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九月》里「一個叫馬頭,一個叫馬尾」具體想表達的是什麼?

原文如下: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馬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1986


我沒有找到什麼值得一看的解釋,只能談談我的感受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件事情:海子是個有自殺情節的人。在1986年(海子於三年後自殺身亡)他有過一次自殺未遂的經歷。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馬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1986

讓我們從第一句開始慢慢說起,如果有一個點沒有明了,這首詩都不算是徹底的通讀,自然也無從把握那句彷彿的夢囈。

所謂「眾神死亡」,是指一個巨大的時間跨度。因為不管是什麼樣子的假設,「神」應該是一種長生不老的生命。「眾神死亡」,如果不是一個慘烈的事件,那麼就是一個亘古歲月的象徵。

為什麼不是一個慘烈的時間,是因為後面的一句「千年歲月」。海子想要表達的主題在前後文之中有著一定的迴環照應。

那麼後文的「馬」在哪裡?

隻身打馬過草原

這首詩中兩個詞語反覆出現,一個是「遠」,一個是「草原」。對這兩個詞語的解讀,是理解這首詩的關鍵。

所謂的「打馬過草原」,是一件沒什麼爭議的事情,在那個年代,馬應該是草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那麼這句詩到底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這可是我們現在唯一的線索。

關鍵在於這重複出現多次的「草原」。

詩忌憚重複,而海子卻疊床架屋地連續使用了四次「草原」。草原是什麼?如果我們對於第一句詩的理解是正確的,那麼「草原」就代表了整個人類世界的旁觀者。任憑生靈們在地上或者天上熙來攘往,草原仍然是草原。草原即是大地,是歷史的見證者,是不言不語的凝固時光。

通讀全詩,不難判斷,「遠」是作為一個理想的象徵來使用的。「遠方」就是理想所在的地方,「比遠方更遠」也即夢想無從到達。那麼,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這句詩作何解釋?如果草原真的是一個沒有任何參與感、只是默默凝望的局外人,「遠」又與草原有何關聯?按照上下文來判斷,「草原」差不多就是海子所指的「遠方」。難道海子的理想國是那種寡淡的出世之境?

恐怕是的。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在死亡中凝聚的野花,未免太過妖艷了一些。然而海子此時已經認定了夢想絕無可能實現,「遠方的遠」已經「歸還給草原」,「千年歲月」里,沒有任何夢想能夠實現。與其說海子希望著草原,不如說海子身不由己,被裹挾著迷失在草原,迷失在一個沒有任何同情的草原,「人之離世」與「花之凋謝」被一視同仁的草原。他之所以「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是因為他走不出這草原。

他的夢想已經被現實所擊垮。

現在讓我們再從頭讀一遍這首詩,裡面的暗語已經被統統揭開。現實由古至今,不變的殘酷,夢想觸不可及,我在悲劇中沒頂。

馬頭和馬尾,一個指向來路,一個指向前方。他們是兩個「遠」。

來時的那個「遠」是遠方的「遠」,前方的那個「遠」是草原的「遠」。這就是答案。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種解讀過於黑暗與絕望,但是就我看來,海子的自盡已經是對他的悲劇人生的最大標題與註解。海子一生幾乎沒有寫過明媚而快樂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仍然有待商榷。作為他的代表作,《九月》這首詩若是不能反映出他的真實內心世界,反而是不可靠的。

以上皆為個人觀點。


馬頭琴(mǎ tóu qín),是蒙古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歲月亘古,遠方永遠是那麼遠,一個叫馬頭,一個叫馬尾,馬尾始終追不上馬頭。

「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我想應該是代表著歌曲者對草原的嚮往,相比我還是更喜歡馬頭和馬尾。


k


呃??建議你看正版書啊題主。原文應該是「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


推薦閱讀:

海子為什麼說「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海子的死到底是解脫還是絕望,是因為詩歌還是因為生活?
海子有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崇高追求,為什麼還會選擇卧軌自殺?
如何理解「水抱屈原是我,如此屍骨難收」?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讀顧城的詩覺得舒適順暢,而讀海子卻覺得特別晦澀難懂?

TAG:海子 | 意象 | 現代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