時代特有的喜與憂。有一個物質上幸福與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也需要經歷這個時期的特有的以及與其他幾代人共享的一些不那麼美好的事情。


有趣的問題!

說90後被犧牲,原因基本如下:

1.到90後需要買房的時候,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高到憑藉一己之力所難以企及的程度。

2.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上升的空間越來越小,階級天花板逐漸板結,山溝里更難飛出金鳳凰,寒門更難出貴子。

3.獨生子女政策執行最好的90後子女,遇見60後建國嬰兒潮的父母,既要供養,又要上交國家的養老金。

4.改革開放紅利早已過去,人口紅利已然喪失,曾經靠拼搏與汗水就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現在是國家面臨轉型,經濟面臨萎縮,各行各業收入差距極大,且都在剝削著初入行者的時代。而創業,對於毫無人脈的年輕人,九死一生。

說沒有被犧牲,原因大致如下:

1.90後有勤懇、踏實,擁有大量積蓄的60後父母。

2.相比於4050607080後曾經面對的問題,90後遇到的這些,簡直是毛毛雨。

3.90後有網路、有更先進的教育、更公平的環境、更多的機會,有知乎(哈?)。

4.各種雞湯、正能量、安慰劑,諸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與挑戰」,不一而足。

所以,不妨跳出來,好好說說90後(我)至今為止的經歷。

嗯,講故事了,瓜子花生小板凳,都準備下。

92年生人,男。

3歲,1995年,被奶奶騙去幼兒園,因是獨生子女,所以特別期望和學校里的小朋友玩,然而之前是家裡的小皇帝,以為全世界都圍著自己轉,所以當一下子遇到一群皇帝和公主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戰爭。王子淪落為奴僕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記得有一次我的頭髮被人用橡皮泥揉在了一起,之後就是其他小朋友的哄堂大笑。自那之後,我的世界出現了「強」與「弱」,「自信」與「自卑」。

6歲,1998年,上小學一年級,因為早上學,還多交了幾百塊錢,那個時候制度不嚴,5歲上一年級的都有,跳級的也有。一年級的期末考試,我的語文和數學考了「雙百」,當時就覺得未來的自己一定能拿到諾貝爾獎,至少,也能成為一個科學家。當時一個班50人,大概20人是雙百。

10歲,2002年,出現了電腦房,終於不用去遊戲機廳玩那麼貴的搖桿了,但相比較而言,還是更喜歡玩小霸王、平面遊戲機和立體遊戲機,當時沒什麼網路遊戲,多是CS、紅警這類的區域網遊戲,後來突然間出現了一個傳奇級遊戲,名字就叫做「傳奇」。

12歲,2004年,初一,沒什麼升學考試,只是從馬路左邊的小學換到了馬路右邊的中學,還是那群熟悉的同學,不過家裡有錢和有權的孩子,都去了升學率更高的初中了。初中開始,終於有像樣的網遊出現,夢幻西遊讓我一度沉迷,跑跑卡丁車給了我矇騙父母的勇氣。當時很多的零花錢,都交給了網吧里的網管。也是這個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火影和海賊,一追就是十餘載。至今還在每周四等著海賊的更新。

15歲,2007年,高一,相比於00後的電腦一代、手機一代,我們的童年更多的算是電視機一代。那時的節目很優質,電視等主流媒體也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在電視而非老師的影響下下,我們知道了「真、善、美」,在法輪功的宣傳下,我們看到了別樣的真善美。

18歲,2010年,大一,經歷了千軍萬馬的獨木橋之後,終於走出了我那位於二線城市郊區的家,來到了超一線的首都北京。鬼才知道我們的高三都經歷了什麼,但回頭看一下,高三也確實是我們人生的分水嶺。到了不同的城市,學了不同的專業,很多人都留在了大學所在的城市,從事了專業相關的工作。大學的生活非常豐富,有各種社團活動、各類講座、各式比賽,但覺得大學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個「象牙塔」,反倒有幾分「社會工廠」的感覺。

23歲,2015年,動物醫學大五畢業,因為各行各業的工資差距已經拉得很明顯,一二三產業的工資次第提高很不對等。在堅守專業與滿足生活之間,我認慫地選擇了後者。跨到了與大學所學風馬牛不相及的房地產行業。

24歲,2016年,工作一年後第一次辭職。因為之前一年瘋狂加班,以及有幸做了3個月地產銷售,所以攢了少許錢財。於是憑藉剛可以申請的澳洲打工度假簽證,去了澳洲,開啟了目前還沒有很多人選擇的間隔年。

25歲,2017年,回家試了3個月的自由職業,放棄北京的買房幻想,在家鄉的省會城市用自己的積蓄付了首付款,買了一套2居室的小房子,投資。現在回到北京,做著依然跨行,但相對地產來說,更加喜歡的廣告。

總結:

1.我沒有被犧牲掉的感覺,反倒覺得自己足夠幸運。但犧牲也好,幸運也好,只是心態而已,見仁見智,沒啥指導意義。

2.北上廣的房價現在的我們僅憑工資收入很難賣得起了,這不正常,但部分二三線的房價及大量四五線的房價,我們僅憑1年工資就能付首付(舉例:新疆2k、內蒙3k,我的家鄉旅順5k,這些地方首付20%,買個50平一居、70平兩居,首付款大概5-15萬,工作2-3年的畢業生,年薪大概8-25萬),這不同樣詭異么?

3.不要說什麼40後有戰爭、50後有文革、60後有饑荒……說實話,我初中時有中考,高中時有高考,現在還有每天的加班和領導布置的deadline。對於人們的心理,苦難是沒有大小之分的,都是痛苦的。我們現在糾結於iphone7和幼兒園時糾結於冰棍,是一樣抓狂的。

4.上升的空間板結是事實,但我去了澳洲,我與台灣、日本、韓國、澳洲的背包客扯淡,了解到他們的家鄉,更加板結,更加難以逾越階層。而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且會長期位於發展中國家,因而還會長期存在不小的窗口,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5.相比於功成名就、當上CEO、贏取白富美,在電子遊戲世界馳騁多年,於B站浸淫許久後,我看得蠻淡。功名利祿,過眼雲煙爾。所以,更多會求諸於人生的豐滿,自我的實現。當年學生時代被父母老師社會畫下的條條框框,已然模糊。

啊,明兒要繼續搬磚,逃。


最慘的應該是50後和他們的孩子80後吧

50後小時候遇到三年災害,讀書時遇文革,人到中年遇到下崗潮,也缺乏趕上下海潮的資本和精力

80後大學不包分配,畢業不久遭遇經濟危機,被忽悠大學生創業


看情況吧。看你個人的追求。

如果你是那種,為了掙錢可以拚命的人。

那確實,看著房價猛漲,你可能焦慮的睡不著。

但是人的一生長著呢。

小學讓我朝思暮想的班花,現在成了,菜場大媽,我差點都沒認出來。

曾經初中第一名的高材生。高中因為早戀,最後只讀了個大專。

當年不讀書出來混的,一個已經買車買房。一個天天做流水線。一個月工資3000,還要攢2500娶老婆。

曾經一直被譽為數學天才的我。現在看見數學就心裡煩。

但是!但是!但是!

我心態好。

每天吃好,喝好,玩好。經常鍛煉,早睡,早起。

房價哪怕漲到天上去,其實也不太影響我。

心態很重要,活著就有翻盤的機會。


不不不不,

帝國的每一代,都是被犧牲掉的


這問題有意思!是不是知乎上聽別人吹牛逼吹多了,覺得個個都是人生贏家啊?二十多歲就該有房有車,事業有成,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啊?

諸不知你們父母這輩也只有少數人剛從文革翻身,贏在改革開放,抓住機遇,從一個個農村中走出來,人生開始有所轉變?不知道大部分父母現在還在農村中守著一畝三分地,或者在小城市中做點小生意、或做份糊口的工作過生活?

諸不知你們父母60後經歷那災難十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幾年,尚有大部分人是吃不飽飯的?他們那時候也三十歲左右了吧?

90後有幸能避開國家剛開始起步十多年的困難時期,開始不用餓肚皮,開始讓絕大多數人有書讀,大多數人還是獨生子女,一路未曾吃苦,都是父母的掌中寶。現在二三十歲,剛工作沒幾年,啥也沒混出個名堂,就開始怨天怨地怨社會,甚至有些都已經開始怨父母了???

你們現在覺得被犧牲了,不就是剛讀了個大學,多識了幾個字,有點小資本就以為可以在大城市紮根,從此翻個身了。卻不料趕上逼人的房價,在嫌棄父母沒本事幫你們在大城市中買套房或者提供其他的後備力量而已。你們覺得犧牲,說難聽點,潛意識裡是覺得你們的父母犧牲的不夠多,拼不過那些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翻身過的人,現在要達到別人一樣的水平完全要靠你自己而已!多他媽的累啊!是不是啊?

從我記事以來,因年幼多病,花光家底,小時候尚有幾年是吃不飽的日子,剛好生活起色,趕上98年大水,家境全毀,一切又從頭開始。如今快而立之年,很多地方和同輩人已經差別巨大。儘管如此,尚且不覺得自己是被犧牲一代,更何況還有辣么多比我還差的,都不怨天尤人,你們大多數90後活的如此順風順水,就開始覺得被社會給坑了?

每代人有每代人成長的環境,有他的機遇,也有他要面對的問題。機會總是落在那麼少數人手中,或通過你的運氣、你的眼光、你的努力去抓住它。現在看到別人有原始資本積累拼不過人家時,就開始慌了,開始覺得被拋棄了?何不看看先天條件不如你的很多人也混的比你好時,想過別人靠什麼?

抱怨社會、抱怨他人容易,然而要承認自己的

自身的不足總是特別難的。人呢,要接受與別人的差距,不單單是家境,還有智商才能、努力、運氣、膽量等諸多方面。別一直把自己當人才,充其量,在大環境中你只是萬千普通人。

誠然,現在社會想靠自己上升一步是越來越難,但我就想問問你們這東西什麼時候簡單過??你以為你現在讀完大學眼光更開闊了尚且不能抓住機會,把你放回當年那個大環境下,你就這麼有自信抓的住機會?況且90後的三十歲都不到,剛入職場最多就三五年,你就覺得自己有那麼大的能力能和比你多混了幾十年的人搶蛋糕吃?當別人是白混的啊?你哪來的自信?

少上網,多去好好工作。被網上的人東西經常洗腦,帶給你的不是知識,而是無盡的焦慮!


首先下結論,每一代都是被犧牲的一代。

然後說區別,只要沒發生戰爭,每一代人生活的底線總是越來越高。

即使70後遇到了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年代。但從生活水平,物質豐富的角度講,80後見到的世界比70後好,90後見到的世界比80後好。

談發展的話,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其實沒有多大意義。中國13億人,有資格和發展掛鉤的,始終只有幾千萬甚至更少的人。

大部分人始終都是跟著社會的底線生活水平而上升。

所以結論是,整體上看,每一代年輕人,整體面臨的生活壓力,享受的生活水平,都比以前的老一輩更好。

從個體上看,中國最大的一塊蛋糕是被極少部分70後,以及大部分城市有房的土著,還有那些趕上房地產風頭的人分去了。


嘿嘿,「啃老」這個詞大家還記得吧。大概是八零後十幾年前在BBS里發明的貶義詞。

它在當下消失了。

原因肯定二選一啦,一是大家都不啃老啦,二是大家都在啃老。

這話沒說錯吧?沒人選一吧?

Born to 買房,當然不容易。

但是犧牲的不是一代,是這一代及其家庭成員。小孩子就別再細化「犧牲」鏈了。

沒有被熊吃掉,不是因為熊不咬你,不是因為你跑多快,熊先吃年齡大的,等你結婚生子貢獻社會價值差不多之後,熊會讓你的小孩跑走,再吃掉你,再等你的小孩長大。

大家都是邊自己犧牲,邊看別人犧牲為樂,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圖幸福,喘氣就是滿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煉獄,就像地球上最荒誕的房價一樣,恐怖卻一百年不變。


主要還是90後有渠道去討論這個「被犧牲」的問題。

40和50後,他們年輕時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在奉獻……哪怕犧牲也都是光榮的,哪有工夫30不到就關心自己是不是被犧牲。


90後幸福的童年與少年時代,是命運對其悲慘一生的補償

很多人說九零後吃得飽穿的暖沒有打過仗沒有受過苦,談什麼犧牲,然而我認為九零後最大的不幸在於處於階級固化的過渡期,我們童年時代看著父母如何通過努力改善生活,少年時代看著BAT白手起家橫空出世,青年時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發現已經沒有什麼留給我們的機會與餘地了。

比起在這種環境下出生長大的零零乃至更以後的孩子,見過奮鬥的奇蹟但不得不痛苦的承認這種奇蹟和自己已經沒什麼關係了的九零後才是最痛苦的。

—————————————————————————

最後,為什麼說九零後是被犧牲的一代?因為處於社會的變革期,我們所受的教育和我們所面對的真實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就好比你從小就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故事的主角拯救蒼生的位面之子,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就是個跑龍套的背景板。而零零後和一零後從小就只想做一個歡脫的背景板,這就是差距


你好,三四線城市的90後也是90後。


是,但是也不是。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機遇和受制於歷史因素必然要做的犧牲。
60後70後的機遇是那個時代大家起跑線都差不多,幾乎不拼爹。只要好好讀書成為大學生,哪怕是大專,由於十年動亂產生的人才缺口,都可以迅速成為社會骨幹,在職位和官場晉陞中,前面也沒有那麼多的人佔住位置不走。接下來利用先發優勢可以迅速滾起雪球,成為可以躺著掙錢的人。
而他們的犧牲往小了說物質的貧乏會讓人餓肚子,會讓人養成窮人思維。往大了說由於那時的高等教育沒有全面鋪開,大多數人並沒有上大學的機會。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就等於失去了建立批判性思維和嚴密邏輯思維的黃金時間。看看三線城市以下他們這代朋友圈的謠言密度就知道了。

而90後要做的犧牲大概有:
1.更難以承受的大城市房價
2.環境問題,霧霾
3.拼爹的輕度惡化,即使名校畢業,也不易改變的寒門子弟的命運
4.計劃生育和重男輕女觀念帶來的3000w光棍,婚戀的困難
等等

然而
90後也有自己的機遇,除去更好的成長期營養條件和更易獲得的大學教育。
核心機遇是我們這代將在成年後到50歲前完整見證科技奇點的來臨,並有一定機會通過個人奮鬥購買這些服務。(如平民化的基因測序)
癌症,艾滋病的攻克
人工智慧的發展
可控核聚變
量子技術的發展
等等
90後極有可能在中年之前(按45歲計算,即2035年後)就趕上人類壽命大加長的契機,通過以一定量的巨額金錢購買這項服務,保守估計有質量的生命時長可以延伸到100歲。

而00後
他們的機遇是他們將在更年輕的時候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
而犧牲是拼爹會比90後更加嚴重,如果房價不跌,寒門子弟基本沒有摸到一線城市房產證的機會。

至於10後以及更遠的20後

任何一個成熟的社會,階級流動都將變得很小,如果中國一直能按照現在的趨勢和平發展下去,他們將很難改變自己出身。

如果AI發展順利,在20後讀完大學進入社會時,也就是2038年後,大部分社會工作將被機器人替代,換句話說,社會將會出現一個無用階級,大部分寒門出身,資質一般的20後都將成為無用階級的一員。

但是做個無用階級也不一定是壞事,生產力大發展,國家包吃包住,老婆白送(也許是個AI),包養育孩子,婚姻制度漸漸消失。無用階級可以心安理得地天天玩遊戲,組樂隊,這說不定也是件樂事。

以上所有判斷年份掐得不一定很准,但是總體的邏輯我認為是問題不大的。最後做個歸納:

60後和70後的黃金一代可以享受到較為順暢的階級上升通道,並用高等教育和成長期的生活條件做抵押。

90後介於中間值,上升通道還算順暢,成長期和受教育條件也相對優越。

而再往後的世代,由於科技奇點爆發遲早要來,屆時出身會直接影響到他們購買高端科技服務來「加持」自己的資格。而以我對各類學科的涉獵,科技奇點來臨後,馬太效應只會無限放大。


大城市真的好,年輕人多,包容性強,有話劇,有電競比賽,有好多掙錢的機會。但是我還是選擇回家了,我想要高質量自由的生活,我發現,除非我種了彩票,都這一輩子都要背著房貸了。

再見了,可愛的大城市,我回家用了大城市一個洗手間的錢買了130平的房子,日子美滋滋,


這個說法未嘗不可,畢竟90後在尚未出生時便被冠以社會負擔之名,被犧牲了將近一半。

然後步入社會又趕上了千年不遇的房地產大牛市的末期,不買房娶不到媳婦,買了的終將被莊家收割。左右是個死。


看90後慘是因為知乎90後多,網民90後多。

回去問問你爸媽爺爺奶奶以前過得是什麼日子?他們的童年青年中年甚至現在過得是啥樣的生活。多少工人是我為祖國獻終身,獻完青春獻子孫,把命填進了國家建設。農民過得更苦。80年代還是原子彈不如茶葉蛋的時候呢,教授出去擺小攤。90年還有無數車匪路霸,大下崗國有資產被瓜分。00年的時候大多數人還吃不起肉。多少人40歲之後才在城市裡買到第一套房子。更靠前的年代只會更加慘烈。祖祖輩輩的努力才過上今天的日子,他們都可以受苦,就你不行?何況現在跟過去比完全算不上苦。說犧牲的一代人,每一代人都有無數人被犧牲。被犧牲的是每一代人部分人的利益。

另外千萬別覺得這個時候最苦,苦的時候多了去了。在過去,10塊錢照樣大把的人讀不起書,10萬的房子還是買不起,哪怕它現在值幾百萬,大部分人不是錯過了時機,而是根本就沒那個錢。他們的心理壓力不大?

我支持所有人在利益受損的時候採用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維權,發出你們的聲音。但是這種綁架所有人和覺得自己最慘的敘事方式挺討厭的。


老實說,我很討厭被腦袋上貼個標籤。也討厭總是被代表。

我不知道題主提問的出發點是什麼,至少問題描述上並沒有寫明白,只有這麼一個問題題目。但我奉勸各位答主和看客們,還是請保持冷靜清晰的頭腦;既不要想搞個大新聞出來,也不要期盼著能看到什麼大新聞的誕生。

90後不是被犧牲掉的一代。90後目前所做出的犧牲,目前來看也遠不及其他年代的人所做出的犧牲。這是我的觀點。

以溫酒為代表的一些答主的觀點,固然有他的道理所在。但是我覺得,他們從根本上混淆了『犧牲』這個詞的含義。有興趣咬文嚼字的,可以自己百度一下,這裡就不放了。

90後目前來看,沒有大規模的全民經歷過戰爭,將來也很難接觸到;90後也沒有經歷過改革下崗狂潮;90後甚至沒有經歷過吃不上飯餓死人的年代。同向對比越南的90後,我們也沒有犧牲一代少女發展國家經濟這樣的舉動。我實在是搞不懂,這樣的90後,怎麼會跟『犧牲』兩個字聯繫到一起去。

雖然90後,或者再嚴格點說,1985--1995年代出生的這代人,面對的問題很多,譬如社會整體格局已經趨於穩定,很難有上升空間和途徑;譬如人也開始緩慢的步入中年行列,開始面對形形色色的壓力和矛盾點;譬如思想上剛好處於新舊思想碰撞的交界點,舊法有舊法的對,新論有新論的理…etc.但這些也都只是正常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罷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和付出的代價,這些事固然是自己選擇不了的事情。可這遠遠是談不上『犧牲』二字的。

犧牲是毫無保留的付出,並且讓後來者在自己的屍體上尋歡作樂,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而90後面對的問題,目前來看,僅僅只是被吸血罷了。或者說,有些人,甚至還樂於被吸血,且認為只是簡單的交換而已。如果能想明白這個區別,我想題主應該也不會問出這種問題來。

至於說把一夜暴富,不斷的有向上通道這種事情當作理所應當習以為常的話,那隻能說你既不了解資本的運作,也不尊重前人努力的成果,更不明白時代對於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們身處於最壞的時代,我們也身處於最好的時代。但很不巧,這不是一個犧牲的時代。

利益相關 1990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的人


犧牲難道不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必不可缺的一環嘛

屬於自然規律啊

對於個體很可怕

但歷史的車輪什麼時候因為一隻蟲子被碾死

從而停下來呢

何況大多數人連蟲子都做不了

只能當微塵

蟲子死了還有啪的一聲被碾爆的聲音

習慣就好了。


90後是被犧牲的一代?

你90後也有臉說這樣的話?最大的90後今年27歲了,按高中畢業參加工作9年了,按大學畢業參加工作5年了,對於你這一生來說只是序曲而已,你才剛剛開始付出,何談一代人被犧牲?我看就是剛從學校出來那股子稚氣未脫,覺得還是讀書爽工作煩死了那勁頭來了,剛受點苦累就要叫喚「我們這一代人被犧牲了」,就算要喊,等到你5.60才有資格抱怨一聲。

縱向比較,回頭看我們的前輩。30,40一代他們的青春獻給了建國。甫一建國時新中國遍地瘡痍,百廢待興,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製造出新中國最早的物資,沒什麼吃,沒什麼穿,所有的物質都要自己創造,為了建設祖國奉獻了自己,吃了一輩子苦,創造的物質財富自己享受不了幾年,都留給了後代。他們要說自己是被犧牲的一代,我是服氣的。

50,60一代,趕上國家政策失誤,動亂,饑荒,知情,上山下鄉…許多人的青春被耽誤了,為國家政策錯誤買單,也為了國家以後不犯同樣的錯誤而默默地承受著。你說他們是被犧牲的一代,我也是服氣的。

70,80後,70後遇到國企下崗潮,這裡面有政策問題,也有群眾的問題,許多人丟掉了鐵飯碗,不得不重新學習技能面對社會競爭。80後國家的境況已經好了很多,但是這一代家庭結構有很大問題,很多是4-2-1,他們背負的壓力很大,房價也開始高企。說他們是被犧牲的一代,也是有理由的。

90後呢?君不見官宣都說我們距離偉大復興很近了,我們所享受的物質資源都是前輩們埋頭苦幹得來的,是他們所不敢想像的,卻是我們90後一出生就能享受的。

誠然,我們90後依然面對很多問題,房價,貧富差距,階級固化,升學壓力,等等。但相比於前輩們遇上的問題:外敵入侵,拋頭顱灑熱血;甫一建國,一窮二白埋頭苦幹;工業薄弱,犧牲農業剪刀差;政策失誤,動亂躍進下鄉荒廢青春等等,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毛毛雨」好嗎?我們可是處在「歷史最好階段」。我們改變命運有高考,我們可以直接享受前輩積累的物質財富,我們處在偉大復興的歷史節點上,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有為國家社會做出多少自己的貢獻。這就是事實。

說我們是被犧牲的一代,您是有多嬌貴呀?這種話難道不是為國家貢獻了一輩子又被國家辜負了的人才有資格說的?你90後剛畢業吃了國家父母20年的飯還沒什麼業績就好意思這麼說?憑什麼呀?


推薦閱讀:

如何简单理解福柯的「谱系学」?
什麼是藍帽回回?這個族群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官本位是什麼?
怎麼理解本尼迪克特在《想像的共同體》中所提到的「彌賽亞時間」?
Kepler-452b 行星的發現是否符合黑暗森林法則?或與其相關?

TAG:調查類問題 | 社會學 | 90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