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軍迷圈中常見的術語或者細節在軍隊中反而很少提及?

比如之前聽說幾年前在tg基層官兵中沒有「金手指」這一說法,新兵會因為持槍姿勢、背槍姿勢、槍口戳地等等被班長「踹」,卻基本鮮有因為「金手指」受到懲罰的


挑一個知乎上不少提問但是回答得並不多的話題來說吧。

」馬格普射擊法「

在2008年因為獨特的宣傳手法,&這組教學錄影在全球的武器愛好者中火起,裡面展示的一種」輔手前伸握槍「,和傳統持槍姿勢不同的射擊技巧,讓很多人都覺得很新奇,配合當時MAGPUL的名氣,這種持槍方式被國內圍觀群眾稱為」馬格普射擊法「。而且也因為這種」新穎「的持槍方式,很多新人愛好者開始盲目模仿,又或者其他習慣於傳統姿勢的愛好者批評這種握法」過於花俏「,」費力又不靈活實用「,」有握把不好好握「。因為生搬硬套的模仿和國內愛好者的盲目負面評論,這種姿勢更被強調為」一種不適合實戰,為營銷手段而設的姿勢「,更加」歸咎於「這種握法是MAGPUL」創造「的。

而事實是,這種姿勢既不是MAGPUL Dynamics發明,也不只是MAGPUL Dynamics在運用。實際上這一類姿勢在國外被稱為」Thumb Over Bore「,或者是」C-Clamp「。當年資訊還不如現在」發達「的時候,國內的愛好者對持槍姿勢的了解依然停留在以下常用的姿勢裡面。

如類似輔手握持彈匣井的握法:

或者是輔手平托步槍護木的握法:

又或者是緊握垂直前握把的握法:

但實際上來說,C-Clamp握法在07年時軍中雖然並不是很流行,但是已經有人在推廣。下圖裡面一位正在訓練美國陸軍特戰人員,使用C-Clamp握法射擊目標,護木上顯示的VTAC刻印可以看出這位特戰人員可能接受過VTAC的訓練課程而學的姿勢(我曾經也圖樣的以為這是」馬格普射擊法「)。而這張圖片的流出時間大概是在06和07年左右,比&的發售時間還要早。

然而隨著各種戰術學院對特種部隊的培訓,C-Clamp握法也在軍中開始普及。下圖是一位在2012美國陸軍武力展示日(CAPEX)里,為群眾表演射擊技巧的陸軍特戰人員,同樣也可能是經由VTAC訓練過而使用C-Clamp握法。

近年訓練中的MARSOC成員,輔手也是使用C-Clamp握法。

」亂學美國人,不好好握握把「的毛子FSB

國內很多愛好者都錯誤地把Thumb Over Bore和C-Clamp一廂情願的理解為」這是一種輔手盡量前伸的姿勢「。而實際上C-Clamp的在應用上很強調幾點:

輔手前伸最大程度掌握武器的重心比例,控制武器在轉向和射擊上揚時產生的擺動。隨著現在的武器前掛配件增多,武器很容易產生「頭重腳輕」的情況,轉向時更容易導致槍口不必要的擺動。這個時候輔手越是靠前就越容易更好的掌握重心。好比握住一個大鎚子左右擺動,鎚頭在前,到底是握中間容易握穩,還是握鎚頭容易握穩?

同時輔手盡量」包裹「著護木,往身體方向發力。而垂直握把的作用不再是用來垂直握持,更類似於一個用來助力後拉的Handstop(這就出現了」不正經握握把「的說法),從而讓槍托盡量緊貼身體,讓武器後坐盡量傳到身體上。下圖同樣可以看到因為C-Clamp的流行,垂直握把在設計上長度也變短了,而且還增加了傾斜角度,更方便C-Clamp的發揮。

武器的抵肩位置盡量接近身體中線,而不再是傳統的肩膀,讓自身體重能最大程度的吸收武器射擊時產生的後坐。

所以這類握持方法在速射上有不錯的控制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很多特戰退役的教官都會使用類似的握持方法。

像是退役三角洲成員,TMACS的Pat McNamara

陸軍特戰退役,CTT Solution的Mike Pannone

當然,MAGPUL Dynamics裡面人稱「教主」的Costa所展現出的經常輔手完全伸直的標誌性C-Clamp握法,在國外也有不少真鐵玩家評論並無必要。而「輔手伸直」和「中線抵肩」很多時候更容易在上身凈空的理想狀態下發揮,但實際在實戰的時候,射手更多是穿著大型的防彈衣,適合「中線抵肩」的位置很容易被背心面積覆蓋,前面所說理想狀態下的握法很難發揮。所以也有戰術學院所教的C-Clamp更折衷一點,如RB1的Jason Falla和VTAC的Kyle Lamb。比起Costa那種類似軀幹完全正面向著目標的姿勢,這類握法軀幹有點類似傳統側身持槍的姿勢,把抵肩位置改為肩窩(實際上也可以看出上面提到的兩位陸軍特戰出身的教官,抵肩位置在肩窩而不是中線)。同時因為軀幹向輔手方向前側,輔手只要微曲而不需要完全伸直,就可以握到槍身較前的位置。這樣一來持槍姿勢既能保留C-Clamp的控槍優勢,抵肩位置也不會與背心衝突。

退役SASR成員,RB1的Jason Falla,很明顯可以看到C-clamp握法和穿著防彈衣後的抵肩位置。

退役三角洲成員(曾參與93年的索馬利亞行動),VTAC的Kyle Lamb。下圖可以很明顯看出上身控槍構型,軀幹微側而且輔手微曲。而且在姿勢和武器配置上,前面貼圖裡訓練中的陸軍特戰人員也跟Kyle非常相似。

最後總結,C-Clamp這一握法其實近年已經在美國被普遍使用,也不存在所謂「馬格普專用」的說法。同樣C-Clamp的握法也會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形成不同的姿勢,不代表使用C-Clamp握法就一定要輔手伸直,所以C-Clamp被統稱為「馬格普射擊法」也是一個很膚淺的理解。

PS:果然在現在的「軍迷」圈裡,說錯一個「彈夾」就等於十惡不赦,我也順便來說說我的看法。

現代武器的盒狀彈藥容器應該正確稱為「彈匣」是無需置疑的,因為在英文里的「Clip」和「Magazine」,一個代表夾狀彈藥容器,一個代表盒狀彈藥容器,這兩個意思跟中文的」夾「跟」匣「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在正文裡面大家應該盡量使用「彈匣」,避免「彈夾」這一筆誤,特別在嚴肅的科普文章裡面更應該在用詞上體現作者本身的嚴謹性。

只不過我也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因為「彈夾」這一誤稱在多年的口口相傳之下,反而形成了很多人「約定俗成」的口誤(粵語地區最為嚴重)。這就導致一個很尷尬的現象,有些華裔美軍或者華人槍民,他們本身有不差的操作經驗和槍械理論,但因為長年的誤讀習慣,生活中經常出現「彈夾」這一口誤。

當然,在現在使用「夾狀彈藥容器」的武器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彈夾」和「彈匣」所產生的誤導也越來越少。在大部分語境里很多人誤稱「彈夾」實際上也是想表達「彈匣」的意思。如果不是在嚴肅的科普文章里而是日常對話,對於「彈夾」口誤可以善意提醒。如果煞有介事「捉字虱」就顯得沒必要了,「夾與匣」雖說是入門知識,但是正因為日常用語里多年的口誤所導致,所以「夾匣不分」不一定就代表一個人沒有水平。

像是這個問題里某位友善的答主 @托卡列夫TT1933 ,他「嫉夾如仇」,就算對方沒有把彈匣說成「彈夾」,但只要沒把"彈夾「批倒批臭,就覺得別人是給「彈夾」洗白的階級敵人一樣。同時也迫不及待要告訴別人自己受過良好的高中教育,用自己的高中知識來把別人批判一番,搞得自己像個臭軍迷一樣,實在是不可取的。

嗯,某位沉不住氣的理科生,反駁的時候煩請把我加黑的觀點全部引用上,斷章取義這麼low的做法可是很拉低你的「嚴謹」形象呢。


首先,題主問的就是這種無聊的細枝末節我才說的。我也早就明白沒必要跟非專業人士正面糾結一個用詞,其次回答了里也都說過了沒必要糾結。大明白們速速退散?(ˉ﹃ˉ?)

以下原回答:

彈匣。部隊基本都是叫彈夾

簡單定義如下

連百毒百科都不會錯。不過真看到部隊的人說成彈夾一般別去糾正去。部隊里槍就是個工具,他們又不是搞學術搞研究的。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就行了,犯不上去給人家講。

不光是彈夾彈匣的問題,其實部隊里不少對於輕兵器專業知識,甚至常識都少得可憐。他們也就是個用,會用,知道安全守則,打得好,用的精,打得准就是墜吼的。與其看槍這種工具,他們的自己的專業課修的才好呢。

我才不告訴你我遇到過這樣的例子:軍械員給講課時候說:「81式步槍,是自動步槍,這個自動步槍是相對於半自動步槍的,半自動步槍就是單發步槍,就比如那個56半,中正式,三八式。」,拜託,中正光頭式,鬼子三八式都是手動步槍啊。

當然我相信這個是個例。部隊里他們就是個用,有些軍械員尚且如此,一般義務兵說不明白現役步槍叫啥的也有。你沒法指望所有兵都能當了兵軍工百科就無師自通,自動武器原理與構造學都80分以上。

攜行具。分戰鬥攜行具,生活攜行具。

這些是真正叫子彈袋,彈匣袋,背囊的。56彈匣挎包,56式半自動步槍子彈袋,63式自動步槍子彈袋,56式衝鋒槍彈匣袋,右邊是援越的仿美M14背囊。這些都比較舊,50,60,70年代的。

背面印的就是「子彈袋」「彈匣袋」

所以稱呼這種舊式的,叫子彈袋,彈匣袋是最準確的(嘿,你看看,專業人士起碼78年就知道這叫彈匣)。如果稱呼為攜行具大概也不算錯。不過那時候還沒用攜行具這個稱呼。

這些是現在制式的攜行具和防彈背心。左邊是[01B寒區生活攜行具]。中間是[06戰鬥攜行背具],套在[04B步兵防彈背心]上。右邊是[06特種兵防彈衣],這個是攜行防彈一體背心。中括弧里都是內側印的、縫的或者說明書上的正式名稱。

看出和之前那些舊東西的區別了嗎?新式攜行具高度模塊化,集成化。過去要五花大綁系在身上的子彈袋,水壺,挎包,手榴彈包。甚至手槍袋,指北針袋什麼的都成為模塊,可以裝在作戰攜行具馬甲,或者防彈背心上。然後一次穿脫,全身各種包包都能上身下身。

但是部隊現在習慣把戰鬥攜行具和生活攜行具叫管子彈袋和大背囊。雖然正式名稱就在東西內側印著縫著,但還都那麼叫,一代傳一代。

估計彈夾彈匣不分也是過去還用彈夾的年代傳下來的,一代傳一代。

不算嚴重錯誤,也都知道是指什麼。

大背囊確實是大背囊,怎麼叫都完全沒錯,生活攜行具說白了就是攜行生活物資的大背囊嘛。

但到了現在戰鬥攜行具已經發展到可以模塊化攜行各種彈藥,手榴彈,鐵鍬,水壺,雜物,防毒面具,手槍,指北針,電台等,甚至算上自行採購的副包花樣更多。但是部隊里還是俗稱子彈袋。明明已經不止裝子彈了好嗎。

話說之前我掛鹹魚賣的06攜。一個留言吐槽說:「不就是子彈袋加個水壺包和挎包嗎?」。不過說的真是太對了,無法反駁。能這麼說一看就是當過兵的,我猜他當兵時候的用的沒準就是81肚兜扎武裝帶固定左水壺右挎包。

其實我還想到了好幾種,不過看有的回答說了,沒重複的暫時先這倆。想起來更多其他的接著寫。


玩個坦克世界什麼的就天天AP、HE、APCR、HEAT的掛嘴邊不知道算不算。

給他們說穿甲高爆脫穿破甲還聽不懂分不清。


看了問題,本來想回答「金手指」的,卻忽然發現題主在補充問題已經說了。

軍隊里對金手指的不重視,確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早些年看電視劇《武裝特警》,裡面就有金手指的出現,當時我還覺得可能是演員業餘(後來才知道其實裡面有些角色的扮演者就是真正的武警特警),前段時間看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真正男子漢》,裡面的班長拿著九二手槍在教幾個明星驗槍時,居然也是金手指的!

目前我國的警察,在訓練中都是強調嚴禁出現金手指的,西方國家的警察或者是軍隊也是一樣。


部隊里的班長,兵齡6年,參加過好多大賽和演習,不知道全息瞄具是啥


遷擊機


槍口不要對人(;一_一)

就算空倉也不行…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金手指的原因是班長打的少,不長記性。


-同學,簽字筆借我用一下。

-哦,這個其實是鋼筆。

-這個護髮素和洗髮乳先用哪個啊?

-啥?先用藍瓶的再用白瓶的。

-這個鹽和糖外觀上有什麼區別啊?

-你嘗嘗不就知道了。

其實糾結術語上沒有任何意義,這個東西也沒有什麼GB/T讓大家遵守。其實不僅僅是軍隊,平時生活中大家奉行的也是實用 簡化主義。當然真有意義的還是需要遵守的比如題主講的金手指


彈夾不是彈匣

來幾個一般軍迷也不太清楚的小知識,同時讓某些說我摳字眼的人見識一下什麼叫真正的摳字眼(釣魚專用,一次五毛,複製粘貼後刪除括弧內內容)

AK47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是AK(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槍)。同時,AKM的中文翻譯為卡拉什尼科夫現代化自動槍

56半是由彈匣供彈,彈倉供彈是不嚴謹的說法

PS:真感人

說幾句實話都被舉報,我也只能笑笑,對於某些對於錯誤還洗白的人來說我也無話可說。在我看來某些人科普不了只能打臉,在某些政治正確的人看來就是應該被舉報的是吧,和我原來打某個防彈衣斷肋骨的臉一樣。沒關係,某些人你們開心就好,既然說錯了都不願意被指著鼻子罵兩句,這也沒誰了(微笑)


當年給我軍訓的教官,在東北幹了幾年邊防,後來考到軍校的,不知道啥叫空倉掛機


不知道"劈槍"算不算。

條令里沒有這一說,只有"托槍換端槍"和"提槍換端槍"。


把阿卡47說成ak47 霰彈說成散彈 特62說成t62 彈匣說成彈夾(彈夾這個例子不大恰當 評論中已經被指出 大家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就好)

有些人一看到這些就跟被摸到了G點一樣 立刻跳出來口誅筆伐 各種批鬥 一定要讓人認錯道歉並且保證以後絕不再犯

哇哦 你們的知識水平好高哦 懂得真多

順便說一下 各地方言相對於普通話來說讀音也不對啊 你們快去讓他們改正

美式英語相對於英式英語也有不標準的地方哦 所以英美要打一架么?


我既是軍迷又是海軍艦艇部隊軍官怎麼辦??


力大飛磚


新兵連打靶。

班座大人晃晃悠悠的掏出一桿八一杠來~來來來筒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一個,這是我國的#……*%¥(*……%¥~~~~~~

報告班長!我知道!!這是B41!!!

恩~來自我上鋪的百科全書全能小能手~~~


馬格普!

有一位退役的大學生兵,一個學校一個戰隊的,曾服役於某機動部隊。他講,有一次他在部隊里練槍時候,用的是馬格普戰術姿勢(就那種左手伸直握住整個護木,頭向前伸的老長那種姿勢),結果被班長說,丫的你打個槍咋這麼猥瑣?

講真,AK念什麼知乎軍迷都知道么?應該是「阿卡」而不是英文字母AK。

AK的7.62㎜彈藥和M14的7.62㎜彈藥不通用,先看到槍焰,再中槍,最後才聽到聲音,聽槍聲躲不了子彈,手榴彈威力很大很大。。

的確,強行讀AK的確是裝逼和秀優越的行為。可是我更喜歡稱呼AK47為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1947年第一型。

貼出來初中高中寫的扣扣空間日子,大家指點一下錯誤吧,,求輕噴。。

1、AK系步槍。「AK」應該讀作「阿卡」,此AK是俄文字母發音,而非英文字母發音。

2、霰彈槍。 讀作「xian」而不是「散」。

3、中東的AK系步槍不好使,真的很不好使。

4、M16和M4是一家人,同為AR-15系突擊步槍 。

5、M14是一把好步槍,只不過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才被人們認為是垃圾產品。海豹部隊從M14出世一直在實用M14。 6、AK系所用的M43 7.62mm槍彈和北約的NATO 7.62mm槍彈不能通用,絕對不能,因為彈殼長度不一樣。

7、加特林是一種自動方式,而不是一種槍械的名字。M134全稱是「加特林式速射機槍」。 8、並不是所有的加特林機槍都是6根管,也有4根,3根的。

9、M700(鳥狙)是一把精度,威力都很好的狙擊步槍,美國陸軍編號M24SWS,海軍陸戰隊編號M40。

10、並不是所有的9mm手槍彈都一樣,有9*18mm的,也有9*19mm的。

11、通常,都是先中彈,再聽見槍聲。多數槍彈的初速都是大於音速的,只有少量的亞音速彈為了減少噪音而降低初速,這種子彈配上消音器 20m內聽不到槍聲。

12 、狙擊鏡一開,不會是全鏡的。眼部必須和槍軸線平行,並有適當焦距才看到清晰的全鏡。

13、SVD,M82系都是半自動槍械,只要手指扣的夠快,肩膀能承受後坐力,就能快速射擊。

14、其實,遊戲中的「單爆」和「連爆」槍械在現實中威力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手動(泵動式),一個是半自動罷了。

15、海軍型 M14 EBR是一把半自動狙擊步槍,全稱是,M14戰鬥增強型步槍,CF中的M14 EBR是陸軍型。

16、所謂手持轉輪機槍射擊,基本上是不會實現的,強大而連續的后座會震傷人的內臟,手持射擊一般只能達到400-600的射速,失去了加特林式機槍高射速的意義。

17、破片手雷的殺傷半徑很大的,5m基本上是致死區,殺傷區達到30m,前提是要彈片命中,否則沒有殺傷力。

18、超遠距離狙擊不能只考慮風速和距離,還應考慮空氣濕度,海拔,地轉偏向力,地磁場等。

19、並不是槍械裝上消音器就真的沒有任何聲音,撞針撞擊底火或者火藥氣體膨脹出槍口的聲音都不會太小,在寂靜的夜晚也會引起敵人注意。

20、用沒有專門固定的重機槍射擊遠處移動目標是很難的,後坐力大不好控制,所以子彈的散布很大。

21、AK47和AK74的光學瞄準鏡只能通過鏡架連在槍體上,或者裝在護木上面,只有戰術改裝的AK步槍的上機匣裝有皮卡汀尼導軌。

22、其實拿汽車做掩體是很危險的,汽車只有發動機部位和輪胎能擋住中小口徑子彈,普通車的車門處連手槍彈都擋不住。

23、在汽車內部直接射擊要注意四散飛起的彈殼,掉進衣服里很難受的,所以很多機槍步槍都有專門的彈殼收集袋。

24、狙擊手和精確射手是兩個概念,沒有高低之分,只是在戰鬥中的作用不同。

25、空投戰車,坦克,吉普車都是需要有緩衝裝置的,除非超低空空投,超低空通場空投只有美國用過,難度很大。

26、左輪槍換子彈並不需要一發一發裝填,有快速裝彈器,半月或圓形卡板。

27、老港片里一般手槍子彈無限,現實里,手槍的裝彈量在7(沙漠之鷹D.E.)到34發(GLOCK17)不等。


撞火。兵哥哥們好像完全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也許是因為部隊里全自動武器多用不到這種東西吧。


彈種口徑和實際彈徑陰陽線一類,至今38軍保定駐地大部分槍炮官軍械師還以為命名口徑一定是實際彈徑.


我遇到的情況是,讀作彈夾,寫作彈匣。


推薦閱讀:

為什麼氣槍能超音速?
用手指堵住槍口時開槍結果會怎麼樣?
現代槍械發展了一百多年怎麼進步那麼少?
如何看待大連玩具店售賣玩具槍被鑒定為模擬槍,店主被拘留?

TAG:軍事 | 軍事研究 | 槍械 | 戰術 | 軍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