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物學在社會學中影響力和發展如何?

最近在讀Peter Singer關於道德的著作 "The Expanding Circle",本書試圖站在生物學進化論的角度來解決倫理道德的相關問題。書中還援引了不少理論家的著作,如 Edward Wilson著名的 "Socibiology"和" On Human Nature"。這些作品從生物學角度提到了我們社會中婚姻、家庭的組織源起,甚至同性戀存在的合理性。

由此對這一學科理論產生了更大的好奇,因為按照這個邏輯,女權主義所追求的「平權」與主動承擔的「義務」似乎是在盲目犧牲女性提供生育和撫養後代所付出的巨大成本。(北歐這種雙親產假機會均等的國家做得比較好。)如果說社會生物學理論是站得住腳的,那麼對於後現代流派的構成主義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反駁。

但另一方面,從我個人來看,相比較許多哲學理論的嚴密推理,社會生物學很多推論都是在做真空假設,值得推敲的地方還有很多。

能否介紹一下社會生物學目前發展的基本水平?以及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學科的科學性?

——————1/2 更新——————

有些日子不上知乎,過來一看也是有點哭笑不得。首先,這個問題是純理論的(學術研究性質)探討,民科請左轉感情欄目,憤青請右轉民意區。

還是很歡迎在科學哲學(像劉同學這樣噠~)方面有見解,或者是在學術材料收集中接觸過sosibiology的小夥伴給些看法,感謝已有的有價值答案的分享~


謝邀……

我個人並不是十分的了解社會生物學……但基於我對演化心理學的了解和社會生物學與演化心理學之間非常重要的相關性,我個人認為社會生物學是站得住腳的……但我不知道它們對社會學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畢竟,就連跟社會學幾乎在談論同一個話題的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學的很多學派的影響都小得可憐,甚至還趕不上這些學科對經濟學的影響……(沒錯,我就是在嘲諷社會學領域的某些學派的支持者無知)……(如果真的有人對於社會生物學自身的研究而不是衍生出來的演化心理學的研究感興趣的話,我想我可以幫忙問一下我校的Bert Holldoebler教授,他曾經與Edward Wilson一起做過社會生物學方面的研究)……

題主認為「相比較許多哲學理論的嚴密推理,社會生物學很多推論都是在做真空假設,值得推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想說這個說法是有很大問題的……即使是哲學理論自己,也無法逃脫明希豪森三重困境……沒有一個真空假設,無論是社會生物學還是哲學,都不可能得出任何結論……基於迪昂蒯因論題,知識是整體的,甚至僅僅是對數據的描述,也隱藏了一些理論的「真空假設」……按照Kuhn的意見,這種整體性的思維,選擇什麼「真空假設」,哪一些數據代表了什麼,就被稱之為範式,不同的學派的區別正是具備了不同的範式……或許很多人會下意識的認為這是一種支持多元觀點的說法,但並非如此,按照Kuhn本人的意見,範式是有高低的……在Larry Laudan對Kuhn範式理論的修正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解決經驗問題與理論問題的成功程度是判斷範式成功與否的關鍵點……而在這種意義上,如果一種社會科學的範式能夠獲得自然科學的支持,顯然要比其他情況不變,並未獲得自然科學的支持的社會科學範式要更好……

社會生物學的科學性如何?……正是取決於這種範式之間的比較的……你覺得,那些後現代理論,在獲得自然科學的支持方面,有達到社會生物學的那一程度嗎?……如果說社會生物學做了「真空假設」而不可靠,那麼後現代理論基於的哲學的「真空假設」只會「更不可靠」……這就是社會生物學的科學性來源,科學性從來都不是某種範式或者理論天生的,它是在比較中誕生的……正如Larry Laudan所說:「一種觀點從不是因為它是合理的所以才是進步的,而恰恰是因為它是進步的,所以它才是合理的」……


只要你不在目的論的意義上理解社會生物學,它就無法構成建構主義真正意義上的對手。而如果你在目的論的意義上理解社會生物學,你就誤解了社會生物學。

目的論的社會生物學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社會達爾文主義。

但是,無論是否採用建構主義手段,決定民權現狀的都不是理論,而是政治實踐。你可以用社會生物學理論解釋人類的政治實踐,但是一旦你開始用社會生物學理論修正政治實踐,你的做法本身就不再是學術研究而是政治實踐本身。對披著學術研究外衣的政治實踐而言,對錯不重要,力量才是真理。


我只想說,之前回答問題問題的人都沒有回答到點子上。沒有舉出任何實例,就只是虛對虛地回答,應該是沒有受過社會科學的科班訓練。

準確來說,「社會生物學」並不存在這一學科,有的只是「社會科學借鑒生物學」,這兩點差異很大,不能搞混。

社會科學借鑒生物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題主有一點說得很對:即人類的婚戀狀況起源要從生物學中借鑒。上周北大社會學教授鄭也夫老師來中大開講座,題目是《外婚制的起源》,我覺得可以用此一例來簡要說明社會學如何借鑒生物學。

對於人類婚姻制度的起源,很大一個疑惑就是:人類到底是群婚制還是一夫一妻?

麥克倫南和摩爾都認為,人類存在一個雜交(群婚)的階段。但是馬林諾夫斯基和韋斯特馬克認為,雜交是不存在的,一夫一妻制度才是人類婚姻制度的起源。 這其中,馬林諾夫斯基是通過考察眾多的原始部落社會得出的結果,但是這種「考察現今原始社會來反推遠古原始社會」的做法是不科學,也沒有說服力的。韋斯特馬克則不同,他是借鑒生物學的思想來證明人類是一夫一妻。

地球上的哺乳動物有四千多種,大約3%是一夫一妻制,靈長目動物中卻高達18%的是一夫一妻。人類起源於靈長目動物,而18%的幾率在概率上是很大的事件(無法否定虛無假設),所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就無法排除人類起源就是一夫一妻。

當然,生物學上還有三點可以證明人類是一夫一妻。

1.二態性:

如果一個物種的兩性之間體型差異較大,則說明二態性很高,反之二態性很小。在群婚的動物社會中,雌性資源稀缺,所以雄性為了獲得交配權就不得不鬥爭,在鬥爭中,雄性的體型越來越大。但是在一夫一妻制是動物社會中,雌性資源是固定的,雄性無需位交配權而鬥爭,所以二態性較低。事實上,黑猩猩的二態性很大,雄性甚至是雌性的兩倍,長臂猿的二態性是1:1,人類學家觀察到長臂猿的社會恰恰是一夫一妻。而人類的二態性是1:1.1。這個差距很小,說明人類是一夫一妻制,但不是典型的一夫一妻,這就是為什麼會多出0.1。

2.睾丸占身體的比重

黑猩猩是0.27%,大猩猩是0.02%,人類是0.08%。其中,黑猩猩是群婚制,雄性必須爭奪交配權,只有睾丸大、彈藥足、射精多的黑猩猩才能在交配爭奪中佔據上風。大猩猩是多偶制,也就是說,首領壟斷所有雌性資源,這種模式說實話是沒有交配爭奪的。所有睾丸佔比很小,人類又恰好是中間,又一次印證人類的一夫一妻。

3.雌性排卵徵兆是否明顯

一夫一妻制的動物群體中,雌性排卵基本上無徵兆。而猴子雌性排卵時屁股會紅,這就是很明顯的排卵徵兆。在多偶制動物中,排卵有明顯徵兆,首領可以壟斷處於排卵期的雌性(有徵兆好看管),但是如果排卵無徵兆,那麼首領就無法看守它的雌性資源。這樣,雄性不得不時刻看守雌性,防止偷情,造成固定的一對,也就是一夫一妻制。

就先說那麼多吧。。。


實質上進化社會學也許更貼切,它橫跨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


看了半天,我就看懂題目那幾個字。


能否介紹一下社會生物學目前發展的基本水平?

怎麼給你說呢?中國營養學會的理事長不曬學歷。

理事長致辭_關於學會

學科對社會醫學、社會倫理學、醫學倫理學、哲學、社會心理學很具有建設性,但問題是這個學科的所謂學者,都是去混文憑的,混到手就把書扔門背後了。

以及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學科的科學性?

很具有建設性。


推薦閱讀:

中国阶级有哪些阶级?又是怎么划分的?如何评价这些阶级呢?
90 後是被犧牲掉的一代嗎?
如何简单理解福柯的「谱系学」?
什麼是藍帽回回?這個族群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官本位是什麼?

TAG:哲學 | 進化論 | 社會學 | 生物學 | 基因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