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給老人治病?

一台機器用的年歲久了,到處是毛病,修好它比買台新的還貴,而且就是修了也馬上會出別的毛病。難道你還非要修它?

人老了,渾身是病,就是你治好了,他馬上也會生別的病。而且老人也幹不了重活,整天躺在床上白吃白喝。那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錢給老人治病?

====

如果再補充一個條件(這個條件用來平復同情心問題),若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我們有廣泛廉價的方法使病人不忍受病痛(但實際又無助於病情),那麼我們應當投入多得多的資源給老人「治療」(狹義的,指能改善或根治)疾病嗎?


我相信題主一定還很年輕,這個問題可以這麼理解:面對衰老和死亡,人類的力量如此蒼白,醫療和護理的意義是什麼?

我也常常思考這個問題,現在也不敢說有確切的答案。

先講個故事吧:

這是小說神之病歷里的情節,我非常非常喜歡。

一個大腸癌晚期的老婆婆,去大城市裡的大學醫院求醫,醫生冰冷地宣告了她的死刑,讓她回家該吃吃該喝喝:大學醫院不是給安曇女士這樣的人看病的地方。(這個醫生的態度跟題主很相似啊,因為已經沒有生存的希望,所以為了不佔用醫療資源,直接拒絕了病人希望治療的要求)

老婆婆絕望地想,那到底哪裡是可以給我看病的地方呢?

於是她想到了自己認識的一個,在偏遠地區工作的醫生先生。她知道,這位先生一定會伸手幫助自己。

於是她在那家小醫院度過了人生最後的平靜快樂的時光,為了給她過人生最後一次生日,為了滿足她看一次故鄉的山的小小願望。醫生先生和護士們忙活著,策劃著,努力維持她低得可憐的一點血小板,讓她在醫院的頂樓看到了故鄉的山,吃到了曾經最熟悉的點心的味道。

她說:」大夫,我一直覺得自己這一生總是不幸。丈夫在四十二歲時因腦溢血突然去世,從那之後的30年,只有寂寞孤獨和思念陪伴著。雖然覺得寂寞啊、孤獨啊,也不明白什麼道理,活到了現在。終於覺得習慣這種寂寞的時候,又碰上了這場大病,大學醫生的大夫不給看,又一次覺得孤獨……不過,最後的最後,擁有這段幸福的時光,人生啊,真是搞不明白的東西。

「還活著的時候,有這樣的幸福……讓我說什麼好……」

她在給醫生先生的遺信中寫道

生病,是非常孤獨的事。對於生病的人來說,最難受的是孤獨。先生幫我消除了孤獨,還告訴我,即使病治不好,還有很多事能讓你覺得活在世上真好。

生病,其實是一件非常孤獨的事。可是,一顆溫柔的心和不放棄的信念,也能是最後的解藥和救贖。

這是從自然界的殘酷拼殺中走出來的人類,拚命為冰冷的死亡抹上的一絲暖色,在於死神的對弈中,每個人面前都是一盤死局。可是一開始就繳械投降與拚命抗爭最後仍然失敗,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都不是獨自一人與死神抗爭,醫學的發展為我們爭取了更多的時間,也就意味著最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彌補我們人生的遺憾。

也許有人會說最終結果沒有什麼不同,可我堅信,這是世界上全部的不同。這是我們走出黑暗的全部意義。

曾鬱悶地思考過,我所學的東西意義在哪裡?怎麼穿刺,怎麼給新生兒洗澡,怎麼指導老年人用藥,這些知識一點都不酷。

那些學建築,音樂,文學和理工科的人才酷啊,創造美好的東西,不斷改變改進這個世界。

看著他們跑在前面,我常常羨慕地這樣想。

然後,今天我又在看火影,看到小櫻站在後方救治傷患,突然覺得儘管不能沖在前面,可是留守後方救護病患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為了世界在努力戰鬥的少年,把後背放心地交給她,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倒下後,救護的人立刻會來到。

而現實世界,每個人都在為生存努力著,可是每個人也在漸漸衰老。

那些跑在前面,努力創造美好的人們,當他們跑不動的時候,當他們站不穩即將倒下的時候,會有人扶住他們的後背,遞上一杯熱茶:辛苦啦,接下來就交給我們了,請好好休息吧。

所以我們才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呀~~^-^


作為一名前癌症患者的家屬,我來簡單說一下我的想法。

  • 爸爸在年初體檢發現肺部腫瘤並伴有大範圍的轉移(主要是肝部及淋巴系統),CT室的主任醫師是我的一個叔叔,他當時沒有告訴我爸,而是待他離開後第一時間通知了我兩個的堂兄,等他們到了之後又告訴了我,只不過說的很隱晦,說肺部長了點東西。我一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 翌日回老家,和堂兄直接去醫院問叔叔,叔叔很直接了當的說,情況嚴重,不需要做各種花費較高的治療,僅僅做簡單化療維持一下算了。我卻有些不死心,原因只有一個:他是我爸爸,他拉扯我長大並不容易,而我都30出頭了,他還是整天關心我這個,惦記我那個。對於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疼愛我的人,難道我會捨得他離去么?當天在家沒敢說這事,回家第二天晚上裝作無意間發現的CT片子才問起來,然後當著父母的面給叔叔打電話,唱了一出雙簧,叔叔說長了點小東西,我這裡檢查的不是很好,你去某醫院查查吧。(去哪個醫院是昨天在我堅持之後已經商量好了的)

後續就不說了。

我越來越有這樣的觀點:人的成長中不可避免的會經過三個階段: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而不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第一個階段是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第二個我們變得圓滑世故的時候,第三個才是我們存有信念而成熟的時候。

——————

針對問題描述的後一段,再補充一下。

爸爸生病期間,我看了數不清的資料文獻。就現在來說,除了早期的一些癌症可以通過手術輔以放化療來根治(5年或10年考察期)之外,多說的中晚期都沒有根治這一說。但是如果僅僅憑這一點來說無法治療只能讓病人增加痛苦,而放棄對病人的治療,那人類社會與動物社會還有什麼區別?


孩子,我能告訴你說,你對醫學的了解太膚淺了嗎?讓我用醫學的知識讓你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問題。

你的問題補充裡面槽點太多,待我一一說來。

「人老了,渾身是病」。這個觀點就是錯的。話說那個故事,扁鵲和他哥哥的故事,為啥扁鵲那麼有名,他的哥哥是誰我們都不知道,因為扁鵲是治病的;他哥哥是搞預防的,看你有疾病苗頭的時候就採取行動,治未病。很多人都覺得本來身體就沒事兒,他在這瞎比劃,認為只有妙手回春的那才叫醫生。這就是對醫學很大的誤解。醫學的最高境界就是預防。很多關注保健養生的老人身體都棒棒的,他們長壽而又能幹,不是躺在床上白吃白喝的。

我們現在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渾身是病的人,是因為我們的上一代,上上一代,他們透支了自己的身體,為了國家為了家庭而忽略了關注自己的身體。這是必然的,吃不飽飯的時候想的都是怎麼能吃好,但隨著社會發展,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讓預防切實開展起來。不能因為我們過去的觀念不到位,就放棄了正確的觀念的推廣。

「廣泛廉價的方法使病人不忍受病痛」。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如今的醫學越來越強調循證醫學,相信證據的醫學,一種治療方法,不是在經驗上告訴我們可以治療什麼疾病,而是通過反覆的隨機對照實驗等等證明它確實有效,才會應用於臨床。也就是說,不會隨著醫學進步,科學家們會搞出一堆不治病專門緩解病痛的玩意兒。

…………………………………………分割線…………………………………………………………

醫學的科普結束,讓我說點別的。

有一種極端的自然選擇信奉者,人就應當和動物一樣,接受自然選擇,優勝劣汰。動物們都是為了種族的延續,在面對獵物時,淘汰了跑的慢的老的,這樣存留下來的才是精銳的優勝者。人本來也該這樣,老的,病的,癌症的,就應當被淘汰,讓更健康的基因存留下去。如果勉強留下了他們,人類整體的競爭性就會降低,危害了整個人類種族的延續。

人之所以和動物有區別,就是因為人類有倫理,人類有思想,人類有感情。這個社會也不只有效率原則,還有公平原則。為了效率,而拋棄老人,就完全違背了人類的倫理和感情。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老。


首先,你怎麼定義老人。

年齡?60,70,還是80?

勞動能力?那殘疾人和無業游民呢?

其次,人是不是能和機器類比。

誠然,在自然界,生物如果衰老,失去了獲取食物和自我防衛的能力,很快就會被淘汰。可是人類辛苦進化了這麼多年,如果所有制度都還停留在動物層面,未免也太低級了吧?醫學作為延續人類生命的技術手段,不斷地拉長人類生存的極限,也在無形中延緩了人類的衰老,保證了每個人更長久更高質量的享受生活。

即使按題主的觀點,對人們年老之後的一系列醫療和社會福利保障,也不完全是做給老年人的,也是給予年輕人的一個許諾,許諾當你們老了,不會老無所依,病痛纏身而無處求醫。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人在年輕時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向社會進行的一項投資,到年老時是要獲得收益的。

再次,人是存在社會關係紐帶的,對老年人的關愛應該越來越多地來自於親人出於親情的挽留——而不是估計這個人對我,對家,對社會還有什麼用。不想多說,太殘忍。

最後,老人的智慧是很難估量的,一句話你要悟好多年。家裡的四位老人都不在了,想聽聽這些也沒有了,很想念跟他們一人捧一杯豆子芝麻茶,在太陽地里啰啰嗦嗦的日子。


這是一個好問題,希望不要被無腦禁掉。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正好也可以體現知乎的意義——我們不必藉助情緒化的表達,不必通過為思想畫上禁區來讓自己過得心安理得,我們只需要運用好經驗和理性就能為主流的、非主流的觀點或行為做出強有力的辯護!

以下開始回答問題:

1.孝道是強大的社會規範,不孝之人一般也不會受到他人的信任和歡迎,社會遵循著一套「人之常情」,忤逆主流價值觀(可不是像XX核心價值、XX精神那樣胡亂造出來的脆弱玩意兒)的後果就是被遵循此價值的社會拋棄。

2.當我們不積極為老者治病時,我們確實感到良心的不安,這種不安不僅來自社會壓力,我們清楚得感到情感上的折磨。人是有感情的,我們不僅對陌生人甚至動物有同情心,對於長久相處有親密血緣關係的親人我們有更深的感情。 而人為什麼有感情?感情(期待被解構)是刻在人的基因中的。我猜測促使我們「照顧老人」的情感可能是促使我們「照顧親人」的情感在進化中的直接產品(是的,不是間接產品)。進化出情感是有優勢的。對親人的深厚情感不允許我們輕易地拋棄他們,所以我們不斷地受情感鼓舞傾注時間與金錢在親人身上。

3.(滿滿的真能量來了)我們為什麼花錢治療老者,就算這台「老機器」已經沒什麼用了?因為人不是工具,老者不是為達到某目的如減少親人負擔、減少社會負擔等而可以犧牲掉的手段,救治老者本身就是這無意義的操蛋世界裡僅有的意義之一。

胡亂答的,見笑了。


人總有一死,為毛還生孩子


為什麼要養孩子?從懷胎十月起它們就不讓人省心吃你的花你的上學買房結婚還要用掉你大半輩子積蓄,你老了還不給你治病!


從功利主義角度出發,如果哪個國家不給老人治病,那麼就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在這裡長期工作。

更何況,人權本就應放在目的而非手段的地位。


這其實是個好問題。關注下。

我的理解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把短期利益當做考量事情該不該做的唯一標準。


這正是人與動物,人與機器的區別所在。


那就拋棄感情談談這個問題吧

機器舊了,不好使了,修的成本比買新的還高,扔了買新的,仍然是一樣的功能

人老了,病了,治療成本太高,不去治……誰能告訴我怎麼弄一個一樣的?

為什麼要治,因為無法獲得相同功能的替代品,就這麼簡單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

首先,我是醫學生。其次,我有一個抽煙很兇的父親,凶到我覺得他老了一定會有很多病痛,當時我就想,假如他病了,比如肺癌,那麼治癒可能性很小,投入很大,但回報很小,也就是他就算活著也是半個廢人了,我還要去救他嗎?救他,我就會面對老婆孩子房產治病等各種經濟壓力,這樣我怕自己會撐不下去。

廣州的

首先,我和我媽媽討論了這個問題,她也是醫生,當然,我換了個方式,直接這樣問還不給拍死!!我說,一個老人有絕症,你覺得救他有意義嗎?

她說,首先,每個人都有求生的慾望,所以也許那個老人寧願全身插著管子多活一天,也不願意死,我們不能剝奪別人求生的權利。

我說,這樣不是很浪費社會資源嗎?

她笑了,說,這種情況她見了很多,醫院裡,很多人,他已經死了,但家屬還是不相信,跪下來硬要醫生搶救,沒辦法,醫生只好開呼吸機,抽腹水,電擊,折騰好一會兒,然後告訴家屬實在救不活了,家屬看到醫生也是儘力了,也就滿足了。

所以,救老人,很大一部分是感情,當初老人養育我們時,他也沒奢求什麼回報,所以等老人老了,我們對他們進行醫療服務時,也不該求什麼回報,這只是一種美德吧。

話鋒一轉,我媽媽說,兒子,以後啊,如果媽媽得了老年痴呆,或者得了什麼好不了的病,你就用我們的積蓄,把媽媽送到老人院吧,我自己當醫生,我自己知道,有的東西,實在不能強求,就算當時有人罵你不孝,你也要堅持這樣做。

聽到這裡,我沉默了,轉移話題。

到現在我回憶那段話,都一直是擊中我的淚點。

不知道想說什麼,事實上,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都沒有回答。

我也不想有回答的一天。

嗯。

最後加點乾貨

首先,我們沒有安樂死。

但,我們有臨終關懷學。

假如你實在不想治,可以帶老人出院,或者選擇。。。。

記得有個病人,聽前輩們說他是個將軍,現在住在特護病房。

一直昏迷不醒,快100歲了。

每天,護工都會給他的胃灌蟲草湯。

政府出錢。


今年三月輪轉到中醫科實習,主任收了這麼一個老太太。

八十九歲高齡,身體一直很好,一周前下雨天在自家門檻上摔了一跤,隨即送醫。但是地方醫院條件不好被延誤治療,腦袋裡有血腫所以一直昏迷狀態。地方醫院各種措施都用上了但不見好轉,三天後呼吸心跳一度暫停,叫家屬抬回家。

老太太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當時都覺得老人不行了,開始操辦喪事。老太太穿著壽衣躺在靈棚里竟然又好轉過來,只是一直沒有意識。

這時候她的三個孩子有了分歧。大兒子竟然希望就這麼把老人耗死,他覺得反正老太太年紀已經這麼大了繼續治也是受罪。小兒子和小女兒堅決要把老人送進醫院搶救。爭執半天就送進了我們科。

重症監護了兩三天老太太各項生命體征開始好轉,早上隨主任去查房老師們讓我在老太太耳邊喊她,我能看見每次喊她的時候她的眼皮在動,微微張嘴似乎想回應。

後來我轉科的時候老太太還在重症監護,最後她怎麼樣我也不清楚。

只是在我看來,生存權利是不能被他人剝奪的。想要活下去,這是多正常的事情。還活著這個世界上,對老人和其家人來說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因為人不是只有資源屬性。


當一台機器老了,一般人肯定扔了換新的。

當爹媽老了,一般人沒有扔了換新的的。

我是個大四學生。我從小被母親含辛茹苦長大,小學之前的苦日子我現在想起來有時候眼睛都濕。如今我懂了不少事。母親年輕的時候是個要強又精明的人。現在她年近五十,我平時上學不在家,但回家的時候有時候會突然意外地感覺母親健忘了,沒我以前以為的那樣聰明了(旅遊經常被忽悠,以及被那些一看就是傳銷的人忽悠買東西),有些決策與交際的事兒看的也不是那麼透,會找我分析。家裡是個體戶,做生意需要起早貪黑。她每次說身體那兒疼的時候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而且她這個年紀的健忘程度我都擔心她會不會得阿爾茨海默症。

她老了的那天如果神志不清了,而且一身傷痛,但是她說她想活著。我會傾家蕩產給她治,我不要她做什麼,我只要她活著。

人不是機器。她的存在就是意義。


因為愛與感恩

即使一個物件,用久了也會有許多情感,也不是壞了就丟了吧。


你年輕的時候可以問:為什麼要給老人看病!那麼比你智商高的就可以問:為什麼要給低智商的看病?比你個子高的也可以問:為什麼要給個子矮的看病?比你張的漂亮的當然也就可以理至氣壯的問:為什麼要給長的丑的看病。


題主經過思考而問出的這個問題很正常,不該被舉報。

我先試著回答第一個問題。正如您舉的兩個例子。機器壞了,維修成本大於購買成本,所以應當購買而不是維修。這是正確的,但它正確的前提在於,這部機器(如一間老屋)唯一的作用就是去工作(被居住)。而事物存在的意義往往並不是單一的。就像戀人送的禮物,家裡傳下的老屋,這些都是賦予了超出事物本身價值的東西。

我這是想要說明,機器,有時並不能只以其工作的作用而賦予價值。機器尚且如此,人呢?人為什麼而活,我想應當並不是為了乾重活吧。

關於描述里最後一段的問題,我覺得也可以用上面的來回答。而且現今的醫學治療都尚不能令所有的病人都能解除痛苦,這也是我輩努力的方向。


他們老了 他們也會病

他們老了 他們也會脆弱

他們也會孤單

也會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怕生病,怕疼

他們有清醒的意識,想要去做些什麼,可是病痛總是阻礙著他們

他們也想活的更長,看著自己的孫子孫女結婚出嫁,過上好日子

也想在用越來越慢的手腳去丈量和觸摸這大千世界。

他們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父母。

我們應該感同身受,應該盡我們的能力去幫他們,愛他們。

但其實我最想說的還是,題主你丫出來,看我不打死你!


推薦閱讀:

麥飯石的炒鍋健康嗎?
老年人適宜運動減肥嗎?如何計劃?
職業體育究竟能給運動員身體造成多麼可怕的損害,有哪些悲慘的例子讓我們盲目讓孩子練習體育的父母覺醒?
推薦一些牌子的黑巧克力,好吃又不會長胖?
怎樣洗菜能有效去除農藥殘留?

TAG:健康 | 醫療 | 老年人 | 治病 | 醫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