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蘋果得以從之前的小眾市場成功轉變為現在的大眾市場。

早期的imac,其受眾多為設計師和傳媒人,後來從ipod一直到iphone,這個轉型的過程太成功了。早期用戶沒有抱怨和不滿,新用戶又心生嚮往。蘋果是怎麼做到的?堅持了什麼?放棄了什麼?


堅持了責任感

喬布斯自始至終都在堅持軟硬整合,藝術和技術的結合。堅持蘋果的品質,堅持去搞完全受累不討好的 AppStore 審查(喬布斯聽到這個點子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個做法會讓蘋果很麻煩)。

而所有這些堅持,都可以歸結為一種令人敬佩的責任感。即不接受任何借口,徹徹底底的,完完全全的,為用戶體驗承擔起一切責任。

蘋果絕對不會說,我們的 OS 沒問題,但是硬體廠家的驅動讓有些 Apps 不兼容。從蘋果的文化看,這是一種可恥的借口和不負責。

放棄了價格

喬布斯總結 Macintosh 的市場失敗的時侯,說過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定價本來應該更加便宜」。 NEXT 的經歷恐怕又加強了這種看法。

當他重掌蘋果,推出的產品都是非常廉價,或者迅速變得廉價的。

iMac , iPod 不用說了, iPhone 從 3G 開始如果考慮運營商補貼也不貴了。 iPad 的價格更是直接低於大多數分析師的事前預測。


1、堅持了口碑和品質

2、放棄了小眾需求

3、要素是價格


堅持的應該是產品種類少而精吧。

轉大眾市場的第一個產品是iPod,當時喬布斯說是只支持Mac,用iPod帶Mac,整個公司其餘所有人都不同意,然後喬布斯妥協了。說要支持WINDOWS,改變音樂產業。見《史蒂夫·喬布斯傳》。

因此改變的是市場策略吧。


當初蘋果的硬體優勢可以讓專業軟體運行更流暢,現在的硬體優勢早就沒有了。


首先,蘋果的崛起和轉型成功,完全離不開其靈魂jobs。然後,是蘋果在小眾的圈子試水、挫敗、重構過程中,完成了自己的孵化蛻變,如下:

聚集了一批NB的技術人才和UI設計師(從Hartmut Esslinger 到 Jonathan Ive等),具象簡單簡約的極致之美,形成了Apple系的美學技術體系,創造了極佳的用戶界面,提升用戶體驗。創造性的『重新定義了手機』。

打造了Apple全系列產品的活性生態鏈,涵蓋音樂遊戲應用閱讀電台,滿足用戶的一切溝通和娛樂需求。同時蘋果封閉的應用體系和嚴格的審查制度,確保了合作夥伴的合法權益,確保了其內容管理的可控性。同時蘋果的分成體系提升開發者的積極性,全球有數萬的應用開發者為蘋果打工,創造並保持其APPSTORE的持續活力和用戶粘性。

~~~綜合其成功要素很簡單:如巴菲特所說:內在價值評價高於外在價值評價。即做產品即做到自身的技術+產品運營+架構設計+生態鏈的平衡和極致,無需模仿,自成一派,名揚江湖。自己是梧桐,自有鳳凰棲,自己是江海,自有百川歸。也就是古代明朝王陽明說過的:內聖外王。~~O(∩_∩)O哈哈~又扯遠了 ~


我等小農覺得- -降價了依然很貴啊。


個人覺得對於蘋果而言,不存在轉型。

早前「蘋果」在人們眼中被視為個性、昂貴的代名詞時或許只是當時國內經濟發展的狀況,還有就是電子產品普遍的高價和普及程度。彼時擁有一個或多個電子產品乃天大的夢想,經濟狀況扼殺選擇餘地。

如今個人意志可以決定選擇。

~~~如題。時勢至此,所以更顯成功。


堅持了「cool」!這是最重要的,cool,你喜歡嗎?


不是蘋果轉型了,而是大眾轉型了。

在80年代,蘋果的理念和現在沒什麼不同。主要是人的價值觀念不同了。現在年輕人就是好這口。喬布斯趕上好時候了。


理念!執著的理念!人才為app store服務,產品受大眾追捧,近乎完美的用戶體驗!


蘋果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小眾了!?


推薦閱讀:

土木真的沒有 IT 行業有前途嗎?
華為麒麟920晶元的推出,意義是否比龍芯更大?
為什麼 SSL 證書能保證傳輸內容安全不被監聽?
不同地區的婚姻登記信息為什麼不聯網?
這是一個「體驗大於功能的時代」,你是怎麼看待的?

TAG:互聯網 | 蘋果公司AppleInc | 品牌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