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近代以來中醫的水平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

聽到的一些中醫有關的,言必談《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近現代難道沒有更高級的見解、著作嗎?

基礎理論可能是難以突破,但是中醫近現代以來有發現或者說發明新的藥材或藥方嗎?


從古至今,長期看發展規律是進步的。短線看可能是跌停了。


如果以傳統的中醫來看現代的中醫,我認為是退步了。中醫醫生的培養不同於西醫可以大批量的量產,只要記住一些通過儀器檢查的數據就可以了。而中醫則不同,古代有句話說「十個中醫九個庸」,這其實不是說中醫本身不好,而是學好中醫太難了。中醫的學習本身靠的是一種悟性,如果嘗試讀一下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你會發現書上的所敘述的中醫已經不僅僅是醫術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哲學觀點,是中華民族最為樸素的哲學,它探討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融入到天地之中的「人」才能稱之為「人」,而不是獨立於天地之外。再看看老子的《道德經》你會發現他們之間是那麼的相似(也難怪大家都說「黃老學說」,是我out了,我這是看了這兩個之後才意識到的)。很多好事者反對中醫,甚至乎要「以頭搶地爾」來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其實我認為中醫的思想,或者更確切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哲學已經滲透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深處,已經體現在了我們每個人每天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是任何人也沒有辦法磨滅掉的,或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為不管你信還是不信,不管它是真是假,它就存在在那裡。

繼續說中醫醫生的培養。首先,中醫醫生的培養我認為更多的是靠傳統師徒關係來成就的,而非課堂上的師徒關係。為什麼呢?傳統的師徒關係,可以使得老師給予自己的學生更多的照顧,也能夠讓學生在對老師行醫過程的觀察來加深對於醫術的理解。因為單純又理論的學習是不行的,這個跟西醫差不多,不同的是在對於醫案的講授上,中醫需要老師更多的講解和還原當時的治療過程。其次,中醫的學習我感覺有點像學習唐詩宋詞的過程。我記得小學的時候迫於老師的壓力,背誦了好幾百首唐詩,在那個七八歲的年紀我根本不知道背唐詩是為了幹什麼,更加不知道唐詩是什麼意思,只知道不停地背啊背。後來等到了高中,理解的東西多了,我發現了被唐詩的好處。我不僅僅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詩中的意思,還可以隨口就冒出來一兩句詩來,甚至還能夠比照著一些詩詞發揮一下,偶爾做個一兩首出來。這可能就是俗話說的「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吧。中醫的理論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需要大量的背誦,在背誦熟練之後到達靈活運用,然後在靈活運用的基礎上,自己創作。這個過程其實沒啥新意,大家都懂,但是現在的中醫培養體系,卻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換句話說中醫的學習其實需要更努力。再次,中醫的培養不僅僅是中醫本身,練武先要講究「武德」,為人醫者當然也要講究仁心仁愛仁術,也就所謂的「醫德」。有一個詞「懸壺濟世」我想可以真切的形容「大成醫者」,古代經常會有一些醫館,在流行病多發階段,熬制湯藥,廣為布施,我想也只有中醫能做到這一點。(當然如果放在現在來看的話,不能夠用布施來說了,應該稱為醫療保障,但是道理是一樣的。中國十三億人口如果全面推行醫療保障並且做得很好的話,西醫的這種葯貴儀器貴的方式恐怕有點難度。當然健全醫療保障體制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清的,牽涉到了各個方面,跟國家體制有著很大的關係,這裡只是提了一個小小的方面並不全面)為什麼呢?中醫藥草普遍存在,價格低廉,布施的成本不會很高。而西醫則不同,目前葯製品的價格還是很高,並且並且西醫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也就是說有病才會醫,才會有葯吃。有病治病無病預防的藥物,少之又少。 剛才說到醫德,但是中醫的培養不僅僅只是醫德的問題,中醫的學習其實涵蓋了作為一個人的各個方面,它應該稱為是一個人的培養,在乎醫術,而又不止乎醫術。

如果從中醫未來的將要發展的路徑來看,中醫跟現代科技結合在一起,跟西醫結合在一起,從這方面來看中醫似乎是進步了。因為中醫更多的是對於宏觀的把握,通過窺斑見豹的方式治療疾病,說白了就是系統工程當中根據外在表象來推斷「黑盒」的內部結構。而西醫更多的於細微處見真章,從微觀的角度入手,這樣做有其優點和好處。這兩者其實都不過是醫學發展的兩個方面而已,無所謂對與錯。醫學發展的極致可能是二者完全相容,不分彼此,在微觀治療的同時,從宏觀進行調控和引導。如果從全息宇宙論的角度去思考(或者說萬事萬物都是有聯繫的),一個在美洲的人病了,我在亞洲摘下一片葉子,那個人的病就好了,有點蝴蝶效應的意思啊,是設想也未嘗不能


不是中醫不行了~是學中醫的人不行了。

我就是學這個的,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不要簡單定論。


傳統中醫已經定型,進退兩難

現代醫學加以扶植,進步

不良商家借題欺詐,退步

腦殘中醫粉炒作,導致中醫黑崛起,大退步。

-----------------------------------------------------------------------------------------------------------------------------

「受過專門中醫學訓練的么?系統學過中醫么?」

被 @master yan 針對實在不爽。。。

這是中醫分類也是醫學分類,真不知道一個光懂中醫的郎中如何客觀評價中醫。

典型的王婆賣瓜,肚子里又沒多少乾貨,只能讓人閉嘴。

你這種中醫還不如民科。

題目問的是「近現代難道沒有進步,或者說更高級的著作嗎?基礎理論可能是難以突破,但是中醫近現代以來有發現或者說發明新的藥材或藥方嗎?,你貼一大堆古代的進展來支持近代進展是不是想說中醫理屈詞窮拿不出東西了?呵呵呵呵,是啊稍微改改弄點漂亮的圖片就能算進步你這還能再持續進步五萬年啊。這種又長又爛回答勸你早點刪了,不然中醫黑看了又多了個證據。

本人絕對不是中醫黑但是看到這類文章讓人感覺不得不黑。。。智商捉急。。。根本就是在這給中醫抹黑。。。有些腦殘中醫特別自以為是,說人家不專業,自己又不說出個道理,光拿文言文里的詞來套話。我不質疑你們的醫術,但是請別來一邊歪曲理解現代醫學談你的中醫理論,一遍順道踹現代醫學一腳,不然會死的很慘:

就不吐你錯別字治病細菌了,你正統中醫有種就用中醫解釋非要參合個細菌進去,莫名其妙心虛有鬼。而且你這屁科學都沒有,有毒代謝產物你倒是說說是啥,痢疾的原因是啥為啥要掛水自己點鏈接科普,你這葯最多緩解癥狀,別在這胡扯不用掛水害人出人命還不用負責。

WHO | Diarrhoeal disease

Diarrhoeal diseas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and is responsible for killing around 760 000 children every year. Diarrhoea can last several days, and can leave the body without the water and salt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survival. Most people who die from diarrhoea actually die from severe dehydration and fluid loss. Children who are malnourished or have impaired immunity as well as people living with HIV are most at risk of life-threatening diarrhoea.

腹瀉每年造成七十六萬五歲以下兒童死亡,非洲和東亞為主包括中國,你用你那個什麼湯快來拯救世界,快死的統統給我救回來統統給我救回來統統給我救回來統統給我救回來。

現在正兒八經的中醫研究到底是怎麼進步的:

科學研究方法其實非常簡單,邏輯單純非常原始。作為專業人士不去深入探究,光從各種小報典籍上獲取信息真是可笑。

下面來看看現代醫學加以扶植的中醫是如何進步的:

(我亂找的我民科)

就拿你的芍藥湯來說吧,為何有效果現代中醫研究的成功可以解釋,但是你上面說的那套傳統理論最多用來消化古人不理解的東西。

知識不夠用情有可原,落後的理論擺在檯面上談原理就在現代是胡扯淡。現在哪一味葯背後沒有現代醫學的研究撐著?各種又是重金屬又是腎衰又是喝尿偏方不搞清楚誰敢用?老中醫學不進去用老理論情有可原,人家經驗豐富處理過大量數據,現代中醫不接受新的醫學發展自以為是就是自掘墳墓。特別是你這種反咬一口的,太可恥。

還好大多中醫藥研究者都兢兢業業向前看,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都有很多人在研究,美國也有不少研究,如果都像你這種早就把中醫毀完了。

先看芍藥主要成分的功效:

芍藥苷_百度百科

有典型的血管鬆弛劑有抗炎作用,pubmed上研究鋪天蓋地五百多篇,用藥物代動力學到生化學研究到提純工藝應有盡有。光關於芍藥的研究加起來比你看過的中醫書加起來還多,人家幾個月幾年辛辛苦苦做出的結果被你養血養養養把名聲臭了。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Paeoniflorin

當歸的研究:

當歸含蒿本內脂(Ligustilide)、正丁烯醯內酯(n-butylidene phthalide)、阿魏酸、煙酸、蔗糖和多種氨基酸,以及倍半萜類化合物等。藁本,藁本的功效與作用

蒿本含揮髮油,其主要成份是 3-丁月太、蛇床月太內脂、遼蒿本根含揮髮油 1.5%。 蒿本中性油有鎮靜、鎮痛、解熱及抗炎作用,並能抑制腸和子宮平滑肌,還能明顯減慢耗氧速度。

隨便po一片關於當歸對肌蛋白生長代謝途徑的論文,別人背景方法結果結論上下呼應有理有據,有沒有水分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就算全是編的偽造的比你po的東西靠譜的多。

我知道你們傳統中醫看不懂不當回事覺得這是邪教,好好好,行行行,統統都是養血養血養血養血

下面看黃芩,真心嚇我一跳:

黃芩_百度百科

我不知道有效成分是如何分析到這份上的,還貼在百度百科上蛋疼不= =不過反正我很欽佩搞中藥研究的精神,能頂著輿論壓力往下搞不容易。有效成分太多我查不來,黃芩整體有抗生素的作用和肌肉鬆弛抗炎作用,針對急性菌痢的腸道反應肯定有效果,肯定不需要用你那老掉牙的理論來解釋。既然有抗生素作用,必然會導致細菌的選擇抗藥性,說中藥無副作用必須是扯淡。

pubmed一搜800+,你一個人清熱解毒解毒解毒解毒解毒解毒解毒解毒去吧。

黃連和黃芩類似的效果:

抗菌消炎,pubmed上230篇相關,同為植物根部,有抗菌能力不稀奇。

再看所謂的神作大黃:

大黃_百度百科

說到底和黃連一樣,抗菌作用和炎症緩解作用。

有效成分之一的關鍵字

恩,英文你看不懂我還專門找到了中文大黃的review

http://www.ynsdc.org/upfile/%B4%F3%BB%C6%BC%B0%C6%E4%D3%D0%D0%A7%B3%C9%B7%D6%D2%A9%C0%ED%D7%F7%D3%C3%D1%D0%BE%BF%BD%F8%D5%B9.pdf

他的作用不是把細菌排出去而是把細菌殺死!!!!和諾氟沙星沒有本質區別!!!!

井底之蛙真可悲。

不要讓偏見擾亂了自己的頭腦,不要讓無知遮蔽了自己的雙眼。


這,這,這,上兩位是受過專門中醫學訓練的么?系統學過中醫么?

民間中醫愛好者?民間科學愛好者?

也真是神奇了,到底是誰在知乎中醫話題下答題的,根本就不是中醫師,甚至都不是醫生。我就想問一句,您懂么您?

說中醫退步了? 中醫在進步好不好。如果一直退步早就死翹翹了,現在還有的玩兒?

現在中醫不論從理論還是臨床診療方法都比前代有大的進步。

診斷方面的進步隨便給舉點例子,當年內經時期要三部九侯,摸個脈要手上,頭上,腳上,都摸遍。

這是,先秦時候的事兒了啊,別現在還拿出來黑中醫了。到了漢代,仲景大神出世開始採用三部診法。

看,這是漢代,仲景時候的事兒。看清楚了。後來,到了晉代,高玩王叔和來了。開始採用寸口診法了。

現在的脈診就是這樣的了。你說沒有進步?你說退步了?你看過這些書才說的么?

再來說說望診,當年內經時代,提出明堂藩蔽圖來歸納臟腑與面部部位的對應關係。

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黃帝內經·靈樞》 五色第四十九

看這是內經時代的。我們現在吸收了現更先進的知識之後將這一理論進行了豐富化,現在我們的面部全息圖是這樣的。你說沒進步???

好,在來一治療方法的。

當年仲景時代,治痢疾,用什麼呢?用白頭翁湯,用葛根芩連湯來治,為什麼呢?因為仲景時代治療痢疾主要考慮到了濕熱,熱毒痢疾為主,濕熱痢疾,熱毒痢疾,現在來看,很多都是由於衛生條件不夠好,腸道感染了。表現出來的就是熱毒,濕熱的徵象,我們用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來這種,清熱解毒的方來治這種痢疾,從漢代,到晉代到南北朝,唐這個時候,大家都這麼治,比如,晉代時候出來的黃連解毒湯也是這個思路。

後來人們發現不管什麼樣子的痢疾,總是有腹痛,里急後重, 下痢膿血。這樣的問題,必然連帶體內的內環境發生改變,體內有氣滯血瘀,氣血失調這種問題。發現了這個東西之後,劉完素,劉太醫,提出著名的「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論斷。大家開始有芍藥湯了,芍藥湯里保留了葛根芩連湯里的黃芩,黃連,針對最困擾患者的,不停想拉屎,去了蹲了半天卻屁都放不出來的這種術語叫里急後重的現象,針對拉出的 東西又是血又是膿的這種現象,加入了芍藥,當歸,來養血,木香檳榔來調氣。這都是又繼承又發展。你敢說沒進步?您學過中醫么?

芍藥湯里還有,加入了大黃,這才是神作,術語叫通因通用,用大黃導滯,把不好的東西,都排出去,這在現在看來都是非常科學的。因為痢疾嘛,必然有腸道菌群的失衡,有治病細菌,有有毒代謝產物堆積。我們肯定要把它排出去,不要讓它繼續在身體裡面作亂。排出去就沒事了呀。

我們代代中醫強調要重視靈 素是為了繼承先祖們的優秀成果,並不是固步自封,並不是鎖足不前。

廣泛吸收過去的優秀成果的同時,代代中醫都有創舉,當代依然不錯,依然有以後要記入史冊的創舉。

沒學過中醫的中醫黑們,你們知道么?不要把自己搞的跟個民科一樣,屁都不懂還論斷滿天。

不要讓偏見擾亂了自己的頭腦,不要讓無知遮蔽了自己的雙眼。

——————————————————————————————

其實我看了好幾遍我也沒搞不清楚這位 @野合菌 是怎麼個邏輯。看樣子是在噴我,但是論據又像是在替我說話,太凌亂了。貌似意思就是,我用medpub的論文說中醫一直在前進就行,你一鄉野小郎中,連英文都不會也好意思跟我談科學?

我就為了說說中醫代代都有進步,就隨便抓了倆例子放這裡了,我非得也去medpub去截一堆屏幕擺出來看看?您在那兒找了一堆論文出來說中醫進步就是正確的,我用通俗的語言,用實際的例子舉例就不科學了?我就成老頑固了?

不知道你怎麼就感覺我是不看最新的論文的?不知道您怎麼就認為我們不做藥理,毒理實驗了?不知道您怎麼就把中醫們對中藥才進行大規模的藥理,毒理實驗不當中醫乾的事兒了?一轉臉兒成了您現代醫學的功勞了?

對中藥的大普查也有我們中醫的份兒呀!

中醫們吸收當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充實中醫理論這不算進步?我說個細菌就讓您能說我半天?您還讓不讓我們繼續搞研究,發論文了?

我們用芍藥養血的作用來指導臨床實踐就不行了?非得用您那500+的論文來才不是辱沒先祖名號?您也太偏執了吧?我們知道黃芩清熱解毒,治療濕熱下痢就可以拿來治病了,我非得知道您查出來那麼多成分才能用這個黃芩來治拉肚子?我就清熱解毒了,我就清熱解毒了,我還就清熱解毒了。

我真就不懂了一遍說我等中醫不前進,抱著芍藥養血,黃芩清熱解毒不放,老頑固。一邊又說我等中醫談什麼細菌?談什麼細菌?談什麼細菌?大爺們,您們到底是要臣妾哪樣么???

我前進,我進步,我用現代方法研究,您說,這是我們現代醫學的功勞,跟你沒關係啊!您讓廣大中醫院校的科研人員情何以堪呀?這不是中醫的進步?難道要算到現代醫學的進步里去?

我繼承以前的優秀成果,您說我們抱殘守缺,您說我老頑固,您說我固步自封。我們讀內經傷寒時候我們也在搞藥理研究呀。現在的學院背景的中醫哪個不是一邊背著黃帝內經,一邊學著生理病理,藥理的?中醫絕對沒有貶低現代醫學的意思,要是那麼不待見,我們還學他幹嘛?相反學中醫的學生都學現代醫學,所以我們才更不會視野狹窄,更不會抱殘守缺,現代醫學裡面好的東西我們堅決的吸取。學西醫的同志們,不說學了,您們好好了解過中醫么?

那位野合菌,我真不是對你有意見,是您自己先把我當成敵人了。您要繼續自己想像一個靶子與之鬥爭,後面的我就不奉陪了。

您無非也就想說,我是中醫隊伍里的豬隊友而已。我說中醫前進說的不好,說的大家聽的懂,不夠學術。我覺得你您說的不錯,你可以給大家說說中醫在近代的前進。多多引用論文,這樣更有說服力。

還有,如果痢疾拉到水電解質失衡時候,補液是很有必要的。要是真的拉到眼窩凹陷,小便不通時候,俺們當代的中醫也會選擇補液的。但是一個真正為病人著想的醫生也不會一上來就讓病人先輸幾天抗生素吧?不管怎麼說,上一版本有措辭不嚴謹,在此道歉。

——————————————————————————————————————

下面這一段是為了某位給我私信的小夥伴寫得。隨便抓了倆例子,沒抓到近代現代的。我現在補一點。


雖然我不是中醫,但也許可以從我所熟悉的領域回答這個問題。比如學化學,要學元素,分子軌道 價鍵理論 等等這些框架的基礎上來推演。最新的科研也主要是新的技術,也極少有對最基礎理論的推翻或重新認識。(不是完全沒可能推翻)

萬丈高樓平地起。除非全部推倒重建,否則不會輕易改動地基。

至於專業方面的真實進步與否,這點外行人很難了解。背景知識決定眼界。

但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傳統中醫的衝擊和洗禮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_⊙)這麼多中成藥的發展不算中醫的進步么……


從理論和病理藥理發展上說,是都有發展的;從診斷手法上和吸收現代科技上也是有發展的。至於醫生水平和名醫的數量和水平,這個不知道。

但是,中醫的生存環境顯然是變得惡劣了。

國外對中醫的研究正在逐漸步入正規,很有可能超越國內的水平。有一種看法是,將替代療法這個曖昧不清的東西去掉,將中醫地位與現代醫學擺在同樣的位置來研究,哪怕現階段有無法克服的硬傷,也要儘可能的探索出一條合適的研究方法來。針灸的研究,由於sham組有了正確的設置方法,從而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不得其法不是不做的理由,反而是堅持做下去的必要,否則,得到一個靠譜的研究結論實在是太難了。

因此,國人自當勉之。冷嘲熱諷,相互攻訐,是斷然不會對中醫的發展有半點好處的。


第一的答案太粉,也有些話感覺作為醫生講不太負責。痢疾造成水電解質紊亂的話,輸液很有效,亂否定別人也容易招黑。

第二的答案雖說自己不黑也很黑,什麼叫「你正統中醫有種就用中醫解釋非要參合個細菌進去,莫名其妙心虛有鬼」。你要純中醫的解釋,但清熱解毒養血什麼的後面不是被你噴死了嗎,那他也只好這樣了。菌群失調,有毒代謝產物,籠統講也沒大錯啊,難道一定要報幾個名詞看不懂了才覺得有理有據?這回答純粹是剛學會用pubmed檢索論文沒多久的興奮感吧,科學與中醫兩種思維方式,用實驗論文跟簡單的幾個字來比較,乍一看是高下立判了。採用了科學方法研究中藥就是把古人秒了幾千條街了,這樣的意思是吧,到底還是黑的思路。可能你以為自己不是黑,最多就是在「看了這些論文標題感覺還是有些中藥是能用用的中醫也不完全沒用」,因為你能看到的也就是這些了。

好吧,回答問題了。我覺得是有進步的。不是說做了實驗就有進步了。比如說近代張錫純,他的鎮肝熄風湯可以一說,中醫並不是要封閉自己,也會有些進步。中國醫學史看看吧,你會覺得中醫也一直在自我懷疑不斷打補丁修正啊各種。

還有那些在做事的人,他們不吵架,哪像我這種半吊子看到這種討論又忍不住來扯這麼一堆,學到什麼呢,還有那麼多書可以去看,真是的。


我是學針灸的,我看到了就手機先寫一點。

我覺得肯定是進步了,因為從病房裡各種儀器和新的理論就能看出來。我先說幾個吧。

1,電子針灸治療儀,俗稱電麻儀。現在病房裡和門診都用這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行針手速不夠行針太累的問題了。電麻儀對於肌肉神經的刺激也比以前的行針有效果多了。

2,焦氏頭針,就是頭針穴位與大腦皮層功能區相對應。這個是腦損傷最常見的針灸方法了吧,基本上都是用的這個方法。

3,高維濱老先生的各種理論,老先生對於治療延髓麻痹有著一套治療方法,我記得這個是西醫辦不到的。高維濱老先生的學術繼承人也是擅長治療延髓麻痹的。

暫時就先想到這麼多,就先寫到這吧


以下圖摘自《內證觀察筆記》


我個人算是知道一些中醫現狀。

中醫在治療藥物和方法上很難發展,但是相對過去有了科學儀器的介入,很多病症肯定是在認識上增進了。也有一些科技產品的使用使得中醫更加安全,有效。比如一次性針頭,熬藥制粉那個機器,電動按摩器之類的。

中醫的精髓就是辯症,然後根據癥狀再根據驗方調整挑選。

有些希望能提醒各位。

1,中醫副作用小

這個要因藥方區別,中藥中很多毒藥,肝腎負擔比西藥不見得就小。很多按摩方法也是以損傷肌肉組織為代價的。

2"中醫能治療疑難雜症

中醫能夠治療的病症,只有那些和人體循環有關的病。也就是說沒有病毒性的,病毒性的中醫強調提高自身免疫力,所以真正的病毒,沒招。

中醫能做到的,最大的功能在保健。中醫的安全性在葯食同源。中醫的缺陷在經驗主義,缺乏科學的實驗,從科學的角度去做大量的數據分析。


一本藥理一本經絡,系統學習中醫的人很少看這些。教材會適當編入一些常用的。畢竟現在中醫主要是調理,誰突然生病了會找中醫呢。


中醫分現代中醫和古傳中醫《道醫》,道醫是有傳承的。醫家傳人一般都不是醫生,比如:胡塗醫


學中醫,在知乎上一直避免參與關於中醫這樣的討論,但是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幾句。因為某些答案實在侮辱中醫人,不忍卒讀。

回答題主的問題。在進步,很慢。因為,很難。

近年來中醫界關於現代研究的討論一直分成兩派。好在我所在的學校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一直都比較中肯,支持的同時也保留傳統。

關於中醫現代科學研究,怎麼說呢,因為中醫的治療基礎本來就不是什麼生理學,所以關於中醫現代研究中醫界一直分成兩派,支持與反對。反對派人士被視為跳粱小丑不思進取,而支持派人士中,閉著眼蒙著心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申個課題吃經費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中醫人以及科學家們確確實實是有人在潛心研究,希望從新思路中發展中醫。

至於知乎之前幾個討論的沸沸揚揚的中醫「緋聞」,只能說清者自清,我在這個圈子裡,見到的治癒例子還是佔大多數,您們若硬要說治窮了治死了治怕了想在知乎上尋求輿論支持,也儘管來。蒼蠅逐臭而生,噴子也不例外,自蒙雙眼說的義憤填膺,彷彿上下嘴皮子一碰,憑一己之力就把中醫罵好了。無非浪費口水罷了。

我的老師們不容易,在現行的醫療體系和科研製度下,他們有精力有追求有理想,不屑與噴子們罵而已。

另:現代學中醫者與中醫學者,也請有些自知之明,自知中醫處於落後地位,自知若闡明中醫治療基礎需開發新思路,自知身價而非自降身價學宵小破口大罵。也別「於是乎怪起社會來」,需知我們也是社會中一分子,先賢修德治世,可沒說耍嘴皮子以明天下。

回答這種問題,本來就是我涵養不夠。最後一次。


「中醫從民國到現在一直都是在鬼混!」————清代名醫後裔臧平立

自從有了「中西醫結合」這個偉大號召,便有了許多畸形問題出現。例如坐在省級中醫院的絕大多數「中醫」給人看病診斷還需要藉助現代西醫手段,而望聞問切則形同虛設!走過場而已!試問中醫如何進步?如何超越祖先?!科技在進步,人類在退步。。。而這樣的狗屁中醫還要帶「中醫學博士」「碩士」豈不是一代更比一代糟?這些連黃帝內經都不會背甚至讀都讀不了一遍的人配做中醫學博士嗎?讓這些人做中醫學博士只能讓祖先痛心疾首!讓患者無所適從!


古人講「用藥如用兵」,現在的很多年輕中醫已經沒有這樣的覺悟了,即使有,國內藥材質量只能算是下腳料,就像就像抽鴉片的兵,沒有戰鬥力。

您講聽到的一些中醫有關的,言必談本草綱目,或者皇帝內經這些,就覺得現在的中醫退步了,這個值得商榷,要是現在的中醫能沉下心多讀一些經典,能夠吸取古人經驗,再結合臨床,即使藥材質量下降,用針灸推拿等方法一樣可以治好很多病。

我們學中醫的,一般都是以中醫四大經典作為理論基礎,結合臨床,形成自己的處方思維,就醫術而言,漢代張仲景可能是不如清代葉天士,但就著作而言,近現代影響力是遠不及漢朝唐朝宋朝這些時候的。


絕對的退步。

想想,連藥材的炮製都說不出個所以然的中醫,會看脈又有什麼用?

望問聞切是看病的技能,開方之後的藥材也同樣重要,藥材的配伍,每種藥材都有不同的製法,怎樣搭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之類。

在下是個完全的外行人,只略翻過幾本祖上傳下來的醫書,所以只是以曾經的患者和目前的旁觀者身份來看待中醫的水平一事,有說得不妥的地方,請大能們高抬貴手,不吝指出。


推薦閱讀:

睡美人有沒有長褥瘡?
我經常胃酸,常備鋁碳酸鎂咀嚼片,但是這東西吃多了,會有什麼副作用嗎?
如果將A男的頭移植到B男身體。存活下來的這個人與C女結合併生下小孩D。那麼D是遺傳A的基因還是B的?
主動脈夾層的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的來歷是什麼,解剖上有何區別?

TAG:中醫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