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容易獲得貸款的人往往更富有嗎?為什麼?
如果說貸款可以作為槓桿成為財富的放大器,為什麼很多人一提到銀行貸款就不願意呢,比如很多老一輩的人,買房都願意全款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日常經濟學 · 我為什麼這麼窮,更多「勞動經濟學」、「貧富差距」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看到題主的問題,小普不禁錯愕了一下。
更容易獲得貸款的人是不是往往更富有呢?這個問題乍一看似乎有很多探討餘地,要是認真爭論起來應該是會讓人頭破血流的那種。但是小普仔細一想,也許這樣提問會更好:懂得合理利用貸款的人,是不是往往能變得(更)富有呢?答案是肯定的。
----------------------------------------------------別慌,現在就解釋-----------------------------------------------------
懂得合理利用貸款的人,其實是善於利用槓桿、合理負債的人。我們知道,貸款投資的人,不論其獲得的利潤有多少,他的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我們稱之為「槓桿」。
在個人貸款上,小普以房貸為例分析一下。假設房子的總價150萬,首付為30%,就是45萬,貸款105萬,貸款周期為30年,按照2016年最後一次央行調整的基礎利率1.1倍計算,即5.39%算,等額本金方式還款總額約190萬,利息約85萬,首個月還款為7632元,每個月遞減直到還清。這期間,可以拿著105萬投資於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年化利率只要高於房貸的相應利率就賺了錢,這中間的差價就是用錢創造的「財富」。(當然,不是所有的投資都像房地產那樣有可預期的增值空間和較高的收益回報,投資有風險,還是需謹慎再謹慎哈~)
除了投資遊戲,針對社會中經濟狀況較差的群體,在國家政策和市場調節幫助下成功貸款並改善生活狀況的例子也是常有的。農村普惠金融的建設,為農村及貧困地區人群提供貸款,幫助其通過小額貸款來發展生產、增收致富,就是在鼓勵這部分人群合理利用社會中的流動資金資源去改變現狀,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實現脫貧致富。
題主在問題補充中說到:既然貸款可以作為槓桿,放大財富,為什麼很多人會抗拒貸款。這也很簡單,並不是因為貸款無用、貸款不好,是因為國人量入為出的消費觀念植根了太久了,要改變習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更加保守的老一輩來說。小普在《超前消費進行時:青年信貸行為報告》一文中提到過,據相關統計數據可以發現90後群體對消費、借貸的觀念變得更加開明,他們更願意嘗試超前消費。這表明了,接受貸款,辯證地看待負債將會逐漸成為未來的主流觀念。
「會花錢的人才更會賺錢」的說法其實並非全無道理,若「花錢」指向的是「投資」,那麼懂得理財的人以貸款作為槓桿來賺取高於本息的收益,正印證了此話;若「花錢」指向的是「消費」,有錢才能還錢」的想法會驅使你努力賺錢,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此話。提醒一句,不懂得合理利用貸款的人,往往會負債過度,使貸款金額超出自己的還款能力,背負上沉重的債務負擔,比如過度透支信用卡淪落為而淪落為卡奴,那就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因為正如小普開頭所說:貸款只能為善於利用槓桿、合理負債的人帶來變得(更)富有的機會!
1,容易獲得貸款的人往往不貸款,也不容易變得富有(已經很富有的不算)。因為容易獲得貸款的人,代表著有穩定的收入。這些人往往喜歡穩定,討厭欠款,總覺得身上壓著東西。支付的利息就是白扔給銀行的錢。如果不是房價太高,一家人攢錢也買不起全款房,估計房貸的人會更少。2,會利用貸款的人,更容易變得富有,因為他們在利用槓桿。道理很簡單,做生意投入100萬,假設一年能掙10萬。其中50萬如果是貸款來的,利息是2.5萬。相當於用50萬的本金獲得了(10萬-2.5萬)7.5萬的收益。收益率由10%(10萬/100萬)變成了15%(7.5萬/50萬)。那市場沒有變化的情況下,膽大的人就會儘可能的去貸款做生意,讓規模不斷擴大。
3,不過過度的貸款也會導致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降低。因為槓桿是相互作用的。上面的那個生意,如果從掙10萬變成賠了10萬。本金的損失就會是10萬+2.5萬=12.5萬。損失比率高達25%。所以李嘉誠雖然也是地產起家,但是負債率控制得就很棒。因為他知道槓桿的威力。
貸款分為信用貸和抵押貸,貸款的用途也分為經營貸和消費貸。如果是信用貸款用於經營,收益有可能會覆蓋掉貸款利息而獲取收益。如果是信用貸用於消費,這是單純的負收益,貸款需要其它收入來償還。如果是抵押貸用於經營,經營收益為正數的話,可獲得經營收益和抵押品(房產)增值收益。如果抵押貸用於消費,抵押品(房產)增值收益高於利息,則獲取了抵押品的貸款期收益。綜合來說,窮人因為沒有抵押品,所以能辦理的是消費用信用貸,結果是由自身的工資來償還,生活質量下降,凈資產減少,越來越窮。
#我有一個用戶系列#
在人生的不同的階段,一個人對貸款的態度是不同的。
當一個人渴望的是可控與安全,那麼他就會排斥貸款;而當一個人有了渴望與夢想,貸款就是幫助他實現的工具。
這裡分享我們一位資深用戶與貸款的故事。
一、改變從小被灌輸的錯誤金錢觀
我是寧波郊區人,80後,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裡有一幢從地到天的自建房。我父母都是老實人,所以在金錢觀上,我從小就被教育要節約,不要隨便花錢,更不要隨便借錢。在他們看來,借錢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他們更是以從未向任何人借過錢而自豪,相信很多中國式家長都是如此。
所以,我剛工作的頭兩年,賺了錢就立馬存起來。我也不用信用卡,因為那是超前消費,是負債。但其實,我當時在廣告公司工作,工資並不高,只有2000多一個月,除掉日常開銷之後幾乎所剩無幾。
我在廣告公司認識了我老婆(當時還是女朋友)。看到廣告公司的業務如此繁榮,我和女朋友商量著未來一定要出來自己做,自己開公司,但是按照當前收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存下本錢。
為了突破困境,找到解決辦法,我開始瘋狂地看書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慢慢知道了通貨膨脹,知道了把錢存銀行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因為錢每年都在貶值,物價卻在上漲。
我還發現,大部分理財書籍都會推薦先存一點本金再去投資,特別是需要拿一部分錢出來買高收益高風險的基金和股票。但是,他們都沒有說的是,1萬和100萬投資的差別,如果你只有1萬的本金,就算收益10%一年又能賺多少?這還沒算虧損的風險。
這期間,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有出去創業的,生意已經做得很紅火了。我越發覺得存錢後再創業這條路是很難走通的,最關鍵是會錯過大好的市場行情。與其想著用手裡那一點兒錢去研究理財,不如多花時間好好考慮怎麼去賺錢。
二、關鍵時刻要敢於欠錢
工作3年後,我和女朋友覺得業務技能已經學得差不多,單幹的時機已經成熟,市場環境也告訴我們不能再等了。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決定借錢開公司。
首先,我們趁著還在公司工作有穩定的收入,先辦了信用卡,額度不高,每人2萬,但也足夠臨時周轉一下,還能積累良好的信用用於以後的銀行貸款。
然後,我們厚著臉皮向朋友們你湊一點我湊一點借了15萬,按照月1%給利息,按月付息一年後還本。加上自己存下的5萬開了廣告公司。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很害羞的,覺得借錢是一件特別麻煩別人的事情。而且這個事還是瞞著父母的,因為雙方父母都不認可我們放棄工作借錢創業。我們甚至假裝在原來的公司上班了半年。
開公司本身不需要花多少錢,一開始就我們2個人也沒什麼人工費,主要是房租和購買設備的費用。對於其他行業的商家來說,店鋪門面越寬越好,但是對廣告公司而言門店不需要多大,但是要有放設備的空間,最好是前小後大,這種店面租金反而比較實惠。所以我們以較低的價格租了一間前小後大的店面,樓上還有個小閣樓可以供我們休息。雖然廣告印刷用的設備佔了成本的大半,但是就算公司最終倒閉了也是可以轉讓和抵押的,所以我們的創業風險其實一開始就是在可控範圍內。我一直認為我們並不是盲目借錢創業,而是抓住了風口。
我們主要做房地產的戶外廣告生意,由於我們對這個行業很熟悉並積累了一些老客戶,加上過去這幾年房地產的蓬勃發展,我們在開業第一個月就有了不錯的流水,大概在半年後就收回了本金。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借錢的好處,確實不能老想著省錢、存錢。很多時候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善於藉助他人之力。我甚至覺得,人的潛力可能需要在壓力下才能爆發出來,敢借錢的人才能激發出賺錢的潛能。
三、負債才能擴大自己的實力
看到生意還在蒸蒸日上,我決定先不還錢,我又請了幾個業務員,到處跑業務增加業務量。我的朋友也不急著向我要錢,因為看到我的生意在擴大,月息1%對他們來說也是很穩妥的投資。
2年後,我向銀行貸款開了第二家門店。其實這個時候,我已經有足夠的本金開店,我的現金流十分充裕,資產很健康,甚至能辦下多個銀行的白金信用卡。但我還是決定借錢,我已經完全接受了借錢生錢的思維,我覺得只有通過負債才能擴大自己的實力。我拿自己的錢買了幾套學區房和商鋪,半投資半自住的性質。事實證明,這又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從2000月薪起步,10年時間,我擁有了5套自住房、3套商鋪、2個公司,公司已經連續多年年繳稅超百萬。
很多人都問我你做生意怎麼這麼順,其實不然,我也有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比如年底了賬收不回來。但是,靠著業內誠信的口碑和資金運作的能力,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而且我雖然加了槓桿,但是我的負債一直都是在可控的範圍。這裡提醒一句,現在的行情並不適合加大槓桿買房了,藉此我主要想說明一個關於有錢人和窮人在錢上的思維差異。
有錢人是:借錢—&>花錢—&>賺錢—&>不存錢
窮人是:盡量避免借錢—&>賺錢—&>存錢—&>花錢
有錢人是把錢當資源,以錢生錢;窮人把錢當消費品,用錢滿足需求。
最近幾年,很多人也開始習慣借錢,比如買房、買車用貸款。但這還是把錢用於消費的窮人思維。我買房就算有付全款的能力,也會貸款,並且還貸年限能三十年就三十年。看到很多年輕人只貸了二十年,甚至十年,我都感到心疼。因為再也找不到比房貸更優惠的貸款了。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有錢人更喜歡欠錢了?因為有錢人是利用錢獲得賺錢的能力,再通過賺錢的能力獲得更多的錢,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其實,一開始是不是有錢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慢慢培養自己合理的金錢觀。
比如,用網易有錢就是一種培養金錢觀很好的途徑。我雖然從事傳統行業,但一直很關注互聯網,喜歡嘗試各類新鮮的東西。2年前,網易有錢剛出來的時候,我就開始用它來記賬了。信用卡記賬、應收應付、各類投資項管理、全方面的資產管理等功能都很符合我的需求。我覺得現在的大環境比我們那個時候更好,因為互聯網給了大家很多平等的機會,很多信息是共享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這個問題反了,是越富有越容易貸款。不是越容易貸款的人越富有。雖然說很多有頭腦的人借雞生蛋,但這問題沒有正比關係。能不能貸款的根本條件就是,看一個人有沒有穩定的還款來源,和有沒有還款意願。
越是有錢銀行越喜歡借錢給你,因為你還的起啊。甚至會給你降低貸款利息。銀行從來都是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碳。你要是破產銀行絕對是第一個去告你的。
富有的人其實在意的不是錢,或者說錢在他們意識里沒那麼重要。貸款外人看上去是錢生錢,是消解財富,實則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追求的是通過金錢所實現的那個能力,那個自我,那個思想。即便因為種種還不了貸款,他們也知道錢財乃身外之物,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可是如果你窮,大概會把錢看的超級重要。因為重要,所以捨不得一點點,眼前只有雞零狗碎的生存,容易怨天尤人,不會自我反思,沒有詩和遠方。 萬物皆是如此,抓的太緊反而容易失去。好像有點本末倒置, 不是更容易獲得貸款的人往往更富有,是富有的人 更容易獲得貸款,更願意去貸款
財富的本質是創造價值,跟是否能貸款無關。當不會用錢的時候,貸款可能就是一個大陷阱。
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會花錢的人往往會賺錢。
雖然目前我很反對負債投資,但實際情況確實是負債經營是資產快速增長的第一步也是跨越階級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一般來說,我目前所積累的經驗告訴我,資產快速增長依靠如下幾個環節:1.信息渠道。信息渠道基本是互聯網時代最值錢的東西,任何一個行業,把控了信息渠道或者價格渠道,基本就是無敵的。這也是為什麼平台級企業最終都成了巨頭的重要原因。2.低息高負債。不管你是投資也好,經營也罷,總之資產要快速增長,手裡必須又大量的子彈才有可能實現。而如果一旦你自己的子彈不足,啟動資金必然要靠負債來實現,這也就是我剛剛所說的負債經營。既然負債,那麼低息自然很重要,因為利潤覆蓋利息是必須的事情,你所拿到的利息越低,也就意味著你的凈利潤越高。不過目前我自身堅決反對負債,這跟我目前的資產狀況和投資方向有關。3.轉嫁風險。可以說在前面兩個的基礎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轉嫁風險了。我不是羨慕某企業,不過很多企業轉嫁風險做的真的很精彩,具體的話可以參考名創優品,名創優品的合法性還有待討論,不過資本套路玩的很精彩。以上是我目前的自身感悟,隨便看看吧。老一輩不愛貸款,是因為古代是金銀本位制的。
古代是貨幣是不貶值的。
如果古代也是現代金融系統這種通貨膨脹。
每年的錢都在縮水。
你看那個傻蛋不去貸款!
貸款是雙刃劍,使用須謹慎,會加速、加大成功的速度和額度也可能加速失敗的速度並加大損失
其實不管在哪貸款,都是有一定門檻的。特別是銀行。門檻會高很多(相比小貸,空放等)。任何貸款的口子,首先,都會看徵信,徵信跟基本的身份信息是最基本的個人(公司)資料。能夠准入了。。。再。。。看第一還款來源(夫妻雙方直接收入)。。有錢人在這一部分加分超級超級高。。。
然後是第二還款來源比如抵押物,比如間接(非直接)收入等。。
最後是合理、合規、合法。貸款本身是好事,有些人貸款投資,貸了兩百萬花一百萬買一車,另一百萬虧了……
在部分老一輩的思想中,貸款往往就是不可取的。在需要資金的時候 他們更多的會傾向於向親戚朋友借,而選擇貸款的時候便是萬不得已才使的最後一招。 而在我們這一代的思想中,理財思想趨向理性,合理利用貸款進行投資或者解決某種燃眉之急,亦可提高生活質量。
金融體系其實也就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機制。它能夠把現金等金融資源合理而高效率地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放置到最有可能使用好的人手中。這就是為什麼普通百姓不容易貸款。中小企業融資難而且永遠難。如果不用道德評判。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都是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橫弱的道理就是自然之道。那些希望銀行不嫌貧愛富。希望銀行會雪中送炭那是違背經濟本性的。只有放貸人才會在高利潤高風險的支配下雪中送炭。因此。民間金融包括民間借貸是需要正名的。因為雪中送炭的最大風險是一不小心你自己都會被凍死。
首先,富有的人更容易獲得貸款,對銀行來說風險低。其次,用一分錢的本錢再掙一分錢實在是太難,哪怕人類把宇宙探索窮盡,把所有生物的基因圖譜全部解析。這個問題依然無解。但是用一萬塊錢再掙一萬塊錢相比而言就容易多了。
銀行發放貸款是為了獲取利潤,而獲取利潤之前,銀行更在意資金安全。能獲取貸款的人,往往會把資金投向各種生意,快速的積累自己的財富。通過貸款開店,買地皮,投資創業。而有想法的人不會自己通過打工去積累資金,那個速度太慢了。通過貸款,銀行的錢那是最快捷的方式。而且富人貸款不會是幾萬幾十萬的貸款,而是幾百萬,上千萬的貸款。給銀行創造的利潤也是最大的。
因為富有的人更有能力去償還貸款,銀行更信任他們
推薦閱讀:
※让少数人富起来,是不是多数人就会穷起来?
※羨慕條件好的人,怎樣使自己接受生來不平衡?
※中國貧富差距大,能不能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來緩解?如果可以,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為什麼為「大多數人」著想被普遍認為是高尚的?
※貧富差距大是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