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公平?

什麼是教育公平?是指機會公平(每個人都能參加入學測試,從而進入學校)?還是過程公平(每個人接受差不多水平的教育,換句話說沒有重點學校)?還是結果公平(接受完教育後每個人的水平都差不多一樣)?

個人覺得平常說的教育公平根本不是為了公平而是為了效率,高效地分配優質教育資源。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鍋粥,我們就當有100碗吧,怎麼分給100個人???

每人一碗?

還是先每人半碗,不夠還可以領半碗?

還是大家花錢買?

你只要考慮到有人能多吃,有人不太能吃,有人有錢,有人沒錢,你就知道這個問題討論下去沒有意義。

事實上,現在是1000碗粥分給100個人,每人一碗,你必須喝,喝不下去也要喝!喝了不夠的可以免費再喝一碗,還不夠用錢買。。。。最後,最能喝的有獎!

雖然說現在還有5%甚至都不到的孩子,沒有辦法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但是以中國現在的情況來說,政府已經很努力在做,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在一些邊遠的地方,甚至做到了學校幫你養孩子的地步。只要你送孩子到學校來,有飯吃,有衣服穿,還有錢拿(低保,不要小看三百一個月的低保,在某些地方,很管用)。

問題到底出在哪??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喊教育不公?

其實教育背了一口大鍋。

真正的問題在於:民眾的不安。

2015年,中國含移動端入網用戶超過了10億,也就是說,基本上做到了網路覆蓋,但凡能夠有這個閑得蛋疼的時間和能力來上網的人,他不會吃不飽,不會穿不暖。但是他們很焦慮,生,一刀下去兩萬起。老,各種病痛傷不起,病,這個就更別提了,死,一方五萬死不起。

大家為了自己的明天在焦慮。

衣,人家皮襖我穿棉。食,好不容易我吃上肉了,你們改吃素了。住,一平方三個月工資。行,別人開著奧迪我開奧拓。

大家因為身邊的對比在焦慮。

民眾希望或者認為,教育是通向安定及更優越生活的必然或唯一途徑時,無論教育資源如何分配,都不會讓人感覺公平。

我們所在追求的,是一個讓傻子都能平和幸福度過一生的社會,只有社會基礎保障和分配製度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無所顧忌地生活,並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夢想的道路上前行,並且為每個不同的夢想提供包容的心和公平的競爭環境,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安定的生活而不是生存的時候,人們對不公的聲討才會消失。

最後,有沒有人聲討過豬肉分配不均?這就是你問題的答案了。^_^


你的感覺非常正確,但是表述上有點問題,不是說現在追求的公平其實是追求高效率,而是現在壓根就沒追求公平,就是追求效率。

在這種條件下什麼是教育公平的問題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現實就是所有方面都極其不公平,不管是什麼樣的公平,隨便來點,也比現在公平。說到底,高層才不管你老百姓公不公平呢,反正不影響它的小孩上好學校。

至於什麼是教育公平,無非又是老生常談的左右之爭的問題,而在知乎這個精英社區,哪股力量強還用問么。

我個人認為,教育資源不同於其他資源,其他資源是平等的作用於社會各階層,年齡,性別的人群,唯獨教育,更多指的是對孩子的教育,最大的受益群體是孩子。從道理上說,人一出生全都是白板一塊,沒有人比其他人更有資格享受優質資源。所以教育公平就是讓所有人平等的享有資源。但是這隻適用於最初的起點,也就是小學入學,以後的資源分配,該考試還得考試。

至於怎麼具體操作,那是另一個問題,我的想法是,由於師資力量和生源質量(我假定學前兒童的基本素質是由家教決定的)是教育資源的核心,又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平均分配不同水平的老師和不同家庭環境出來的學生,那麼在一定的地區內部爭取平均分配行不行?或者換一種思路,既然沒辦法平均分配資源,那抽籤入學行不行?總而言之,不管採取什麼方法,就是要顛覆用錢買優質教育資源的現行政策。用錢買,肯定不公平。前提是你得承認孩子是無辜的,不管出身如何,人生的開端應當平等。小學入學之後,再談個人能力和努力,再以成績論英雄。其實即便如此,也可以合理預期,出身於良好家庭環境的孩子由於享受優良的家教等原因仍然會比家庭環境惡劣的孩子更可能變的優秀。然而現在的制度則是赤裸裸的叢林哲學,家長有錢有權,就可以壟斷優質師資和生源資源,而貧困家庭則註定要將孩子推入流氓學校的火坑。

不管實際可行與否,先建立起這個方向,才能往前走。現在的方向卻是背離公平,遑論方法。


好久沒回答問題,大概覺得自己太淺薄了,也就把自己的淺薄的觀點來和題主商討下吧,晚上或明天來貼我想到的東西


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現在學校教育做不好,請家教的請家教,送國外的送國外。每個人的錢袋子不一樣,生活的環境不一樣。所以不可能絕對公平。

所以,在我看來,教育公平只能在基礎教育中保證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在中等教育中能大面積助學金。高等教育能帶到款。

當家庭的經濟很差的,都沒辦法上學,這麼談教育啊,所以教育的公平根源還是消除貧困


個人比較贊同題主的看法吧。社會潛在的運行動力都是來自於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公平毫無意義,我們追求的從來就不是社會公平。

對於資源富餘者來說,他們追求的公平是將社會矛盾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儘可能的維持社會穩定,以更好的保護他們保有的財富,或者是降低保護財富的成本。

對於資源匱乏者來說,他們追求的公平是得到獲取資源的機會,或者是在資源分配上得到一些彌補。

這樣直接在天生擁有的資源上加以分析未免過於殘酷,而教育就很好的承擔了這樣一個過渡者的作用。

教育就像是一張網,承擔了兜底和篩選的雙重作用。某種程度上給了所有人看似公平的機會,遮蔽了每個人差距巨大的基礎。然而教育最根本的作用還是篩選。維持較高水平的社會生產力要求社會分工,而社會分工必然是要通過篩選的。篩選產生巨大的差距,容易失控,所以這張網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遮蔽。如果再把這張網的作用通過媒體加以渲染,那麼所有人都只能看到這張網,看不見天生的差距。比如宣傳某些成功者多麼的努力、某些高分者多麼優秀多麼全面發展云云,那麼通不過這張網的人,只會怨恨自己能力不夠、努力不夠,踏踏實實地處於社會分工的底層了。

至於要想真的達到公平,在教育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只有資源完全富足時,人們才可以各取所需,達到真正的公平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教育公平」指的並不是公平地接受公立學校教育的機會,也不僅是加大對於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資源投入;更重要的是,它指的是每個人都有權利接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並且不論其採用何種受教育的方式,都會被公平地對待。這就意味著各種教育形態、教育方式、教育內容都可以被平等地對待、自由的選擇,以及公平地被評估和認可。

(引自Aha學院創始人顧遠在教育公益雙年會)的閉幕演講《顧遠:公益助力教育,約束催生創新》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德国巴符州决定向非欧盟学生收取每学期4位数欧元的学费?
為什麼山東一本錄取率相對較高?
如何評價2016年清華領軍計劃6000通過,1100名北京考生的現象?
韓國教育是如何做到如此公平的?中國能借鑒嗎?
關於我國的教育,我的這些看法是否有道理?

TAG:教育 | 中國教育 | 公平 | 教育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