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和繼承、消滅資本市場的前提下,能否存在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
取消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即取消個人直接或間接佔有生產資料。
取消繼承,即個人財產不能在死後轉移給他人。消滅資本市場的前提下,可以理解為在法律、制度和普遍現實上消滅資本市場的存在。這種情況下能否存在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
你這個問題,要看從什麼經濟學的邏輯出發。從新古典學派和新古典社會主義經濟學派的邏輯出發,生產資料公有下,當然存在勞動力市場和終端消費品市場。
但從馬克思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出發,一旦生產資料完全意義上公有,那麼一切市場、商品生產(為利潤而生產)都被消滅,貨幣不再是原本意義上的貨幣,價格也不再是價格。
馬克思與資本主義的魔鬼辯護士米塞斯的在價格的認知上邏輯似類,都認為價格是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的產物,而新古典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家蘭格,確認為價格代表的是可供選擇的條件,與生產資料公有、私有無關。
作為新古典經濟學家的蘭格從新古典的微觀基礎顯然是無法澄清這一點,而資本主義的魔鬼辯護士米塞斯確不敢澄清價格為什麼代表的是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的產物,因為一旦澄清就會暴露出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奴役性。
——————————
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是三種完全不同的針風相對的邏輯。由於米塞斯沒有敢去澄清,為什麼沒有生產資料私人產權就沒有價格。那麼我們先按馬克思的邏輯來進行澄清。按馬克思的邏輯分析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間經濟)為什麼不存在價值、價格、利潤。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追求的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財富,而是在價值為目的的權力。
什麼是價格? 首先按馬克思的邏輯,價格是價值的貨幣為單位的計量,同時也反映為一種商品之間與利潤率相關的交換比例。而價值是什麼?價值是異化的人類勞動。支配他人的勞動這就代表了權力。當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時,個人會節約自身的勞動時間,這時生產的成本是要素消耗沒有問題,因為個人為自身生產時生產的目的是個人需要的實物或服務。但在交換的社會關係中確不一樣,隨著交換的發展,當通過交換來榨取他人的剩餘勞動來支配,這就代表了權力,這時成本顯然不是要素消耗,正如工人累死累活與資本家的成本無直接關係,重要的是花多少錢用多少錢的交換比例,用相應工資去交換工人更長勞動時間,或者相應勞動時間下給更低工資,資本的成本才足夠低,同樣原料、資本品上的折舊也不是物理上的要素消耗,同樣是用了多少錢的交換比例的折舊。比如現實中企業為提高利潤率而採用的減員增效,事實上就不是提高單位工作時間內的產品生產使用效率,而是提高剝削效率,即讓工人更長的工作時間不為自身服務,加重對工人勞動時間的不等交換比例。因此馬克思才稱企業為階級鬥爭的產物。
而價格顯然是與利潤率(貨幣計量的剩餘勞動率)相關的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而資本生產的唯一目的不是追求去滿足人的需要,而是利潤,低於平均利潤率的金錢積累速度,資本就得縮水或者破產。
比如為了資本為了維持相應利潤率的商品之間交換比例(價格),資本有時是會壓縮產能的,而不會按最大化產能進行生產,價格就不是反映為單一產品模型上供與求的曲線(或者反比關係)而是交換比例。比如某種拖拉機與個人電腦的成交價格都是5000元,但一個成交量(供給量)是十萬台,一個成交量(供給量)是一百萬台, 可見價格代表的是想賣個好價錢或者說更多利潤的交換比例,因為商品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利潤!在對工人剝削率相同的情況下,商品之間按相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尺度)或生產價格尺度的比例進行交換,可以保持資本家之間相同的利潤率。 在這裡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尺度)代表了是能交換相應利潤率交換比例,而價格是價值的貨幣值。而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中存在價值(交換價值)、價格、利潤么?
按馬克思給出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時間經濟模型,時間經濟(計劃經濟)中,社會就如同荒島的魯賓遜個人使用自身的勞動時間一樣,使用社會的總勞動時間,無需考慮利潤,只考慮每個人勞動時間或者社會總勞動時間的節約。正如魯賓遜自己給自己生產不會榨取自身的利潤(勞動時間),他只會考慮如何節約自身的勞動時間。 魯賓遜用筆記本計算著生產他需要的每一種產品需要消耗多少勞動時間,而他一周需要多少不同的產品,那麼他就按自身一周有計劃的分配自身不同量的勞動時間用於各種產品生產。而社會主義就如同魯賓遜個人一樣,這裡價格不再是價格(交換比例),即不代表想逐利賣個好價錢的交換比例,而是如同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時,確定生產每一種產品需要的勞動時間,按庫存流量與折舊(即社會群體一定時間內的需要)來分配多少勞動時間在每種不同的產品生產上。這時看起來像價格的東西,當然不是與利潤率相關價格(交換比例),它存在的目的就不是為指望賣個好價錢,賺錢更多的利潤,而是代表確定需要分配的多少勞動時間用於生產的一個量。
同時貨幣也不再是貨幣(商品),因為社會是不以利潤為目的的生產,個人用所謂的貨幣兌現了產品,無論貨幣是否真正消毀都如同消毀,因為社會生產的目的不是利潤,生產也不是通過利潤驅動的。這就與商品經濟有根本不同,在商品經濟中,甲買蘋果商乙的蘋果,乙又買手機商丙的手機,手機商丙又買電腦商丁的電腦,每一個環節都通過貨幣為媒價進行交換,並在流通交換中不斷的吞噬剩餘勞動而使貨幣增值。
而在產品經濟中,消費是個人與社會的直接關係,不會有商品流通,個人使用所謂的貨幣(事實上已不是貨幣),兌換了產品,由於社會是不以利潤為目的的,這消費兌現了不斷所謂的貨幣是否消毀,這時也等於消毀,它不會作為貨幣(資本)進行生產的再投資,因為生產是按不同勞動時間分配(預算)的計劃來驅動的,而不是資本增值與商業銀行的信貸關係。而利潤是什麼?用貨幣計量的剩餘勞動,如果生產資料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那麼憑什麼一部分人獨佔生產資料中大自然客觀存在的物質基礎以此來榨取他人的剩餘勞動,顯然只要是生產資料真正意義上實現公有,那麼就一定不存在為利潤而生產,而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潤,這樣真正、完全的社會主義將是不存在企業的,同時也沒有想賺個好價錢的商品的交換比例(價格),生產不是為利潤而生產的。
(當然,時間經濟的產品 生產計時,包括資源缺乏程度與技術關係上的勞動時間的消耗以及生產資料折舊在產品上的勞動時間,還有浪費的勞動時間也必須加在上面。資源缺失程度與技術關係上的勞動消耗是一回事,缺失程度越高,技術關係上的勞動消耗就越高。
當然社會關係——人與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消耗是與技術生產率無關的。)
——————————————新古典學派(西經)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家蘭格說米塞斯所說的價格是狹義上的價格,蘭格的解釋是價格狹義上是指一種交換比例或者物的服務,而廣義上的價格是可供選擇的條件。
但是我們來分析一般均衡理論的優化配置資源的邏輯,優化配置資源首先是帕雷托擬的改進,而帕雷托似的改進就是不能損害每個利益的改進,即純粹是技術關係,即生產安排組織管理等技術關係上的改進(注意:技術關係上的改進與技術改進的區別)。 而交換比例涉及的是每個人相搏弈的利益,一方受損一方必然受益,在這裡如果新古典理論中的價格也反映為交換比例,那麼違不違背帕雷托最優的原則?顯然違背的!那麼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論中的價格(變數),只能是技術關係上可供選擇的條件。找到這個就可以確定如何分配勞動時間在不同需要的生產上的勞動時間分配比例。而技術關係上可供選擇的條件是知識分散利用的開關,而哈耶克抓住這個問題,給蘭格挖了思維上一系列的陷阱。
先誘導蘭格,只有市場競爭才能產生合理的價格,否則中央計劃當局就必須是全能全知的安排一切的。
這樣蘭格被誘導來哈耶克和西方經濟學傳統的思路上。因為按新古典的理論,價格代表的是優化配資源的變數,代表的是供與求的均衡關係。 而哈耶克下作、無恥的地方是他是讀過《資本論》的,利用《資本論》的邏輯來給新古典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家蘭格進行挖坑,而又不澄清這種邏輯。(如:30年代經濟危機,哈耶克在英國就講授過30多節《資本論》與經濟危機的課程) 他知道《資本論》揭示的價格(交換比例)代表的真正均衡關係,即與商品相關(交換比例)直接涉及資本家的利潤率。中央計劃追求優化配置資源,而讓企業的進行市場競爭,那麼其生產目的必然是利潤,這時價格就代表了交換比例與產品生產消耗計量上的衝突,這就是哈耶克所謂的兩支不同方向上進攻的部隊是不可調和的,以此來攻擊蘭格。這一點新古典的經濟學家是看不出來的,認為哈耶克邏輯有些混亂。但如果是同時熟習政治經濟學和新古典這兩者的人是能夠澄清其邏輯的。我們來分析,而正如《資本論》揭示的,市場經濟的均衡,是資本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正如假設資本有機構成相同,資本家之間商品的價格(交換比例),如果低於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尺度進行交換,資本家的利潤率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那麼資本就會縮水或者破產,這時資本必然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如直接漲價,當不能直接這樣時,資本就會壓縮產能,開除一定的工人,出售利潤率較低的一部分資產,同時擁入利潤率較高行業的資產。這樣低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上升,高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下降,同時價格在資本有機構成相同時就圍繞價值波動,在資本有機構成不同時就圍繞生產價格波動。
在這裡利用蘭格邏輯中,根深地固的認為市場會優化配置資源,市場均衡是瓦爾拉斯均衡進行挖坑,但市場實際的均衡確不是瓦爾拉斯均衡,而是馬克思提示的資本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
這樣中央計劃就與企業追求利潤為目的生產不同調合,中央計劃中要的價格不是價格(交換比例),而是生產計時消耗計算,而市場中,企業追求的是利潤要的是利潤率最大化的價格(交換比例)。這就是使得蘭格所謂的計劃經濟(計劃市場)事實上邏輯是矛盾的。當然這一點新古典經濟學家都發現不了,一般認為蘭格辯論中戰優。
——————————————————————
總結一下:
什麼是市場,市場的唯一目的就是逐利賺錢,榨取利潤在,而勞動力市場存在,勞動力就被當成商品,就存在競相壓低勞動力價格,如果保持相應多的失業率,因此只要自由勞動力市場存在,失業問題就是一致存在的,無法根除同樣在商品經濟中,商品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為利潤,即是為了賣個好價格,價格代表的是與利潤率相關的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而不是計劃經濟(時間經濟)中確定用多少勞動時間去生產需要產品的尺度。
現實中蘇聯存在市場,按馬克思的邏輯,是因為國營經濟對集體農莊是商品生產,除非把集體農莊也納入到國營經濟中,那麼商品生產(國家形式的資本主義殘餘)才會被根除。市場本身是有買方和賣方組成的,如果消滅了私有制和私有經濟,意味著一切都是公有,市場調節對供需調節的功能也將失去,在完全公有制基礎上,國家又將走向計劃經濟時代,這個市場將是畸形的、不健康的,人的勞動積極性將會被抑制,經濟發展將陷下停滯,朝鮮和古巴的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它們同樣沒有消除私有制,只是公有經濟佔主導地位而已,他們的私有化程度遠低於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和越南等國家。
推薦閱讀:
※中國成為凈資本輸出國意味著什麼?
※如何理解營運資本(W.C)和營運資本凈值(w.c.r)?
※有沒有進行外匯交易的知友?從其中你們領悟到了什麼經驗,有沒有什麼自己的盈利方法?能否對外匯交易指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