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太關注於人際關係上,太在乎別人的感受?


如果說原因的話,知乎上已經有很多了。這裡不再解釋。

不過,請記住,每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會得罪人。每個人的心理底線都不一樣。比如你喝水的時候吧唧嘴有人很討厭這類聲音。女孩子穿短褲保守的人就覺得女孩子露著白花花的大腿很放肆。你24歲談朋友有人覺得談朋友浪費時間,應該直接結婚得了。你埋頭讀書有人覺得你是書獃子。你買奢侈品有人覺得還不如把錢捐給社會養老院。你去旅遊曬照片有人覺得裝逼。你憑藉自己的努力晉職有人撇撇嘴嫉妒,噁心的人會說你睡領導。

除了愛你人,真的不要聽任何人的意見,無論他是領導還是長輩,

如果做大家都喜歡的人的話,這種人是奴才。


題主,我就是這樣一種人,所謂活在別人世界裡的人

首先,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自卑的心理,反正我不自卑。當別人找我幫忙的時候,我很樂於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在乎他們的感受,讓他們開心,讓他們的問題得到解決。可是我也不是一無所獲,我也得到了快感,解決問題時,自己還得到了提升,也許還得到一個朋友。

其次,學會認同自己,肯定自己內心的想法。發現自己原來這樣會開心,這樣會不開心,慢慢地發現自己。經濟學上有一種學說叫做邊際效應遞減 邊際效應遞減_百度百科.

舉一個現在我正處於的例子吧。

現在我在導師的課上當助教,我很興奮,因為這可以幫助很多人。教他們做實驗,怎麼安裝程序,怎麼調試程序。可是到後來,同樣的問題出現了,很多遍。重複的提問,回答。很多同學問的都是一樣的問題。這時,我心裡就不在那麼興奮了,而是有點厭煩,也開始不想回答了。 如果我不是當助教的話,我可以直接不回答同學的提問。但是我是,這就相當於一份工作。工作才不管你是否心情高興呢,所以我還是回答了他們的提問。

然後,找到自己的底線。直接晾乾貨,底線很簡單。當你發現這樣你會不開心時,你已經在這件事情上突破了經濟學上的邊際,再增加,我們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將會變為負值,這就是底線。

我自己的例子:

你要我幫忙可以,但是如果要通過我找別人來幫忙就不行。 不要問我為什麼,沒辦法這就是我,這樣做我會不開心。

最後,發現在和別人交際時,別人觸碰到了自己的底線,勇敢的做出拒絕。別人問什麼,你就說這樣做,我不開心。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觀點,上面所說的我有的也還沒做好,有時也會妥協。哈哈,沒辦法,誰要這就是我,這就是我們呢。


是覺得環境不安全的應激性反映,其實是想得到他人認可。這種把自信建立在與他人的關係上的心理機制會導致自我意識受到支配。感覺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而活的很累,本質上是自我意識問題。可能受到過巨大的情感創傷。


人是群體動物,在遠古時代,每個部落都是固定的一群人,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在這個部落,你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你將很難生存下去。所以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這種心理被保留了下來。

比如,在地鐵,其實你根本就不認識地鐵上的人,只是見過一次面,其實你沒有必要給這些不認識的人留下好印象。但這種進化下來的心理,使你特別在意自己的裝扮——臉洗沒洗乾淨、頭髮亂沒亂、穿著是否得體、鞋臟沒臟、驢牌的包、IPhone手機。

而在現代,人們的社交圈子不固定,其實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也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

最後送你一個我行我素的人說過的一句話: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喬布斯


心理學角度上來說這是一種自卑心理。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更渴望得到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同,對於別人的看法和感受會更敏感,害怕自己的行為讓對方不滿意進而否定自己。提升自信對此會有改善。


去看心理醫生,這裡的人幫不了你。

這不是對自己反覆說「我要有底線,我要認可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耐心的傾聽和專業的引導。

我的女兒就是這麼一種人格,她因此得了抑鬱症,經過一年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恢復過來的。


我也是這樣,因為自身的懦弱,不敢去面對自己的弱點


推薦閱讀:

如何跟外行解釋畫畫/設計的難度?
程序員有可能成為大眾偶像嘛?
太過在意輸贏,如何調整好心態?
遇到愛佔人便宜的室友該怎麼辦?
同事怕熱,我又怕冷,這個空調開還是不開?

TAG: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