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將領們是怎麼招兵的?

之前對古人徵兵有一些了解,比如說,以政府的名義招兵;兵民合一制,農民平時耕作,戰時為兵;軍戶制,兵者世世代代為兵;男子去當兵,妻兒在家裡耕作,同時也作為人質等等

但是我有個疑問,這些方式是在有地盤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地盤內才能實施的,假如你沒有自己的地盤,你也就不可能以XXX的名義徵兵,也不可能實行軍戶制、妻子兒女當人質之類的

歷史上

曹操以夏侯惇為司馬,跟隨曹操到揚州募兵;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仁暗自結集上千青年,游於淮河、泗水之間,後帶隊跟隨曹操,任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

曹洪曾到廬江募兵,得兩千人,又東到丹陽,得數千人;

樂進容貌短小,有膽烈而跟隨曹操,為帳下吏。被遣回所屬郡募兵,募得千多人,歸還後升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孫策與孫河、呂范投靠吳景在丹陽召募士兵,有一次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幸得程普的護衛衝出包圍。後來會合眾人一起討伐涇縣山賊祖郎,把祖郎打跑了,孫策共召募了數百人;

(以上來自百度百科)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於是北上投靠了袁紹,趙雲知道劉備過來後,就到鄴城求見劉備,再次歸附了他,當時劉備將趙雲視為自己的心腹,為了積蓄力量,劉備密密派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

創業初期,這幾個人都沒有固定的地盤,如果說「何進遣張遼去河北募兵」可以說是官府的名義,走官府的程序,那是合法的,但是這幾個人創業初期都不能代表官府,資金也有限,他們以什麼名義去徵兵呢?為什麼壯士們就願意跟隨呢?入伍就意味著征戰四方,將來不一定有機會返回家鄉,不顧及自己家裡的老人妻兒了嗎?即使是為了在漢末戰亂之年混口飯吃,但自己是家裡的最主要勞動力啊,不能為了自己混口飯吃就不顧老人妻兒了吧?也不可能這幾千幾千人的募兵都是父母雙亡又是光棍啊

三國小學生一枚,諸多不解,望各位大神指點


-

東漢世祖皇帝劉秀統一中國後,百戰歸來,與民更始。此時經過長期動蕩,人口銳減,另一方面已完成統一任務,無須保留太多常備軍。劉秀便改革軍制,拋棄西漢時中央軍、地方軍相結合的制度,保留一定數量的中央軍,裁減郡國兵與部分邊防常備軍。

這麼做的後果,積極面是避免了郡國勢力擁兵自重,消極面是東漢一朝的國防力量都非常微弱,太平光景尚且能支撐局面,遇到突發事件就須臨時徵兵。於是就有了應對突發的募兵制和部分保留的徵兵制。

前面說過,劉秀統一後曾裁減郡國兵,地方兵力難以有效地應對非常,發展到後來,太守開始掌兵,一旦有變,地方權力之大可想而知。

漢靈帝五年,宗室劉焉眼見王室多故,天下將亂,就想外調偏遠以避亂。臨行之前,為了方便另立中央,他提出一條至關重要的獻策:建議改刺史為州牧,掌握一州軍政大權。隨後劉焉出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跑到蜀中做起了土皇帝。整個東漢統治格局也「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這也是為什麼東漢末期群雄朝思暮想都要搞一塊根據地的原因。由於政治上仍奉漢的正朔,天下又遭動蕩之時,拿了地盤後自領州牧,刑名錢穀軍事大權盡掌手中,然後就能打著光復漢室的口號,滋滋滋搞地方割據建設了。

那麼搞定政治、法理、程序上的問題之後,兵源具體是從哪裡來呢,當然不是靠全額獎學金,主要有這麼幾種情況:

1.借政府名號去募兵,前提是你得有政治上的資格,各州牧可以這麼搞;

2.私人部曲。東漢建國後,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地主分蛋糕,地方豪強勢力特別大,自養門客、私兵,收羅宗族,轉為武裝勢力;

3.平定黃巾民亂之後,用投降的起義農民補充兵員;

4.跟第三條有點像,就是收納流民。兵荒馬亂的年頭,有傢伙就是草頭王,收納流民也是很大的一個;

5.靠些個有錢的生意人,讓他們出錢供你招兵買馬,比如小個體戶劉先主,最開始就是靠著廣泛的社會關係,拿生意人的銀子干大事;

6.少數民族兵,什麼烏桓鮮卑各種羌,不管是正面懟還是政治懷柔,搞定了就能用;

7.和其它勢力火併,懟死他,那他的兵不就是你的了?比如曹操搞定荊州,那當然就可以趁勢爆水軍了;

參考資料:

《中國歷代軍事制度》

《中國戰爭史》

《大漢帝國在巴蜀》

歡迎關注公眾號「凱鵝」,好書分享/電影分析。


題主說的他們沒有地盤,但他們能夠募兵,是因為他們是別人的部下,也就是說是別人給的兵而已。而曹操早年是袁紹部下孫策是袁術的部下。袁紹給了曹操東郡的地盤,也就是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袁紹又派部將周昕前後給了曹操1萬多士兵。

  • 後漢書公孫瓚傳:術遣越隨其將孫堅,擊袁紹將周昕,越為流矢所中死。
  • 後漢書袁術傳:術從兄紹因堅討卓未反,遠,遣其將會稽周昕奪堅豫州。術怒,擊昕走之。
  • 會稽典錄:辟太尉府,舉高第,稍遷丹楊太守。曹公起義兵,昕前後遣兵萬餘人助公征伐
  • 謝承後漢書:袁紹以曹操為東郡太守
  • 後漢紀:袁紹以曹操為東郡太守

同理,孫策當時是袁術的部下,自然是依靠袁術的名義招兵,當然,孫策還有父親孫堅的部曲。而孫策進攻江東,也是後來奉袁術的命令。

  • 三國志吳景傳:會為劉繇所迫,景復北依術,術以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討樊能、於麋於橫江,又擊笮融、薛禮於秣陵。
  • 三國志孫賁:為揚州刺史劉繇所迫逐,因將士眾還住歷陽。頃之,術復使賁與吳景共擊樊能、張英等,未能拔。及策東渡,助賁、景破英、能等,遂進擊劉繇。

而且曹操第一個軍師周喁也是袁紹部下,但不久就被袁紹拉去當豫州刺史。

  • 會稽典錄:初曹公興義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眾,得二千人,從公征伐,以為軍師。後與堅爭豫州,屢戰失利。
  • 吳錄:袁紹遣會稽周喁為豫州刺史,來襲取州......喁字仁明,周昕之弟也。

但曹操不僅是袁紹給的兵,還依靠曹氏宗族的家兵,有千餘人。

  • 三國志曹洪傳:揚州刺史陳溫素與洪善,洪將家兵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楊復得數千人,與太祖會龍亢。

而這種宗族的家兵恰恰是當時任何勢力的精銳部隊的重要組成之一。無論是朱俊擊退黑山張燕,益州從事賈龍平定黃巾,袁紹進攻宮門,都是依靠家兵。

  • 後漢書朱俊傳:燕後漸寇河內,逼近京師,於是出俊為河內太守,將家兵擊卻之
  • 三國志劉焉傳:州從事賈龍領家兵數百人在犍為東界,攝斂吏民,得千餘人,攻相等,數日破走,州界清靜。
  • 後漢書袁紹傳:時進既被害,師徒喪沮,臣獨將家兵百餘人,抽戈承明,辣劍翼室,虎吆群司,奮擊凶丑,曾不浹辰,罪人斯殄。此誠愚臣效命之一驗也。

再說東漢軍隊的組成。無非是中央精銳,幽並涼三州邊地郡兵,還有各內地郡兵。其中,中央精銳約數萬,幽並涼三州數千里的邊地郡兵約20餘萬,其餘內地郡兵總數估計至少在10萬以上。像樂進回本郡招募的,一般可能就是郡兵。

  • 後漢書皇甫嵩傳:於是發天下精兵,博選將帥,以嵩為左中郎將,持節,與右中郎將朱俊,共發五校、三河騎士及募精勇,合四萬餘人,嵩、俊各統一軍,共討潁川黃巾。
  • 後漢書西羌傳:使君頻舉奉國命征討逐寇賊,三州有屯兵二十餘萬人,棄農桑,被苦役,而未有功效,勞費日滋。
  • 後漢書西羌傳:於是發京師近郡及諸州兵討之,拜馬賢為征西將軍,以騎都尉耿叔副,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諸州郡兵十萬人屯漢陽。

未完待續


題主是把徵兵制和募兵制兩種不同的招兵方式混為一談了,東漢諸侯並立,就是因為募兵制的盛行。募兵制在東漢開始逐漸取代徵兵製成為主流,只要人口一混亂,徵兵就不好推行,募兵成為強大的趨勢。徵兵是義務,符合條件的就必須去。募兵是拿出符合士兵認可的薪水或條件,令其追隨。在三國並立的局勢下演變成了世兵制,就是題主說的軍戶世襲制。在混亂時期徵兵、募兵、世兵並行也不奇怪,什麼方法能搞到兵就用什麼方法,國力的根源在於人口產生的勞動力。


關於東漢末年時期大方面募兵制逐漸取代徵兵制的緣由和必要性前面幾個答主說得非常完善了,接下來我對題主所說的幾個小範圍的細節做個補充: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各個地方有不少宗族大家與各豪強勢力林立,他們掌握著部分地方的人口與資源,在某些方面官府不得不需要他們的支持來維護治理。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獲得士兵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宗族豪強自己掌握著部分武裝力量,平時依靠著宗族豪強生存,實際上是合法的,這部分力量名為部曲,部曲在宗族豪強內可流轉可世襲,如李典繼承了其伯父李乾的部曲;第二種官府也要掌握一部分武裝力量來維護治安甚至上戰場作戰,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官府的名義去募兵,它對平民來說具有較大的號召力,雖然不排除戰亂時期強行徵兵的情況。

具體來說,曹操與夏侯敦去揚州募兵,並不是直接去招募,而是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通過給予兵馬的方式贈送給曹操,這支兵馬很可能是官府已提前已招募好,具備戰鬥力的地方軍。

孫策,孫河等去丹陽募兵,當時孫策的舅舅是時為丹陽太守的吳景,兄長是都尉孫賁,在他們的支持下有了官方和軍方的雙重支持在當地募兵可謂簡單易行。

另外趙雲幫助劉備招募部曲,時劉備官職為左將軍領豫州牧,具有官方的影響力,並且趙雲本來就是冀州人,具有一定關係網,但是鑒於在袁紹麾下需要韜光養晦,所以趙雲在招募士卒時非常低調隱蔽,數目不多。而且據考證此支兵力跟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散的部隊有聯繫,可能不是由平民組成的新兵。

結合以上說法,這些人在創業初期沒有固定的地盤,可是他們或藉助當地官方軍方的力量,或依靠自身名望與地方宗族的支持募兵,繞來繞去都避免不了地方官方軍方和地方宗族豪強勢力這幾個地頭蛇。


提高民心...


找一個統帥高的武將:點擊依次點擊「軍事」——「募兵」,搞定。


三國時期家中獨子的情況很少,入伍以後兄弟姐妹可以照顧長輩,何況在生產力落後稅負又高的年代,當兵管飯是多大的誘惑,有的部隊還給錢,有戰功還可以做官,所以兵是好募的。


宗族兄弟為核心,同鄉。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三國志遊戲中南皮是大城,而鄴城反而不起眼?
曹操是否不喜曹丕?
司馬懿晚年的性格變化?
曹操為什麼要屠徐?
為什麼說五十歲看三國覺得曹操最厲害?

TAG:歷史 | 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徵兵 | 東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