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與生活中,有哪些對效率影響深遠的好習慣?

鏡像問題:在學習與生活中,有哪些對效率影響深遠的壞習慣? - 時間管理


寫個人人都能做到的吧,

收拾桌子。

心理學家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群學生分為AB兩組。

A組大學生可以隨意地吃巧克力,而B組學生只能啃胡蘿蔔,不許吃巧克力。結果B組學生全部抵制住了誘惑。

而隨後他們被帶去做一些幾何題,他們並不知道這些題是無解的,只是為了測試他們能堅持思考多久才選擇放棄。最後的結果A組學生平均堅持了20分鐘,而B組學生平均只堅持了8分鐘。

自制力實際上就像是一種心理資源一樣,不是取之不盡的。B組學生在第一次實驗中損失了大量的自制力,導致了後面自我控制的能力下降。

在我們完成手上的任務時,無論是學習或者工作,都會偶爾不經意抬頭看到桌子上的東西,一本雜誌,一把鑰匙,當然還有最可怕的,一部手機。

這時即使我們沒有伸手去把玩,實際上自制力也被消耗了。

而如果抬頭看見的是空白的桌面,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另外,乾淨有條理的電腦桌面也是同理,把瀏覽器和遊戲的快捷方式刪掉,雖然打開的步驟麻煩了些,但是可以有效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從知乎上看到的一個小習慣。

首先準備一支筆,一張白紙。

就是當你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有些朋友思維總是很跳躍,東想西想,腦子突然蹦出一個想法,要做某件事。十分影響專註。這個時候就用筆把這個想法寫在白紙上,做完當下的事再說。這樣也就不會在心裡老記著,而且事後也不會忘記了。


關閉手機。


1.整理好你即將工作的地方的環境衛生;

2.提前把要做的事情一一列下來,並分清輕重緩急;

3.在平時養成分門別類的習慣;

4.如非類似於「現在已經晚上了,可是明早八點就要教的作業我還沒寫」的情況,你要是認真思考後真不想做,那就不要去做了;

5.始終記得「物極必反」。


不想做,又不要緊的事,就不做


推薦閱讀:

如何在進行大量閱讀的同時,保證閱讀質量非常高?
自己在家學習怎麼才能不困?
思維導圖真的能幫助記憶嗎?
初次上課怎麼才能聽懂國外數學系教授講的課(英語)?

TAG:學習 | 時間管理 | 生活 | 習慣 | 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