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學能力?

如題

上課就能很快掌握,但是自學連入門都難。請問如何可以提高自學能力?


之前在Coursera上面學習了一門課,叫做《Learning
How to Learn》,收益頗豐。

只恨自己沒能早點看到這門課,要不然當年高考就能多考幾十分了……

想要提高自學能力,或者說提高學習的能力,首先要看一下自己在學習方面存在哪些問題,下面我列出了一些我在學習的時候會遇到的問題,我想也是大部分人會遇到的問題:

  1. 拖延症
  2. 平時不學習,考前通宵學習
  3. 記憶能力不太好
  4. 使用一些看似有效的學習方法(思維導圖、標記很多高亮、一遍一遍重複的背單詞)
  5. 不知道有什麼學習技巧,也沒用過什麼學習技巧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存在上面的問題,那麼或許下面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當然以下的內容並不能保證一定能戰勝拖延症,或者一定能成為學霸,只是告訴你自己學習效果不好的時候,大概是什麼原因,又大概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解決。

上面提到的7個問題,現在來一個一個解決:

1.拖延症

首先了解一下拖延症的實質:

所以啊,朋友們,拖延症犯的時候不要自責,不要怪自己。

要怪就怪你的大腦,是你的大腦讓你難受的,所以你才沒寫作業,所以你才不交報告的,都怪大腦這個小婊砸。

但我們畢竟是有追求的人嘛,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還是想戰勝拖延症,好好學習,在deadline之前好幾天就完成任務。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可能你看過很多關於拖延症的文章,知道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如果你還沒解決拖延症,那不妨可以看看我介紹的這種方法:

如果你拖延症犯了,不想寫作業,解決拖延症的方法就是去寫作業!!!

這個方法是不是非常令人無語,非常讓人想掀桌(╯‵□′)╯︵┻━┻但是我要告訴你,這個方法非常有效!!!有研究表明,當你面對一件特別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大腦會產生神經上的不適,但是一旦你開始做這個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大概十幾分鐘,神經的不適就會消失,會真的消失哦~

所以說,不想寫作業,很痛苦,怎麼辦?去寫作業!

不想學數學,就看見就頭疼,怎麼治頭疼?去學數學!

你只要告訴自己「我知道我要做的事情很煩,但是科學家們說了,這都是大腦在欺騙我,而且只要我開始做這個事情做個十幾分鐘我就不痛苦了,那我就試著先做十幾分鐘吧」

寫十幾分鐘論文 跟 寫完一篇論文 比起來,是不是更容易操作呢?你只用克服了這十幾分鐘,接下來一切就很順利了。

2.平時不學習,考前通宵學習

很多人採用這樣的學習方法來應付考試,好像跟那些平時都在一直學習的人來比,也沒有考低多少分,甚至比他們考的分數更高。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學習一門知識,這樣的學習效果真的好嗎?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花十天每天學一個小時,還是花一天每天學十個小時學習效果更好?

這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明白兩個概念:專註模式和發散模式

明白這兩個概念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很清楚了,花十天每天學一個小時的效果更好。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能知道每天學一點確實是比考前突擊要效果好,但是我們又不太清楚到底效果好在哪裡。這可能是因為平常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總是認為「專註模式」才是實實在在的學習,「專註模式」花的時間越長,就學的越好,我們並沒有把「發散模式」當回事。花十天時間每天學一個小時的效果之所以好過一天學十個小時,是因為在每天的一個小時的「專註模式」學習之後,我們又使用了「發散模式」來鞏固知識。

如果把學習知識比作砌一面牆,那麼「專註模式」就是造出一塊一塊的磚,「發散模式」就是把磚整齊壘在一起的粘合劑。

如果想提高學習能力,最好採用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方式

3.記憶力不太好

記憶力對於學習來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說大部分的考試考的就是記憶力,而掌握一門知識也可以說是把這門知識的內容記到了腦子裡。記性不好對於學習來說可是硬傷。

但為什麼有些人就能一下子記那麼多東西呢?為什麼有些人就能一下子理解一個概念?

我們先來看看知識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儲存在大腦里的。

現在讓你回憶一下小學學到的「三角形」

你是不是一下就可以回想出,三角形有三個邊,三個角,有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三角形內角和180°……

你會發現,提到「三角形」,你可以想到關於三角形的很多相關的知識,或者說一組知識。其實知識就是以「組塊」的形式存在於你的大腦中。

你的大腦中有各種各樣的組塊,有三角形知識的組塊, 有四邊形知識的組塊,有微積分組塊,有打籃球組塊,有唱歌組塊,甚至還有穿衣服的組塊,穿鞋子的組塊。

「組塊」在學習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把信息有意義的結合在一起的邏輯整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意義的結合」這幾個字,組塊裡面的信息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通過某些邏輯或者其他方式聯繫在一起的。

現在我們回到剛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一下子記那麼多東西呢?他們有顆更大的腦子?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在短期記憶方面只能記憶四個組塊的信息。

現在3秒鐘的時間裡讓你記憶100個無規則的數字,是不是很難,基本上3秒鐘能記憶4個數字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你的前額葉皮層有4個插槽可以記憶四個組塊。

但是現在告訴你3秒鐘的時間裡讓你記憶從1到100的按順序的100個數字(1,2,3,4……100),別說這100個,再來1000000個也記得住。為什麼這下你就記得多了呢?因為這100個數字是按照邏輯順序被有意義的結合在一起的,這100個數字+依次遞增的邏輯順序 總體構成了一個組塊,這個組塊可以儲存的信息就比之前要大很多,而且更加令人開心的是,這只是一個組塊,只佔據了你短期記憶的一個插槽。你還有另外三個插槽空著可以來記更多的東西。

所以說,要想記得多,就要把知識有意義的結合在一起,很多人說的什麼記憶宮殿啊,聯想記憶啊,其實就是把無關的東西按照意義結合在一起。

接下來我們說,為什麼有些人就能一下子理解一個概念?

比方說有兩個人同時來學習勾股定理,他們兩個人都不知道勾股定理是什麼,但是其中一個,學過了三角形的知識、四則運算的知識、平方的知識,另一個人卻沒有學過這些知識。

那麼對於第一個人來說,三角形的知識、四則運算的知識、平方的知識已經是大腦中的組塊了,所以它們佔據了短期記憶的三個插槽,另外一個插槽用來記憶剛剛學到的勾股定理的一些信息,這四個插槽裡面的知識進行處理就可以很快學會勾股定理了。

對於第二個人來說,即使第二個人很聰明,理解能力很強,一下子面對這麼多的信息,什麼是邊,什麼是角,三角形怎麼分類,加法怎麼運算,平方是什麼……依然很難理解勾股定理,即使這個人聰明如愛因斯坦,但是沒上學之前的小愛因斯坦也比不過已經有了知識儲備的人。

「組塊」形成之後會更加容易放到長期記憶裡面,就像圖中所示,三角形的知識、四則運算的知識、平方的知識是本來已經存在在大腦中的組塊知識,而新習得的勾股定理知識在被理解和實踐之後也被放在了長期記憶裡面的恰當的位置上。

「組塊」這個概念就告訴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記不住不要擔心,通過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繫,把知識有意義的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記住了,理解不了也不用擔心,很可能是之前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沒有完全搞懂,先把基礎知識解決了再來解決這個。

4.使用一些看似有效的學習方法(思維導圖、標記很多高亮、一遍一遍重複的背單詞)

很多人學習的時候喜歡拿著熒光筆,還是不同顏色的熒光筆,把書本畫滿滿的,五顏六色的,但這只是讓你以為自己把知識都記到腦子裡了,其實根本沒有嘛,回想一下上面講到的「組塊」的概念,這些知識沒有被加以理解,形成不了組塊,也很難被放進長期記憶裡面。

而像是思維導圖,還有反覆閱讀材料,這些看似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有科學家進行了實驗,結果如

5.不知道有什麼學習技巧,也沒用過什麼學習技巧

介紹了低效的學習方法,下面介紹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

1.回顧:Jeffrey D.
Karpicke論文裡面被證實的有效的方法,看完書後,把書合上,回顧一下剛才看了些什麼。

2.小測試:和回顧的原理是一樣的

3.過度識記:同一時間反覆重複是低效的,但是如果每隔一段時間(更加科學的是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重複)來重複,效果會更好,尤其是在演講、演奏這些場合下,過度識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幫助你使得行為自動化。比方說你在準備演講的時候,如果只是練習了幾遍,演講的時候就可能會張口結舌,突然想不起來。但是如果一遍一遍的練習,即使熟練了還是繼續練習,演講就很難出差錯,就算是演講老手,也要練上70小時左右來準備一次普通的20分鐘TED。

4.在常規學習地點以外的地方回顧:假如你一直在自己的書桌上學習,那麼知識就會與這個學習地點聯繫起來,當你到一個陌生的教室考試的時候,可能就會忘記所學的知識,所以可以試試在逛街的時候回憶學習的知識。

5.交替學習(Interleaving):讓大腦更具靈活性和創造性,當你交匯了不同的學科,你能更容易地
在不同領域的組塊間創造聯繫。哲學家Thomas Kuhn發現,科學中大部分的範式轉變,都是由年輕人或者最初學習其他學科的人所提出的,他們不那麼容易陷于思維定勢
被先前的專業訓練阻礙思想

6.在前一天晚上制定計劃,並且把計劃寫下來:在前一天晚上制定計劃的話,發散模式可以幫助你在大腦中先想一下這個計劃怎麼完成,第二天或許就有更清晰的思路;把計劃寫下來是因為人的短期記憶的插槽是有限的,不要讓他們在大腦中佔據太多空間哦

7.考試的時候先看後面的大題:可以先讓發散模式幫助你理一理思路

8.運動和睡覺:不解釋!


記得以前看到過知乎上的一個回答「一直宅在家裡看書是否可行」。一個高票答案讓我深有同感,大意是:

你必須保持入和出的平衡。

你不輸出,等於沒有輸入。

直到開始輸出的時候才發現,以前所謂的讀過根本就是錯過,所謂的宏圖根本就是執念

跟知識的邂逅就跟談戀愛一樣,沒有什麼命中注定,能做成的事,能讀精的書,很少是從計劃表中來的。以為看完豆瓣上評分8.8以上的書和電影就會成為大牛嗎?TYTSP。

因為不論知識還是經驗的獲取路徑,永遠都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實踐和理論的往複折線。靠直線獲取的總是費效比最高的。就像你可以背大英百科全書,然而卻並沒有什麼卵用。

拿裝修打個比方,我們需要的材料,決定於我們想要設計什麼樣的室內空間。雖然你可以先去建材市場看看給自己提供指導,但一定不是直接跑到阿里巴巴建材區,點按銷量排行,買回來一堆高性價比的爆款,再考慮它該裝在牆上,還是天花板上。

即便是經過反覆推敲的設計,如果不能在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最終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曾經我以為,書只要堅持連續一本本看下去便能融會貫通,豆瓣已讀標記了不少,卻發現到頭來之前的書沒什麼印象,而對計劃要讀的書已然失去興趣。後來開始試著在讀書時摘抄些寫得好的段落並附上感受,並把讀後感發在豆瓣或知乎上。。剛開始寫的自己都看不下去:提筆忘詞,行文不通,最重要的是,我甚至發現一些章節我都忘的乾乾淨淨了。。。但不論怎麼不滿意,還是要寫,因為我發現這個習慣,讓我讀書的印象比以前深了好多。更重要的是,寫作讓我對如何用知識進行再創造慢慢產生了興趣---有時發現好像抓住了根藤條,順著它能聯繫的知識和經驗越來越多,而且竟然發現對需要讀的書看得更清了。(有的偏門冷知識,本來沒怎麼注意的,卻有時意外獲得了很多贊,從而也引起了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這也是網路互動帶來的驚喜吧)

學技能也是一樣的。 我是學建築設計的,我不止一次聽到身邊有人說要在暑假學習rhino建模,或者啥時候準備開始擼起袖子學vray渲染,學photoshop,學illustrator。。。幾乎都是無疾而終。我知道,這些東西,從他們翻開《grasshopper從入門到精通》,或者《vray渲染大師速成》這類書的時候,他們的興趣就註定開始喪失了。

而我最常看到的,也是我發現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做了一個project,必須要用到這個軟體,你不用想,保證秒會(當然過程是極耗精力的),不用想自己計劃要學這個還是那個,輸出的過程自然就會讓你瘋狂地看書上網學技能。不僅秒會,而且快捷鍵、小技巧溜得可以跟那些天天叫著「學軟體」的同僚們裝大師了。

找一個固定的創造力出口,讓你做的事來幫助你挑選你需要學的知識,而不是相反。比如在知乎答題,在豆瓣發文,或者是在博客寫作(至於微信微博就算了,知識在那都碎成渣了),亦或是靠搭建個個人網站來學習軟體和語言,或者定期發布攝影作品來學習某個主題攝影的技巧;至於英語,閉門造車可以練閱讀,但練不好表達,當年練托福口語的時候都是在網路上找小夥伴互相上傳錄音打分的。 因為你的輸出,是必定有反饋的,或者來自別人的評價,即便沒有,輸出的過程也會讓自己看清自己的盲點。

或許下次你在讀書後偶然和人聊天引起的思考,或者是哪個你必須踏足新的領域才能完成的任務,會故意露出那根藤條勾引你往上爬。那時的你,雙手抓著藤條,就不會伸手去到處夠那些對你不重要的石頭了。而且你會覺得,那些還在懸崖下還在猶豫究竟選擇哪條路徑開始攀登的人,很可笑。

原文傳送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E2MDUwMw==mid=240177694idx=1sn=8a1a78b746e73b14c195dc6e05efd737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這篇回答,是『如何有效縮短複習時間』回答的補充。原文請參見:節約複習時間的辦法? - Serious Howie 的回答。下面進入正題:

======學習的最佳實踐:主動學習======

上課更多是被動學習,是老師向你灌輸知識,循循善誘;而自學,強調主動學習,自己去『學習』,將外部的信息轉化為自己腦子中的知識。如何提高自學能力?這需要能夠主動去學習。這其中,是存在所謂的『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

貫徹這個最佳實踐,將主動學習的行為養成習慣,對於提高自學能力必然有幫助。

======學習的過程======

學習,獲得知識,就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知識管理的流程就是高效學習的過程。信息本身對人毫無價值,只是收藏沒有意義,需要將信息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只有主動學習,在不同時間間隔後多次回顧並進行有效輸出,解決現實問題,這才是有效的學習。

?起點,是外部的信息,這和知識有本質區別。對信息和知識進行區分,在腦中樹立這個牢固的理念,這是有效學習的基礎。

======第一步:提取概念======

定義:

從信息/資料中提煉出的基本的、抽象的、通用的、圍繞問題本質的理念或思想。

為了認識『概念』的重要性,我們借鑒一下李笑來對『聰明』的思考:

(什麼是聰明?)也許我們可以從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此人是否擁有足夠多且清晰準確的概念?

對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是否足夠清晰準確?

是否有足夠系統的方法論?

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經驗?

?

概念之於學習,就相當於磚頭之於蓋房子。

利用概念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擴充大腦容量(升級大腦的硬碟),幫助記憶。 對於學習,記憶是必須的,但對於記憶,理解和提煉總結更是必須的。 腦子裡裝概念,還是裝未處理的信息/資料,決定了你腦子裡能裝多少東西!

主要內容:

  • 提取信息中包含的核心內容,誰對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了什麼?最後提出的結論是什麼?這其中有滿滿的概念,很多你非常熟悉,很多你不熟悉,很多概念作者也沒有解釋清楚,需要你主動地從各種來源去搜尋資料,徹底搞懂這篇材料;

  • ?通過輸出檢驗自己的理解。簡單說,就是以教促學。你能用自己的話跟別人講出來,講定義,講原理,講例子,講得越好,說明你理解得越好。檢驗學習者對概念的理解尤其重要。

?問自己的問題:

  • 這些信息中包含的核心內容是什麼?誰對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了什麼?最後提出的結論是什麼?

  • 這些信息/資料背後的關鍵概念有哪些?

  • XX概念的定義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

======第二步:建立思維模型======

定義 :

一句話,思維模型就是『安裝在人腦中的App』。

每個『人腦App』,都專門解決一個主要問題,有一個主場景,它將將解決問題所需的不同步驟捆綁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解決行動方案和體系。

例子:

  • 交警的一套交通指揮動作,就是交警同志腦子裡的一個App,一個思維模型。

  • 高中物理課上,我們學習到的引擎的運作機理,在我們腦子裡也形成了一個App,一個思維模型。

  • 星巴克的員工三下五除二給你做出一杯拉花摩卡,是因為她腦子裡有這麼一個App。

問自己的問題:

這一段內容/這個原理是在講什麼?有什麼基本概念,這些概念如何組合起來?用自己的話表述(建立思維模型,概念之間的聯繫)。

?

幾點思考:

  • 如果我們對問題的認識有錯,這些思維模型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這到底是個新問題,還是我們已經知道答案(解決方案/思維模型)的老問題。所以說,『讀題』很關鍵。
  • 遇到新問題就要建立新的思維模型。不然,就像牙牙學語的嬰兒,見誰都叫爸爸,那就是嬰兒的思維模型應用出了問題,分不清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拿老問題的答案/思維模型來解決新問題,認錯了爸爸。
  • 我們掌握了這些思維模型,在腦子裡裝滿了無數有用的解決方案(思維模型),這就是我們的『思維』,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立刻調用這些模型,順利解決問題。

======第三步:建立聯繫======

定義:

李笑來對思考所下的定義,我深深認同,倍感欽佩:

所謂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建立那些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聯。概念是必要、清晰、且準確的,它們之間的關聯也應該是準確的。

蓋房子,只有磚頭(概念,從信息和資料中提取)不行。還得有水泥(概念之間的聯繫)。 思考,就是水泥。

主要內容:

  • 將新知識融會貫通,

  • 將新知識聯繫到舊知識(一定要將新知識放到原有知識體系的大背景下)

  • 將抽象概念聯繫到具體事例

例子:

  • 新知聯繫舊知:

學習歷史時,歷史故事展開的越多,你從中學到的越多。你用更多方式賦予歷史故事以含義,例如,將故事和你對人類野心、命運波瀾的理解聯繫起來,你對故事的理解就越深。

例如學習CAPM時,你就得明白『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僅僅是對權益進行定價,這個思維模型用來解決權益資本成本的問題。要聯繫到債權成本、股權成本、一定資本結構下的加權平均成本(WACC)、這個模型的基本假設有哪些、假設發生變化則如何應對,CAPM在企業估值環節的具體應用。

  • 抽象聯繫到具體:

學習抽象概念時,學習角動量這個概念時,就要聯繫滑冰運動員的旋轉動作。四肢向身體收縮時,她就轉得越來越快。

在不斷建立聯繫的過程中,你原來『已經掌握』的幻覺就被不斷打破,你對新知識的概念理解愈發深入,對思維模型的掌握越發順手,聯繫越發深入,最終才能達到精通,在現實問題中隨手應用。

問自己的問題:

  • 這一段內容和我的已有知識有何聯繫(新知識聯繫到已有知識)?

  • 這個抽象概念,和什麼具體實例有聯繫?有何聯繫(抽象聯繫到具體)?

======第四步:理論聯繫自己的實踐,解決現實問題=====

問自己的問題:

  • XXX理論在現實中有什麼例子(應用到實際案例)?

  • XX概念/理論和現實例子有什麼區別?有什麼聯繫(理論與現實的對比,深化理解)?

建議:

  • 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我們的學習,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這種情況下的學習效率最高,我們也最有動力。
  • 所以,很多時候,莫名其妙的東西不學也罷。淺嘗則止的興趣害人不淺。
  • 對信息,要有意識區分對自己是否有益。信息如同食物,吃多了消化不良。每個人或多或少存在信息焦慮,要有意識地面對這個問題,加以克制。

======第五步:新知識整合到已有知識體系,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

建立內容完善、結構清晰、邏輯連貫的知識體系,是達到精通/『學會』的一個必要條件。

那麼,怎樣才是精通/『學會』?

精通,不僅僅是知識一手在握,腦子裡的知識能隨時快速調用,而且還對如何使用有概念性的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任何領域做到精通,不論是做飯還是成為CPA,或者成為外科醫師,都需要漫長的積累過程,從知識的積累、概念的理解、判斷和技能的形成。還要不斷練習新學會的技能,努力去做,去反思,在思維中進行演練。

積累過程中,經常思考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方法可以是測驗考試,也可以利用費曼技巧(feyman technique)。

建立內容完善、結構清晰、邏輯連貫的知識體系,是精通的一個必要條件。

知識結構高手(high structure-builders)善於並勤於識別資料中的基礎概念、基本內容模塊和基本原理,並主動判斷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原有知識的聯繫,和現實事例的聯繫,然後主動將其納入原有知識體系中。

這是一種有意識的習慣,需要努力培養,用實踐來培養。

請參考我的回答: 如何構建自己的筆記系統? - Serious Howie 的回答

======結論======

簡單總結一下:遇到全新的學習內容(information),我們有意識地提煉其中的概念(concept),建立概念之間的聯繫(思維模型),再聯繫已有的知識,聯繫實際的例子,最終,外部的全新學習內容(external information)就被我們大腦吸收,成為真正掌握的知識(internal knowledge)。然後,我們將這些知識整合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我們的知識體系也實現了成長,得到進一步完善。

?

我個人認為,自學能力其實就是通過不斷學習來培養的。其實大概就是上面的五步。

最後再說幾點:

  • 一切的前提是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 然後,要主動學習。按照這五步來思考。
  • 輸出、分享、解決問題,這是對學習最好的檢驗。

與一切學習者共勉。


自己的文章貼過來回答,原標題《不明白大腦如何運作,自學是無效的》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且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千古劉傳(qiangulc)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但請自覺保留以上版權聲明。

大腦是用來思考的,從小我們都被如此教育,以至於這條準則近乎於常識。然而,一旦脫離教育體系,無人指導,需要靠自己去甄別信息、學習知識的時候,這種常識卻成為了思維底層最大的盲區。

大腦運行的基礎原則

來看一道小題:

傑克正看著安妮,而安妮整看著喬治。傑克已婚,喬治未婚。請問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著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無法確定

你的答案是哪個?

研究發現,人們在這道題目上的錯誤率高達80%。很多人選擇了C,正確答案應該是A。要回答本題,需要對所有可能性進行分析排除。這種析取推理是系統性且速度較慢的處理方式。

有趣的是,當被告知需要用這種方法去解題時,絕大部分人都可以答對,但是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都不會自動進行析取處理。心理學家Susan Fiske和 Shelley Taylor將這種思考方式稱之為認知吝嗇鬼(cognitive miser)。

humans, valuing their mental processing resources, find different ways to save time and effort when negotiating the social world.

大衛.赫爾在《科學與選擇:生物進化與科學哲學論文集》寫到:

人類大腦所遵循的準則是:能不用,則不用,該用腦時也不用。

除非認知環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們會儘可能地避免思考。比如,對於一個老司機,駕駛中的動作幾乎不需要思考,開車的同時還能聊天、聽音樂、思考工作。你去一家餐廳,你不會這樣對自己說:「這裡有些紅色的東西,也許是地毯?那個穿制服的人是幹什麼的,是服務員嗎?」

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問題,看上去是在思考,實際是在做記憶檢索。我們會優先在記憶中尋找解決方法,很多時候這樣做很有效,比起思考來說更省力。事實上,人們利用記憶解決問題的次數比你預期的要多。研究發現,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選手之間的差距,其實並不是他們思考能力的差異或能否走出一次妙棋,而是他們熟悉的棋局多寡。

根據以上,大腦總是避免思考的。我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大腦運行遵循最小行動、最經濟的原則。

那麼,這樣的一個大腦,記憶工作的方式是什麼呢?

經濟的大腦如何記憶

大腦記憶的簡化模型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當前正在意識、思考的區域,比如你正在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信息以及你正在思考的內容,都在你的工作記憶中。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顧名思義。我問你,你的初吻給了誰?你頭腦中立馬出現的那個人(搞不好是條哈士奇),這個過程就是信息從長期記憶提取到工作記憶的過程。在我問這個問題之前,這個信息沒有在你的工作記憶中,它在你的長期記憶里。

我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限,只能同時容納7±2個有意義的信息組塊(chunk)。例如,你可以嘗試用5秒記憶這一串字母,然後遮住嘗試複述:

XCN,NPH,DFB,ICI,AMC,AAX

大部分人能記住7個左右的字母。

換一組試試:

X,CNN,PHD,FBI,CIA,NCAA,X

相信這一句你能記得更多,因為出現了CNN、FBI等有意義的組塊。

那麼,我們的記憶模型如此工作,對於學習有哪些有價值的啟發呢?

事實性知識先於技能

根據工作記憶的原理,我們很容易發現,事實性知識是多麼的重要。以上述的字母表為例,如果你的事實性知識中沒有CNN、FBI、CIA這樣的概念,你無法對信息進行組塊(chunking)。

一些研究者認為「四年級掉隊」現象的原因在此。該現象指的是社會經濟背景較差的學生,在學前班到四年級之前閱讀能力均表現正常,但在四年級後突然無法跟上同齡人,之後幾年愈加嚴重。因為四年級前的閱讀指導重在發音,而四年級之後則轉向理解。這時,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反而具有了極大的優勢。相比其他孩子,他們的家庭條件讓他們有更廣的視野和知識面,根據工作記憶的原理,他們在學習新事物時,能更好地識別有意義的組塊,學習記憶的能力當然更強。

事實性知識使得信息組塊成為可能,換一句話說,事實性知識實際上擴大了我們的工作記憶容量。

假設A有10000個事實性知識,B有9000個事實性知識。假設兩人每個月同樣學習500個新知識,由於A背景知識充足,A能記住10%,B只能記住9%。十個月後,知識差距就從1000擴大到1047。照這個趨勢下去,A的知識儲量只會越來越多,B很難追上,這就是知識的馬太效應。

比起技能來說,事實性知識作為知識增長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根據大腦記憶的簡化模型,信息必須先進入工作記憶才有機會進入長期記憶。你的記憶不是你想要記住或你嘗試記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大腦總是避免思考,而學習是要對抗這個趨勢。

「必要難度」理論指出:記憶的存儲與提取呈負相關。存入記憶容易,提取出來會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麼,提取會更牢。這也證明了,只有在工作記憶中進行深度加工過的知識,才能有效存儲在長期記憶。

我有一個比喻,學習與健身相同,是否真正的有收穫,是看訓練後有沒有這種狀態:力竭。肌肉的增長,是肌纖維的撕裂與重建,撕裂的典型特徵就是力竭。如果沒有,說明運動不到位,強度不夠。同樣的,學習後若出現「認知力竭」的狀態,能說明:至少你是在學習區學習,知識有在工作記憶進行過深度加工。上文我們提到過,工作記憶容量有限,知識進行深度加工時,會耗費你的所有心智資源。出現認知力竭,恰好證明你動用了所有的工作記憶資源,這是有效學習的典型標誌。否則,你的學習僅僅是停留在舒適區。

以此來看,我們生活有不少人的看書只是消遣娛樂,當然這無可厚非,但冠以學習名義,就名不符實。如果明白認知力竭這個道理,並且能恰當運用,即便是看電影、打德州都是在學習。

那麼,除了認知力竭,衡量學習有效性還有沒有其他標準呢?

學習是原有經驗的遷移

學習科學中,遷移的定義是,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東西遷移到新情境的能力。Tesla的CEO馬斯克將物理學的思考原理,用于思考商業問題,就是一種遷移能力。查理芒格一直推崇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將各個學科的理論框架混合應用處理投資問題,是一種遷移能力。我學過一個TTPPRC商業分析理論,是風塵棋客從泡學理論中遷移出來的。無論是學術中還是商業中的牛人或專家,無一不是有極強的知識遷移能力。

不少文章曾提到新手與專家的差距,取決於刻意練習的程度。此話正確,但我不敢苟同,因為缺少條件的限制。研究表明,當一個科目在單一而非複合情景中傳授時,情境間的遷移就相當困難,知識尤其容易受情境制。

對於自學者來說,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如果長期在單一情景中進行刻意練習,該情景下的知識技能當然會極其熟練,但其遷移能力被極大的限制。例如,一個理論實戰知識極其豐富的營銷人,如從未在泡妞時有意識地使用營銷理論,他恐怕很難將泡妞和營銷理解為同一件事。同理,如果他的營銷理論學習和練習,沒有在戀愛、求職、工作等情景中進行,他也很難將這些事情用一個視角看待。

那麼,如何促進大範圍的學習遷移呢?有三種方法:

1、解決具體案例,然後收集其他相似的案例,目的是為了抽象出能幫助我們進行彈性遷移的一般性原理。這可以理解為歸納法。

2、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然後加入到「如果——怎麼辦」類問題解決中來,或者問自己:"如果改變問題的這一部分,怎麼辦?」。

3、嘗試思考不僅能解決單一問題,而且能解決整個相關類群問題的方法。例如,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公司,不如思考如何同時做好十家公司。

總之,要使知識產生大範圍遷移,必須在更高的抽象層面上表徵問題。

學習如何學習

查理芒格在近期最新的問答中談如何減少錯誤:

「我和巴菲特做了兩件事(去減少錯誤)。第一,我們花很多時間思考。我的日程安排並不滿,我們坐下來不停地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更像學者而不是生意人。我的系統總是坐下來靜靜的思考幾個小時。我不介意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巴菲特也是如此。」

那麼,當我們停下來思考的時候,思考必然會出現錯誤。這時,又得靜下來,思考自己如何思考,這是為了避免生活中出錯的二階操作。學習如何學習亦是如此,學習的目的是減少不確定性,如果學習本身方法不對,再怎麼勤奮都是浪費。

我很喜歡李笑來的理念,學習學習再學習,第一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第三個學習是動詞。連起來的意思是,學習如何學習,然後再去學習。


任何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最難的就是入門。光那些陌生的名詞和概念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我多年來屢試不爽的經驗是,入門的最好辦法,就是報名參加一個該領域較為權威的資格考試,直接拿考試教材作為入門上手資料。坦白講,雖然中國人編寫的考試教材一向廣受詬病,但卻符合我們從小應試教育培養的思維模式,章節層次分明,知識點概括的很全面,比起市面上亂七八糟的其他書籍,正確率也可以得到保證。再加上考試的壓力擺在那裡,也給了足夠的學習動力。

通過考試之後,再慢慢涉獵該學科的各類經典名家著作,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作為一個對自己本專業毫無興趣的超級宅女,我從讀書那會兒,就開始了漫漫自學征程。我看的第一本會計書,就是注會教材;看過的第一本法律書,就是司考輔導書。現在正在自學金融和心理學,選擇的入門書,也就是CFA的一級教材和心理諮詢師考試用書。

至於考試之後么,我來現身說法說說自學效果。會計成了我賴以謀生的工具,給公司里那些會計專業剛剛畢業的研究生做做老師是沒什麼問題的。至於法律么,我後來又利用工作業餘,讀一些書,比如說《西窗法雨》和張明楷的《刑法學》,當然還是遠遠不夠的,但基礎有了,讀起來就有興趣多了,理解的也更為深刻,當然遠遠不夠,大家不要嘲笑我,我就是一家庭主婦,還在繼續努力中。


離開校園,反而很多東西需要自學。

而在大學很多人沒有被培養的就是自學能力,連預習和複習都搞不清楚,知識點之間聯繫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建立,怎麼問問題更是一無所知。

恰恰是跟在老師後面太久,而忘記了自己跑起來是什麼樣。

我覺得自學是必備的,那麼怎麼提高自學能力就變成了一個關卡。

我個人覺得提高自學要有這麼幾個前提。

1、讀書要有目的,你要為了什麼而讀

很多人抱怨讀了很多書都忘了,腦子中好像什麼都知道又好像什麼記不清楚,腦子裡的知識就是一團漿糊,那是因為你沒有想過讀書的目的。

你為了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目標,你為了去哪裡,如果你連個方向都沒有那麼什麼地方來的風都是逆風。

你要十分明確你是為了知道什麼,為了了解什麼而去讀書。是考試還是論文是為了完成工作還是項目,這是你需要找的一個目的。

2、真的理解。

我所說的理解是明白概念到底代表什麼。當定義中出現了自己不理解的辭彙麻煩多問一句這個是什麼意思?善用搜索引擎,自己不懂的時候不要就馬馬虎虎過了覺得無所謂,對於不懂的概念應該零容忍,問到你懂為止。

3、會抓住重點

很多人都知道二八法則,百分之二十的知識點涵蓋了百分之八十的內容,但是我發現很多人其實不清楚脈絡和重點到底是個什麼鬼。

這都是因為跟著老師亦步亦趨,最後連自己怎麼學會都不懂,老師說這個是重點,學生就只會說哦,然後記下來。你有沒有深思過為什麼這個是重點?怎麼找到重點就變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其實重點就在目錄中,目錄意味著壓縮的信息,模型是簡化的結構,結構又是什麼,結構是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這裡解釋一下壓縮的信息,目錄簡短几個字概括了一章的內容,實際上它提取的是最關鍵的部分。模型是簡化的結構意味著,模型是存在某些失真,它擴大了最重要的部分而犧牲了別的東西。例如建築模型和建築就不是同等大小,所以它為了更好地表現特質而犧牲了一些並不是特別重要的部分,而留下了最精華的內容。

結構是指a和b之間,為什麼a不是b,a和b結合在一起用會有什麼效果。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我怎麼在目錄中繼續抓重點?怎麼找到那百分之二十的知識點?怎麼找到結構?怎麼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4、會問問題

上面是我寫的關於如何問問題的十二原則,有人問我一本書怎麼抓重點,不知道從何下手。

學過的東西馬上就忘了怎麼辦? - 錦小錢的回答

首先你先看一看目錄,根據每一個小標題每一小節,按我之前寫的答案,一個個開始問自己,然後你會發現有些東西很重要,而有些知識點只是泛泛而談,還有一些知識點在前面出現了,在後面也有他的蹤影,就像是一根線,穿插前面和後面,這種前後都出現的東西,承前啟後的知識點也是重點。

當你不斷問問題的時候,有些知識就開始建立聯繫,把你已知和未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

你可以畫圖,用箭頭把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就像是一張大網,有那麼幾個點是有很多條線穿過的,就是重點。

然後你就得到了一張網狀圖。

5、拓展

知識點的掌握分為幾個層次,是什麼?為什麼?怎麼用?

而拓展就是為什麼的體現,拓展分為三種拓展。

首先是深度拓展,知識來源於何處,怎麼被發明的,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個概念?

其次是橫向拓展,橫向拓展就是什麼概念和這個概念相同或者異同點,為什麼有地方相同又為什麼又有不同,圍繞這個概念還有什麼,這個概念是為什麼而服務的。

橫向和縱向其實都是為了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建立結構。

而最後的縱向拓展,則是為了把知識用起來,我曾經說地理可以和歷史結合在一起,應該說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你可以把《君主論》裡面的某些做法,在你平時的為人處世進行使用,這時候縱向拓展已經深入到怎麼去用。

也就是建立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繫。

實際上天底下的知識本來就是一體的,只是人們為了更好地學習它們才把它們分開的。

6、給自己設定一個項目

可以預期可以實施的項目。

在九月十號我將背完多少單詞,這個是目標,由此可以每天推進多少,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能夠推進並且具體化,每一天都有事情干,也能出成果的事情。

我學了哪些知識點,要做什麼,要掌握什麼?這個就是你們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要過六級,這玩意不是目標,不要泛泛而談,要具體要有時間截止點,每一天做什麼都可以具體落實下來。

以上是我個人經過閱讀如何高效學習以及如何學習這兩本書的輸出,我希望我下一次答題的時候能夠更加深刻,甚至於是更加具體清楚明白地把想法表達出來。

並且能把兩者真正地結合在一起,再加上如何閱讀一本書,成為一份具體的攻略,可以走的地圖。

對於我個人而言也是一種啟發。

能夠有所感悟也罷,沒有感悟也罷。

有的人不用到我回答問題底下顯示你的高端,說毫無用處或者開嘲諷了,我沒你這麼聰明,有本事的話自己開貼說。

我是來這裡分享的,所以我沒有必要聽一些毫無理由的嘲諷,我聲明如果你不是言之有物,我會刪評論拉黑。

並不是無法接受其他意見,只是老是這樣會很容易冷卻我答題的熱情罷了。


抱歉,因為一句異議便刪了之前的內容,現在看來實在不該。

------------------------------------------------------------------------------------

我以為,學習和物理、化學、設計之類一樣,是一門學問。

既為學問,便有其知識體系,有其基礎理論。

想要學習學習,卻不學習學習的基礎理論,就像學物理跳過牛頓定律,學化學不看元素周期表,學設計拋開三大構成,用十倍力,收一成效。

而所謂學習能力,和編程、繪畫等其他能力本質上也沒有太大差別。

沒聽說誰不學語言光盯著人家的代碼學編程的,也沒聽說誰不學線條、光影,單看著名家的作品就學成繪畫的。

所以我看到類似的問題就好像搞編程的被問及,如何學編程一樣,真不知如何談起。

但也不完全一樣。全世界的人想學編程的時候都知道找幾本書來讀讀,先上手一兩門編程語言。可一到學習上呢?


這個問題我們分成兩部分來說,第一部分,就是你說的如何入門。第二部分,再說如何自學。

首先,入門這種事情,有靠譜的老師教,一定是大概率快過自己學的。

就拿我自己的心理學的自學經歷來說,從開始學,到真正意義上入門。中間經歷了好幾年的時間。通過買了許多的自己覺得是心理學的書籍開始。讀到真正意義上對路,中間彎路繞了好久。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在這個門口打轉轉,最終成為民科。

因為這個過程中,正確知識和錯誤知識混雜,而作為新手來說,無力分辨其中的對錯。往往把錯誤的知識當作對的學習。或者還有那種不準確的知識,這種知識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能夠暴露其不準確的特徵。而這種情況,日常並不常見。所以會很容易混雜在正確知識裡面。

撇開知識正確性,和準確性之外。我們在學習理解的過程中,還有理解和應用熟練度的問題存在。也就說,一個正確的知識,還有可能被我們自己用錯的時候。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沒有老師的存在,你就很難判斷倒是你用得不對,還是這個知識本身有誤。

所以,作為入門,非常建議找個靠譜的老師跟著學習,效率高太多了。即使像我現在勉強入了門,最近找了一個靠譜的老師,從頭開始學心理學。立刻發現了自己原先學習中存在的不少知識結構中沒有被準確關聯的部分。而且,老師一上來推薦的書,其實如果我早點知道的話,至少省掉2~3年在門檻外面瞎逛的時間。

那哪裡找靠譜的老師?一般來說找這個行業的專業教師優先,其次才是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員。為啥這麼說,其實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員,他們面對的內容相對會偏向於他們工作的範疇之內,有第一手資料,但面相對比較窄,對於入門來說未必合適,第二,好的專業人員,未必是好的老師。建議可以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專家盲區。專家容易忽略了學習的必要過程。但是作為教師,相對更為了解人學習知識的過程。可以給出合適你當前水平的內容。

這個看似麻煩,但就長遠的學習來說,這個才是最為省事的一條路徑。

其次,如何自學。

這方面大家都說了很多了,我不一一贅述了。我就講一個點,把自學當作健身運動來理解。就像人無法一下子舉起大重量一樣,我們的大腦也無法一下子進入高強度的自學。但對於這個概念的忽略,使得我們大多數人往往在設定自學的計划過程中,過度高估自己的能力。結果導致自學計劃的各種流產。

你能夠學多久?讀幾頁?注意進行記錄,這是你能力的範疇。以這個為基準,設定學習的強度才是更為合理的。

另外,無論你學什麼,但真的建議學習一下學習學,了解一下腦是怎麼工作的。就像健身前了解肌肉是增大的,脂肪是怎麼消耗的。當我要力量,還是我要耐力,還是精準的肌肉控制該怎麼訓練。大腦也是有類似這樣的規律的。學好了,學習的效率事半功倍。


我以為,「自學能力」就是「學習能力」,沒有「自學」與「他學」之分,真正的學習就是自學,不指望別人,不依賴環境,全靠自己。學校提供了學習的夥伴、師長和充分的時間,但如果不自學,其實也只是隨大流混畢業而已。

學習能力,就是對學什麼、怎麼學、是否學會這三個問題的理解能力。

1.學什麼?

一句話,要讀經典,讀原典。

經典,就是一版再版的著作,是大師的代表作。原典,就是原文,科技方面主要是英文,國學方面自然就是古文了。

這麼說有點抽象,我們反過來講,不要讀什麼?

一不讀網路文章,紙版圖書有編輯、有出版、有成本,所以質量高得多。

二不讀「xx解讀」,「細說xx」這類書,不讀經,只讀傳,是想吃現成飯的懶惰表現。就算看十遍《明朝那些事》,也不如看一遍《明史》來得深刻。

三不看學習類視頻,視頻是典型的廣播媒體,凡是廣播媒體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以受眾中的最低水平的受眾能聽得懂為製作準則,是很浪費時間的學習方式。

以上不要讀的,不是全都質量不高,只是質量高的太少,篩選成本太高,在你還沒有篩選能力時,往往是浪費時間讀了壞書。

經典和原典讀多了,再看市面上層出不窮的新書,就淡定了,書越看越薄,即是如此。

2.怎麼學?

一要快。一件事要想做成,就要在一段時間內全力去做,有條不紊地做一年,不如拼盡全力做一個月。學習也一樣,在一段時間內高強度地拚命學習效果最好。

二要量化。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把小目標拆解成每天的學習量,讓遙不可及的目標變得具體、可實施。

三要分享。不僅要看書,還要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教授給他人,能看懂得別人寫的,也能講明白自己想的,學習好像是從外界輸入大腦,但最佳的辦法竟然是從大腦再輸出給外界。

3.是否學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是否學會的唯一標準,能把學到的東西用起來,就是學會了。讀工程類書,如計算機編程,要能用學到的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才算學到手;讀非技術類書,如管理,要能夠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才算沒白讀。

每當學習一項新技能時,都從這3個方面思考,就一定能學會。


從前有個叫費曼的人 有個叫蘭徹的人向他兩學習吧 1費曼他的學習方法叫輸入必須輸出法 怎麼用呢 先學這個知識然後呢擴展從起因歷史角度看從橫向聯繫看 這點啟示我們盡量與自己有的經驗聯繫學的知識 由這個知識儘可能的向外挖掘更多的知識注意 為了使知識記的更多更牢 結構記憶法 這點啟示我們盡量看系統的專業書 並且要多看幾本 不記都找得到相似之處 好了輸入做到 為了檢驗你是否學會了費曼就會找個本子寫下來知識點 並把自己想成老師正在給學生講出這個知識點 如果講不來的地方就倒回去重看 直到可以講解透徹這是輸出 還有個方法是實踐法 但知識不一定能馬上找到好環境用出來檢驗所以費曼的方法將就用吧 學而不思則罔 學思結合古人說的 但多數人都知道少數人真正用上 千年之後費曼出現 費曼學習法 蘭徹君 是我心中的大神啊!學習真不是課堂上的被動輸入知識下來再記個十遍八遍的

老師不了解你他在滿堂灌沒思想的老師不聽也罷 反正知識是否真正獲得全靠你自己 像蘭徹一樣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踐 自己靠自己 不懂問真正的老師 問度娘 問知乎 可多了 你要在課堂上當乖學生到何時 浪費我時間的老師 效率又不高 下課還要自己記的老師不聽也罷 但是 對於技能步驟的學習還是要聽 看 學 問 做的站在巨人(優秀的人會的人)的肩上學習最好比自己做小白探索強 快 有效 哈哈 說得容易我還在學習中呢 為自己學會東西輸出的觀點鼓掌 學會了嗎?(從應試教育中出來的在試著改變的學習者) 是什麼 為什麼用處 怎麼做 條件主客觀條件因素1知識是什麼,用處。分類整理2自己腦袋 興趣吸收方法3方法人書行動4途徑網

慧學習 有效少時最終自我建構建立知識在腦中強結構 用得了 會用有用的知識強結構學知識時分類及結構 用時強化結構 隨用隨取條理清晰思路快准


就像從小到大需要用考試成績證明自己一樣。必須有個標準和結果,來評判你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自學。

沒有結果,嚷嚷著我努力了,我每天學習到深夜,我背了幾十本書,其實都沒有用。

自學比在學校還難的是,要麼這是你很感興趣的東西,要麼是對你很有用的東西,那成果的考核不是每天自己給自己出張考卷考到滿分那麼簡單的。

除了必要的決心和毅力,在晚上躺在床上入睡前,可以捫心自問,我今天學了多少東西?--這些知識以後能用在哪? -- 照這樣下去,10天後的我和今天的我有區別嗎?一年後,兩年後的我,能力能提升嗎? 昨天和今天的進步區間大嗎?

這時候你會愧疚,今天是看了一本書,但書的內容我都快不記得了,我看完了也不會對我有太大影響,一年後的我還是那個我;我雖然寫了一篇作文,但是和昨天的作文水平比起來沒有提高多少,明天應該在某一方面多關注一下---看,是不是計劃自然就來了?

所以,是不是要折磨自己,想盡各種辦法,來提升到自己心目中認為的進步?

不論是看書,做題,上網,請教,做項目,那不管,都是你想出的辦法而已。

只要朝著目標努力,並且有一個學習的進度速度。

那學習到什麼,什麼時候能學到什麼程度,其實都在你手中掌握。

這也是傳說中的,幾天速成自學一門課,也叫用心。

掌握這種瞭然於胸的感覺,也就是掌握了自己。

剩下的,就用行動和經驗填充吧。


看問題描述可以判斷題主應該在中學或大學階段,想問的是如何快速高效自學某一學科。

我就主要以提高這方面的自學能力來回答,適用範圍:短期學完本學期課程並掌握90%以上(可以用來高效抱佛腳,不過這樣就太可惜了…)

個人親身經歷:大一努力聽課、按時完成作業、每門課都預習複習......總之就是把高中的學習方法延續到大學,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包括自學、聽課),課外活動幾乎沒有,結果最後大一的CGPA 3.86/4.30。(學校給分不水,CGPA3.46以上是排名前20%。)這個投資收益比太低了,不但成績沒有突出得好,而且其它事情也耽誤了。我要在之後的大學生涯中加進去我想參加的活動、多學習一些一直想學的技能、積累人脈......照這樣下去怎麼可以完成呢!於是我在大二上刻意訓練自學能力,終於將學習時間降了下來,自由地安排了其它活動,並且學的五門課也都是A或者A+, SGPA 4.12/4.30。

大二上學期我每星期有10-15小時兼職、中間考了2次雅思、忙了一些校內申請,並且教學周的最後四周的時候經受了比較大的打擊以致根本學不下去;所以留給我學習校內知識的時間並不多。下面以我3天自學完統計課 (business statistics)來具體講一下怎麼高效自學。

一、看目錄或者課程的syllabus,掌握大致結構,制定學習計劃。

比如這門課有8個大Topic,前兩個Topic是基礎的導入性知識(細心記憶打好基礎即可),而3-8環環相扣,每個Topic都需要真正理解(重點學習,需理清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

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

二、快速掌握基本概念,即時反饋

選擇最簡單信息量最少的學習資料(老師上課的ppt或者最基礎但架構齊全的入門書籍),只看粗體的基本概念和定義,看不懂的一兩條可以看一下解釋;重在清晰掌握基本工具,現階段不要追求理解深度。(這大概每個chapter用1小時就夠了)。

重點在於這裡——即時做練習得到反饋。這裡的核心是:不要以追求答案為目的,這不是一次模考,而是篩出需要花時間學的內容。第一遍學習過後肯定做題很多卡殼,我們要做的是仔細觀察自己的思維,找出這些卡殼的點(比如一些零碎信息沒記住、概念理解不到位、方法使用不靈活),以解決問題的思維把它們一一列出並且搞透徹。(這一部分也可以在1小時搞定)

這也是自學的精髓:選擇性地學習,學你真正用得到的東西。這種感覺很像以色列農業里的「滴灌」,每一分學到的知識都直接導向問題,每一分學習上的努力都直接轉化為成果

三、階段測試模考,將深度思考用在最有效的地方

完成了以上兩步,大概可以在這門課達到85%的掌握水平,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全部達到了課程的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但是每個課程都有它或深入淺出、或需要學生獨到見解的15%(這也是區別開學生真正水平的地方)。要達到這樣的高度,需要有透徹細緻的學習和深入而有聯繫性的思考。不過通過模考可以發現,這種類型要求總是集中在某幾個知識模塊里。我們針對性地在這幾塊下功夫就可以了。深入思考很費精力,所以要把它用在很值得的精確的位置上。

四、建立知識體系

這又是自學的好處了,因為認知初始階段是完全由自己掌握,並且是由粗到細的,所以很容易將它們構架成一個宏觀的體系(也就是對這門課的提綱挈領的掌握了)。並且這樣可以把學到的知識點內化成為自己認知體系中的一部分。

PS: 我認為自學並不需要了解多少心理學、時間管理、甚至大腦的功能......最需要的反倒是不被外界評判標準和所謂的科學依據束縛的,對自我思維的觀察。你就是自己的教練。


先花時間,效率其次,時間往往在你思考如何最佳解決問題時溜走了


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你可以一天上九節課兩節晚自習,你可以一天寫完兩支筆芯做至少三套卷子,你可以早起十分鐘晚睡十分鐘記幾個單詞和成語,你可以用玩手機的時間弄懂一道數學題,用看雜誌的時間寫完一篇英語閱讀,你可以把K歌看電影聚會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總有人比你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  高考報考人數915萬人,其中907.7萬人不與你在同省。同省中其中1萬人已被保送,2千人對大學後就業沒信心不參加高考,8千人是裸考,9千人不能正常發揮,1千人會遲到,4.2萬人不和你考一個學校,剩下1000人,630水平不如你,369個會產生心理問題。你的對手只剩自己!  不管你有再多的興趣愛好  再多的社會關係再深的對努力學習的厭惡之感在你青春期的某一個時間點你都會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高過所有你要無欲則剛你要學會孤獨你要把自己逼出最大的潛能  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麼努力向上爬要麼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里這就是生活.  六點起床很困難,背單詞很困難,靜下心很困難……但是總有一些人,五點可以起床,一天背六課單詞,耐心讀完一本書。誰也沒有超能力,但是自己可以決定一天去做什麼事情。你以為沒有了路,事實上路可能就在前方


The overarching paradigm that has driven my success in self-study is a meticulous focus on optimization.

If you think about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nvironment, many teachers have never taken the actual exams they teach. They also have to teach to a class of 20+ students usually tailored at the median level, meaning that high performing students and weaker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neglected as teachers seek to do the best for the most people. Additionally,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extent of exploration around the edges of curriculum they should or shouldn"t do.

All of this compounds and the result is that content delivery in schools is extremely inefficient. I would often find a whole 1 hour lesson that could have been taught in 8 minutes or faster. I would also find teachers spending a ton of time on content in a fashion that was extremely disproportional in nature to the weightings in the final assessments. While "teaching to the test" has its limitation, most students have the primary goal of achieving a strong exam score and a secondary goal of broader extension AND you would assume the student usually is taking the subject in the first place, because they enjoy the subject. All in all, a lot of very complacent teaching takes place under the defense that "teaching for the test" is a sin, when in reality, the teachers are simply not taking the time to optimize their content delivery, often repeating the same things again and again for many years.

The net result of all of the above made me conclude that I should shift the responsibility mentally from the teacher to myself in terms of who drives the content into my mind. If I assume the teacher is the person who is going to do this, I will miss crucial content, I will spend far too long learning basic points and I will be wasting a lot of time. Time is of the essence!

Ov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ing my self-study framework, I developed many crucial processes, systems and approaches that helped me crack the 10 A Levels and 12 NZQA scholarships I sat, while preparing for applications for 25+ universities all while having an absolute blast!

Here are my top 5 tips:

1. Use an amazing tutor. I had tutors in Biology, Chemistry, Physics, French, English and Mathematics. I was the top student in my school in most of my subjects so why did I use tutoring? A tutor is not just to help you catch up. A tutor who has mastered the content, crushed the exam and is focused on your personalized tests dramatically optimizes your learning experience. I could learn 140 hours of course content in 40 hours or less with a tutor. A tutor can also focus on your needs i.e. my goal was to be Top in the World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that was exactly what I achieved. If I simply left it to the high school 20+ person classroom environment alone,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get the intensity of specific advice I needed to make this happen. Amazing tutors who have actually sat the exams before have a very strong idea of what is necessary to excel in the test and you can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2. Choose subjects which are bliss to learn. I love all the content I study. If you are choosing subjects you are very excited about either because the material interests you or it paves the way for you to enter a career or education trajectory you are excited about, the self-studying process will be a lot easier.

3. Ignore most advice on the matter of self-study from teachers Teachers are incentivized to make sure you "get by" whether that means do reasonably well, get some basic university outcome success without risk. This is totally valid as they each have 100+ students often they are accountable for and if you are doing a lot of extra things and taking on more "risk" in their eyes. The reality is the teachers at schools have never tried to self-study a lot of subjects, nor are they aware of the massive benefit the process can have for overseas university admissions or even y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if taking the subjects means a lot to you!). If I listened to all my teachers, I would have taken far less subjects, not gotten into Harvard and many of the other schools I applied for and have less knowledge today. Be critical with what advice you listen to. Ask me or one of our self-study gurus at Crimson.

4. The busiest students often do the best! When you are pressed for time because you have a lot of engagements, subjects and things you need to do, you force yourself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and the barrage of deadlines usually helps you dramatically reduce procrastination because you frankly don"t have the spare time. Many students underestimate what they can handle because they are so used to studying and learning taking so many excessive hours because of their inefficiency, lack of tutoring and conformity to the status quo.

5. English/Argumentation as the gateway. I focused intensively on mastering English and became very strong at constructing fast analytical arguments across English Literature, Language, Debating and Model UN. This foundation gave me massive leverage and enabled me to take subjects like Geography, Physical Education, Media Studies, Thinking Skills, Global Perspectives etc and crush them because they all revolved around the same skill set of assessing inform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thoughtful analysis or perspective around it.

Hope that helps!


平時大塊的時間用來學習專業和工作。

零碎的時間,隨手摸出要自學的東西,開始吧。

自律最重要吧,盡量每天都規律地生活,日子久了,很多東西都會漸漸積累起來。。。

別問我為什麼不覺得枯燥,因為除了要自學的東西,別的都不太感興趣,或者說我認為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對我的人生目標沒有幫助的東西,漸漸就因為做完之後的那種失落感漸漸喪失興趣。反而是服務於人生目標的事情越做越感興趣。


有思想覺悟的同時也要有執行能力,大多人都是在思想上面面俱到。比如冬天早上去訓練,我在腦海里想著一件一件的穿衣服,從內襯到領帶再到皮鞋,然後洗臉刷牙,最後扎武裝帶戴帽子出門。然後睜眼一看還在床上。但是一看錶,到了再不起床就會被罰。於是迫於無奈必須要起床了。 有點脫離話題,但是換湯不換藥,如果有有一個必須要自學的約束力無時無刻的逼迫你必須要努力,你學不進去的前提就是你心不靜。


Zane:優秀只是持續學習的代名詞 -- 記一個非法本小白零基礎自學通過司考zhuanlan.zhihu.com圖標


自學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除了不斷嘗試不斷努力,沒有其他捷徑。自學的過程並不好受:挫折如影隨形,困難無處不在。然而,希望大家不要忘記身邊總有成功的例子。這篇文章所分享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勵志的故事。雖然這個例子的具體內容是關於法律領域的自學,但是有關的道理在其他領域也適用。在這個故事中,有幾點希望讀者特別注意:

1)目標將指引你前進。首先請確定明確的目標。

2)進階始於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3)大腦是一個飢餓的記憶機器,不斷重複是學習與記憶的關鍵。

4)簡單的重複並不高效,形成系統性的圖式(schema:一個領域的系統知識)是鞏固技能的關鍵。

5)歸納總結是形成系統性的圖式的捷徑。

6)優秀只是持續學習的代名詞。

下面非常感謝 @長島冰茶xxw 的轉載,以下是@長島冰茶xxw 的故事(略有刪減,原文請閱讀)

長島冰茶xxw:一個法學小白在法律夢想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非法本、零基礎、在職自學兩年過司考zhuanlan.zhihu.com圖標


前記——我是誰( @長島冰茶xxw )

個人情況:非法本、零基礎、在職、自學備考,17年通過司考。對於零基礎、時間有限的考生,在這樣一場慘烈的競技式考試當中,想要順利通過,首先需要熱愛法律,只有熱愛才有堅持的勇氣,除了堅持,還需要發揮個人的智慧制定策略,並嚴格管理時間,按照計劃一步步積累,最終才能順利通關。在此分享個人經驗,也希望對與我情形類似的人有所幫助。


為什麼要考司法考試?【定立明確的目標】

通往夢想的路只有一條:投入進去堅持到底。

本科985院校畢業,獲得經濟學學士。在大三的時候得到一家坐標廣州的央企從事通信行業的實習機會,後來因表現較好拿到Offer,開始運營商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工作三年,技術增長日趨緩慢,新知識建立極少,每天卻異常忙碌,腦子裡只有「去做去做去做」,但只是機械重複上傳下達的日常工作。我開始意識到自己進入了技能的舒適區,作為一個喜歡與人打交道樂於為他人提供幫助的人,我發現極少因為自己的專業為別人帶來較高的價值貢獻,「自我價值懷疑」、「職業危機」在工作三年後第一次出現在腦海里。我開始反思這是不是自己想從事一生的職業,我如何才能跳入更有挑戰的伸展區?我適合發展怎樣的技術特長?我如何找到教會我一技之長的老師?我如何成為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我希望擁有的技術特長能否為自己為他人創造價值?

帶著這些思考,我在從事用戶升級投訴處理審核(我工作的一項)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民商法(如合同法、經濟法)很感興趣,我覺得法律是社會學中很實用的學科,通過對法律的學習,讓我形成一種謹慎、全面、符合邏輯的思維方式,讓我掌握一種新的爭議衝突處理工具,建立新的認知世界的結構。在自學法律的過程中,我養成了不斷學習的習慣,鍛煉了堅毅自律的品質,這也許也是我越來越堅定對法律的喜愛的最大原因。

在與法學專業的朋友交流過程發現,想要從事法律職業相關工作,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通過貼吧、網站、微博、微信等網路搜索經驗分享,我基本了解如何備考司法考試,通過網路下載各大培訓機構的課件,並在淘寶購買相關複習資料,我開啟備戰司法考試這段人生中特殊又寶貴的經歷。

由於本科專業原因,身邊極少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周圍同學同事朋友沒有人讀法律,就我一個人在準備一個法律領域的考試,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內心異常孤獨,無法向他人傾訴備考的壓力與焦慮。幸好,生活在這個資訊發達的互聯網時代,通過微博可以時常看到老師的勉勵與指導;通過微信組建學習群有陌生又熟悉的考友互相鼓勵;通過網站可以看到許多前輩的優秀經驗,通過知識的逐漸加深掌握,新的思維方式逐漸形成。在備考過程中,雖然有壓力,但內心卻愈加篤定,心中希望的燈塔愈加清晰。

希望備考的朋友們也在經歷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看到人生的希望之光,並有為之堅持下去的勇氣。


怎麼樣準備通過司法考試 【掌握得道的方法:重複、整理、歸納】

1、什麼是司法考試:

國家統一司法考試(2018年起,改革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簡稱「法考」)是由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等,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司法考試總共要掌握15門學科、涉及360萬字教材、290多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150萬字真題。每年在9月中旬的周六日兩天開考,總共考四卷,前三卷為選擇題,最後一卷為論述問答題。

這是一門選拔性考試:不僅要知道,還要精,還要會用。司考(法考)的難度不在於理解,而在於如何在短時間迅速運用繁雜的法律知識推導出符合法理的實操結論。

2、複習策略:

鑒於司法考試的特點,以及我本人沒有法學基礎且在職複習時間有限的情況,我制定了「卷一必須過100,卷二卷三紮實學好訴訟法刑民及格不拖腿,卷四正常去發揮。」的策略——前期把刑法、民法、行政法三大實體法打好基礎,中後期對於能短期通過背誦掌握的程序法、商經、三國、理論法學多投入多重複,並專門加強卷四問答題的書寫訓練。各科具體學習方法見下文詳述。

3、工具篇:

①喜馬拉雅APP:上面基本收錄了厚大、上律指南針、華旭、瑞達這幾家培訓機構各個階段的培訓音頻,可以下載後離線收聽,節省在網上尋找資源下載到電腦的時間。

②培訓機構APP:如果想要看視頻,可以直接安裝各機構的APP,WiFi下載後隨時觀看學習。

③粉筆思考APP:在開始第二輪刷題複習時,我利用坐車、等車、開會、等人等一切空閑時間通過粉筆思考APP題零碎做題。這個辦法適合在職考生,利用碎片時間做題鞏固。

④老師微博:關注各個司法考試老師的微博,可以了解培訓課程的進度,同時可以看到一些對課程補充的資訊,得到一些老師的鼓勵支持。

⑤培訓機構官網厚大、上律指南針、華旭、瑞達等官網上有每個階段的培訓課程,可以在網站上下載課件在電腦上學習。

⑥筆記本:準備一本厚實的活頁本子,可以隨著複習的推進,不斷完善筆記,並在後期收錄錯題,最後到了衝刺階段直接通過筆記和背誦版材料複習鞏固。

4、學習方法:

1)複習思路:

看講義聽課件→做真題聽課件整理筆記→做模擬題聽課件整理筆記→背誦知識

通過司考的不二法門就是聽、練、背這三部曲,一般按照「40%聽課程、30%做練習題、30%背知識點和法條」的時間分配來複習。在整個備考的過程中,不能只聽輔導班每個階段的課程,光是跟著課件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地聽。這樣做好像都弄懂了,但這種輕鬆的方式是沒辦法驗證所學的知識點是否能轉化為自己所掌握的,只有思考過並在運用中深化理解才能轉化吸收,而思考的過程遠比被動接受困難很多,自己整理和歸納,以致融會貫通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聽課件最多只能占整個複習時間的40%,另外60%的時間要用作做題整理筆記與背誦上。

2)時間管理:

除了複習策略,對複習時間的管理也是司考成敗的關鍵司法考試無論是複習的過程,還是考場上作答,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不夠!司法考試的傳統經驗是,通過司考至少要保證800小時的有效複習時間。通常每著手一項工作,需要一段預熱期,如果屬於專註度高自控能力強的考友,為期六個月備考,保持6小時/日的有效複習即可。因為在職原因,考慮工作上的其他事情損耗,17年我從1月底開始複習,工作日學習6小時/日,周六日學習13小時/日,星期日晚上一般都是外出吃飯看電影休息調整。另外,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迎接這場持久戰,我在工作日中午會和同事一起參加游泳或瑜伽運動,有時晚上複習累了,難以集中精神的時候,也會下樓進行1小時慢跑。在決心備戰17年司考後,我花了將近三天時間制定完整的複習計劃,之後就把司法考試當成一個項目,每天都嚴格按照時間計劃推進,儘可能往前追進度,並在執行過程中及時調整。事後證明,只有嚴格按照日常複習時間表,在計劃的每個階段完成相應的任務,越到後期才越能沉著冷靜。在按部就班的備考中,把主要知識點一次一次加深鞏固,坐在考場的那一刻也就坦然面對,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①每日時間安排:

②各階段時間安排:

3)具體學習要踏踏實實

◆師從他人汲取經驗

搭建知識體系圖及複習思路

思維導圖歸納筆記明確具體知識要點

不忘隨時實戰練習!


後記—感念 【優秀只是持續學習的代名詞】

從查到成績到寫完這篇總結,將近一個月,除了因為日常工作佔據很多時間,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回首過去十個月的努力付出,感慨萬千,一時間無法用隻言片語概括瞭然。

寫這樣的一篇經驗分享,首先是感謝,感謝之前順利通關的前輩無私的經驗分享,正是這些經驗貼,我才初步了解司考,學會制定複習計劃,開啟備戰司考之門。願我的這篇經驗貼對其他考友也有所幫助。

其次也是感謝,感謝司法考試過程中每一個傳授我知識、教會我法律原則與法律精神、讓我掌握基本法律思維的老師,多少次老師們壓著嘶啞的聲音,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在酷暑難耐的盛夏,給我們加油吶喊,直到目送我們進入考場,甚至在考後核對答案、公布成績的時候給予安慰與鼓勵……雖然未曾謀面,但我十分幸慶在這段迷茫焦慮的日子,遇到這些多優秀的老師,啟發我前行。

再次還是感謝,感謝我的家裡人,16年考試沒有通過,我含著眼淚告訴家人成績結果,家人告訴我,沒關係,繼續努力。家人心疼我複習辛苦,讓我好好生活,別再這麼折騰自己,但當我告訴他們我要繼續備考17年的考試,他們又大力支持我,為我提供了生活上的一切便利,讓我工作之餘可以專心備考。當查詢到成績的那刻,家人歡呼相擁,很高興自己能為他們帶來快樂和驕傲。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我在夢想的路上,更加堅定與執著。在此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外婆。今年5月外婆意外跌倒離世,讓我傷心不已。本想在9月完成考試後回老家帶她進行一年一次的旅行,沒想5月竟是與她最後一別。從小,外婆特別疼愛我,對我照顧有加,以為我傲。長大後,我卻因學習和工作未能常伴她左右,而她依然寬容仁慈地愛著我惦念我。我想外婆一定在天之靈保佑了我今年順利過關,以此文深深感念給我無限愛與溫暖的老外婆。

最後還是感謝,感謝我自己。二十有餘三十不足的人生十字路口,從校園走向社會的五年多時間,工作生活到底讓我學到了什麼?未來我又該走向哪裡?在這樣的迷茫當中,我沒有選擇消極地待在國企天然的舒適圈裡,每日忙忙碌碌不知所為,每晚閑聊購物或做家中沙發里的土豆;我選擇挑戰自己、改變自己。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盡一切可能提升工作效率,規律生活作息,堅持鍛煉身體,在早晨坐車上班的車上、中午休息的會議室、下班回來的地鐵里、出差時機場的候機室、動車上、周六日的圖書館自習室,只要稍微有一絲學習的時間我就抓住不放,大塊完整的時間聽課、做筆記,零碎時間做題背講義,每一天,都過著和時間賽跑的日子。就這樣,堅持過每一個大腦明明還清醒、但身體已疲憊到極點、眼睛乾澀眼皮睜不開的夜晚,迎接了每一個萬籟寂靜、內心寧靜又充滿希望的清晨,戰勝了每一個繁雜事情攪亂內心打亂複習計劃又需冷靜調整重新適應的日子,堅持過帶著高燒身體進入考場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地撐到最後一刻的兩日考試。我用毅力、用自律、用決心、用投入換來了生命旅程中一段充滿智慧和勇氣的寶貴經歷,收穫了一次成長——收穫了法律知識與法律思維,收穫了對法律的熱愛,收穫了終身學習的習慣,收穫了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勇毅。

以此文紀念我的2017年,感謝2017年遇到的生活、親人、朋友、和自己。

帶著2017年重新定義的自己,迎接2018年。

願自己繼續收穫新的改變和突破,全程投入,執著夢想。

願你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於記憶與認知的相關知識,歡迎關註:

Z s Mind and Brainzhuanlan.zhihu.com圖標Zanewww.zhihu.com圖標

版權聲明:本專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合法擁有。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必須獲得原作者的授權並註明出處。非授權範圍內的使用,原作者將嚴厲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就一個原則:「重輸出,輕輸入」。

這個原則具體表現在:

1。從來不會只看書,不做筆記;不會只聽課,不做記錄。凡是對自己來說新的知識,都會通過自己的邏輯和語言重新組織後通過文字或者口頭的方式輸出。

2。在獲取和理解新知識的時候,會充分調動自己腦子裡已有的知識體系來理解新的知識,不會讓新內容毫無準備地撲面而來。比如,在看書或者上課前會先回憶自己對相關主題的知識或者結構,並有意識地對新主題進行提問。

3。閱讀一般都帶目的性,屬於那種解決問題式的閱讀,找到了答案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閱讀上,因為我真的覺得閱讀其實是一種非常無效地學習方式。

3。教是最好的學;不放過任何教別人的機會。

4。學了新的知識,會馬上製造條件去應用它。比如新的演算法,會想到自己用代碼去實現一遍;或者自己在腦子裡進行一些設想和演練。

總的來說,如果有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我會花3小時在輸入上,7小時在輸出上。這裡的輸出你可以理解為對新知識的再組織,它的形式包括做筆記,寫總結,寫文章,講給別人聽等。而輸入指的就是新信息的獲取渠道,比如閱讀,比如聽課,比如看視頻等等。這個3/7原則我覺得不光對於自學有效,也適用於提升工作,人生的效率。

希望對你有幫助。


推薦閱讀:

想自學口琴,布魯斯口琴?
本人23歲,寫得一手爛字,想毛筆字和鋼筆字的練習同時下手,也不想報班,誰能推薦好的入門字帖及注意事項?
想自學書法,初學者應該準備些什麼?要買些什麼材料,買什麼書籍?從哪裡入手?
如何才能算是熟練掌握C語言?
暫時只有一台 Windows 電腦,如何入門 iOS 開發?

TAG:自學 | 思維能力 | 學習能力 | 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