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在蛹中是如何變成蝴蝶的?

在Quora上看到這樣一則:

During metamorphosis, what happens in a cocoon is that most of the caterpillar gets dissolved by enzymes into a soup of undifferentiated cells and then the butterfly grows out of the same DNA.

翻譯大致如下:

「在變態時,繭內的毛毛蟲身體的大部分都會被酶分解為一包沒有區別的細胞,接著再由相同的DNA中長成一隻蝴蝶。」

感覺特別誇張,不知是否屬實?


昆蟲的變態分為增節變態、表變態、原變態、不全變態、全變態。蝴蝶是全變態。

不全變態的昆蟲譬如螳螂,幼蟲跟成蟲長的差不多,也就是說幼蟲一邊長一邊慢慢變化可以直接發育成成蟲,不需要蛹這一形態。而全變態的鱗翅目幼蟲(毛毛蟲)與成蟲(蝴蝶)間的差別太大了,形態、體內構造幾乎完全不同。雖然蝴蝶是由毛毛蟲發育而來,但是蝴蝶的很多器官並不是直接由毛毛蟲的器官發展成的,而是由一些特定的細胞群發育而成,這些細胞群叫做「器官芽」或者「成蟲盤」。如果毛毛蟲只是一邊長一邊分化的話,永遠也成不了蝴蝶。所以從幼蟲變到成蟲必須經過一個過渡蟲態,這也就是蛹存在的意義。譬如一種蛺蝶,在幼蟲的4齡期體內才會出現一類器官芽,這類器官芽在預蛹期迅速生長,在蛹期便外凸形成蛺蝶的足。所以有人認為昆蟲的成蟲是由擴展的器官芽組成的鑲嵌體。下圖是果蠅對應的幼蟲,器官芽,和成蟲。

至於蛹期的內部變化,很複雜且不同的昆蟲又有不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蛹殼裡面溶解成一灘液體然後再分化出器官。這裡摘教科書上的一段籠統說一下(圖片內容均摘自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普通昆蟲學》,彩萬志,龐雄飛等主編)。


謝謝大家的贊成。謝謝@李傳大人的知識普及,比這一條要專業多了...

----------------------------------------------------------------------------------------------------------------

看到這個也十分震驚...因此上網查了一下。

感謝科學美國人,查到的真相是確實是這樣,毛蟲在蛹中會被酶先消化為細胞漿然後再分化出各個器官。但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會成為細胞漿,有一部分叫做"成蟲盤"的結構會保持不變,成蟲的眼睛,翅膀和腿就會在這個"成蟲盤"上面長出來。

傳送門在此:How Does a Caterpillar Turn into a Butterfly?: Scientific American

看完後突然想到自己小時愛玩昆蟲,有時找到不知名的蛹不小心弄破時,確實會流出綠色的液體,裡面並沒有成型的東西存在。

另外..."繭"是蛹外面的那一層絲質的結構...一般蛾子才有...原文的作者也把兩個東西搞混了呢...


其實想像一下,毛毛蟲變成蝴蝶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一個生命變化過程了,一個只會爬的毛毛蟲在短短的幾周內變成了會飛的傢伙,不停吃葉子的消化系統變成了以吸食液體為主的消化系統,真的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是在短短一周到幾周的時間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毛毛蟲的物種和環境溫度),鬼知道毛毛蟲經歷了什麼!!!

出於好奇,因為我們實驗室也有養毛毛蟲用於實驗,我就打開了幾隻看了一下。

這個是完整的蛹

但是用尖銳的針輕輕戳破就是這種綠色的液體噴出來

完全打開後發現基本全是綠色的液體,很少能發現成完整形態的器官,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階段,蟲蛹的體內經歷著劇烈的分解和重組工作,很多細胞會被從已有的組織上消化掉,被用來重組身體其他的器官,發展新的功能。

比如毛毛蟲的肌肉組織,大多數就被消化成單獨的細胞,然後用於體內其他新組織的合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器官則沒有多大的變化。舉幾個文獻裡面看到的例子。

第一個是用一種叫做micro-CT技術掃描蟲蛹的實驗,實驗過程中可以用X光分層掃描同一個蟲蛹,然後將每一層掃描結果合成3D立體圖形,揭示了蟲蛹在變化過程中,那些組織發生了什麼變化

圖中,豎排的是同一個蟲蛹在第1,4,7,10,13天的變化,橫排是三個不同的掃面角度。

紅色的是蟲子的消化系統,可以看出在開始的幾天,蟲子的消化道迅速的變小,同時變窄,表示在成蟲中,進食的功能不在需要像幼蟲時那樣的消化系統了

藍色的是蟲子的呼吸氣管,可以看出這些藍色的結構雖然沒有發生劇烈的變化,但是管子變得更加多粗壯,能為成年的蟲子提供更多的「血液/體液」循環,來適應飛行的功能。

第二個是文獻裡面一個毛毛蟲和蝴蝶腦子大小的對比

可以看出,a是毛毛蟲的腦子,b是蝴蝶的腦子,相比於毛毛蟲,蝴蝶的腦子更加的複雜,關於視覺,嗅覺和運動能力的區域更加的複雜,但是在幼蟲中這些區域是非常小的,甚至是消失的,可見腦子在蟲蛹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references:

[1] Virtual forensic entomology: improving estimates of minimum post-mortem interval with 3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2] 3D-Reconstructions and Virtual 4D-Visualization to Study Metamorphic Brain Development in the Sphinx Moth Manduca Sexta


看到一個說法,毛毛蟲可以看作是一個會動會吃的胚胎,羽化過程相當於從蛋里再孵化出來一次。


這是這個學期研究的鳳凰木夜蛾的化蛹到羽化的部分照片。

謝謝各位看官


毛毛蟲出生的時候就遭到了青菜蟲等蟲子的嘲笑,因為沒人敢接觸它渾身毛還黑不溜秋的很難看,蟲子屆也是有顏值區分的,最美的是米蟲,最帥的是青菜蟲,而最丑的就是毛毛蟲。

毛毛蟲每次被嘲笑的時候都會說一句:我以後會很美的我媽媽很美的。而這時候其他蟲子都會起鬨說你叫你媽媽出來啊。叫出來我們看看啊。

毛毛蟲知道媽媽已經飛走了再也找不到了,於是,他選擇結繭,它開始慢慢的吐絲包裹自己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潔白的繭,而自己化成了褐色的蛹。

等待它的,只是春天的蛻變

等啊等

等啊等

等啊等

等啊等

等啊等

結果由於太早化蛹營養不足變成死蛹。

【完】


化蛹後,內部完全液化,基因控制芽體(成蟲器官)重構生長,蛹體對應位置完成成蟲變化後,會在合適的天氣狀況下破蛹羽化。經過展翅晾曬後,蝴蝶進入成蟲期。


從上面說的來看?

大概是這樣:昆蟲幼蟲和昆蟲成蟲的器官是不一樣的,

毛毛蟲階段,成蟲器官隱藏或者睡眠了,只有幼蟲器官在工作

化蛹後,幼蟲把自己的幼蟲器官液化成一堆營養物質,供成蟲器官使用,成蟲器官開始瘋狂發育

幾周內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成蟲!

也就是說昆蟲從蟲卵到成蟲的過程,其實是發育了兩次!


養過蠶就知道了!


反正小時候吃的蠶蛹,咬開後,好像真的是一團不知道什麼東西,然後有一根硬硬的,好像是腸子還是什麼


沒有見過毛毛蟲變蝴蝶,但是養過家蠶。圖給大家看一下

這是它小時候的樣子

吐出的蠶絲包住了自己

白白凈凈的,蠶繭很硬,用水泡開後能分開絲

從蠶繭里出來了

這是……交配?

產卵

卵變成了深褐色,沒過幾天它們就全死了。

有沒有懂得大神來看一下這是咋回事(⊙﹏⊙)


完全變態昆蟲的蛹期基本都是靠器官芽分生成的器官組織。

人民群眾(蛹中不明液體)中出了個毛線主席(器官芽),帶領人民群眾(昆蟲)鬧革命(成功羽化)啊!

個人還是對昆蟲分類感興趣TAT


我也很好奇啊,按理說蛾子和蝴蝶差不多,所以他倆蛹化過程應該很相似,那麼,各位不知道吃沒吃過蠶蛹,蠶蛹裡面是一灘白色的可能是蛋白質吧的東西,仔細想想,如果蛹是蠶化成的,那豈不是真正變成蝴蝶的是蠶的內臟?

細思極恐。

啊,沒有科學依據,我自己瞎猜的。

求科普。


推薦閱讀:

驢子看見牛和羊的愛情,會產生什麼生理或者心理反應?
就進化來說,為什麼許多對人體有益的食物(如苦瓜)不會像肉類令人產生食慾?
現在發現大型未知生物的可能性有多大?
現在基因測序的瓶頸主要在哪裡?精度?速度?
為什麼生物沒有進化出專職產生 ATP 的器官?

TAG:脫氧核糖核酸DNA | 生物學 | 蝴蝶 | 昆蟲學 | 鱗翅目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