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 已經改成了「雙向好友關係分享」了,為什麼 Google+ 還在做單向好友關係分享?這種做法的優缺點何在?

Path 是首先採用「單向關係分享」機制的社交產品,但現在已收窄為「雙向關係分享」,這是為什麼?是否意味著單向模式不可持續?Google+ 仍然採用單向分享的思路,會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單向關注是基於信息、興趣,雙向好友是基於社會關係。Path從第一天就立志做一個有限制的真正好友間分享的產品,無論它怎麼改,終究還是圍繞可控的朋友關係。Google+作為Google平台的社交層,仍然是服務於信息的,關係只是信息流動的路徑和容器。這兩種做法無所謂孰優孰劣,服從目標才是根本。


重新回答 我認為單向的好處

其實仔細跟fb比,用單向和雙向來區分是不合適的,來比較並不合適

  1. 關係確立角度來說,可以分單向和雙向,但是這個實際沒什麼意義,因為產生活動的是在分享過程
  2. 那麼從分享的過程來說 比較facebook與google的區別是

應該是點到(多)點 與 點到面的分享的區別

或者說 單向 與 無方向的 區別

從接受信息的主動方式來區別是 push跟pull的區別

3。再談論優點

google+的誕生的目的,從2年前的那個real life的那個研究報告就明確指出的,google更想還原現實生活,認為facebook存在嚴重的 自我信息審查 以及隱私問題, 這種問題的根源,因為人們都不是生活再舞台和廣場上, facebook這種點到面的,人均280個觀眾的表演方式確實,能帶來熱鬧,newsfeed 模式的確能帶來更多互動,滿足人的偷窺欲~~~但是這不是人現實生活的真實方式,同時必然會導致很多溝通無法進行,噪音過大~各種弊端,

我們必須清楚這種偷窺慾望的滿足 絕對不是一個卓越產品去放縱和鼓勵的

減少噪音、更隱私的分享、避免自我審查更多的內容分享、更符合現實生活 ,這些都算是優點

4。再談論缺點

應該說用了google+完全符合預想設計,但是同時也帶來一些意料之中的問題 ,對象如何圈定的問題

a.對圈的定義、劃分、整理、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成本的問題,很多時候更是一個無從下手的問題,因為現實生活中,這個是非常模糊,並且交集重重,沒有一個圈的管理的行為, 所以google+的這種處理方式 固然進了一大步,但是仍然跟現實較大差距~

b.即時定義好了,對分享工作增加了一個步驟,我需要去思考對象,還要去選擇對象,明顯比fb多了一個步驟,而且這個步驟同樣會帶來困擾

以下是黃,先前的問題,path和google+的區別

-------

首先個人絕對最接近google+的分享模式是mail ,我稱之為push的模式, 那麼path也是這種模式的一種形態

回到path 來說,我絕對就單次分享過程來看,是比較接近的理念,就是我分享一個照片,並且有分享者決定誰可以收到,但是google+要複雜的多

1、path是一個全局性的 對象圈定

google+是對每個分享行為的對象圈定

2、由於第一個原因的path的分享對象是固定的、所以是事先設定好的

google+是非常靈活的,可以有單個人,多人,全局,這裡也延伸出了 circle

個人認為這個circle 概念可以非常靈活的,不是分組的概念,更貼近的標籤,不過事實證明仍然不夠靈活,這很可能是google+的一個要害

3、接受過程的差異 單向分享因為沒有「好友」確認這麼一層約定的過程,騷擾會是個問題

Path對此幾乎沒有做任何處理,只要我share給對方,對方是一定收到,也沒辦法屏蔽,

Google+ 採用了一個圈外消息的概念,在手機端有個incoming的stream ,這樣可以比較好的防止在主stream 里被騷擾~更重要的是,用戶根據圈分別瀏覽 分類的stream,這樣信息流就比較和諧了~~

總的來說 path,整個控制比較粗糙,所以只合適在很私密與信任朋友之間使用, google的層次感,以及靈活的設置可以讓分享過程更適應現實,個人還是堅持認為google+的最佳原型 是mail的模式~

只是通過更靈活的圈功能來實現,gmail里的group的概念,可以群發郵件罷了,然後內容展現做一個比較好的處理:)


單向是媒體,雙向是交友。完全看你注重熱鬧還是注重精品。

根據黃繼新的評論修改一下:

單向的關注是媒體,雙向的互動是交友。我認為path原來的模式和現在Google+的Circle這種單向,是雙向好友關係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這種單向弱化了信息接收方的權力,強化了信息產生方的權力。而象Twitter/微博這種單向關注模式,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關心誰關注了你。


受教了


無論雙向還是單向,表面上來看都只是一種信息模型,但是雙向更傾向於考察聯繫雙方的社會關係,單向則是更為單純的信息流動。我不認為google+真的是要強調社會關係,他更多的還是強調信息。同意keso的觀點。


Google+想要讓關係更接近於現實,也許Google+也會走向雙向分享,這樣更符合現實關係


推薦閱讀:

Path 為何會選擇將自己賣給 Kakao?
新版 Path 在 iPad 上的使用體驗如何?
Path for iOS 的用戶如何讓 Share 給自己的人閃退?
知乎有多少人在使用 Path?又有多少人雖然沒使用,但知道 Path?
Path 是不是已經失敗了?

TAG:Path | 社交網路 | 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