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里的每一個人物的內心都可以寫成一部書。可是,東教授對於財前的感情,究竟是愛還是恨呢?
很多人說東教授是妒忌財前。我覺得使用「妒忌」這個詞太一葉障目了,根本無法涵蓋東教授對財前複雜的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感情。
一開始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也認為東教授僅僅是妒忌財前的才華而已。可是,越往後看,我就越覺得東其實對財前有著深深的說不出來的欣賞 期待 和 愛護。這些感情,在財前生命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突出。但是,東教授所有的感情,都沒有辦法通過自己的語言讓財前知道。而財前呢,直到死,都沒能知道恩師在內心對他的愛。在此拋磚引玉,跟各位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陳設完全不一樣,但就書架上的書來說,東教授是個典型的老派學者,他們更看重的是一絲不苟地研究,是謙卑的學習態度。
而財前卻是一個更看重實踐的人
另外,財前心氣高傲、一心只想爬上去做教授,並且手術成功讓他在外面很搶風頭,這就和東教授傳統思想的謙卑求學的態度相悖——東教授傷害+1
為什麼提出這兩點?
我們看看後來東教授找來的菊川升,他醫術也很高超,為什麼東教授不會嫉妒他,因為菊川升一看就是很有教養、為人謙和的人,而且菊川升在研究方面也很有建樹。基於這兩點,東教授才會排擠財前,希望財前給重要的人物做手術不會成功,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對的,然而財前卻一次又一次成功。
對的,這就是「東教授看他不爽又干不掉他的樣子」在醫術見解上,兩者是老派和新派的矛盾,在當時癌症研究亟待突破的時代,醫療改革的轉折期,這也正是必然的一個矛盾。我覺得這並不是主要矛盾,畢竟財前的手術都是成功的,能救人一命的醫生,是不會讓東教授討厭至此的。
主要矛盾還是第二點,對東教授來說,那是謙卑,對患者來說,那是醫德。
在他看來,沒有醫德的人是沒有將來的這也預示著財前會敗在他的醫德上事實證明正是如此,財前因為一場官司身敗名裂,這場官司的緣由就是因為財前不顧患者安危前往國外,導致患者死亡。
患者的死亡不是因為財前的醫術,而是他的醫德。總的來說,東教授對財前應該是又愛又恨吧,但畢竟是自己的愛徒,而且在擁有高超的醫術,所以後來東教授還是漸漸認可財前的。
其實東教授這個人很簡單,就是一個需要尊重的老學究。
關鍵詞是尊重,和學究。
他討厭財前,就是因為財前一心向上爬,越來越不把他放在眼裡。事實上,他也知道他不夠財前看的。關於這一點,劇前半段幾乎個個片段都體現了。
後半段的洗白,則體現了他作為學者的自我道德約束。
私以為這兩點與財前是他徒弟關係不大。只是財前是他徒弟更激化了矛盾。
劇想要表達的,不是師徒情。
個人觀點,請多指教。
現實中,每個人都習慣了用高大尚的觀點來武裝自己,並作為攻擊他人的武器。要是直面自己的內心的黑暗,往往會發些,所有的這些都不過是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也許無關善惡,僅僅是對某個人一點嫉妒或者看不慣。但是人是最善於自我欺騙的動物,所以真正的意圖往往潛藏在潛意識深處,連自己都不願意承認。正如東教授的夫人說的,很多事情東教授希望自己的夫人幫他說出口,這樣也許在道德上他可以不需要背負更多愧疚。但是事實上該怎麼做他自己早已經決定。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財前幫一社長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出意外,病人差點死亡,經財前搶救後解決了問題,東教授在問題解決後的表情奈人尋味,也許這個時候東教授很希望財前的手術出現意外吧。。。
曾想不明白為什麼東教授這麼討厭財前。如果他安心傳位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事。
後來看到某集有所感悟,財前是窮人家的孩子,天生覺得靠技術吃飯(某集和花森盪鞦韆這樣說道),有技術傍身天不怕地不怕,這是窮人家孩子的思維。而家世優越世代從醫的東教授喜歡做學問,他也始終嫌棄財前沒有學術氣息。所以財前怎麼努力都入不了東教授的眼。
這真的是一個悲劇,窮人家孩子倔強地以自己的方式往上爬,然而卻始終無法獲得認可,求而不得。想到這裡無比心疼財前。上面的答案幾乎都提到財前的出身,幼年喪父,但其實第一集有一個很重要的線索,那就是東教授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一集有張家庭合影,一兒一女,成年,估計20多歲的樣子,後來跟女兒的對話也證明了這點~東教授是醫學世家出身,典型的學者,但不守舊,他的父親是教授他自己是教授他兒子如果不死也會是教授,可以說他對財前的期待不只是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應該還摻雜了父親對兒子的未完成心愿,我相信在技術上他對財前是自豪的,但人品上財前的一些做派他接受不了,或者說心理落差太大,這跟他們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他希望財前跟他一樣有技術也謹慎,最重要他需要財前的尊重
作為一名現役碩士,我對此劇中(僅僅是電視劇中)感覺最真實的便是東教授了。一開始出於自私不希望接班,到畢竟是自己的門徒加以維護,再到一個教授的良知,十分的豐滿。里見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劇中其它主角都是豐滿而現實的,所以說是神劇。神劇無他爾,只求是真實的生活。
想答一下這道題。因為在這個影視作品裡我始終不太喜歡東,甚至有點厭惡。關於他和財前的整個故事過程,我覺得並不是師徒一笑泯恩仇的關係,而是更為複雜的情感,這些情感都建立在東身為學者的尊嚴並以此自負的傲慢上。第一階段:妒忌、畏懼。這兩種情感集中爆發在教授爭奪戰的階段,而理由則在於東的傲慢和對其學生的輕視。因為輕視所以妒忌,因為妒忌所以恐懼。劇中情節可以推斷,八年的時間,財前始終小心翼翼任勞任怨,這樣做的目的為何東作為教授不可能不清楚。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在八年間的教育里,他依然給財前造成了會接班給他的錯覺,可以相信他曾予以財前一些明確的承諾和幻景。然而,最後階段對於權力的慾望,對於地位的依戀,終於放大了他的傲慢。諷刺的是,身為學者,東的尊嚴不允許自己如此齷齪狹隘,所以會以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堆砌起來,以至於在被自己的妻子戳破的時候窘迫不堪。在他威脅財前向他低頭謝罪的時候,這份傲慢和輕視到了制高點,而財前的對抗無疑把輕視厭惡瞬間變成了恐懼憎恨。第二階段:諒解,旁觀。在教授爭奪戰失敗後,東說「不想帶著仇恨分開」,我並不將其理解為一種釋懷,相反的,這是他作為一個輸家維護一直以來自尊的必然選擇。一開始,希望凌駕於財前之上,保持師者的傲慢。失敗後,希望與財前重新對等,維持學者的尊嚴。對於東而言,他的所作所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都會被披上一層道德的假衣,像他放棄投票的戲碼一樣,要在不毀壞他傲慢的前提下實現所有利己的選擇。無疑,失敗後旁觀是最好的策略。所以,在他得知財前官司纏身的時候,一開始並不想參與,但當里見告知他財前之所以著急做佐佐木手術的原因是因為與他的矛盾時,他立刻轉變了態度。有人說,這是由於「良心發現」。很遺憾,我不認為這樣觀點是正確的。我覺得東始終都不曾覺得自己沒良心過,包括他後來的法庭鞠躬,其實他的每次懺悔都是間接的,且不會給他造成什麼直接傷害,相反其結果都是證明他的「高風亮節」。所以,東在出庭這一問題上態度的轉變應該是同樣為了師者的驕傲和尊嚴。首先,他很清楚財前的做法是為了滅自己的威風,這樣一來,他就不得不承認自己曾經是個失敗者,東無法接受這種情況。其次,財前的做法直接蔑視了東的自尊,有理由認為那一刻他一定對財前深惡痛絕。深惡痛絕卻又無力反擊的痛苦,以及他始終認為自己遵守的師道原則促使他做出了看上去是「良心發現」的選擇。第三階段:痛惜,悲傷。我相信東最後對財前的惋惜和悲痛都是真心的,我相信東為財前做手術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學生活下來,我相信東在得知財前病入膏肓時的悲痛欲絕是發自內心。但是行為相同,目的卻不一定相同。里見的悲痛目的是「利他」,而東的悲痛則傾向於「利己」。我不喜歡這個角色的很大原因是無法接受輕視學生的老師,而東的所作所為,在我看來是一種無關願不願意,僅關應不應該的抉擇,這個角色帶給觀眾所有違和感的來源也都在於此。他傲慢、自負、清高,所以要用餘生掩蓋自己曾被聲名污染了品格和人生。他曾有意識地做戲,但那才更接近真實的他。他活在自我構建的道德巨塔之中,想用盡全力維持自己想要的、渴望的品格的潔白。這一點來說,和財前很類似,東也是個信念堅定的角色啊。
不覺得東教授是恨財前的。
整部戲(03版)看下來,個人覺得,東教授對財前的看法的心路歷程應該是:欣賞-&>期待-&>失望-&>討厭-&>排斥-&>理解。
根據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人類在選擇喜好對象的時候,有一種傾向於在各方面盡量選擇跟自己相像的現象,以此表現出來的有戀母情節、戀父情結、夫妻相、以及學術上的所謂近親繁衍現象。
美國人做過一些關於人類戀愛的統計調查,也顯示人們更傾向於找跟自己有更多相似點的人來成為結婚對象,這事實上應該算是人類自戀的一種表現。而東教授的表現,恰恰映射了這一點。
一開始,東教授發現財前的天分,將他培養起來,這個階段,東教授是以自己能培養出像財前這樣的優秀的醫生而自傲的;
第二階段,隨著東教授對財前感情的投入,他開始將自己代入到財前身上,希望財前能夠在各方面做到甚至超越自己;第三階段,然而財前跟東教授,畢竟是2個不同的人,家庭背景不同、人生觀、世界觀也有差異,東教授的這種期待,註定是要落空的。他一廂情願的想去塑造財前的方方面面,給兩個人的矛盾激化埋下了種子。第四階段,因為教授爭奪戰,雙方矛盾徹底激化。在所有人看來這是東教授在嫉妒財前比自己強,然後其實並不是。東教授其實是在失望為什麼財前沒能做到處處都比自己強,而從更深層次來看,說是東教授對自己的一種完美主義的表現,「財前是一款他製造的有缺陷的產品,不能讓這樣的產品成為教授」。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大概就是如此吧。 這一點其實從東教授女兒身上也能看到一二,最後東教授女兒希望獨立,東教授很擔心她無法做到。因為太過於關心,所以才將對方的不足更多地做了放大。白色巨塔可謂把人性剖析的淋漓盡致,我很羨慕財前名利雙收,得到了教授的職位還能如此愛自己的工作,最後也是死在了自己的職業上,讓人很羨慕好不好!東教授的所做很正常!
我同意LZ的觀點,財前幼年喪父,進入浪速後東教授於他而言是亦師亦父的存在,東教授亦把財前當做自己的兒子,所以才會在後來財前試圖挑戰他的權威時怒不可遏,如LS所說,事實上東教授也知道自己面對財前真的力不從心了,所以這感情中又包含著失落。看到最後你會發現東教授其實心底還是為財前的優秀感到驕傲的
兩個都是傲嬌的人,互不讓步,正因為如此人物才真實豐滿。
愛之深恨之切。從東教授的言談舉止裡面可以看得出來是一個有教養的老學究,但是作為一個國家裡肺癌的第一人、作為浪速大學的功労者,和他教出來的學生一樣,他也有著自己堅持、自信、自負的一面。他認同財前的能力,但是不認同財前的品性。這和我們國家老一輩科學家一樣的。作為一個救死扶傷、掌握他人命運的醫生,醫術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醫術就忽視醫德,我想,德藝雙馨,這四個字應該是對學者、專家、教授最高的讚譽。從財前敗訴上來看,也證明了東教授的預言,財前不是由於醫術敗訴了,而是由於醫德敗訴了。如果動手術之前不是想著給東教授好看而是謹慎從事聽從里見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如果手術後病人發生異變時不是把名譽、舞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而是從壯行會場返回醫院親自對病人進行診治,如果在得知病人死亡並且在解剖後知道當初的陰影確實是癌細胞發生了轉移時第一時間對家屬進行道歉慰問而不是進行篡改、威脅,我想結局都會不一樣。財前有時間有機會自救,但是他不會,他對自己的自信、自負導致哪怕他最後心裡明白自己錯了也不會承認。所以,最後在里見昨晚最後陳述,大小姐對里見說里見出庭的目的是為了救財前。我想菊川升可能真的是東教授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有教養、有醫術,當然,醫德方面沒有在電視劇裡面表現出來。我想最後的敗訴,表達了醫生哪怕是世界名醫,他也沒有資格為患者做出選擇;患者如何迎來屬於自己結局的選擇權始終應該在患者手中,哪怕患者由於自身素質、知識的原因作出了在醫生看來是錯誤的選擇,那也是患者的權利,醫生只能盡到作出詳盡解釋的義務,而不能越俎代庖的為患者作出決定。我想這也是財前於里見最大的差別,兩位的醫術都相當高明,但是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為患者作出決定而且自己有那個能力,而一個人認為無論何種情況下都應該尊重患者的意志。財前說自己救了3000人,難道因為一個人的誤診就應該被釘在恥辱柱上嗎?我想說的是,如果那一個人是由於其他非人因素死亡、回天乏術,確實不應該怪罪醫生;但是,明顯是由於醫生的原因並且醫生有機會對此進行挽救的時候由於醫生自身其他非不可抗力原因造成了患者的死亡,那麼醫生應該接受懲罰。
反覆看白色巨塔,東教授一開始不喜歡財前,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他覺得財前野心太大,而且財前對東教授有些不服,如果財前當了教授會更加的目中無人,傲慢,於是東用了很多手腕不想讓財前當教授。反覆研究東教授,東教授本身就是一個比較低調有才華的人,醫術好,對待患者也很溫柔。從這一點講東絕對不是一個壞人。前面的政治鬥爭的話東教授有些手腕和心機,比如故意棄權投票什麼的。自從下台以後,主動找財前和解。女兒一開始讓東教授出庭作證的時候,東是死活不出庭的。後來得知財前為了避開東教授退休而加急手術最後造成醫療事故,東教授十分氣憤,說竟然可以因為這種私人的事情來忽視患者的生命!可以看出是發自內心的氣憤。後來財前法庭上氣胸發作,東教授也十分關懷財前。得知財前是肺癌以後,其實也是很悲傷的表情。因為是自己的學生,再不喜歡,這種大事上也是要向著自己學生。所以,東教授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我願意有這樣的老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東貞藏教授判斷財前五郎人品有問題?
※仁醫,怎麼樣有個好一點的結局,還是這種有遺憾的結局就是最完美的?
※怎麼看劇才讓追劇這種行為有意義?
※日劇《賢者之愛》,為什麼女主對女二總是有求必應?
※如何評價日劇《玻璃蘆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