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輛沒有轉向助力的車是什麼體驗?
我駕駛過沒有方向助力的東風EQ240型貨車,這玩意兒是化油器的,時間長了很難打著火,還會在高轉速的時候自動熄火,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塞一大坨冰在化油器上方。
轉向方面,車不動的時候得使出吃奶的勁扯方向。動起來方向就輕了,但是壓到大坑的時候方向盤會劇烈擺動,不注意會被打到胳膊,很疼。據說有最倒霉的孩子,被打到骨折。但是這車有個好處,可以用搖把搖著火。有一次我的車打不著了,我掛上倒檔直接用搖把搖進了車庫。那個時候我們白天在駕駛室開車趕路,晚上就睡在大箱板裡面,喜馬拉雅山的風吹進來,大家都會發出一聲抽冷氣的悶哼。我也是不謙虛,有一天晚上我就吟了一句詩: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然後就被小夥伴們揍了一頓。
我們親切的管這種居住條件為:東風賓館。類似還有東風鏢局,東風速遞,東風通信,等等。現在東風快遞的東風,指的是東風系列導彈,以前東風速遞的東風,指的是第二汽車集團,東風公司。
此後我再也沒有開過沒有助力的車,但是即使是百萬以上的車,也再沒有開EQ240在草原上飛奔的那種快感了。
我還是不謙虛,再吟一首詩,送給住過東風賓館的戰友們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大夥不能只說缺點不說優點啊
1999年售價2.99萬,號稱「中國最便宜的轎車」,我家在2001年買了這傢伙。。。
「中國最便宜轎車」,助力轉向這麼高大上的配置當然是沒有的。。。但也有很多好處的呢:
方向盤直連輪胎,路感比寶馬都直接,
冬天不用開暖氣(滿頭大汗),戒掉單手搓方向的壞習慣,戒掉原地打方向的壞習慣,最幸福的,是可以預防肩周炎、頸椎炎兩大都市病噢。說到這裡,你肯定覺得我在瞎掰。。。請看圖看了這麼多人關注,我就把區別寫的更直觀一點吧。先畫個簡單的圖:
2.液壓助力:早期的助力方式,通過液壓助力泵來協助方向機推動車輪轉向。這個方向盤感覺沒變,還是能感覺到是個輕質物體。然後後面那個重物,你會覺得變輕了,透過方向盤能更輕鬆的控制它的左右了。
3.電子助力:電磁助力、線控轉向這類新型助力方式。你會覺得方向盤就是打方向的全部,感覺不到方向盤背後的車輪了,方向輕、方向重都是來自方向盤本身。如果玩過羅技G27系列的遊戲方向盤,對,沒錯,跟那個感覺很像。像英菲尼迪的DAS線控轉向,雖然也有傳統機械轉向軸,但是正常狀態下都是用電信號來傳遞轉向指令的,方向盤的重量都是模擬出來的,所以完全靠電控系統控制方向盤的重量,想要多少加多少,感覺到的只是方向盤的重量。
嗯,簡單來說,有無助力的核心感覺就是這些,要說操控感覺、精準度,各車設定、開發目標、定位不同,那要另說。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感覺,每個人或許感覺會不一樣。最後很多人都關注到車,在更新一張86吧,去箱根的時候拍的。
---------------------------------------分割線----------------------------------下面是原回答
曾經在賽道里試過先開有助力的車再開沒有助力的,而且是同一輛車。先說感覺吧,雖然速度起來後,方向會變輕,但是跟有助力的比差別還是有的,明顯方向會重一些,晃動很激烈,比有助力的時候要靈活一點。
下面要開始講故事了(其實我就是出來秀圖的。。。)
我在考場地賽車駕照時,用的是菱帥改的練習車,全車拆空防滾架的那種。最後考試就是刷圈,刷之前會開個幾節練習,2公里左右的賽道大概一節跑個5、6圈。大夏天的不穿賽車服只帶頭盔已經很熱了,幾節下來還好只是感覺熱。
當然除了跑賽道我也日常生活中開過一些沒有助力的車,早些時候開過第六代Corolla wagon,也就是AE86後面那代Corolla,最早的車主是某國大使館的,機械方向,沒有助力。
有一次開著去798 ,一路上都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就是在堵車時,尤其是坡道上慢慢走的時候,比較累,方向盤又死又沉,但是速度起來了就立馬換了一個感覺,會靈活起來,但是還很重,最後到798才是噩夢的開始。
去過798停車的應該知道那裡面路又窄人也多車也多,停車場也特別擁擠,慢慢挪到停車場已經累爆了,停車的時候因為去的晚基本沒車位了,所以要停在一個角落裡。一輛沒有助力、沒有倒車影像、雷達的大屁股Wagon,我只想說穿戴整齊整理好髮型的我停好下車像是剛跑完步一樣,滿身大汗,衣服也汗濕了.....誒。還有就是在日本的時候開NSX,90年代初的日本跑車,鑒於對操控的執著本田並沒有給這個全日本售價top3的跑車裝什麼助力裝置。
不過不得說它的方向盤感覺跟開Corolla和菱帥時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先說一樣的地方吧,重是肯定的,低速累死人,開快點會輕鬆些。開86跑山也是累的夠嗆,上坡的時候,在坡道上掉頭,停車特別費勁兒....不過下山時候就不一樣了,車子超級輕,快了很多。跟STI追逐了一會兒,方向對路感的反饋跟NSX很像,尤其是在彎中輪子要突破極限的時候(原廠86極限超級低),在轉向的時候那種傳遞是機械的碰撞,我不知道怎麼拿語言來描述,說不上來具體是什麼樣,但只要你跟助力的方向盤一對比就知道不一樣。
就是重量並不是來自方向盤本身,你扭動方向盤是可以感覺到它是個輕質的物體,但是能透過方向盤感覺到前面有個很重的物體在受你操控,這種感覺很真實。但是你要開一輛助力轉向很科技的車,即便有一定的路感反饋,你也覺得你是在操控一個方向盤,那種感覺。以上是自己開無方向助力車型的一些個人感覺,有不同意見者歡迎交流。。三菱帕傑羅,開著開著轉向助力皮帶斷掉了,只好把這沒助力的車開到修理廠,反正我是沒有麒麟臂,每次轉彎都用兩手掰,時速不超過30km/h,不然根本掰不過來,到修理廠門口有個90度彎,一把轉不過來,倒了一次車才轉進去。
還有一次,晚上從地庫開上來,化油器沒預熱夠,在上坡彎道熄火了,剎車和轉向助力都消失,根本無法靠人肉轉彎或剎停,趕緊拉了手剎才沒蹭到牆。
如果原車就沒有助力,可能只是方向盤比較重(沒有助力的初代馬自達MX-5,開起來感覺比我斯巴魯還輕點,可能輪胎窄的緣故),而有助力的車助力壞掉的話,不要作死在公路上開。近代五十鈴NKR沒助力的低配車型都開過。方向重是不用說的了!不過這貨的人機工程學做得還不錯。坐姿挺直,方向盤的高低也合適,很好發力。但開在市區依然不輕鬆,特別是要停進比自己車長大不了多少的側方車位!除了要抓緊時機在車剛開始蠕動時儘可能多的掄方向盤,還要利用回方向時的回正力儘可能多的反打方向對正車位!還要不停的留意3個後視鏡,當心把前後車給颳了!這時全身肌肉都要處於高度繃緊狀態!在彎曲的小路中穿插,打滿反向之後一鬆手讓方向盤自己靠主銷傾角和重力飛快地回正的一瞬間,簡直是一種釋放(這時手指千萬不能還握在方向盤內環,會被打斷的)。當然,優點還是有的,就是跑長途,大直路的時候方向更穩,雙手擱在方向盤上很自然地休息就可以了,甚至就著方向盤吃巨無霸也沒問題,輕微的動作根本影響不了方向盤。後來不知道慶鈴怎麼搞的,同樣是沒助力的低配NKR,6代的方向就是比5代重很多!後來都不敢訂低配了,多花點錢也要訂有助力轉向的型號。至於另一個低配沒助力的典型~金杯海獅。由於坐姿並不適合大動作發力,如果不幸開著一輛沒有方向助力的,在市區駕駛特別是停車的時候簡直苦不堪言(卡車打不動還可以站起來打,麵包車你都站不起來)。現在市場上基本都沒有不裝助力轉向的轎車了,但在2000年初國內車市井噴那段時間裡,廠家為了拉低單價,肯定會有幾個沒有助力的低配型號,當時因為貪便宜買這些車的車主或者採購了這些車的單位,開在市區里估計是每隔幾分鐘就會臭罵一次廠家,開久了估計肩周炎就等著你了。除非你是故意追求100%的路感,否側買沒有助力轉向的轎車,和作死沒有兩樣。
開過很多沒有方向助力的車,最早是學駕駛的EQ140,後來是BJ212,然後是單位的CA30、EQ240。當然現在還有很多麵包車沒有方向助力,也開過卡丁車。
方向有沒有助力,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方向重這一點,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區別。
沒有方向助力的時代:
沒有方向助力,不僅是方向重,操作也大不一樣。首先,原地打不動方向,低速時方向特別重(特別是超載好幾倍的情況下)。尤其是倒(移)庫的時候。
倒庫的時候必須先給方向盤上加上力,然後離合器半聯動,車運動之後馬上要開始打方向,車速還不能太慢,太慢方向吃力,車速快了方向跟不上。打方向的時候,雙手出大力,腳上的半聯動就控制不好,初學車的時候,起步熄火太正常。那個時代開車起步不僅僅是油離配全,而是方向+油離配合。
同時還要記住方向打了多少,因為半車過庫,還要把方向打回正。而且,沒有方向助力,方向盤的圈數就特別多,(記得EQ240是8圈還是9圈)。圈數多就容易記混,記混了倒庫基本就失敗了。
那會學車的時候是夏天,沒有空調只有一個破響的風扇,還很可能不轉,還好140的檔風玻璃可以打開一點點。重慶的夏天,一動倒車移庫,內褲就粘到了屁股上,全身都是汗。
方向沒有助力,方向盤上的回正力就特別的大。上馬路牙子、過深坑、突包的地方,方向盤會明顯的拉一下,特別是EQ240越野車掛上前橋之後,車輪的扭力加上地面的不平,方向盤的回正力會比平時大好幾倍。如果這個時候掏了內盤(手心向上,從方向盤內抓方向盤),輕則打痛,重則骨折。
那年在川西高原,我開EQ240拉一車碎石回單位,後輪滑在了積水坑裡,車歪在彎道上。為了不把車開到山坡下面,我掛上前橋,把方向打到一邊,為了省力,我掏了內盤。就在車出坑的一瞬間,方向盤自動回正了,盤輻重重的打在右手的虎口上。當時開車的時候帶了一雙勞保手套,血就從手套的虎口裡滲出來。單位後,我取下手套,虎口可能有半公分的口子,手背腫得老高,而且我一度懷疑已經骨折。但過了一個星期我才搭到車去縣醫院拍了片,還好沒有骨折。
沒有方向助力的時代,汽車需要大量的保養維護工作,不然車在路上很可能拋錨或者引起事故。
那個時候方向不僅重,而且需要經常調整,如果方向間隙過緊,方向會很重。如果方向間隙太大,車容易跑偏,而且很可能是轉向桿系松曠。
那個時候汽車多數是化油器,化油器需要經常保養調整,不然化油器發起脾氣,車就不要想開走了。
如果車長期不動,就要掐著進油管,讓發動機燒掉浮子室里的油,不然浮子室里的油會慢慢揮發,留下膠質粘住化油器針閥。
車個「長期「是多久呢,在夏天也許就是一個周末的時間。在夏天經常會看到車子開出車庫幾十米就趴窩。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拿個礦泉水瓶了住化油器裡面倒點油,按幾下浮子,然後再發動車輛,這時也是發動機進氣管最容易回火的時候,一不小心一團火就從化油器里噴來,糊一臉,搞不好要燒掉眉毛和頭髮。
夏天化油器脾氣最大,化油器和排氣管在發動機同一側,發動機跑熱了,化油器就氣阻,怎麼也泵不上油,只有打開機蓋,給化油器澆點冷水,讓化油器慢慢涼下來。
化油器一般有三個量孔,有一個孔被灰塵膠質堵住了,發動機都工作不好。所以拆洗化油器當時是駕駛員的基本功。那個時代化油器清洗劑是高級修理工才讓用的奢侈品。一般的新司機就有拿個臉盆在油箱里放半盆汽油,拿著牙刷一點一點把化油器刷乾淨。那個時候冬天最難過,洗過化油器的手常常長凍瘡。
洗乾淨化油器又是一輪調整。怠速、混合比、加濃、點火提前都要重新調整,這些都是發動機工作、油耗緊緊相關。那個時候單位加到油箱里的油,節省下來的都是自己的。
有些老司機可以把怠速調和混合比調到非常低,怠速的時候看著發動機要熄火要熄火,但是就是不熄火。混合比低油耗也低,省下的油都是自己的。
那個時代開一趟車就要打一次黃油,如果下雨天開了車不打黃油,下次開車就會有地方嘎吱響。
開個小半年,輪轂就得拆開保養,取下軸承換上新鮮的黃油。
我不是司機, 我是個賣票的,就是售票員,西安市的報廢公交車上售票。我們這個公交車已經超過報廢年限很多年了,zf還在使用, 我也是醉了。我們一天上班時間15個小時左右基本上都很趕時間,吃飯只有十分鐘左右,所以我們就是那種一秒都要爭的,而且很堵車。廢話太多了 。正文。 我司機如果遇到堵車或者懟車, 從來不打方向盤,本來打個方向就可以過去,但是我司機從來不打, 寧願堵車幾十分鐘。為什麼?【二哈】因為這車太破了,方向沉的根本搬不動啊 。 沉到就是那種到都生鏽了的那種感覺。 沒有助力的車開起來簡直不要不要的, 司機師傅們看起來都文文弱弱的,但是力氣比我這個每天200俯卧撐堅持5年的人力氣還大。 當然了。我沒有跟人家扳手腕。我怎麼知道的? 因為我跟司機打過架,現在想起來還疼。 所以想鍛煉麒麟臂的話開這種車還是特別厲害的。 附圖。 西安市的有人售票車。
3
第一次摸車,開的就是這傢伙,解放CA30,那是在1998年,本山大爺剛剛和白雲女士在完成首次合作。回想起來真是幸運,在二十世紀末還能開上這種老古董,比米國什麼老爺車協會逼格高多了。許多人估計第一眼看見這個車想到的就是雷鋒。其實雷鋒開的是解放車的兩驅版本,即新中國第一輛車解放CA10這兩款車都是仿自蘇聯,一個是吉斯150(ca10),一個是吉爾157(ca30),而吉斯卡車的祖宗是誰呢?是米帝的萬國牌軍卡,長這樣找不到CA30駕駛室照片,網上找到一個吉爾157的,是不是恍若隔世?那時有順口溜云:「看起來呲牙咧嘴,跑起來搖頭擺尾,停下來漏油漏水。」說的就是此君。這貨比起現今的汽車,有這麼幾個奇葩的地方。一是啟動開關不是鑰匙。此車鑰匙只是用於全車電源開關,啟動開關在哪裡?在油門踏板上方,對,就是圖上油門踏板上十來厘米遠那個原疙瘩。啟動時需猜下油門同時踩下啟動開關,如此才能著車。二是此車沒有同步器,也就是說掛擋需要兩腳集合,升檔是轟踩摘踩掛,降檔是踩摘轟踩掛。。。。不是說換擋要念咒語,以升檔為例,流程是轟油門、踩離合、摘擋、踩離合、進檔。升檔還算易學,降檔簡直要人命,這車新車最高時速不過75(與現今許多三代主戰坦克的速度差不多),加上是場地駕駛,時速不過四十公里,手忙腳亂搗鼓完了,檔降下來了,車也基本停了。這車尺寸不過是個中型卡車,但設計年代久遠,轉彎半徑竟達十米,比如今重卡都大。如此沒有助力的車,其實開起來方向盤並不很沉,與有助力的車相比,主要有兩個差異。一是路感清晰,碾上一個小石頭方向盤都要晃三晃。二是基本沒有迴轉,轉彎回方向基本靠拽。只要不是原地亂掰方向盤,基本除了略重那麼一點點,基本沒有什麼區別啊…
一般開過沒有助力車型的司機都會有先動車再打方向的習慣,因為原地打方向是真沉…
遙記得當年單手搓輪左兩圈右兩圈(教練車普桑沒助力方向盤兩圈的),用時28秒完成了科目二移庫…並沒有覺得沉啊…
助力壞了的車另當別論
然後不久我就拿到了駕照…原地打方向很重很重,車子速度起來了,就會變輕。所以起步的時候如果車輪是歪的,就會先加點油門,然後開始打方向。而停車的時候呢,最好是帶著速度入庫,這樣就會省力很多。開多了沒有助力或者刻意做的很沉的方向,再開偏舒適的渾身難受,各種虛,心裡很沒底。
非常討厭有助力的車型,尤其是夏利,方向盤手感太輕了,一個小指頭就能撥動,完全沒感覺。我最喜歡沒有助力的車,感覺非常好(方向盤上傳來的信息非常豐富,有閉著眼睛都能開的感覺),尤其過坑窪路面,方向盤跳動打手的感覺非常爽,通過方向盤的跳動,前方盲區的情況瞭然於心,不用擔心撞到盲區的東西。因為懶得自己拆轉向助力(如果僅僅是拆轉向助力泵皮帶,因為油缸還在,阻尼巨大,路感全失,反而更差,所以要拆光才行。當然,剎車助力好拆,把真空泵弄漏就行了),所以己買車只選擇沒助力的。開始是QQ3乞丐版,花了四萬多。後來新款QQ乞丐版也有助力了,換車不予考慮了。現在正在2015款F0乞丐版跟2016款熊貓乞丐版中考慮一款-現在除了麵包車,新車裡面只剩下這兩款沒助力了。
我家以前有輛東風6米2的貨車,發動機是康明斯的,有次跟我爹從煙台上船到大連,沒助力,上船時候得拐個90度彎,特別窄,重車車速還慢,上船之後我爹直接癱坐在駕駛座上,長嘆一句,以後走高速,不坐船了
小的時候去父親學車的駕校,軟磨硬泡跟教練說讓我開一把車,當時的中興皮卡還叫田野
大概這個樣子,我記得當時只讓我用一擋怠速開,速度很慢,轉向我是使出渾身的力氣擰的,後來我還寫了個作文,被老師當了範文。。然後去年car2go剛剛進入都靈不就的時候,路上的smart一大部分是沒助力的,車從外觀看不出區別,但當時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就是助力和座椅加熱是捆綁的配置,開車之前通常都先透過車窗看一眼中控,有座椅加熱按鈕再預定租車。但很多時候附近就這一輛,沒辦法只能開沒助力的
可能是車太小的緣故,車開快了的時候會感覺到把不住方向,尤其是過溝溝坎坎時甚至都會打到手。
另外最明顯的體驗就是側位停車太累了,尤其在義大利,通常車位很小,需要前後磨幾把才能挺好。還有一次我到了停車場,朋友給我打電話
到哪了?樓下。。誒!!。。停車場了。。誒不說了方向轉不過來了。。記得上次在賽道里我的賽車助力皮帶斷了。堅持開回p房,我覺得我的手臂粗了一圈。本身無助力的車子就是原地重一些,平時無壓力。
在某項目開發前期時,開過項目的mule車,也就是業內所說的騾車,由於mule車的EPS軟體還沒有到位,所以轉向是沒有助力的。第一次開的時候,感覺特別重,不敢開快,尤其是路口拐彎的時候,基本上要完全停下來打轉向。開了大概有幾公里,之後幾天胳膊一直疼。後面還開過幾次,已經適應一點了,雖然還是感覺方向盤稍微有點重,但已經比第一次感覺好多了。估計開的久了的話,應該就習慣了吧。
以前我爸的小破車,1.3的夏利,開多了就不會去原地搓方向盤了,因為我人瘦力氣小,原地搓方向盤基本搓不動。
現在自己的車,車長,轉彎半徑還比同級別的車大很多,導致我自己掉頭什麼的要打好幾把。來個數據直觀對比下轉彎半徑:凱美瑞5.5,雅閣5.8,思鉑睿6.2,A6L 6.3我車的轉彎半徑和C級車差不多…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原來這車可以原地搓方向盤,哎呦,不錯哦,很輕鬆!轉彎半徑可以更小一點了!左手上,右手下,手心相對,左右抱太極的姿勢才打的動方向盤…入庫和側方位停車做完了下車的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太極宗師張!三!豐!
學車的時候老款普桑(估計是98款吧)就沒有助力啊,沒那麼難開,走起來還好,就是練科目二費勁一點,低速下方向沉的很。入庫出庫練多了累,別的沒什麼。不過一隻手是玩不動,原地打輪用吃奶的勁頭。
我跟我一個女同事說,你能把這倆助力壞了的蒙迪歐原地掉個頭,我請你吃一個月的飯
沒助力不可怕,時有時無的助力才可怕
推薦閱讀:
※該怎樣理解梅賽德斯賓士的廣告語「The best or nothing」?
※開化油器的汽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噴氣式客機起飛時加速快還是超級跑車加速快?
※怎麼看待汽車圈兩位車評人大保健(韓路)和YYP(顏宇鵬)的因為添加劑在微博爭論以及牽扯出的半價借寶馬?
※賓士新 S 級真的配得上「汽車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這樣的廣告語嗎?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