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發達的地區人的口味偏甜偏淡?

我發現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國內,長三角、珠三角、福建台灣這些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居民的飲食口味很清淡,而且愛吃甜,尤其是我現在所在的長三角,幾乎每道菜都或多或少有甜味。

在亞洲範圍,經濟最發達的是日本、韓國、新加坡(亞洲四大發達國家之三),這三個國家,日本人的口味極其清淡,正宗的日本菜也是淡而無味且略微酸甜,而韓國和新加坡雖然看起來也有什麼泡菜、娘惹菜,但幾乎都是甜辣味,而且偏甜(跟我在江浙吃的所謂麻辣香鍋很像,又甜又辣)

在全球範圍內看,經濟最發達的是歐洲和北美,這兩個地區是典型的高糖攝入地區,十個菜品九個巨甜,還有一個胡椒味。

所以我想知道,為什麼經濟發達的地區口味偏淡偏甜?


哈,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看似是地域文化問題,但是解釋其實是宏觀經濟學上的。

偏甜的原因是甜口感的主要來源——蔗糖——是經濟作物。只有在人們吃飽了之後才會考慮用經濟作物代替糧食。人類普遍是愛吃甜食的,因為從生物進化角度來說,自然產物中甜味食品意味著含有大量可以方便肌體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能更容易的儲備——轉化為脂肪,或直接轉化為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愛好甜食是人類基因里自帶的屬性。但是由於古代甜味劑來源只有蔗糖、甜菜和蜂蜜,都是需要擠占寶貴的耕地才能生產的。故此只有在經濟發達的地方,甜食才有可能。

偏淡的原因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口體力勞動者比例少,而體力勞動者需要大量的鹽來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分。同時經濟發達地區的飲食文化更注重精美和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咸辣這種用刺激性味道掩蓋食材本身不足的烹飪手法自然就不受推崇。

再有,經濟發達地區通常是氣候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不需要辛辣食物維持體溫、加快血液流動。


因為經濟發達地區一般在南方,南方人口味比較偏甜。偏淡是因為人脫離體力勞動後,每天流汗會減少,如果吃太鹹的東西就會很不舒服。而經濟不發達地區多是體力勞動,體力勞動者需要重口味食物補充鹽分。


因為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質,只有他比較容易的能通過腦血屏障,為大腦供能。

大腦能量充足的時候運算效率和情緒都會好

這兩者對創造性都有直接影響,創造性與進步程度密切相關。進步程度與發達程度密切相關,發達包涵經濟發達和科技發達。

所以有了甜淡與經濟相關的現象。

那麼為什麼發達地區不論是不是糖產區都愛吃甜淡呢?

原因因地而異,沿海發達地區,因為海產多鹽分不匱乏但是獲得糖分難,稀缺性與喜好有聯繫。同時攝入鹽分較多人們喜歡吃甜調整~所以兩廣沿海有糖水這種古老飲料,其他地區不知道~

而美國,是移民國家,初期移民來源多數來自世界各國的沿海發達地區,這就導致喜甜的共同特點,構造了美國喜甜的飲食環境。後期移民就會受到這個環境的影響。

除了沿海發達和移民發達,世界上還有第三種發達地區么?

沒有了~

一個地區人的大腦的狀態直接決定這個地區的經濟水平。

我就是基於生理學的推理而已,看看就得了~

別當真~

謝邀~


淡才能得真味


這兩者根本沒有多大的關聯。

元明清時,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是在中原,根本沒沿海啥事。那個時候就是沿海經濟落後,吃的還就是比較清淡,然後延續到現在,傳承下來就這個樣子了。


北京菜甜么。上海菜確實太甜了。我反正在上海從來沒吃過上海菜。經濟發達地區,明明啥味道都有。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食材新鮮程度問題。

廣東這邊有個說法,口味清淡的飯菜反倒說明食材新鮮,不需要用調味品遮蓋這種鹹味,尤其是海鮮類。而經濟發達地區恰好大部分都是沿海地區,食材易獲取,比較新鮮,所以北京重口味咯。

當然氣候,經濟作物也是重要原因啦


謝邀。

沿海發達地區飲食審美相對較高,對食物的新鮮程度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加之容易取得更加多元化的食材,所以口味上更加偏清淡。


因為你潛意識裡有地域歧視啊……

畢竟「經濟發達地區」這個詞在歷史上也曾經是有晉商的山西、有鹽商的四川的代名詞……


這個我覺得是因為發達地區的經濟水平高,導致人們食用更多的肉製品,肉製品含有更多的鋅元素,鋅元素對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鋅元素也對我們的味覺的貢獻很大,所以食用肉製品多的人的味覺相對來說比較發達。


浙西算是整個浙江最重口味的地方但是衢州人表示真的受不了北方的飲食了,怎麼能咸成這樣。。油和鹽都是不要錢的嗎


我也一直覺得 不管是從全球還是全國範圍來看 經濟發達地區的口味總體偏淡 較落後地區口味偏重 偏甜倒不一定 全球諸如歐美與東南亞墨西哥的對比(前者寒冷後者炎熱,與中國的北方口味重南方口味淡正好相反,說明與氣候並無太大關係),對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也可以來發表一下見解


欠發達地區重咸重辣重口味是為了下飯。

發達地區清淡是為了多吃幾口菜。


因為恰好經濟發達的那幾個地方愛吃甜和淡罷了。


必須重申,菜中的甜如果讓你覺得不適,基本是廚師的問題。甜的目的是鮮味,這個屬於高級追求了,認識的很多內陸同學對吃海鮮完全沒有樂趣,只喜歡重口味,還是因為條件有限啊~~~

現在蘇幫菜很多情況就是該甜的不甜的,不該甜的甜。。。。。。


贊成第一傅強的說法,補充一下個人看法。

一直以來就有南甜北咸南茶北酒的說法,根源還是經濟,很多人說北方人什麼時候食甜飲茶就富有了,個人認為是扯淡,這是經濟發達的人和經濟貧窮的人之間的區別,你可以看,大部分窮人需要重鹽來進行體力勞動流失鹽分的補充,需要酒精溝通感情和麻醉神經,而大部分富人則喝茶來交際因為更健康,這與北方就有差別,因為根本上不需要你喝酒禦寒,至於食甜,傅強答主已經解釋了,你看看南方所喝的精緻茶泡就知道了,北方大部分人喝不起,根本還是經濟基礎不僅決定了上層建築還決定了民風民俗習慣習性,不信你看,北方富人大部分也喝茶,南方窮人大部分也喝酒。


因為甜是富裕之後的口味追求。歐洲人發現美洲之後第一件事幹嘛?種辣椒嗎?錯了,是種甘蔗。順便說一下為什麼現在的中國人普遍喜歡辣,很不幸,並不是因為西南飲食或者辣味多有魅力。而是辣味是最重口的口味,能夠掩蓋掉變質食物的味道,大大降低了餐飲業的成本。前一段時間曾經爆出一個「70後80後泡椒鳳爪」,為什麼能矇混過關?食物放久了?沒關係,變辣!牛羊肉太貴?沒關係,用貓肉老鼠肉代替加辣!油湯用了好多遍?沒關係,加辣!就因為是辣的,一辣客人什麼都吃不出來。


只是碰巧該地區經濟發達而已。口味跟地理地域風俗傳統有關,跟經濟無關。

大深圳啥口味都有


推薦閱讀:

澳門的發展很不健康嗎?
經濟學中為什麼不把就業率作為研究對象,而把失業率作為研究對象?
如何理解「錢不是省出來的,錢是靠賺出來的。」這句話的深層意思?
1976相對來說國民生活還不如1936梗這個怎麼解釋?
如何看待局座在這段視頻後半段關於國防和經濟的觀點?

TAG:飲食 | 文化 | 經濟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