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笑点是有规律的吗?
在创作喜剧的时候,应该怎样抓住观众的笑点呢?我觉得人的笑点应该还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就我个人观察,一般比较大的反差容易使人发笑,比如古代的故事中带入现代的元素,人物形象与他的行为不符等等;说错话,也就是相声中常使的“吃了吐”,我观察到,一般使“吃了吐”观众百分之九十九都会笑;还有方言,最近东北和福建好像经常出现在一些作品里;再有就是有的时候一些网络流行语也会让人发笑。
题主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大一学生,最近在尝试写喜剧,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如果人的笑点真的是有规律的,那么应该如何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添加包袱笑料呢?
这问题问的好,知乎相声板块大家都只顾着骂闲街了,真是少见的有人问点真东西。而且看得出来,您是经过思考和实践了,问题是问的有点宽泛,但也有了自己一定的看法了。 您是科班出身,您和您的老师都比我强太多,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吧。 我认为笑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对这句话,要有正确的理解。简单说,把一部好的喜剧作品抽出故事梗概(也就是曲艺中说的梁子),无非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要素。要想在整个故事的结构上打下一个引人发笑的基础,很简单,把以上几个要素按住不动,让他们基本正常,然后单抽出其中的一个元素进行改变,就可以造成满盘皆活的神奇效果。有道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就是有了“遁去的一”这个变量,才能够生出无穷变化。笑之道,大抵如此。
举个例子,一件本身很普通的事:
我今天坐在家里想我要好好做人,就开始好好做人了。 这件事本身不可乐,但如果我们尝试改变其中的某一个要素,那在整个故事的结构上就出大笑话了。试试看 我回到昨天(时间改变)坐在家里想我要好好做人,就开始好好做人了。这就是欢乐喜剧人中贾玲演的那个穿越剧,笑料出来了。 我今天趴在老虎洞里(地点改变了)想我要好好做人,就开始好好做人了。姜昆的《虎口遐想》,笑料出来了。 我今天坐在家里想我要好好做人,可还是没有好好做人(结果改变了)。马老的《十点钟开始》,笑料出来了。 原始故事:企业家开了一家公司,要招人。 很普通的事,我们来试着给他一个变量。如果把人物由企业家换成乞丐呢?就是逗笑逗乐的《生财无道》。换成小偷呢?那就是冯巩牛群的《小偷公司》。 我一直觉得,一部优秀的喜剧作品,一定是在结构上出包袱,而不是靠着碎包袱胳肢着观众发笑。在整个故事的设定上给予一定的“错位”,让原本普普通通顺理成章的事情变得荒诞,那自然笑从中来。这种“错位”是相当实用又方便入门的手法,在不同的喜剧艺术形式里有不同的叫法。这里就不多说了。 至于您所问的“在完整的故事中添加包袱笑料”,我还是那个意思,先重结构再重语言。有了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了之后,你顺着这个节奏往下说,保证能出包袱。要是说语言和动作上出笑料的话,除了可以用到“错位”的方式外,倒也是有些小技巧,这里就粗略的提几个,不细谈。夸张与夸大。立春吃薄饼卷牛肉,很正常。要是谁家立春吃四十斤的发面饼,里面卷七头牛,那肯定可乐。(郭老板的《夸住宅》)
巧取谐音。这个就太多了,既可以全部同音,也可以用近音词。 重复。重复就是一种幽默,三番四抖的例子太多了。 手机码字实在是太累了,技巧好多,不说了。现在有些演员上台硬胳肢人,或者是奔着肚脐眼以下要邪好,那就没劲了,不是玩意儿。您科班还是大一,建议您走点正道,别学这些东西。 能耐有限,水平一般,胡说胡言,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您有一丝帮助。您既然是戏剧科班的,就好好向老师求一份相关书目吧。喜剧和幽默的研究在西方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都有涉及喜剧或者幽默的理论。现代喜剧又有很多新的发展,这方面的东西非好好泡泡图书馆不可,不是像我这种外行凭生活经验就能说透的。
题主说道“喜剧”,里面有两个部分,“喜”“剧”,个人以为两者是非常不同的东西,“喜”是包袱,“剧”是故事,仅仅说包袱,比较容易,故事里有包袱的“喜剧”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阅历。
题主不妨先从“喜”开始,把逗包袱的基本工练扎实,再说“喜剧”之事。
学写包袱,要从写段子开始吧,《xxxxx》是专门教你如何写段子的书,里面有非常实用的写包袱的方法,打好基础必备。 (想要知道什么书吗?求我呀!)一般相声里的逗的手法无非是先褒后贬,三翻四抖,岔说歪唱,违反常规,扑盲子,阴差阳错,故弄玄虚,巧设机关,文字游戏,表里不一,自相矛盾,刨根问底,强词夺理,大言不惭,俚语俏皮话用典等等(我能想到只有这些了)
马克思告诉我们规律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所以就明白了嘛。
有,应该说出人意料是很多笑点的来源,像您说的:
比如古代的故事中带入现代的元素,人物形象与他的行为不符等等;说错话,也就是相声中常使的“吃了吐”,其实很多是属于出人意料。可是再研究,你知道有个词叫审美疲劳。
大学上台,有个哏是“尤其这玻璃,怎么这么干净,拿什么擦的”“是啊,拿什么擦的?”“拿锤子”,没等我翻台下都嚷成一片了“拿锤子!!”
好尴尬啊。。。
所以,我觉得所谓规律,也是要不断地更新的。当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笑点,一个笑点已经重复了很多很多次,可能就不好使了。
拿德云社来说,你每个新商演都来一遍五环之歌,很多时候都很好使,从12年还是11年就开始了,一直到1617还在用,效果确实好。可是真再过几年,除非到小岳老了,大家听一个情怀以外,你看还有没有人那么疯狂地要听五环。
再比如您看好多老段子,当时人们听着都美着呢,现在再听,真能让您从心里发笑吗?
所以说规律必须是有的,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个人认为,人的笑点是有规律的。其总的规律与不同的时代背景有关,且存在群体和个体特征。传统相声表演中三翻四抖,有情节的铺垫和陈述,往往能让观众开怀大笑。但是到了现在有很多包袱都不灵了,许多情节刚一开口就能被观众猜到包袱在哪,这样单从语言上很难让观众发笑,只能靠演员的表演来表现出来。或者通过夸张、反差的手法,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脑洞来抖包袱。信息碎片化时代让人们更加倾向于密集的包袱,暴风骤雨般的段子拼凑在一起让人从头笑到尾,这样才显得过瘾。或者是类似脱口秀般的表演形式,包袱短、平、快,这样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不同的群体也有其特异化的笑点。“罗密欧上果园,你看这哪像果园,哪有果啊”这个包袱普通观众的笑点和后台演员的笑点肯定不在一个频道上。另一个例子是姜昆和唐杰忠表演的相声《电梯风波》姜:大伙都跑了,我一看我也别撑着啦,我来个就地卧倒,两手抱头,就听“咣”的一声!
唐:怎么样?
姜:一下子就把我炸起来了,一个鹞子翻身是两耳生风,咚,到了地方我睁眼一看是完损无缺!
唐:你回家了!
姜:什么回家了,这地方我太熟悉了!
唐:这是哪儿啊!
姜:去年那老虎洞里边。
唐:嗐!
相比春晚上“好什么呀!把我从这边电梯里崩出来了,又崩那边电梯里去了!”这个底,老虎洞这个梗可能听过《虎口遐想》的观众更容易接受一点。听到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专有的梗,听众会觉得离生活更近一些。
在完整的故事中添加笑料进去,可以尝试着开一些脑洞,加入一些反差和意料之外的包袱,抑或是尝试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笑点有规律是否等于可量化,这一点我还是存有疑虑的。希望能够学习一个。
或者说节奏、尺寸?侯耀文先生有个表演量表,据说非常牛,不知道郭德纲老师是否有幸得到真传。
有啊
科学表明,不同的搞笑技巧和不同的笑料内容,对观众笑声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具体内容,我推荐一本书,是上海交大李宏烨博士的《相声的有限元》,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搞笑技巧和内容对观众的影响
另外关于搞笑技巧,建议你参考上海交大新语相声俱乐部的作品
相信看了他们的作品,并研究了这本相声的指导教材,会让你写出真正幽默的喜剧作品
bbzs不知道题主看过没有,搜狐上的,我觉得这个人讲的挺好。陈佩斯讲座公开课视频(一)
个人感觉是没有规律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喜劇演員張小斐?
※如何評價《一個女婿半個兒》?
※怎樣評論黃才倫這個人?
※類似小不列顛英劇推薦?
※有哪些像Legal High一樣不走尋常路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