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獲取是像教科書一樣成體系的攝取好還是通過生活中的點滴積累來獲得,二者應該如何選擇或者說如何平衡?

作為一個有些許好奇心的人,遇見不懂的東西或者看見新鮮事亦或者突然想到一個之前不了解問題,就想知道怎麼回事,通常的做法是在網上通過常用的百度、谷歌這類比較常用的搜索引擎,搜搜看看,專業學術文獻看的更少,看紙質書查資料用的很少了,那麼作為普通人,如果想獲取相關知識,有沒有必要像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一樣去看看專業書籍或者學習相關的課程,還是說淺嘗輒止,了解一下即可?最簡單來說,知識的獲取是像教科書一樣成體系的攝取好還是通過生活中的點滴積累來獲得,二者應該如何選擇或者說如何平衡?


《世說》有記載一個晉代名士風流的小故事:

有個人叫王子猷,雪夜忽然想起朋友戴逵,「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任誕》)

甚是喜歡。

因起興專程雪夜訪友,經一夜才到門前,卻發現興已盡,即打道回府,不見嗔怒,仍滿心歡喜——這是我見過的對「興之所致」最活脫瀟洒的註解。

用來回答本題正好:若你是出於對知識的好奇而探索,就不要拘泥於形式,循著好奇的指向,「興之所致,興盡而歸」,哪怕淺嘗輒止、哪怕蜻蜓點水,也好過猶豫不決斷強吧,要知道好奇心這寶貝有時就像電閃雷鳴稍縱即逝,可遇不可求。

而往往是滿足了初見的好奇,尾隨而至的愉悅和滿足感會誘發你產生更大的好奇,使你進一步探索,以至漸入佳境;好奇心是天賜的禮物,不怠慢它,它就不虧待你。

2,

題干無處不透露著題主在「滿足好奇心」和「獲得知識」之間的糾結,這是常見現象。

平時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比如,學習一樣「有用」的東西要問「有沒有意思」,當玩一樣「有意思」的事情時又十分在意「有沒有用」……周末加班賺錢有用卻不一定有意思;別人工作你曠工在家抽大煙、聽音樂,這有意思卻未必有用——我們潛意識早已經習慣把「有用」和「有意思」捆綁,去評判一件主要性質是「有用」或「有意思」的事物,這世上他奶奶的就很難遇到一件有意思同時有用的事情,遇到了還不一定有姻緣把握得住,玄之又玄,只得其一,內心就不舒坦——所以,這雙重指標的衡量,往往就是心結不痛快的根源。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建議,即你出於好奇心驅使,索性就單純一點,撇開知識獲取的固求,跟著好奇走,反正誰也不靠那額外的點滴知識來養家糊口,不是?!

《霸王別姬》裡頭有一句話,「人得學會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專業之外的學習,更在乎的應該是伺候自己的心情。

謝腰——真噠!!!


正好最近再看的學習科學方面的書《學習的本質》可以試著回答一下。

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來自於一種匱乏和需求,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或者我需要獲取這方面的知識(職業需求)。而深處學校環境的學習者,教師會創造一些學習情境,這方面我們先擱置。

自主的學習者對於書本和生活(情境)兩個方面的知識來源都是不可缺少的。學習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過程,不然不會有為什麼我天天上課記筆記但是我還是沒學會。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涉及到動機(興趣,疑問,需求),產生動機後,你會去查找一些相關信息和資料(書本、搜索引擎、論文等等形式),但這樣還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例如,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我天天刷知乎(獲取大量信息),或者我看了很多書依然不能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呢?大量的資料會給人一種錯覺:我學會了或者我擁有這些資料的知識。

「事實是,人在打鐵中成為鐵匠,在寫作中學會寫作」

----塞萊斯坦.弗雷內

缺少什麼環節呢,知識的調用過程。

知識在生活(情境)中的調用,會產生神經元網路,而持續的調用過程會強化你的網路並優化網路。

例如,我在這裡寫答案,就屬於創造情境,調用知識的過程。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原來學習的過程並不是單一的,不是非此即彼,不是我究竟應該苦讀書呢還是在生活裡面積累。它是一個循環的系統。

首先你有一個問題,或者好奇,或者是需要,然後這些問題好奇和需要驅使你去行動,收集資料看書或者試著行動但失敗了,在這個過程中,問題不斷更新,你關於這個模塊的疑問不斷得到解答或者引發新的問題。

希望能幫你解惑。


不在於二者的選擇,不在於同時的平衡。在於分門別類,因地制宜。

當縱情時放鬆,當盡職時節制。

矛盾始於個人,終於個人,於矛盾本身無關。心安之解,只在你身。

若決心進取,則需克制。單向輸出精力完勝漫遊。


只答最核心部分:

不系統的知識沒有任何作用!除了裝屄!!

E=MC2全世界都知道,你能說他不是最高深的公式之一嗎?你懂嗎?有用嗎!!?這個公式帶給你的好處還不如小時候老媽教我的如何炒雞蛋好吃。畢竟炒雞蛋是一個系統,如何熱鍋、下油、打蛋、下鹽、起過。

但是你要是泡妞的時候,故作深沉來一句E=MC2,絕對比來一句:炒雞蛋鍋不要太熱……來得有效。


近期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總得來說,這取決於你對自己的定位,以及對不同知識的需求差異。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系統地建立所有的知識體系。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一種歇斯底里的絕望中,因為這個世界上有無窮多的領域,我很想去儘可能多的體驗以及學習不同的知識。可我突然發現,可能終其一生,我都很難在一個領域達到最頂尖。

現實就是這樣。在幾千年前的古希臘,甚至幾百年前的歐洲,有思想的人可能可以兼具哲學家,物理學家,文學家等諸多身份。

但放在學科分支越來越精確,知識體系越來越磅礴複雜的今天,這件事情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

因為無論是哲學,物理學,文學在浩瀚地歷史中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繁複。

回到主題。

定位——你想要做什麼樣的人,你想要從事什麼工作,你對什麼更感興趣,你擅長什麼,或者想要擅長什麼?

不同的結果,會導致對於知識截然不同的需求差異

比如,我想做一個善於傾聽,理解與包容的人。我想從事關於國際商務領域的工作。

根據我對自己的定位和期望,我將自己的精力主要投入在三個領域:英語,商業管理,心理學。

對於這三個領域的知識,我不去通過碎片化閱讀的方式吸收,比如前兩者,我分別將其作為本科,碩士學位的主修方向。

至於心理學,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再修一個心理學學位。但目前,我只是通過旁聽,公開課,專業書籍等方式去學習。在此之前,我也大量的閱讀過碎片化的心理學知識,回過頭來重新閱讀專業教材的感覺,會讓很多以前晦澀不清晰的點,逐漸串聯清晰起來。

其次,我對於音樂,電影,小說比較感興趣。我擅長寫作,或者說我想要讓自己擅長寫作。

對於這些領域,可能我並沒有上面三項那麼專註,我不會去鑽研音樂史,電影史或者文學史。但我會大量的聽各類音樂,觀看各類電影與小說;與擅長這個領域的人們結交,交談與學習。

至於寫作,它是一個有助於任何領域學習的技巧,我會記錄下自己產生的新奇想法,學習到的知識點,從電影,音樂,小說中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感受到的情緒與內容。在不斷的練習與積累中,我對於這些知識的認知也會越來越清晰。

那麼除此之外呢?

我還很心往繪畫,設計,計算機,歷史,經濟……

很可惜,我並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在這些領域。這個時候,碎片化閱讀的作用就體現出來。我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接觸到相關的知識,可以為別人的精彩想法拍案叫絕。

然而,我應該永遠也不可能有機會跟別人說,我了解與熟悉這些領域。但這並不妨礙我去感受這些知識的奧妙與新奇。

知識的獲取沒有捷徑,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

系統的學習可能過程很緩慢,內容很枯燥,但只有理解這些推演過程,才能夠將這些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生活中碎片化閱讀很輕鬆,內容相對也趣味性強,它可以讓你感受到知識的美妙,但也僅此而已。

你在某些領域投入更多精力,必然會減少其他領域的投入。

從來沒有一個絕對的平衡,重要的是,你想讓自己成為怎樣的人?


最近少爺(黃執中)和周帥(周玄毅)有一場哲理辯論,辯題就是「知識碎片化降低/提高了人們的認知水平」具體的論點記不太清了,題主有興趣去B站搜一下辯題,就可以找到完整視頻。

這個題應該可以回答題主的困惑。

簡單說一下雙方的論點。(我個人更傾向於正方)

少爺持正。提出我們學習新知識的方法總結起來有兩種:

1、是像拼圖。 類似題主那種想到什麼就隨時查,把每一條知識變成了一塊塊的樂高積木塊,你每查到一點東西就在你的知識版塊的某一個位置添加了一小塊積木。

2、是像大樹。 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系統化學習。所有的知識你都條理化,歸類化,把你所學的每條知識都歸到之前的大系統中,以便自己需要的時候在知識系統這棵大樹上隨時摘下一片葉子來。

總結了獲取知識的基本方法,再說一下我們學來知識要幹什麼。

很簡單嘛,學了知識目的就是要用。比如我想知道這個蘋果從一百米處掉下需要多長時間;比如我想知道工業製造中兩種同功能的原料我要根據什麼來選……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經常會遇到什麼問題。

這個比較複雜,太多了。但總結一句話「目前這個時代的問題太多變,需要我們用多種知識才能解決」

比如我做一道炸雞,說實話這裡面包含太多了:雞肉如何選取,雞肉如何腌制,雞肉要炸幾分鐘,選什麼樣的油才能最保持雞肉的鮮美,原料國內沒有我該如何通過其他手段獲取。這裡面包含的知識簡直就是一大理綜合再加上自己的做飯技巧啊。

所以,我們再來看這兩種獲得知識的方法。

在這個充滿複雜問題的時代,「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是對所學知識的最高要求。你能不能想到你所遇到的這個問題恰好可以用**知識所解決。

「拼圖式」學習的好處就是它太靈活了,你不需要把知識歸類,每一條知識就像是一個樂高積木塊,它可以被用到這裡也可以被用到那裡,知識從被掌握到你手裡那一刻起他就不固定屬於某一類別。

而「大樹式」學習,太容易限制人們的思維了。從小被老師教導要系統化學習,直到現在我都能感覺到自己學習的死板,舉一反三的能力差,不會靈活運用,這或許也是中國學生的通病吧。

這裡當然不是說,系統化學習一定會造成思維僵化不會靈活運用,但是這太難了,對於習慣了遇到問題就幻想用某一類知識解決的我們來說,這太難。

所以建議題主,當你真正掌握某知識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固定化,每一條知識都有著多處歸屬,千萬不要把它變成某一棵具體大樹上的某一片具體的葉子。

上課打字,表達不清楚,求放過("0ノ"*)


你以為世界上有多少本教科書,舉個例子來說吧,到了研究生以上階段,你會發現能成系統的知識本身就少之又少,能像教科書那樣成系統的知識,基本上是建立在無數的點滴知識與假設的集合上的


看你的目標是什麼了~~

要滿足好奇心,那隻要知其然就好,要知其所以然這是深層次的求知慾的滿足

因為是些許好奇心,所以說其實說到到這裡就可以了

那如果要更深一層地去了解呢?看目錄,看索引,一條條地去追查,理解

有時候,為了要讀懂一本書還真是很折騰的

回到問題本身:

知識的獲取是像教科書一樣成體系的攝取好還是通過生活中的點滴積累來獲得

二者應該如何選擇或者說如何平衡?

說選擇是因為會顧此失彼,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並不是

所以說還是平衡問題。開頭第一句就說了,看你的目標,你的目標到底是

是為了獲取成體系的知識,還是為了滿足一瞬間心血來潮的好奇心?

自行平衡吧


瀉藥 @翟丹丹

日常經驗能獲得的只是畢竟不多,至於是否應該深入學習應該取決於能否有效地提高生活水平,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質應該放在首要。其實怎麼選擇都不是很重要,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對吧,你要是覺得通過閱讀百科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很快樂就通過這種方式,要是覺得書籍、專業文檔能帶給你更多的快樂能夠極大地提高你的生活水品,就去讀書吧。

雞湯什麼的一點意思都沒有。


沒有經驗的知性是空洞的,沒有知性的經驗是雜亂的,單獨用一種方法都不能獲得真正有用的知識,所以要獲得知識需要知性和經驗的綜合。那怎麼來平衡二者呢?備一本該領域的專業系統的書籍在身邊,在你積累經驗的時候多翻翻。


曾經看過一個回答,這是輸入和輸出的問題,只有一個,永遠都不會成長起來。


有團隊帶你最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想問你一句,你獲取這些知識的動機是什麼。

單純的想看一下?還是說想將其融入自我,運用起來,提升自己。

前者你怎麼樣都無所謂,因為這種知識的獲取如同浮光掠影的消遣,百分之八九十都會忘記,就像看了個新奇。

後者就比較麻煩,不管你是成體系的獲取還是零碎的搜集,都必須認真梳理,從多方面思考,融進自己的知識體系還有生活,記下筆記,並時常複習。從無論那個點都可以畫出整版思維導圖,遇到這方面的事情就立馬搬出體系,再思考。

特別注意的是零碎卻很有用的知識點,你得隨時把它總結進自己的體系。否則就像第一類。

如果只是想記住做個拓展,那就寫好筆記平時多看,不需要怎麼練。

最後,最最最最重要的,最該強調的是,無論獲得的知識成不成體系,你自己要有體系,而且必須條理清晰,分層明確。


日常的自己的提煉 深刻而清晰 但是效率超低


不衝突,記得小時候學過課文,無論小溪、大河、大江終將匯入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問題和答案也是需要緣分的。


推薦閱讀:

英、法、西、葡、荷等國的歷史教材是如何描寫他們在大航海時代的罪行的?
教育、培訓業人士如何看待蘋果最新發布的 iBooks Author 和 iBooks 2?
教科書上有哪些令你觸動的話?
教科書能爛到什麼程度?
最早使用鐵器的文明(部落)是哪一個?是中國還是赫梯?還是西亞的其他文化?

TAG:學習 | 知識 | 知識體系 | 教科書 | 知識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