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激蕩三十年,鄧小平1978年訪日,希望中日人民世代友好,請問什麼時候開始中日矛盾官方開始緊張了呢?
01-16
可以參照漢朝和匈奴的關係。漢朝初年,國家經歷了楚漢戰爭,經濟蕭條,而此時匈奴強大,漢高祖沒有實力攻打強大的匈奴,所以實行和親政策。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經過建國後的各種政治運動,百業待興,經濟急需發展,而日本有技術,日本企業也需要中國的巨大市場,而且我們有共同的敵人蘇聯,所以中日走到了一起。因為國家利益需要,所以那時是不宜宣傳抗日的。我們也沒有實力打擊日本。整個八十年代,中日其實是盟友的關係。電視上都是日本動畫片,日本電視劇,什麼《血凝》《阿信的故事》《望鄉》在中國熱播,山口百惠、高倉健風靡中國。國家通過宣傳塑造了一個很和諧的中日友好氛圍。仔細想想,是不是跟漢朝初年的和親政策有點類似?
漢武帝時期,國家經過漢朝初期的休養生息,實力已經大大增加。此時對待匈奴就不會採取忍讓的和親政策了,而是武力討伐了。現在,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濟總量已達世界第二,已經完全有了與日本抗衡的實力。重要的是,中日利益發生了衝突。日本自然資源奇缺,所以需要在全世界尋找資源,而中國工業發展也需要資源。所以在非洲、南美、東南亞都有了衝突。此時蘇聯已經解體,我們沒有了共同的敵人,所以作為盟友的前提條件就不存在了。而實力的增加,使中國有了對日本說「不」的底氣。這是不是有點類似於漢武帝時期討伐匈奴啊?引述19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一句已經被說爛了的話,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宣傳只是左右輿論的一種手段,背後是國家利益的博弈。至於某些戰爭中發生的事件(如屠殺百姓),只是國家博弈的棋子,需要的時候拿出來,不需要的時候壓下去。
再說一個問題,1998年印尼屠殺華人,看過照片的人印象肯定非常深刻,那為什麼我們現在要低價還有很優惠的政策來幫助印尼修建高鐵呢?感情用事的人容易這樣考慮,媽的,98年屠殺我們那麼多華人,慘不忍睹啊,現在幫助他們修跌路不是認賊作父嗎?仔細一想,是啊,殺我們那麼多人,現在還幫他修鐵路,還那麼低的價格那麼多的優惠政策去修,國家到底在想什麼啊?怎麼會制定出這樣的政策?原因就是國家制定政策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出於理性決策。印尼這個國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石油煤炭稀土錫等等,都是我們國內發展需要的資源。而且馬六甲一線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中國沒有必要在自己的生命線上與一個人口高達一億多的國家為敵,就因為它曾經屠殺過華人。這個層面上,印尼的自然資源、中國海上生命線的重要性,超過了印尼屠華事件。所以我們主張用很優惠的政策來幫印尼修建高鐵。其實,這背後還是國家利益。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就會想明白很多問題。90年代末開始宣傳有不好的聲音,我最初的印象貌似是以東芝售後不到位為借口開始的,王剛還以此為由退出了東芝動物樂園節目的主持。官方貌似是江某一次訪日後覺得不爽。這個事情很大程度跟他個人有關。什麼歷史和領土只是借口。其實這兩方面的實際情況反而比8090年代還要好
2000年後,中國逐漸有錢,對日本資金和技術的依賴逐漸下降。2010年代初,GDP和外儲超日,手裡牌硬了,不需要日本了(也許各別技術還是差一些,但無關大局)。地緣上日本就是美帝壓制中國的先鋒,為了中美爭霸大局,現在就要出手搞搞日本了(經濟上用處不大了,政治上就用用)。民間那種友好其實一直在,買電飯鍋馬桶蓋都買瘋了,老鄧說得也沒錯。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TBS電視台5月23日「黑中國人」的節目「直撃!コロシアム!!」?
※如何看待日本共產黨黨內「日清戰爭(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本質上都是帝國爭奪海外利益的非正義戰爭」的說法?
※日本政府一直都是敵對中國的嗎?
※在大連理工大學-立命館大學國際信息與軟體學院(簡稱中日國際軟體學院)就讀是一番什麼樣的體驗?
※抗戰時,如果汪精衛取代了蔣介石,時至今日,日本是否會成為中國的一個省?
TAG: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