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設計師,你是如何將看到的圖像內化的?
我不是設計專業,這個問題可能比較幼稚。
最近在看《外國現代建築二十講》,裡面講到設計的過程先是有了一定的立意,然後作者對大腦中存儲的圖像進行檢索,篩選符合立意的圖像素材,於是下筆,心中的意象見諸紙上,形成可觀的形象,一個方案圖形產生了。『而柯布西耶認為建築師收集和存儲圖像信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動手畫,他說:「為了把我看到的變為自己的,變成自己的歷史的一部分,看到的時候,應該把看到的畫下來,一旦通過鉛筆的勞作,事物就內化了,它一輩子留在你的心裡,寫在那兒,銘刻在那兒。要自己親手畫,跟蹤那些輪廓線,填實那些空當,細察那些體量等等,這些是觀看是最重要的,也許可以這樣說,如此才夠格去觀察,才夠格去發現,……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你全身心投入,你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中心是投入。」柯布常講他一生都在進行「長久耐心的求索」,朗香教堂最初的決定性的草圖卻是霎那間畫出來的,然而霎那間的靈感迸發,是他「長久耐心的求索」的結晶。』我想請教各位設計師,你們是在用什麼方法將自己看到的圖像內化呢?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學過畫畫的外行,您有什麼建議呢?
這個問題實質是:如何收集素材。
這是整個設計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本質上,從來沒有瞬間的靈感或者完全獨立的創意。所有的「開創性」設計都是對前人元素的再利用或者再組合。
就像柯布西耶說的「一旦通過鉛筆的勞作,事物就內化了」。這裡不需要片面的理解是將一個設計「畫」下來,而是用一定的時間去分析一個設計。當我們在繪畫的時候,礙於手的速度限制,我們自然而然需要去思考:我們畫什麼,怎麼畫,畫到什麼程度。這就是暗含了一個分析的流程:
1. 我們要記錄的是什麼:我們不可能畫下所有的內容,我們會在畫面中選取關鍵的元素,這時候自然而然你就會去分析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想記錄下這個設計。這就是對這個設計核心吸引力的分析。2.我們要通過什麼方式去記錄:和第一點實際上是一樣的。只是這時是一個表現方法的選擇,這同樣需要去分析你究竟想要去表現的是什麼樣的內容。3.我們要考慮需要哪些元素來使我們想要記錄的內容達到最清晰的狀態:這就是需要考慮要怎樣的「背景」來襯托,而主要表現的內容和這些背景元素又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樣的分析使我們注意到這個被記錄下的要素是怎樣存在於環境之中的。因此繪畫的過程本質是個抽象的過程。
這種抽象就可以理解為一種內化。因為我們發現了一個設計中最能使我們共鳴的要素,同時我們理解了這個要素是怎樣作用的,所以當我們遇到合適的環境時,我們就能想到去運用這個要素。
但我不認為繪畫是達成這個抽象過程唯一途徑。
本質上,繪畫只是一種工具一種媒介。我們理解了我們要達成的目的之後可以選擇其他工具去達成。繪畫的優勢在於,對於視覺語言的記錄相當的直觀,同時在抽象過程中,信息的轉述並不會太多的流失。但是弊端顯而易見:時間很長,同時需要紙筆。很多時候我們收集素材的時候都是閑暇的碎片時間,除非是為了具體的項目,我們很少花整段的時間去做這樣的積累。所以,用簡單的文字,建立收藏夾,甚至只是按這個流程去分析一下你看到的設計事實上都是可以的。雖然不同的方式,可能記憶的效果會有不同,但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求量不求質:也就是說你有一個種類豐富的素材庫,而不是僅有幾個非常熟悉的素材。原因是:設計的環境千變萬化,可能你有一個非常想做的形式或者概念,但是你一輩子也遇不到合適的環境去實現這個形式。因此執著於一兩個元素是低效率的。
講了那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每個人對素材的收集方式和習慣是不同的,不需要拘泥於形式。
當然我也想分享一下我平常收集素材的習慣:
首先pinterest真的是個好網站
Pinterest我現在幾乎都不用Google搜圖,Pinteres的分享方式使它的圖片本身是經過了過濾的,這提高了信息檢索的速度。我把我的收藏夾分成了這樣幾類:
1. Atmosphere:這張圖片或者這個設計體現了某個很有意思的氛圍2. Model:模型當中有我可以借鑒的內容3. Composition:圖片或者設計中的構成或者幾何形態非常巧妙4. Color:這是個配色和色調的積累
5. Representation: 圖面表現中有值得吸取的內容6. Diagram:單獨列出來是因為自己這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主要是看大家一般都分析一些什麼內容,同時看看與眾不同的呈現方式。7.View Point:這個專門收集一些好的渲染圖視角8. Material:主要是些比較好的材質運用和相接的案例分成這幾類之後,實際上就是對每個圖片值得吸取的元素做了歸納,相當於做了個簡單的筆記。
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rojects Review 2011 - Diploma 17 - nicos yiatros比如看見這張圖。好的圖面是很綜合的,不論配色,構圖,概念等等都會很棒。但我會把它放到representation這個夾子裡面。因為我認為它吸引我的原因是:設計和場地的材質選取很獨特,很自然的拉開了對比。同時模型質感的渲染相對比較好操作而又顯得非常的寫實。水的暗示並不是顏色,而是略微改變的明暗和等高線以及船隻元素。
這些內容我都不會寫下來,可能只是腦子過一遍,但當我做到圖面表達時,翻開文件夾看見這個圖片自然而然會回憶起當初收藏這張圖片的原因。於是我會去判斷我喜歡的這些元素能不能用在這次設計的表現當中。
James Turrell, Sky Tunnel at the Roden Crater我把這張圖放到了Atmosphere文件夾中。原因是:薄薄的邊緣營造了一種屋頂很輕盈的假象,同時天窗的幾何形和屋頂地面相呼應,使得天窗變成了一個畫框,而天空變得扁平化,如同一幅天頂畫。天窗攝入的陽光提醒我開窗時要考慮影子的形狀。
每次在設計的不同階段我會打開不同的文件夾先瀏覽,當然大部分時候我都會再去搜索新的參考案例,但是這種相對比較省時的整理方式會讓我不斷的重溫我原來的思考,加深印象。據我觀察:周邊學生黨中,收藏了1000張圖片以上的人水平都不會太菜。雖然我也用筆記本(實際上是素描本),但Pinterest是一個相對比較高效,同時我真的會不斷複習的素材收藏方式。個人看法,從功能的角度去理解空間形態,或者從空間體驗的角度去解釋造型。比如,在參觀的時候會想為什麼這個形態會設計成這樣,是不是有功能性作用,還是純給觀眾一個視覺衝擊力?自己有感觸的覺得好的設計自然就記下來了。當有一個設計立意之後,自然的就會想,用什麼手段來解決目前的結構布局問題,於是功能性的造型就從腦子裡冒出來了。之後又發現形態平淡了,需要增加某種體驗感或者給人以更大的視覺衝擊力,這時候形態解決方案就用上了。說到底還是那句老話,做設計必須多看、多想、多體驗~
抄!
在抄中鍛煉感覺。在抄中思考別人的邏輯。在抄中消化吸收別人的長處。模仿是對大師最好的敬畏!我覺得你問這個問題,你下面寫的那一段已經完全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啊,老爺子說的完全對啊,反正是以我的個人經驗1.是看到好的案例及時收集下來,隨時存儲到雲上或者歸類到文件夾中,可以對細節也可以是整體或者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描摹,不用太功利的想他會給我帶來什麼,當成興趣去做啦!2.自己在做一些案子的時候,在想的同時多做出幾個方案來,一點一點去推敲合理性的同時也許在筆尖會帶出一些好的靈感。3.在生活中也注意觀察一些細節,想想是不是可以用到這,用到那,隨身帶個本子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吧。4.我相信這是一個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的過程,如果你沒有耐心,覺得好漫長,建議去看卡耐基等成功學名著,能讓你越來越沒有耐心哈哈!
謝邀。唉,你怎麼能邀請我答這個問題呢?這不又提起我的傷心往事了嗎?且讓我抽根煙,穩定下情緒。
這得從4個硬碟說起,好了,看官都閉上你們笑裂的嘴,跟1024無關,真的無關,4個硬碟啊!4個啊,從大學直到畢業後的4-5年,4個硬碟一次性搞丟了!從學生時代起收集的資料、自己的作業、設計作品、大學時代的照片、學習資料;畢業後所有參與、獨立設計的產品過程、開公司後的商業資料,總之,你知道的,我們這代人太相信電腦了,都在上面。牢騷發到這裡吧。
資料的話,其實我收集得挺亂的,工具也挺亂,到現在位置沒有找到一個適合我的唯一工具。
因為有圖片和文字的收集需求,不可能只單獨使用某個插件。瀏覽器我主要用chrome,還可以,但是經常很耗內存。經常使用的網站會分類收藏。然後用一些圖片收集插件和網頁截取插件(主要用印象筆記),印象筆記的話最好連手機客戶端也下載個你用的時候就自然知道為什麼了。
這裡有個不情之請,Dropbox有邀請註冊獲得空間獎勵的政策,就是點我發的這個註冊邀請,你註冊後我能獲得500M的空間,邀請地址:Dropbox - You"re invited to join Dropbox! 如果你覺得我答案對你有用就接受我的註冊邀請吧!拜託咯!(感謝XXXX8473@qq.com同學!接受了我的註冊邀請,您將在不確定的時間,收到不確定的禮物!)
我還有一個豆瓣,主要是用來分享的。但是豆瓣好複雜喲,之前我的關注量不大,所以一直沒什麼動力去分享,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2天好像有些加豆友了,我也會有空就上傳。都是家居類的、傢具類的,不到我收集的資料零頭。所以你們的關注是我動力。
家居集|豆瓣:木童語木主要是用來在知乎答題時如果牽涉到資料證明就引用下。還有就是手動模式的,就是用筆的,我是用的 @SunLau那推薦購買的日產:TRAVELER"S notebook 淘寶地址不記得了。豆叔你給我下地址我補上。
這是我旅行模式,本子非常好用。會議記錄、零時有些想法都是在上面記錄,需要用到的就直接用手機拍照轉成電子版。暫時就這些,有什麼想起來的再補充。最後回復題主,你最後的問題不知道怎麼答,設計這麼多方向你沒說清楚我怎麼說?
人和人對信息的認知能力是不同的,參見人腦新皮質的功能分區之類的知識,天生屬性沒必要糾結,大師談出來的感想就是個調查數據。
別說作為設計師了,還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學習行為_百度百科通過這個詞條會找到以下方法:多看(習慣學習),多抄(模仿學習),多總結(聯想學習),補腦益智(推性學習,悟性)作為一枚高等生物,面對建築這種真心沒什麼捷徑可走的應用加藝術類學科,和面對別的學科其實都差不多吧:見多識廣的,智商高感覺好的就是佔優勢。自己去摸索吧,如果你真心想學好的話。這個學科裡面是不會有彎路走的,每一步都是好方向。
如果非要找個什麼內化方法,學著拿思維導圖分析圖形吧。思維導圖是個萬金油,畫圖的過程,就是理解和內化的過程。凡大師皆起於抄!抄不是生搬硬套。
推薦閱讀:
※有哪些簡單粗暴的logo設計方法?
※視覺設計師如何收集整理海量的素材?
※你見過什麼應用的啟動界面讓你感覺富有美感?
※GUI 除了像今天的窗口模型一樣,還會有什麼可能?
※為什麼我的LOGO看起來這麼業餘?
TAG:設計 | 設計師 |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 | 平面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