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詩詞為啥那麼有氣勢?


毛澤東詩有氣勢是因為他這個人本身就特別有氣勢,直抒胸臆自然就氣勢如虹了。。。

王楊盧駱當時體,

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鍾惺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因為我基本通篇通篇都只感受到了這樣的情感:對來自不公正的命運壓迫的不屈與抗爭!這也是他個人氣質上擁有感召力的主要原因。。

這是我感受到力量我主要原因,,毛本身的情感傾向在這一方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要知道,當一個人的命運被壓迫時是少有人能真正地豁出去站出來與之抗爭的,尤其是反對這命運將會帶來極大的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低頭與妥協。而他的詩有力量就在於表達了人們於心底渴望但卻沒有勇氣表達的那些情感。。


張佳瑋曾把毛在詩人中的地位比做金國皇帝完顏亮。後者曾經寫過「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這裡的問題時,一,工業革命前沒有組織百萬人作戰的動員能力,多是號稱百萬實際二十萬其中十萬是運糧的民夫;二,完顏最後伐宋失敗了,好像皇位也丟了。

毛寫了「百萬雄師過大江」,就literally的一百萬解放軍。寫「宜將剩勇追窮寇」,就真把國民黨趕到台灣。

毛詩的氣勢是,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說一百萬,就一百萬。你以為是嚇唬人,其實不是。

詩有白描,有誇張。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這是白描;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誇張。但是毛詩里的氣勢是,古人寫來是誇張,他寫來是白描,比如說,坐地日行八萬里,比如說,「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他的氣勢在詩外面。

另一方面,毛詩的「氣勢」還來自於他中共領導人這一特殊身份。毛本人或許是個秦始皇,但我覺得作為詩人,他比那些傳下幾首詩的開國皇帝或反賊頭子比如黃巢、趙匡胤、朱元璋是要高明不少的,可能中共自身的無產階級革命黨的自我定位,沖淡了帝王詩中的唯我獨尊的獨裁色彩,而多了一些「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襟懷。「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在古時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毛就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就是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很多詩確實是古人寫不出的,這就是與時代有關,現在寫出的詩,古人也不會認為好,因為它們的時代背景、教育背景讓他們無法欣賞,最典型的,《卜運算元.詠梅》

符合士大夫欣賞趣味的: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毛澤東的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我以為兩首詞都不錯,不過我覺得古代的士大夫(可能白居易除外)肯定更欣賞第一首。

放一首真正有氣勢的詩: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庄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這個答案不是說這樣的詩一定就是好詩。


和 @說夢者 在評論里說了兩句,覺得有個事兒要說一下。

在詩詞鑒賞上,至少個人的意見,技術上的評價和閱讀上的喜好是要分開的。

閱讀喜好這東西,受個人閱歷,感情色彩,價值取向等等東西的影響非常嚴重。而且很多詩詞所寫的東西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你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沒啥理由可講。喜歡毛和討厭毛同樣天經地義,是你的個人自由。硬要蠢到來問我在《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築偃湖未成》和《沁園春·雪》中更喜歡哪首,這是毫無意義的。一來兩首作品表達的意境和感情完全不搭界;二來我即使更喜歡其中的某一首,這更可能只是說明我的情感更貼合那首,價值取向更傾向那首,和他們的好壞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所以和旁人說作品,我一般只說技術評價。因為這東西是確實有比較客觀標準的。意義疏密,情感曲直,這些東西都是看得見的。我這篇文字裡面說到的,毛的詞意義稀疏,情感直率,等等,相信沒有大問題。讀者大可以喜歡這個風格。但不承認他是這個風格,您倒是給乾貨啊。

至於更喜歡哪首沁園春的問題,反正說了,還是明確回答一下吧,比起讀詩詞,我更喜歡看愛情動作片——希望您不會因此覺得,我居然認為愛情動作片的藝術價值比詩詞高。

====================================

實名反對胡馬的說法,以及只會人云亦云照搬胡馬說法的答主。

詩貴什麼?首先貴真。詩的本質是自由啥的都是泛意識形態化的扯淡。胡馬自己在那文章里其實說得很清楚:詩人的任務是忠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然後他馬上自己甩了自己一耳光,把所謂民粹主義和專制主義開除出了詩本質的範圍。哎呦喂,姑且不論什麼叫民粹主義什麼叫專制主義,民粹主義者和專制主義者就沒有忠實表達自己內心的權利了不成?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詩,停留在藝術的層面,只有表達得是否真實,貼切,有感染力的問題,要上升到價值評判高度,那就是看屁股,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用自由的政治正確去否定一首詩,和用革命的政治正確去否定一首詩有啥區別。

這還不友善內容?合著擺出副高冷樣站在道德高地上討論藝術問題就很友善不成?

====================================

然後回到題目。毛的詩詞為啥那麼有氣勢?這個問題最簡單的回答是「因為他就是那麼有氣勢啊」(咦知乎居然沒有表情包么,可是我又懶得去找[笑cry]的圖片……)。

古往今來有氣勢的詩人很多,「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有沒有氣勢?「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有沒有氣勢?「秋空一碧無今古」有沒有氣勢?等而下之,「眼通西北江山外,聲振東南日月邊」有沒有氣勢?多一個毛有氣勢有什麼奇怪的?

但我想題主要問的肯定不是這個東西。題主大約要問的是「為何毛的詩詞有一種獨特的與他人不同的氣勢」,抱歉我這裡一時想不出形容這個氣勢的詞,但讀過毛的詩詞的人,只要有初步的詩詞鑒賞能力,大約是能比較同意,他的氣勢在詩人中是比較獨特的。

就個人的看法,這種氣勢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地位和見識學養帶來的獨特視角,經歷創造的閱讀感受加成,才力和性格形成的個人詩風。

出去一下,回來再寫。

=====================================

首先說視角。這個是讀毛詩詞最容易感受到的。他的東西一貫有一種在時空和事件上的遼闊感,能把很浩大的東西給你濃縮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讓你讀起來就覺得自己隨著他走,隨著他描寫的事物擴展開來,於是自己也隨著浩大了。這個細分下來也有兩點,一個是對浩大外物形象而生動的濃縮,二是強烈的主動意識。

1.外物。毛寫景如「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從長城看到黃河,一下看出幾千里地;寫時間如「把幾個石頭磨過了,小兒時節」,這是幾百萬年的歷史;寫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裡面是多少腥風血雨。這些換算到現實非常非常複雜震撼的東西,在他的詩詞裡面都是相對輕描淡寫的,濃縮的,抽象化的,用革命的文學語言說,是革命浪漫主義的。但這些東西我們又都知道現實的對應。讀起來就自然感到浩大,以及超越於浩大之上的作者的視角了。

2.自身。如果只是上一點,那古往今來非常非常多的詩人都做得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一樣很浩大。但毛與古往今來的絕大多數詩人有非常非常不同的一點。他具有非常非常強烈的主動改造客觀世界的意識和自信心。「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類很主動表露意圖,或者「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句子不說了,他純寫景的時候一樣是要把自己改造世界的慾望壓進詩裡面去的。「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這裡是把山主動趕去刺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這裡的人都是具有改造世界身份的「英雄」。

這第二點好不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但這點在詩人中確乎是非常少見的。這需要有高昂的激情以及堅信自己正確的意志。古人寫自己的豪情大多無非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贏得生前身後名」,「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求的是個人功名,個人超越,而且往往年輕的時候「致君堯舜上」,老了就「憑軒涕泗流」了。但毛從年輕到老年,幾乎是如一的。

至於求個人功名和超越,不能說毛沒有這層意思,但他的詩詞里更加獨特和強烈的意志是要改造世界,打碎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這樣的境界,放到古人中,就只有去帝王和反賊中才能找到相似的。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所以很多人說毛是帝王詩。但毛的詩其實與這些詩的視角是有差異的。他自己抬得很高,但他不忘記抬民眾,抬他認為真正創造歷史和他真正能依靠的力量。同時他有一種堅定的對自我道路的自信,這種自信,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是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的,能與現實對應的,能實踐的,這使得他的詩同時具備改天換地的豪情和腳踏實地的現實感,比較起來,曹操的詩有充分的現實感,但沒有改變世界的慾望,黃巢洪秀全這樣的有打碎舊世界的雄心,但詩詞卻是很少有落實到現實的,泛泛地描寫一個結果,過程,困難,方向,都沒有。

====================================

然後是經歷帶來的閱讀感受加成,這個就沒啥好說的,很多答主都說了,毛的詩與絕大多數大氣勢作品的重要區別就是毛是有乾貨的,說百萬雄師過大江就百萬雄師過大江,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笑cry]。讀起來想起歷史,感覺自然不一樣。有人提中正公的,是啊,如果中正公能幹出老毛那攤子事兒,然後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多吊,可人中正公不是被百萬雄師趕到那小島上去了嘛[笑cry]。

====================================

最後就是回到詩本身。才力和性格形成的個人詩風。

回到這一點,我強烈強烈向各位推薦碰壁齋主《讀毛澤東詩詞集雜想》,或名《舊詩詞雜想》,其實我覺得說太祖的詩風,他真差不多說完啦,沒啥好說的啦,這裡貼個鏈接碰壁齋主《舊詩詞雜想》,然後厚臉皮照引一下部分原文。

毛的《沁園春·雪》與辛棄疾的《沁園春·築偃湖未成》結構很相似。辛詞道: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深雄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濛濛?

《沁園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第一韻里,「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近乎重複,「風光」兩字也幾乎可以點繁;辛有三意,「萬馬」雖是比喻,同樣提供了形象。第二韻毛極相似地寫了長城、大河的景觀;辛湍直下而珠倒濺,橋橫截象月初缺,還重疊地把「弓」來形容月,提供了四意五象。接下來,毛照舊寫雪景,辛詞轉到人事,意思也比毛曲折。再下來毛還在概寫雪景,有兩個意思,辛出來三意。下片開頭那韻,毛花一句重複上片結句,辛有詞藻極密的兩個意思。下邊兩韻,兩家處理得非常相似。毛花四句寫重複的一個意思,再三句差不多還是那個意思;辛前四句拿謝家磊落、相如雍容描摹了山給人的兩個側面的感受,再把太史公寫山的另一副面目。兩人所寫同樣的像點鬼簿,專抄古人的名字,可是效果迥然不同。倘把辛的《沁園春·將止酒》來比,毛照樣吃大虧。也無妨把蘇的《沁園春·孤館燈青》比毛的《雪》、辛的《念奴嬌·野棠花落》比《崑崙》,結果沒有兩樣。

在《崑崙》里,毛跟昆崙山的關係顯得疏遠些,不那麼連著血肉。詞的上片,崑崙只是毛的描寫對象,下片里,崑崙也不過毛的道具,作者沒有跟它發生心心相印的認同,或者格格不入的拒斥。上下片的情緒始終高昂闊大,尋不見作者情感上的曲折變化,大嗓門、高調門一直喊到底。下片「不要」借語氣的反對把詞意轉移到另一處,但是,它沒有轉變感情色彩。上下片的末句,都顯得不如前邊激烈,不過,從「環球、世界、千秋」之類字眼看,毛似乎想保持高昂闊大的勢頭。這兩句相對的平穩,不是感情性質的不同,而是感情能量的不足。可以竭力發揮的地方,前邊已經發揮盡了,高嗓子喊久了不免變嘶。《沁園春·雪》跟《崑崙》一樣,只一個調門,沒有情感的動蕩,詞意的轉折也只一處。我們不好講它們是沉鬱頓挫之作。

毛個性、情感的特徵,大致框定了他的風格,也不可避免地附帶來優點和缺點。我們細讀了蘇詞,再回眼看毛,對毛的印象會更清晰:蘇詞耐得千遍讀,毛那裡只能作一日游。蘇那裡可以住家過活,毛那裡等於古語所謂「蘧廬」,一宿不可再宿的。

毛寫詞像汽車走筆直的下坡路,一瀉無餘,而不像走盤山公路那樣左盤右扭、跌宕起伏。他整個下片,基本上只是一個意思的順承生髮,一群意思實際差不多便是一個意思,這便沒法作轉,否則這個意思會自打嘴巴。轉折當然也可看作下句打上句的嘴巴,不過,那是一個意思打另一個意思的嘴巴。毛詞意過稀,一首詞能容納的意思太少,本錢不夠,便想轉也轉不了幾下。

轉折是造成頓挫沉鬱風格的主要藝術手段,毛詞很少能引起人品味甚至回味,就源於他沒有充足的意思作轉,他的意思不含轉折的特性。他情感高朗而不深沉,他樂觀而不悲觀。樂觀一個傾向的感情趨於發散,像氣體結不成塊,隨時上逸;悒鬱一個傾向的感情趨於沉凝,像水順勢向下聚落。發散便一瀉無餘,沉凝的東西會百轉無盡。我們常說「迴腸九折」,貼切地描摹出向下的那個心理特徵;毛那一路的情感也許便近乎另一句講率直人的粗鄙俚語:「直腸子通屁眼」——大概有人會覺得我用詞不恭,可是毛想當不會怪我,他自己在《念奴嬌·鳥兒問答》不就說么:「不須放屁」——遺氣也不過就是「直腸子」里一瀉無餘的一股氣體罷了。毛情感的性質不利於作轉折,寫詞的手法也不允許多作轉折,他的風格也便跟沉鬱頓挫隔膜,巴望他給人以餘味,那隻表明你知人不明。

我們前邊提到,毛的詩風較為保守,落在傳統的圈圈裡。這話也許得做些解釋。它不是說,毛澤東沒有表現新思想。毛的確寫到些古人沒有的意思——儘管他做這點算不得特別成功——可是,這些新意思只用舊風格便可容納,它們的特質,不跟舊風格不共戴天,而可以同居一個屋檐底下,相依相伴著過活。這話也並不否認,毛可能有他自己的特點,比方,他的想像便很可佩服。不過,想像並非毛家店獨家經營的專利商品,想像力雄奇的作者不止毛一人,毛在他們里也還算不上第一人;傳統從來就推崇而不排斥想像。毛的突出之處,依然處在傳統的包容之內;好比孫猴子那個筋斗雲,看來已經厲害得很,但他終究沒有翻出如來的掌心。

這幾段基本上把毛的詩風說得比較清楚了。意義稀疏,缺乏轉折,基本上是貶義……不過這反正是和第一流的頂級大詩人比較,而且毛本來就不是尋章摘句的專業詩人,不必在意。

但這一點在突出毛的「氣勢」上,卻格外有好處。一樣是豪放派,蘇辛陳各家在「氣勢」之外,其實有更多可以品讀涵詠的東西,讀完他們的作品,除了「氣勢」,你記得住更多的東西,你的精力也不會只放在回味「氣勢」之上,但毛的詩詞,意義稀疏和缺乏轉折,本身就利於節省腦力,體會「氣勢」,而回頭想起的時候,刻薄地說,你就只記得住「氣勢」了……


小學的時候,看了一本毛澤東詩集,因為朗朗上口,順手就把全書給背下來了。

當時我僅僅只看了不到兩天,每首詩都是看一眼就可以背下來。

比如: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這句詩,被廣為傳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後來我看《紫川》的時候,就這麼構建世界觀的,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被引用無數次的一句。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們總會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因為人有情,才被情感摧殘至老,只有無情的才是人間正道,不要抱有太多浪漫的幻想,不可以沽名釣譽學霸王,認清楚人間無情的現實,不要被情感耽誤了人生,不要被情感摧殘,傷心到老。

牢騷太盛防斷腸,風物長宜放眼量。

如果你有朋友,總是發牢騷,總是很小氣,那麼這句詩詞就可以寫給他看,放寬心,放開眼量,好好生活。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給人以世間變幻之感,前人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後有chair man mao在蕭瑟秋風中思緒穿越古今,大時代動蕩之感躍然腦海中,洶湧浩蕩。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閑庭信步,是chair man mao超級自我的核心,曾經凱撒和士兵們坐船征戰,頓時颳起大風,震雨雷電交加,人們都很害怕,而凱撒說:「怕什麼,你和凱撒在一起。」無論風浪如何,超級自我的核心,是一個人鎮定自信的根源,這一點來說chair man mao是另一個時代的凱撒。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吳剛捧出桂花酒,把月宮的氣氛一下就帶動起來,不再是吳剛伐月桂的清冷,而是很具有個人能動性的享受凄清生活的自得,陶然與好客,畫面一下就生動了起來。可以看出我mao很樂觀,化凄清為自得其樂的享受,有過這樣的人生境界mao,還是很有趣味的。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赤道是40094公里,也就是約等於4萬公里,4萬公里也就是8萬里,只要在地面上坐著,就可以日行8萬里路,這揭示了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統一。1000河是古代中國神話體系的天河。不僅如此,mao的這句詩,把自己的視感升高到整個宇宙範圍內,八萬里,一千河,氣勢磅礴,而且數字本是佛教文學中愛用的內容,mao的文學性中還有宗教的哲思存在著,其實奔騰著的超然於物外,反而還對內在一往無前,這是很高明的文字。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敢教日月換新天————尋龍訣里的女知青,就是這麼說的,當時大家都這麼說,做活動做運動都這麼講,傳播度非常廣。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只要講中國女兵,幾乎都會引用的一首詩。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老一代的書法家,都寫過這一句詩,還有老一代的幹部都很喜歡題這首詩。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破壞性,攻擊性,帶動氣氛,動員群眾,而且還挑動起了對立關係,寫的又非常有氣勢,孫悟空為什麼現在這麼火?因為他有破壞性,他有攻擊性,是全能的存在,也是chair man mao的代替,也是中國人全能感的化身,符合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小學的時候,看到這首詞時,我都能做清純的春夢,很美好,被偷窺的美好。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凍死蒼蠅未足奇,也是老一代人非常喜歡說的話。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一口氣用了兩個典故,有人在槐樹下睡覺,有個名叫淳于棼的人,有一次靠著院中的槐樹睡著了,夢見自己在大槐安國做南柯郡太守二十年,十分顯貴,後因為與敵人作戰失敗,被罷官送回。醒來方知是一場大夢,所謂大槐安國,不過是老槐樹下的一個螞蟻窩,南柯郡是槐樹南枝上的小螞蟻洞。這就是南柯一夢,南柯就是南邊的槐樹,一夢就是槐樹下邊睡覺,做的一場夢,螞蟻緣槐意思就是螞蟻順著槐樹往上爬,覺得自己就很牛逼。蚍蜉撼樹意思是不自量力。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好詩。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周星馳用的這句話——「一萬年太久」

後一句話意思是——只爭朝夕。

對於舒淇段小姐的文字是——月圓人不圓,等你到何年?

周星馳對此,給出的答案就是——一萬年太久,我不要功成名就,我愛你,就要現在愛你,哪怕朝生暮死,也要愛在今夕。

你從其他的周星馳的作品中,都可以發現周星馳是mao的粉。比如凌凌漆。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現在知道為什麼殺蟲劑要叫全無敵了吧,因為父母輩都在那個年代聽過上千遍mao的詩詞,全無敵我們對此不是很熟悉,但對於居家,生活的中老年人來說,他們一下就認出來這個聽過一千遍名字的品牌。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彈指一揮間,也是佛教的用語,這裡的「指」就是手指,「彈指」就是捻彈手指作聲的意思。佛家常用「彈指」來比喻時光的短暫。「彈指」也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於印度的梵語。《僧祗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一轉念竟然是如此短暫的時間,佛家常說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更讓人感慨了。這樣看來,一晝夜就有12萬個「彈指」,時常所說的「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將幾十年比喻為一彈指的時間,真有滄海桑田的感覺。另外,「彈指」,也就是捻彈手指作聲的動作,還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讚歎、警告、許諾、覺悟、招喚、敬禮、祝咒等含義。如智文句:「彈指者,隨喜也。」《吉藏義疏》則說:「彈指者,表覺悟眾生。」

所以「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意思是三十八年過去了,我已經覺悟眾生了,經歷了無窮往事,無數的思考,無數的念頭,心事龐大冗雜從思緒中流過,瞬間衰老,但卻如佛般覺知了人生,也頗有無奈之感。區區幾個字,mao就展現出了龐大信息量,還有禪宗的韻味在詩里,但卻是非常宏大的氣勢。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這個,是不是從小被父母教育?傳播度非常廣。

綜上所示,禪宗,佛學,卻氣勢如虹,引用了很多典故,押韻,上口,寫字又寫的率直純真,短句頗多,殺伐之氣,攻擊性,破壞性,立場分明,觀點愛憎集中體現,是mao的詩詞氣勢強橫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超級自我的核心已經形成,雷打不動的精神核心,讓他在戰爭中與勝利同在。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答的好中靶心了能答到詩詞文章等等本質上去,不中靶心中五環,也能答出詩詞幾點自己體會認識,讓人觀者滿意。

說毛公的詩詞有氣勢,當然離不開他的沁園春雪這首古今中外(穿越),都知名非常的巨作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之所以有氣勢,一者在於橫向的尺幅巨大,眼界遼闊。譬如千里萬里,長城內外,大河上下;一者在於縱向的志向高超,心氣絕人,比如與天公試比高,無數英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天驕,還看今朝。縱橫相加起來,於是讀起來,呼呼呼的跟吹大風一樣,吹的人衣衫鼓動。

但為什麼這樣寫就有氣勢了呢?因為營造了巨大遼闊高遠的情景。

那為什麼巨大遼闊高遠就能產生這樣的氣勢?因為這是人的自然反應。

舉個梨子,我們在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許多讓我們覺得有氣勢的東西,比如:廣闊的天地,浩瀚的星空,高聳的山嶺,無邊的海洋,浩蕩的江流,以及怒髮衝冠的人,奔騰的獅子,急速飛馳的火者等等,注意我在列舉這些現象的時候,用的詞語,在名詞之前,都有修飾的形容詞。這些形容詞,都有一個特點:度數高。

什麼是度數高?就是在一個範圍一個領域一個維度所佔據的部分多。

類似酒。度數低的酒,喝起來和水一樣,並不能給人直接的劇烈反應,但是酒精度一旦提高,那麼喝酒的人的反應自然而然也就劇烈起來。

這就是度數高。

同樣,上面列舉這些度數高的形容詞所指向的現象,他們所以讓我們感受到了它們巨大的氣勢,也是因為和酒精度提高一樣的道理。

之前說了,毛的這首詞所以有氣勢在於他取用場景的縱橫尺度巨大,也就是空間時間上的度數比較高。到底是不是這個道理呢?我們可以改一下他這首詞,來感受一下:

北院風光,盆罐冰封,昨夜雪飄。看籬笆內外,二三枯草;疏枝上下,零落蕭條。庭橫銀線,牆留寒鳥,摩詰畫中惟寂寥。

這麼一改,國,縮小了千萬倍,變成院;千里也縮小了,萬里也縮小了,長城大河,也都縮小,得到的結果是怎樣的呢?氣勢沒了。

同樣的雪景,一樣的視角推移轉變,這麼一改,一點氣勢都沒有了。這就是度數變低了。

毛詩有氣勢的一個原因就是他遣詞造句上盡量都在用度數高的字詞。這些度數高的詞語在一塊,就更加的劇烈反應,自然氣勢更加增長。這就像我們眼前現在只有一座大山,我們覺得這山真高,連峰去天不盈尺,但這個氣勢是孤單的,只是雄偉高拔,如果我們在在旁邊放個深谷,下臨不測之淵,青冥浩蕩不見底,這氣勢就更足了。當然,我們還可以繼續增加氣勢,比如方几頭猛虎,瞪著大眼睛,幾條龍蛇,掛在千尺的樹上,這下氣勢就更是駭膽栗魄了。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語感的把控。這點也很容易理解,就比如我上面一段的論述,氣勢雖然也有,但是中間不夠連貫,沒有一氣呵成的樣子,即便我是翻譯的蜀道難,它的氣勢依舊是差蜀道難不可以道里計的。這裡的關鍵就是一氣呵成。真正有氣勢的,必然都是戰鼓一響,萬軍爭道,大江一寫,萬里滔滔的。一氣呵成的關鍵就是語感的把控。

語感也是維度的一種,語感把控好的,也就是語感的度數高。在現代文中,排比是增加氣勢的一個非常直觀的方法,為什麼排比有這個效果?因為排比有語言的重複,重複會造成氣的積蓄,從而眾人拾柴火焰高,完成數量上到氣質上的變化。而且,排比由於句式的統一,也會使得行氣的方式變得簡單,使得一股氣能非常順暢的傾瀉出去。排比就是語感度數高的一個很直觀的表現。

好的語感,寫出的文字,會讓讀者讀起來和排比一樣酣暢淋漓。也就是說,好的預感會減少字詞句式對氣的糾紛支離,而且真好的語感非但不會減弱支離它們,反而還會增加它們。因為每個漢字都必須以聲氣發出,也就是說每個漢字在發聲的時候,都是一個氣的釋放,這個氣到底是與其他的字形成了增益還是消減,完全都在於用這個字的人的語感。

語感不好的人寫的東西,讀起來總是別口磨牙,讓人磕磕絆絆,而語感好的,即便寫的很晦澀,整個讀起來,還是很暢快的。而在語感上,無疑毛的語感是好的。他對聲氣的把握,遠超當下許多人,甚至許多古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當然了,這兩點都還是屬於技巧層面的,在根本方面,則還是這個人本身能不能有這個力量使用這些東西。孫悟空的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揮舞起來能翻江倒海,這氣勢可謂是極大的了。但是沒有孫悟空這個力氣,也只能受著神兵干看。力量從哪裡來,從見識胸襟懷抱性情中來。

周星馳版的道濟中的九世乞丐豬大腸,在臨死之前突然爆發驚人一吼,氣勢無敵,讓九世惡人都為之一愣,這是他超脫之前那個只知道討飯吃雞屁股的自己時候,胸襟擴大所產生的氣勢。也就是以前的小胸襟小腸子轉化為了大江海,這就使得他擁有了震人心神的氣勢。說到底,還是度數高。只不過現在是胸襟見識懷抱性情的度數高。

其實這個結果是註定的。因為這就是詩詞的本質,興觀群怨,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雲從龍風從虎,度數高的結果必然是度數高的原因所致。

當然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原因也是一樣不能忽視的。因為我們人人心中有「有氣勢」的映射區間,所以我們才能感受到這些氣勢。


因為人家牛逼啊,那是真牛逼,不是抒發壯志豪情那種牛逼。

李白說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他能十步殺一人?

辛棄疾說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他真能北伐中原,直搗黃龍?

可毛澤東說到做到。

說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他就真的帶著紅軍從江西走到了陝北。

說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他就真主持消滅了血吸蟲病。

說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結果真的有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攻佔南京。


引用一段:

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他這個人就有氣勢。

話說,玩死亡金屬的。天天嚷嚷著燒教堂。砸耶穌什麼的。都這麼說。有幾個敢這麼幹得?

他幹了。

三好學生學毛概自然什麼都學不明白。先學朋克精神再學毛澤東思想。整個人立馬就升華了。


先上一幅字震樓,氣勢太強,一張紙沒裝下。

什麼是氣勢?

百度百科:人或事物表現出來的力量。

那麼題主所說的氣勢,就是這些文字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所表現出來的力量。

橫眉冷對千夫指

這是一種決不屈服的氣勢;

仰天大笑出門去

這是一種充滿自信的氣勢;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是一種立志報國的氣勢;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一種看破生死的氣勢

......

各式各樣充滿氣勢的詩句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那麼,什麼樣的情形會產生氣勢?

答案是:對抗

對抗大敵、對抗強權、對抗內心、對抗命運、對抗世界......等等,都會產生強大的氣勢。總的來說,千萬首詩詞中所體現的氣勢,無非就是兩種:

1、以個人為中心,對抗自己的命運。這種氣勢的實質是瀟洒、豁達,甚至超凡脫俗;

2、以群體為中心,對抗國家、民族、階級的命運。這種氣勢太沉重,寫詩的人如果是站在下面往上看,就會有種螳螂擋臂的悲愴感,如果是站在上面往下看,那就是打下壯麗江山的豪邁感。

第一種代表人物:李白,仙氣太重,所以稱為「詩仙」。

第二種代表人物:從下往上看的如杜甫,從上往下看的那就是毛澤東了。

古往今來,能夠站在最頂端往下看的人物不少,每朝每代帝王都可以。

那麼在這些帝王當中,親自參與打江山的帝王,也就是每朝每代的開朝皇帝。

在這些開朝帝王當中,能夠寫詩詞並廣泛流傳的,好像就只有毛澤東一個了。

所以,毛澤東的氣勢是獨一無二的,是以國家民族為中心,親自參與對抗,並且站在了最頂端的氣勢。

氣勢必須看人,並不能只從文字寫作技巧上分析。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高度,就會產生不同的氣勢。如果毛澤東沒有寫過這些詩詞,換一個人,同樣的字打亂讓他重新排列組合,也排不出同樣的詩句和氣勢!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勢,但是幾乎每個人的氣勢都有著與其類似的。比如瀟洒的,除了李白還有陶淵明;戰爭的,除了岳飛還有辛棄疾;關心民生的,除了杜甫還有陸遊......等等。

而毛澤東的氣勢,卻找不到類似的,因為站在這個高度的人太少了。如果秦始皇、成吉思汗有作品的話,差不多也是這種氣勢,毛澤東的氣勢也就不會顯得這麼稀缺,可惜......所以毛澤東的詩詞,就是這麼有氣勢!


龍驤虎步之人,想學著小心翼翼不踩螞蟻,難度也是大了點兒


當一個人把天翻了的時候

當一個人撕開無窮黑夜,孤身一人將太陽安放在天中央的時候

當你的身後有四萬萬人為你撐腰的時候

當你一拳打破亘古的牢籠的時候

且不說每個人經歷了這些事之後有大胸懷

沒有包含天空的胸襟的人根本不會做到這些


我只見到了一株草 他看到了樹林 朝陽 星辰大海


金麟豈是池中物


毛才,勢,業齊備。千古帝王大概只此一人。設想他沒有這份功業,會有這麼多人膜他嗎?說到底,很多人膜的不是他的詩詞,而是他的功業。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我喜歡毛的作品是因為其中絕少幽咽之聲,而多慷慨激昂精神。年輕時喜歡雪舞銀蛇,浪浪曷飛舟。十幾年後的現在卻更喜歡賀新郎讀史: 

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

  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為問何時猜得?

  不過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

  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

  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跖庄屩流譽後,

  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

  東方白。

共產主義情懷,革命精神鋪面而來。

至於什麼對仗,和韻,在精面前,都是小道了

同理可以參考劉邦大風歌,朱元璋示僧。由於這兩個黃帝作品有限,所以覺得還是主席造詣最高。我認為的佳作有 沁園春長沙 採桑子重陽,念奴嬌崑崙,滿江紅和郭沫若,水調歌頭井岡山,憶秦娥婁山關,水調歌頭游泳,浪淘沙游北戴河,蝶戀花答李淑一,卜運算元詠梅


只是看見一個匿名答主莫名的說毛沒寫過抗日的詩,來吐槽下,「暴虎入門,懦夫奮臂。還我河山,衛我國權。」誰寫的?「浴血冬瓜守,驅倭棠吉歸。」又是誰寫的?喜歡不喜歡一個人的詩,是主觀感受,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也沒什麼好說的,但百度就能百度到的東西,你也不查一查,張口就來……只能說要麼是想洗別人腦,要麼是被別人洗腦了。


氣勢是其一生刻意學習和練習的結果,太祖自年輕起,其詩詞志趣就是這個風格。毛所受到的傳統文學教育里,是有專門針對詩詞的訓練的。你奔著一個風格去,只要背誦的詩足夠多,寫的足夠多,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偶然得到幾首佳作。勤學苦練是第一,人生履歷是第二,個人地位?我覺得沒啥關係。我更欣賞毛得天下之前的作品,可能有他後期潤色的成分在裡面,但感情明顯更真摯。另外是否有氣勢跟所詠之物有很大關係,太祖多詠高山大河,百萬雄師,他就喜歡這些,想沒氣勢也難啊,又不是只有天子能歌頌江山,你寫也不用打申請,人人都能,都有氣勢,因為江山本身有氣勢。最後是天賦,講真太祖詩詞水平高,是跟同時代的人比,不是共軍厲害,只怪你們太無能。放進文學史里,沒人說過毛就是曠古朔今 腳踩唐詩拳打宋詞吧。遠還沒有達到拼天賦的水平。


一個人的作品,無論是詩歌,還是攝影,繪畫,音樂,都是一個人性格的反映。

換言之,一個人讀過什麼書,聽過什麼歌,對這個世界有怎樣的思考,經歷過哪些事,有什麼樣的性格,都決定了他作品的風格。

題主問什麼么毛澤東的詩歌這麼有氣勢。

因為他是摩羯座的啊。


我們覺著那叫詩,其實他稱它為筆記。


推薦閱讀:

哪句話驚艷了你?使你的三觀發生了改變?
海的女兒這種愛而不得的故事為什麼要當做童話呢?
為什麼讀村上春樹的書總會有一種潮濕陰暗壓抑的感覺?
韓寒1月上旬發表的微博讓你有了何種反思?
你最喜歡的關於雪的詩句是哪一句?

TAG:文學 | 詩詞 | 詩詞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