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怎麼設計一個電視遙控器?

個人覺得電視遙控器使用頻率最高的的功能按鍵依次為:

1、更換頻道

1.1 按順序更換;

1.2 直接跳轉至某頻道

2、調節音量

3、靜音(打電話時經常用到)

4、待機

5、。。。。。


只提一個,我經常找不到電視遙控器,所以很需要遙控器自帶揚聲器,在我找不到的時候,在電視機上按個按鈕,讓遙控器自己呼喚我。


這個話題可討論的內容太多了。。。

首先說一個前提,人們看電視,主要是希望以輕鬆休閑的方式在大屏幕上享受視頻節目(圖片和文字都是次要的目標)。收郵件查資料寫文檔這種活電腦更合適。

從技術手段來說,目前的紅外遙控器,優點是價格便宜,不需要連接反應快,省電;缺點是無法雙向通信。智能電視、機頂盒出現以後,遙控器又有了藍牙、wifi、zigbee等多種連接方式,還有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來遙控的,缺點不一而足,共同的優點是可以雙向交互了。

從操作界面來說,目前家用的遙控器,設計思路還是面向傳統的以頻道為中心的直播節目,所以都保留了數字鍵盤,為了滿足數字電視廣播技術還增加了大量的功能鍵。其結果是遙控器變得過於複雜,難以掌握,降低了電視的娛樂性。

簡化遙控器的界面顯然已經是業界的共識。但觸摸板、空中滑鼠、帶全鍵盤一類的遙控器,其出發點還是把電視當成了一個PC。這類遙控器定位精度很高,但未必適合電視,畢竟沒人在電視上畫圖;電視的觀看距離較遠,解析度低於電腦,不適合文字的顯示和輸入,遙控器上帶一個全鍵盤只會把操作搞的更複雜。

未來的遙控器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個人的觀點是,應當在開放介面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多種選擇。不得不說APPLE在這方面確實下了一些工夫,走在了前面。一方面,基礎型的遙控器,可以是APPLE TV那樣的,簡單的幾個navigator按鍵,用紅外方式來控制。另一方面,利用電視機或者機頂盒提供的開放介面,開發者可以推出第三方的軟體(利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或者硬體作為家裡的第二個或者第三個遙控器。(APLLE 的Air技術就是這樣的思想,可惜以他們的商業模式,目前還沒法向第三方開放)。


1開關(短按開,長按關。觀看電視節目時如短按則電視屏幕顯示:如需關機請按住開關鍵3秒以上)

2調台轉盤(單指滑動按順序切換全部節目,雙指滑動按順序切換收藏節目,長按收藏/取消收藏該節目)

3側面音量調節開關/靜音按鈕

4藍牙與電視機通訊,操作時無需對準電視機

5內置電池,usb2.0介面(usb線自行購買)


首先,我設計的電視遙控器一定是個軟體,可以在多種硬體上運行。你可以用手機、平板、電腦、聲控、體感等各種設備操控你的電視。

搖控器軟體的功能非常簡單:

  1. 音量:提高、降低、靜音。
  2. 影像:下一個、上一個、關閉。
  3. 節目清單:現在所有台正在播放的節目名稱、圖片。並可查詢每個台的節目時間表。
  4. 搜索:根據搜索條件查詢找到想看的節目。

以上功能的實現程度還要根據電視功能、搖控器設備功能決定。

  1. 搖控器觸屏設備,3、4可以在搖控器上實現,電視繼續播放內容,在搖控器上查找好之後再切換電視頻道。
  2. 搖控器沒有屏幕,電視支持軟體擴展,3、4在電視上實現,用搖控器選擇、翻頁。
  3. 搖控器沒有屏幕,普通電視不支持擴展。那麼多就和傳統搖控器功能一樣。

以上臨時興起簡單說說,我的核心思想是軟體改變世界,硬體只是軟體的載體。所以盡量讓軟體能夠在更多的硬體上運行,然後根據硬體特性進行軟體的體驗優化。

如果非要自己做一款硬體搖控器的話,那麼最好讓他除了遙控電視外還有其他用途,比如放在桌上可以偽裝成個藝術品,不要讓人一看就認為他只是個工具。


呵呵,這個問題應該換一下,應該叫做如何設計一個機頂盒的遙控器,現在電視的遙控器基本上處於殘廢狀態,只有一個開機鍵就滿足需求了。

從產品設計角度考慮遙控器的設計,我覺得應該從用戶的需求出發,原則是」不要讓用戶去思考!」做到這點,需要有兩方面的考慮:

  • 遙控器必須的按鍵有哪些?哪些是經常使用的,哪些是必要但不經常使用的?
  • 遙控器的大小、形狀、能耗。

必要的按鍵,我覺得有:

  • 上下左右(左右用戶控制音量,上下用於上下台的轉換。)

  • 1-0(用於用戶直接單擊到目標的頻道)
  • 開機

經常使用的有:

  • 上下左右
  • 1-0
  • 返回上一台

必要但不經常使用:

  • 開機

大小:

由於遙控器是一個手操作的,大小不易太大,本著一個手握住遙控器,能夠用拇指按到所有的地方。

形狀:

當然越舒服越好了,符合什麼人體工程學啊。不過基本的設計,整個遙控器的所有部分都應該是圓角,圓角在手握的時候會比較舒服。

能耗:

最大限度的控制能耗,讓其最少次更換電池。

按鍵的布局:

用戶日常用這個機頂盒的遙控器,按照原則,最常使用的,放在用戶手握遙控器,大拇指自然放置時的左右。這樣,用戶手握的時候可以不用大幅度挪動手指。比如上下左右按鍵。1-0的位置在上下左右的下面。關機鍵屬於不常用按鍵,我們不需要把其放在明顯位置,也不要放置容易碰到的地方。正確的位置應該是遙控器的頂部或側面。

我們現在講的都是從理論上說,真正的遙控器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呢?原因很簡單,對於電視廠家來講,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能夠銷售出更好的電視,他們要考慮除了產品設計以外的東西,比如消費心理學。很多人買電視的時候,就要買大的,為什麼?很簡單,是一種炫耀的因素在裡面,看到簡單的,小遙控器,不能體現其面子,所以,現在遙控器越來越大,造型越來越新潮。對於機頂盒的遙控器,目的更明確了,就是利益,機頂盒都是由第三方生產的,他們一次性的生產的利益很少,所以做一些增值的功能來盈利也是必須了,所以你會看到這個遙控器上多了很多你不知道做什麼用的按鍵。


如果是我的話,我設計一個有彈性的球型遙控器。遙控器分為2個半球,逆向旋轉換台,左右施壓調音,扔地上彈跳開關機...


5個按鈕吧。「上」、「下」、「左」、「右」 + 1個功能鍵。

或者更簡化一點,像Ipod那樣 轉盤 + 功能鍵。

細項控制功能集成在電視端的UI中,而不是遙控端

未來會更加簡單,直接手勢操作,遙控器可以被淘汰了。


iPad/iPhone 里加個「電視節目」——和「報刊雜誌」一樣的文件夾

裡面的每個圖標代表一個頻道


做過三隻遙控器,自己的一點感覺。

遙控器的設計與被控制終端的整體UX的設計是分不開的,這兩個是要在一起進行設計的,不然單獨討論遙控器就是扯淡。

遙控器的設計,提供最最最最基礎的操作或核心功能支持,提供清晰的功能+位置記憶認知(最好能符合用戶已建立的行為認知,下意識的),提供好的人體工學,同時採用適當的通信技術,達到目標成本就是一個好的遙控器。


分析思路是「我們在哪兒」(痛點)--「我們去哪兒」(設計願景)--「怎麼去」(實現路徑)。從始至終一個原則:遙控器的設計必須結合終端設計一起考慮

我們在哪兒:分析兩個,現有痛點+需求頻次。現有痛點:1.按鍵太多,老人家有時候還看不清;2. 遙控距離短;3.只能對應一個終端;4.經常找不著;5.設計丑。
高頻需求:1.換台及直接定位某台;2.音量調整;3.待機;4.收藏

我們去哪兒:從有用-能用-好用級別出發;或者從基礎價值-期待價值-興奮價值出發。

基礎價值:功能主體。1.遙控距離加長,2.幾個主要功能點:換台+音量+待機3低能耗

期待價值:基礎價值的進一步細化。
1簡約化的功能按鈕;2便於調節;3圖標導向清晰,便於理解;4體積適中且形狀仍為長體,便於尋找辨認

興奮價值:推動用戶產生購買行為的價值。1所有高頻需求被安排在主體面板上,簡化到了極致,用戶憑最基本動作和本能操作;2整體設計具有科技美感 3.語音尋呼功能及語音操作功能;4跨終端遙控功能,遙控電燈、空調等

我們怎麼去:即實現路徑。 1. 面板上只有一個可旋轉的大按鈕,還可以滑向兩端。而兩端正是最高頻的兩個功能區,一個是音量,一個是頻道(也可以是其他,基於控制終端的需求),通過旋轉來調節;按鈕滑到中間位置,就變成了選擇鍵,旋轉選擇上、下、左、右;開機和待機鍵置於右側2. 紅外射頻技術改進,擴大到室內7~10米範圍(飯廳距離)3.開放第三方介面,便於跨終端使用4.輕薄型工業設計,硅膠材質。

給題主小小地上個圖。。。這PPT畫的,丑,但說明效果拔群。。

總結:興奮價值靠打造用戶體驗,用戶體驗靠的是情感導向;上述過程體現出很多交互設計的原則:基於使用場景和心理模型、VI一致性、less is more、容錯性等,這些都是必備的。


做一個腦電波控制晶元。心碎意轉,念頭到了,自動回應。


我的答案,大家使勁拍磚啊!!!!!

按以下優先順序進行排序,當某一點和其他點衝突時,參照高優先順序進行設計:

1、結實

2、成本

3、好看

4、方便(僅指操作起來,比如鈕大,字大,觸感啥的)

5、功能

這裡2的優先順序設定我認為和面向用戶群有一定關係,如果給其他廠商做oem那麼沒準會放在1或2,如果單獨賣,那麼我認為可以放在4或5。

分別說一下

1、家用品,少不了摔磕碰撞,口水泡狗腳踩什麼的,長久才能幸福嘛(想起了高空xxxx米摔下一個ipad2無損的視頻)

2、也不能一個勁的好,畢竟是個附屬品,而且,這玩意長久以來的習慣是免費的,某些發燒友來個單買的可以控制家裡所有產品,我覺得意義不大,一般人都學不會,而且不願意花這個錢(您說商務模式,我是沒想好,免費用遙控器,然後後項收費么。。)

3、好看,這個,肯定要好看啊,和電視啥的至少要配啊,然後就是蘋果的概念嘛,不過蘋果貌似的排序肯定要比我這個多,而且不一致,我認為對於遙控器這個產品,好看可以放在第三

4、方便很重要,順手,大小合適,按鈕按著爽,如果成本下的來,觸屏有些基礎的操作就更好了,但我認為功能設計一定要基礎,別太複雜。當然,這個方便,主要還是針對工業設計級別的

5、功能:

a、功能設計,少即是多,太多了用不過來,而且繁瑣無比,其實蘋果系的產品,基礎功能就得,很多/大部分(國外我不清楚)的用戶基本上也就會個123,你跟他說這還好幾百條呢,大多會說,夠用就得。

b、複雜產品,可以設計一些開關嘛,就是設計些發燒友的功能,一般用戶不用,發燒友以此為樂,不過我覺得可能需要設計遙控器和遙控器pro這樣的兩個版本,在一個版本上實現有些難度吧

c、隨便寫幾個功能,比如能自動記住常規的幾個台,然後怎麼操作一下(晃,單獨鈕)就會出來列表,然後充分考慮切換延遲的情況下,盡量舒適的完成操作,即從這幾個近期選擇中由用戶點選某一台;我也想過,控制多個產品,不過總覺得不倫不類,而且每種產品派系太多功能各異,操作的過來么,大觸屏倒是個選擇。。。;加個手電筒,我覺得挺好,我老是想在沙發下面找東西;

功能上的總結,既然已經有了帶屏幕的(電視,電腦)這樣高級的人機交互界面,那麼遙控器還是越簡單越好吧,增加幾個實用功能,沒準更好,比如設計怎麼不讓他進灰,電池更換場景的補充,如沒電就叫喚,多放兩節電池啊什麼的;剩餘那種設計類的功能,就放到被遙控的機器上吧


抹掉,不做,我們不需要電視遙控器


我會把遙控器控制程序設置成wifi控制的開源介面,只提供若干條基本命令。這樣哪些閑的蛋疼的程序員就會設計各種界面的遙控器app,或者固化了這些命令的實體遙控器,你從中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就行了。或者你甚至想全語音或者全手勢操作都可以。

實體遙控器壞了?不要緊裝個軟體先用著。

家裡遙控器太多了?不要緊,裝個n合1遙控器app就行了


我爸到現在還不會用數字電視的遙控器來看數字電視,原因就是各種亂七八糟花花綠綠的按鍵組在一起,本來人老了眼睛會花,看遙控就更迷茫了。看到樓上的幾位普遍反映按鍵要精簡,這肯定是遙控發展的趨勢,上、下、左、右、菜單、電源鍵足矣!要是拋棄物理按鍵,直接腦電波控制那是最最好啦。


我希望我的遙控器多一個按鍵「feel luck」,會自動保存和統計我之前喜歡的頻道,還會根據我選台的風格給我推薦頻道。


誓不低頭,一指按天下~

客廳文化就是要打造爽、休閑的感覺!躺在沙發上,使用最少的按鍵,盡量實現更多的需求。

apple TV的遙控器不錯,不過功能還欠缺了點,按鍵也不爽。

聲控由於聲音的公共性,不容易辨別,不可控。

最近三星出了個使用類似kinect操作方式的智能電視,不過似乎只是噱頭,操作起來感覺還是不是很便捷。


應該放棄遙控器,體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真要做個類遙控器的東西,可以沒有按鈕或者只有一,兩個按鈕(用來開關效果),通過揮舞遙控器來控制,類似WII遙控器,其實也是體感的一種。


Click Wheel 就滿好的,可惜被 iPod 霸佔了……


與其考慮怎麼讓馬跑得更快,為什麼不直接使用汽車呢?同樣的道理,與其升級「經常讓人找不到的」遙控器,為什麼不直接考慮聲控模式呢?


推薦閱讀:

中共現在使用的鐮刀鐵鎚標記是誰設計的?
為什麼喜馬拉雅FM對用戶這樣不友好?有沒有客戶體驗做得比它好的其他網路電台?
真心求助可以在地圖上標記自己旅行足跡的APP「附圖比較幾個旅行類APP」?

TAG:產品經理 | 產品設計 | 人機交互 | 交互設計 | 用戶體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