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甲骨文「戠」?

很多天文學者把這個字解釋為交食的,圖中就是被解讀為一次日食。就是乙巳日食(似前1161發生)了。不知道為什麼你們那麼喜歡去掉天文學的標籤!

但是似乎這個字用法不少,在甲骨文中祭祀也是常見的吧?有人解釋為暴晒乾燥的牛肉。我看的書不夠多想聽聽各位老師的意見,但是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掉天文學的標籤?!這明明和天文學有很大關係啊!

我今天下午因為這個問題的編輯被封禁了。@狄多 也曾對我貼的標籤表示質疑,但是討論啊!我可以說明我的理由,不明所以的舉報真的好么?!

===============================

我接觸不深,不敢妄言,希望各位方家指導。尤其希望各種不同解讀參考,萬謝。

=====================

2015-3-17 21:17:46


「戠」字古、今字演變過程如下圖,甲、金、篆都有:

引自:《字源》.下.p1110

1、你說得沒錯,這片甲骨的確與天文學有關係,但有爭議,未能達成共識。

我沒有天文學知識,不敢妄下任何判斷,搬運諸家之觀點供你參考:

這片甲骨在《甲骨文合集》中的編號為:33696,我上個更清楚的圖片:

《甲骨文合集》給出的釋文:

郭沫若認為「日有戠」中的「戠」通「食」,那麼,這片甲骨卜辭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或疑「戠」通「痣」,是記載的太陽黑子活動。

本來我在回答這個問題:

已發掘並破譯的甲骨中,有哪些包含重要歷史信息的甲骨呢?想將這片甲骨視為「人類最早的日食記錄」列入進去,但考慮爭議而作罷。

如果「日又戠」真是表示日食的話,那就有很多甲骨卜辭都是記錄的日食:

乙丑貞,日又戠,其[告]於上甲----------------《甲骨文合集》33697

庚辰貞,日又戠,其告於父丁,用牛九。---------------《甲骨文合集》33698

庚辰貞,日又戠,告於河-------------------《甲骨文合集》33699

乙丑貞,日又戠,允惟戠。---------------《甲骨文合集》33700

貞,日戠?有-------------- 《甲骨文合集》33702

甲子卜,貞,日戠於甲寅-------------《甲骨文合集》33703

辛巳貞,日又戠,其告於父丁。------------------------《甲骨文合集》33710

還有李學勤提出的所謂的「癸酉日食」,來自《甲骨文合集》33694:

釋文為:

這片卜辭到底中「日、月」的象形字釋為「日、夕」還是「日、月」有些爭議,另外,這里是用「食」而不是「戠」。

李學勤在論文《癸酉日食說》(中國文化研究,98年3期)認為不是「日、月」,也不是「日、夕」,「日」與「月」字都刻得很小,且占
一個字的位置,應該是「明」字。古稱「日」為「大明」 ,因此辭中說「明有食」應該是指日食 ,不是月食。具體講來 ,這裡記述的是一次癸酉日出時的日食,並根據卜辭做以下設定:

(一
)發生在蝗災流播的月份;

(二
)干支為癸酉日;

(三
)時間系日出時;

(四
)在商都
(今安陽
)明顯可見;

(五
)年代晚於武丁朝的幾次月食
,但相距不遠
,在祖庚之世。

李學勤只是提出一個假設,讓天文學家去驗證。裘錫圭、羅琨、
曹定雲等人從古文
字的角度不同意「明又食」的解釋,,黃天樹、殷瑋璋認為可取。

甲骨文卜辭中還有一個公案就所謂「乙卯日三焰食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記載的日珥現象,但是,此說被夏商周斷代工程組否定了。另外,甲骨文疑似記載「月食」的卜辭也有十幾處之多。

因此,這些卜辭到底是不是記錄的「日食」是很難有確卻的答案,因為卜辭太短,斷句爭議大,信息冗餘度低,上下文也很難下準確的判斷。而且古文字解釋也眾說紛紜,像這個「戠」字在甲金文中有引申、假借用法多達十幾種意義。

另外你說這次日食發生在可能發生公元前1161年,如果你確實對這個論題有興趣,我推薦一款入門級天文學軟體stellarium你去驗證一下,去這個頁面下載:

Stellarium

----------------------------------------------------------------------------------------------------------------------------------------------------------------------------------------------------------------------------------------------------------------------------------------

2、對甲骨文「戠」字的解讀

學者諸家對「戠」字的解讀可見《甲骨文字詁林》冊3,頁2347),我將這些釋讀綜合一下,同時談一談我對「戠」字的看法。

「戠」字構形本義有些爭議,在《字源》一書中學者徐在國本著「存疑不斷」的原則,給了比較穩妥的解釋:

「戠」從言從戈,會意字,會意不明。

徐在國也認為卜辭中常見的「日又戠」,「戠」通「食」,是不是「日食」沒有判斷。《字源》的截圖:

但是,學者陳劍認依據上古擬音規則「日又戠」不讀「食、特」,當讀為「異」。

換句話說陳劍認為「日又戠」中的「戠」通假「異」。

但葉玉森等學者認為「日戠」是商代的一種祭名。

--------------------------------------------------------------------------------------------------------------------------------------------

羅振玉認為「戠」是(牛戠)的本字,是「熾色牛」的專名,這種釋讀被商承祚、郭沫若等大多數學者認同,(牛戠)可能是毛色金黃的黃牛,這種牛用來祭祀。

「犆、特」都是(牛戠)的後起字,一聲之轉,本義就是「一種顏色很特殊的牛」,「特」字「牛父」是後起意義。(牛戠)和「犆」是一字,聲旁不同而已,而「犆」分化出「特」,或者說「犆」職務給了「特」,「犆」漸漸不行。「戠」在形聲字「職」、「熾 」「識」三個字中,是中古以後的分化。

故而這個論斷應該比較可靠:「犆、特、(牛戠)」它們是同源字,也即:音、義皆同源

裘錫圭認為在卜辭中很多「戠」通「待」,詳見《裘錫圭學術文集 甲骨文卷)

傳世文獻旁證:

《禮記 王制》: 大夫以犆牛

《周禮 小胥 》: 特本作犆

《釋文》:犆,音特。

《玉篇》:犆,本作特

----------------------------------------------------------------------------------------------------------------------------------------------------------------------------------------------------------------------------------------------------------------------------------------

《說文》:「戠,闕。從戈從音。」

《說文》所訓「戠」為「闕」是個什麼意思呢?

看段玉裁的註解:

原來《說文》所說的「闕」指的「厥土」,這種土叫「埴」,「戠」曾表示「埴」字。

《尚書》: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漢語大字典》的解釋:

所以,「埴」「戠」古今字,「埴」應是後起字。「埴」一種赤色的粘土,叫做「厥土」、「赤埴」,而「厥」就是《說文》所訓的「闕」。

《集韻》的記載:

3、「戠」字造字本義分析

除了最多人認可的「戠」是(牛戠)和「犆」的本字,另外大致有四種釋讀:

a.林義光、王襄認為「戠」是「識」初文本字。

b.朱芳圃和陳邦懷認為「戠」是「熾」的本字,表示顏色,卜辭中的「月有戠」表示月亮的顏色。姚孝遂認為(牛戠)是一個合文,「戠」表示顏色。胡厚宣也認為「月有戠」是表示顏色。

c.於省吾、饒宗頤認為是「膱」的本字。也就是你說的「暴晒乾燥的牛肉」,見台灣《異體字字典》和《漢語大字典》的解釋:

d. 陳劍認為「戠」是「樴」的初文本字

----------------------------------------------------------------------------------------------------------------------------------------------------------------------------------------------------------------------------------------------------------------------------------------

我個人有兩個傾向:

a.從純粹的構形分析上傾向陳劍的見解:「戠」是「樴」的初文本字。理由如下:

甲骨文「戠」有以下幾形:

一般分析「戠」字都從說文從「言」從「戈」,但從第一形可以看出不從「言」,極有可能是從「弋」,「弋」即:下端很尖的木樁,以便植入泥土中,「弋」的甲文:

後來添加「口」字可能表示地面,也可能是分化符號,區別同形字,「口」是古文字中非常常見的無意義分化符號,添加「口」以後與「言」相似同形,後來訛變成「音」。

所以,「戠」即「樴」的象形初文,「樴、杙」同源字,象下端很尖的木樁,以便植入泥土中.

《爾雅?釋宮》:「樴謂之杙。」郭璞註:「橜也。」

邵晉涵《爾雅正義》:「古謂之橜,又謂之樴,又謂之杙。其狀不一,或衺而銳,或大而長,其用至廣。」

b.但是從純粹的用字之義來看,說「戠」是「熾」的初文本字,表示「赤色」,也很合理,能很好的將兩種獲得最多認同的解釋串聯起來:(牛戠)字,就是一種「黃牛」,「月戠」就是一種血色的月亮。兩種顏色如下:

月戠(血月)顏色

(牛戠)牛顏色

照片有些失真,其實這兩種顏色是非常相近的,

----------------------------------------------------------------------------------------------------------------------------------------------------------------------------------------------------------------------------------------------------------------------------------------

4、「戠」字的假借義、後起分化字甚多

「戠」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中被假借表示過多個職務:「食、特、待」等。「特、待」與「戠」字以音訓同源,「職、識、熾、膱」等字都是從「戠」字中分化出來的,都是加旁造字,分擔「戠」字的假借義、引申義。

如殷周青銅器:

《何尊》:「爾有唯小子,亡(無)戠(識)。」 通「識」,表示「知識」。

《豆閉簋》:「易(賜)女(汝)戠衣。」 通「織」,「織衣」即「繒衣」,表示衣服。

----------------------------------------------------------------------------------------------------------------------------------------------------------------------------------------------------------------------------------------------------------------------------------------

5、結論

綜上所述:

1、你給的那片甲骨,也就是《合集》33696:是不是記載的日食還不能確定,不但從文字學上的解讀有爭議,在天文學上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至少我沒有看到。還需要更確鑿的證據來證明。

2、「戠」字造字本義有兩說比較可信:「戠」是「樴」或者「熾」的初文本字。我傾向前者,但是本著存疑不斷的原則,應該從《字源》解釋:會意字,會意不明。

3、《說文》所訓「戠」應該是它的假借義或者引申義之一,而非本義,

4、「戠」是母字,「職、識、熾、膱」等字是它的分化字。


看到一種解法,「戠」指軍隊方陣操演,引申為「(團體操)圖形及其變換」

如:

職/職,「耳」與「戠」聯合起來表示「按照指令做出所要求的動作」。本義:軍陣參演人員各司其事。引申義:(每個)做事的人。再引申義:(每個)崗位。參考:段玉裁注《說文》:「凡言職者,謂其善聽也。」故從耳。)

識/識,「言」與「戠」聯合起來表示「用語言描述圖形的形狀和細節」。本義:區別、辨別圖形或事物形狀,並用語言描述之。

織/織,「糸」與「戠」聯合起來表示「在製造布匹的過程中加入圖案」。本義:製造帶有圖案的布、花布)

幟/幟,「巾」與「戠」聯合起來表示「帶有本國本軍標誌圖案的布條」。本義:帶有標誌圖案的布條)

等等...

個人認為該解法可能正確,主要考慮:

1,上面幾個加了其他部首的相關字都講得通,相對通用性較強。

2,知,識也---《玉篇》。知是"矢+口"和這個戠是"音+戈",類似。

供參考。

另,問題中的三個字不一定都是戠。


不好意思,還沒看到這個字的甲骨文,不過根據它的表意,應該是古代時候行軍打仗的場面吧


董東棟漢字起源字典:識與志是同源字,源於織布活動_董東棟_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蓋天說中太陽是如何運行的?
「光年」這個長度單位的命名是不是不太好?
地心說為什麼能夠統治東西方人民思想五千多年?
為什麼中國古人在深知太陽東升西落、斗轉星移並掌握一些天文計算規律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天圓地方的錯誤世界觀?
古代人是通過怎樣的方法發現八大行星的?「金星、土星」這些名字是中國人命名的么?根據什麼原則排序的?

TAG:甲骨文 | 古漢語 | 天文學 | 天文學史 | 甲骨文識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