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作品創作中,反套路和作品質量有必然聯繫嗎?


反套路,特別是刻意的反套路,本身也是一種套路。無非是更激進一點,從媚多數變為媚少數。怎麼評價套路就怎麼評價反套路,一個立論一個駁論,不能拆開看。

我倒是覺得「非套路」更值得關心一下。這也不意味著非套路一定好,而應該反過來說,優秀的非套路作品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套路。


謝邀,反套路本身是一個偽命題。

文學藝術領域發展到2000年之後,在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成果被文藝界消化完畢之後。從創意和點子角度講,根本找不到前人沒玩過的。

作為一個試圖寫小說並且自認腦洞還可以的人,我深知這一點。

有的時候,當我腦子裡冒出一個自認為特別牛逼的點子/劇情設計後,我會興沖沖的去問這領域的大佬。然後大佬微微一笑,扔給我一個作品名,分布年份從歐美60年代科幻小說到90年代日本漫畫都有,我一看,自認為很牛逼的設計,人家早寫出來出版了,並且玩的還比我更好。

魔法少女小圓當年被稱為反套路,然而老虛自己都蹦出來說這種劇情在GAL里太過平常。論萌和黑的瞬間轉化,他自己的鬼哭街和沙耶就已經玩的很熟練了。

RE0去年大火也被稱為反套路,然而輪迴這種玩法,隨便就能在ACGN領域裡舉出十幾個名作。RE0的輪迴實際上是很成熟的一種設定。

說到底,大家都是套路,只不過人類的記性不太好,所以穿衣打扮的流行風尚來來回回,ACGN的流行也不外如是。

很多時候,我們說「套路」說的其實是「流行」。什麼男主看到女主洗澡啦,摔倒在地腿卡在襠部手按上歐派啦,我們說這是套路,背後的真意卻是——現在流行搞這個。

那麼說回話題,「不流行」「不容易流行」的作品,是不是比流行作品品質更高?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RE0在動畫化之前,毫無疑問是不流行的作品。各位有興趣的知友,有日語基礎可以看看網文連載版,沒日語基礎的可以看看文庫版。

寫的怎麼樣?網路版那是真差,廢話突破天際。文庫版修了又修,好一點,可也就是凡作以上,良作未滿。王選篇依舊是拖戲拖的要死,長月老賊的文筆又比較乾澀,讀起來實在很沒有樂趣。

那麼RE0為什麼能火,因為長月老賊有個不錯的立意和大綱,然後動畫把這部分120%的表現出來,又刪掉了哪些沒意義的拖戲情節。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差的作品各有各的差法,好的作品卻都相似。一定是創意、節奏、表現力等要素都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段位後的結果。就算那些偏科嚴重的作品(三體,海貓),短板定然也是在及格線以上的。與套路不套路,流行不流行全然無關。

PS:對於我來說,個人最欣賞的作品,除了真正的奇思妙想以外,就是老瓶老酒但是寫出新意的,比如大老師和三體這種。

至於為什麼大老師和三體是老瓶老酒,那就是另一個回答了wwww


第一樂章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快速度,富於戲劇性效果,表現主題的對比;

第二樂章速度較慢,富於歌唱性,抒情;

第三樂章用小步舞曲或諧謔曲,表現日常生活場景;

第四樂章的速度快於第一樂章,表現熱烈/激烈的場面。

這就是套路。歐洲人聽了幾個世紀的交響樂都還在聽。

某種類型能夠流行起來,歸根結底是受大家歡迎。非要搞個特立獨行,表現自己不喜歡,那是小孩子脾氣。只有覺察到自己無法左右趨勢而又不甘於此的人才會跳出來搞事情。
我把這個叫控制欲。

說到底,大家想看什麼看什麼,這就夠了。在作品的諸多評判標準當中,判據只有銳意創新作為加分項這一點而已。畢竟人類的想像力其實很相似,能夠形成閉合的故事邏輯,能夠衍生出可以發展的劇情,能夠被世人所接受,能夠讓角色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起來……其實是挺不容易而又空間有限的事情。

天下文章一大抄。


不要瞧不起套路這種東西,世界滿滿都是套路,如果沒有套路,什麼都靠硬想、現想,會很累。

你看唐人為了寫詩,總結了詩的韻律,所有律詩都要押韻,這不是套路么?但是漢語自帶四聲屬性,押韻才好聽呀。

什麼才叫創新呢?你看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夠創新夠前衛了吧?可是在魯迅之前,果戈里早就寫過《狂人日記》了呀。要是擱現在,一定有一堆鍵盤俠出來指責魯迅文章不過是抄襲外國,欺負我們中國人不懂俄文。

有些套路是規律,套路都夠不著,想提升質量真的有難度啊。

反套路的高質量,那是康德所說,能為藝術制定規律的天才。

但是天才幾百年才出一個,那要怎麼辦呢。


推薦閱讀:

《東方輝針城》LOGO背景中的天藍色圖案有什麼含義?
如何評價新海誠的《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
如何評價kotoko2016年在中國的巡迴演出?(北京4月15日/上海4月17日)?
一般藝術作品(小說/電影/繪畫)知名人士的評論會對公眾認知起導向作用,同樣的情況在動漫圈會發生嗎?

TAG:創作 | ACG | 文學 | 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