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的妻子為什麼叫王后,妾叫妃子?
「後」就是「君」,是繼承統治的人,先王之後。
從字形上看,後的本意是發號司令。我們先看「後」的寫法: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
後,即發號施令。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後之所以被用成帝王的正妻,有人講是因為遠古女系社會(即姜、姬、姚時代)的發令者被稱為「後」,到了男權社會,便將女性的最高權威喚作「後」,如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提一下「令」,這個字也是象形。
上面的「人」,其實是兩條胳膊,下頭一橫(點),才是腦袋。彎曲的上半部分是肚,下半部分是腿。妃,古同「配」,婚配。
而「配」呢?
配是「酒的顏色」的意思,漢《說文》:
「配」的形象,是朝酒罈跪著的一個人在制酒。制酒需要配料、配色等。從此以往,配的意思,就是匹配、配偶了。偏旁換成女,即「妃」。漢代以後的規矩,妃很尊貴,但不如後。通常來講,當王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官員時,他的正妻可以稱作後,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獨立王國裡面。當這個國家的王還有上級(皇帝)的時候,他的妻子一般會被稱作妃,皇帝的正妻才有資格稱作後。配,酒色也。
補充,剛才沒看到豆子的答案,感覺稍微有一點問題, @豆子@poem 。不過看了他的「妃」的答案,說的還不錯,我就不寫了。但是後的問題個人學習到的還是這樣的,希望和題主討論下.........................................................................................................................................................其實吧,後這個詞從我們的祖先古羌人的時代開始吧,一直都是.......掌管的意思,這個字和「司」是同源,都是掌管的意思,看一下後的這個字形。
- 人類早期都是母系氏族,生產力低下導致有生育權的女性有著族群統治者的地位,所以姓這個字也是女人生子的意思,本為了區分族群僅有的幾個女旁姓「姬」、「姒」、「媯」、「姚」、「姜」、「嬴」。就是大部分華夏部落的源泉。
- 所以說這個新石器時代,後一般都是作為地位最高的女性首領的稱呼。
- 隨著生產力提高和農耕文明發展,男性的生產力起到了作用(男這個字就是力田),父系社會開始由於原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姓」族群過於龐大,旁支眾多。
- 於是想了個辦法,代表著父系的更小的概念「氏」就產生了,一個「姓」裡面可以有很多的「氏」,氏很一般來說是分為職業命名,比如神農氏,燧人氏等。也有一大部分是根據居住的地方命名,比如陶唐氏,有虞氏,也包括前文說的「夏後氏」。
- 慢慢的每一個氏族的首領開始自稱為「後」,這才有了前文說的這些男性的「後」。
- 所謂後來產生的「皇天后土」,就是這麼來的,後往往和代表祭祀的皇不一樣,是實際的人間掌管者。
- 隨著夏後氏統一,後成了正式的男性首領的稱呼。結果到了夏的後期,從本身摻雜著農耕民和商業民性質的山東一帶的商部落開始崛起,靠著武力奪取了夏人的天下,但是老百姓被夏統治了那麼久,肯定是不願意歸順這群「東夷」的啊,你當「後」也要按照基本法啊。
- 所以商秉承著一直以來的我們的特色,就是給上一個政權潑髒水,他們選了一堆不滿夏的群眾演員,說啊「夏後的「後癸」太荒淫了(也就是夏桀),我們這當了老大那也是民眾的意願。況且你們不知道把,我們的祖先「俊」可是和傳說中的「姬姓軒轅氏」的後代呢,比夏後要正統。」你們支持不啊。
- 所以這麼一來,商人為了塑造自己的權威性,清除原來的舊勢力的影響,進行了大改革,其中之一就是,也不說自己是「後」了,而是搬出了自己本部落的「帝」的觀念。「帝」本來是拿著武器的首領的意思,字形本來是一個木製的武器的字形。圖 帝的演變 是不是很像個原始的武器。
- 這個和商一開始的部落性質分不開的。並且商人用帝這個字開始炮製出「五帝」的概念,也就是使把傳說中的華夏古部落首領,姬姓的——軒轅氏啊,高陽氏啊,命名為——黃帝,顓頊帝等「五帝」。這樣一來繼承了五帝血脈的商人的「帝」們慢慢的成為了「正統」,成為男性氏族首領的名號了。 比如著名的「紂王」,其實本來是個侮辱性的謚號,實際上人家的正式名號是「帝辛」,他爸爸叫「帝乙」,這個就是商代的特色。
- 但是這個時候雖然是父系社會,但是還沒有完全的過渡到絕對的男權社會,女人的地位還是不容小覷的,就像大家熟知商帝武丁的妻子「婦好」,可是個掌握著軍隊實權和祭祀權利的女人。再比如還是武丁的妻子「婦妌」,這人權利也很大,廟號就是「後母戊」,著名的「後母戊鼎」就是祭祀婦妌用的。這個後母可不是後媽,可是真真正正的帶有實權的「後」。
- 所以這個時候男性首領的妻子政治軍事權利也是很大的,所以掌握實權的女人仍然保留了一直以來的「後」的稱號。
- 所以從商代之後,慢慢的,地位最高的男性為帝,地位最高的女性為後的雛形就出現了。
- 雖然之後周人和商人學,把「帝」改稱「王」,其實也是一樣的概念,「皇」和「王」是同源,本身也是一個戰斧的樣子,屬於周人部落首領的叫法,周人也學商人,給自己搬出了更古老的祖先,傳說中的伏羲神農燧人等,命名為「三皇」,間接承認了自己的「正統」。不過隨著後來秦的統一,人家更厲害,直接改成了「皇帝」,所以帝這個名號就傳下來了。
- 所以從這之後,老大是帝,老大的老婆是後,這個名稱就傳承下來了。
- 和這個相反的就是,後來標誌母系的「姓」和標記父系的「氏」也慢慢的合併了,所以也就出現了「姓氏」這個說法。
後字古代通司字(見後母戊鼎案例),和司徒司馬司空一樣,是掌管的意思。
「後」,本來就是和帝王一樣的尊號,后羿即是。
.《說文》曰: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
這是誤解,後,王后也。
人類第一部書《周易》中已說清楚了,「後以施命告四方」。自漢以降,國人迷信《無名氏·爾雅》之訛:林、烝、天、帝、皇、王、後、辟、公、侯,君也。多辭一義本身就違背了辭學要求精準之旨,而王與後是夫妻關係、王與君王臣關係,怎麼可以混為一談?¨¨¨¨¨¨¨¨¨¨¨¨¨¨¨¨¨¨¨¨¨¨¨¨¨¨¨¨¨¨¨¨¨¨¨¨¨¨¨¨¨¨¨¨¨¨¨¨¨¨¨¨¨¨¨¨¨¨¨¨¨¨¨¨¨¨¨¨¨¨¨¨¨¨¨¨¨¨¨¨¨¨¨¨¨¨¨¨¨¨¨¨¨¨¨¨¨
237.《周公與成王簡書·》『引言』周公此信給小成王講述了周初的四大歷史事件,此簡書經成王室
大司樂譜曲後,題名為《文王有聲》之樂歌,其歌詞原文與參考譯文如下:
.
文王名聲 天下蜚聲 近求安寧 遠瞻業成 文王偉哉
文王受命 建立武功 討伐北崇 定都於豐 文王偉哉
.
築城依淢 王制配匹 非後急欲 諸侯來孝 王后偉哉
王宮深壕 豐都高垣 四方心同 王后為翰 王后偉哉
.
豐水東注 大禹功績 四方歸同 皇王復辟 皇王偉哉
鎬京辟雍 自西至東 自南至北 無不臣服 皇王偉哉
.
親卜武王 定都鎬京 龜兆之正 武王都成 武王偉哉
豐水生芑 武王豈無仕 遠為孫謀 燕翼兒子 武王偉哉
.
【札記】 《朱熹·詩集傳》曰:「王后,亦指文王也」。大師鴻儒隨意亂指,
王后太姒修建豐都的豐功偉績就指向了忙於北伐崇侯的周文王。這麼重大
的歷史史實,就被古今大師大家生生的抹殺了。
《朱熹·詩集傳》有曰:「皇王,有天下之號,指武王也」。亂指,指夏禹也。
周王朝自文王建夏禹辟雍始,就確定了統一國家意識形態的大智方針,即
諸侯來京不祀周祖而祀皇王夏禹,只進皇王辟雍祭拜。這麼重大的歷史實,
二千多年來公然史無記載!
好在史不載經載,六經皆史,我們後人學習《詩經》得以重新了解周史。
「皇王」、「皇祖」是夏禹稱號,若在此篇講得這麼清晰的情況下都還弄不明白,
後面的《周頌》出現這兩個稱號時,就更搞不清楚了。
此簡書作於成王四年。
【注】「後母戊鼎」、「後母辛鼎」被誤讀為「司母戊鼎」、「司母辛鼎」,就是國人
對《爾雅》的迷信所導致的誤解。
(一己之見·僅供笑閱)
國字最早的國家,其實,就是方國最早掌握刑法、生死的人,就是一國之主
討論字源,說文有幫助,但是說文裡面關於字源的解說大多數是錯誤的。後、司的問題,現在還有很多爭論,目前看起來一開始不是一回事。妃、配有關係,但也不是一回事。待更新。
補充一下妃作為位號的演變。妃在最初並不是妾的意思。妃,正妻也。黃帝有一正妃三次妃;周天子之妃曰後。妃第一次成為後宮妾室位號是在魏明帝時(曹睿,曹丕甄姬子)。魏明帝設貴人、夫人、淑妃為三夫人,位次皇后。但魏國並無淑妃的記載。晉因魏制,史載第一位以妃為號的後宮嬪御是晉惠帝(白痴皇帝司馬衷)的淑妃謝玖,謝淑妃是太子司馬遹的母親,後來皇后賈南風妒恨太子,殺害太子及淑妃。後賈被誅,謝玖追封夫人。注意的是,最早的「淑妃」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位號來使用,妃前的字是固定的,「淑」並不是徽號。唐代衍生出貴淑德賢惠麗華七個位號。宋朝添加宸妃等號。到了明清,妃作為一個獨立的高階位號,一般和徽號搭配使用。徽號字數一般為一個,也有二字三字。比如「康妃」「寧愨妃」「順懿密妃」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