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基督教里上帝說要愛你的仇敵?

必須是真的明白才能回答凹


.

  在舊約和新約中,有不同的表述:

舊約中——

惡人雖好像草一樣繁茂,所有作孽的人雖然興旺,他們都要永遠滅亡。但袮耶和華永遠是至高的。耶和華啊!袮的仇敵必滅亡,袮的仇敵必定滅亡;所有作孽的都必被分散。(詩篇92:7~9「中文新譯本」)

願袮的手舉起高過你的敵人,願袮的一切仇敵都被剪除。(彌迦書5:9「中文新譯本」)

如果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食物吃;如果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作,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必還報你。(箴言25:21~22「中文新譯本」)

新約中——

(耶穌說:)當愛你們的仇敵,為迫害你們的祈禱,好叫你們成為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使太陽照惡人,也照好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如果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稅吏不也是這樣作嗎?如果你們單問候你們的弟兄,有什麼特別呢?教外人不也是這樣作嗎?所以你們要完全,正如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馬太福音5:44~48「中文新譯本」)

  這兩番話中的仇敵,並不是同一指代。

  在舊約中,耶和華 神的仇敵,是指那些攻擊、屠殺、陷害、擄掠、毀謗 神的選民的人,因為他們為利設謀苦害以色列人,所以 神將這些民當作為自己的仇敵,為要保護自己的百姓。

  耶和華真正的「仇敵」,是蠱惑世人犯罪的撒但。

  在新約中,耶穌提醒信徒,真正的仇敵就是撒但。但人往往只看得到眼前所見的,將那些侵害了自己權益的人視為仇敵,搞錯了大方向;而這樣的仇敵,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權益。如果人與人之間彼此傾軋、彼此為敵,必將導致更大的仇恨和災難在世間蔓延(其實這些現象如今有目共睹)。

  所以耶穌所說的是,不要把從人的角度所認為的仇敵當作真正的仇敵,要顧念對方不過是與自己一樣的人,擁有一樣的靈魂,連上帝也顧念惡人,給他們陽光雨露,更給他們無數次悔改的機會。基督徒豈不應該也如上帝那樣去憐憫那些所謂的仇敵嗎?

  所以,聖靈的勸誡是:

不可以惡報惡。大家以為美的事,要努力去作。可能的話,總要盡你們的所能與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為自己伸冤,寧可等候主的忿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相反地,如果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吃;如果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作,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不可被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17~21「中文新譯本」)

  這就是告訴凡信 神的人,若受到欺壓、逼迫,不要自己憑自己的血氣與對方爭競,而要知道對方的結局,因為他若執迷不悟, 神必為祂的百姓伸冤,那人就要受到 神的制裁,而非人的對抗。

  並且,信徒若能謙卑自己,為那逼迫自己的禱告,如果對方能夠改變,信徒就得了新的弟兄,那人也能脫離自己要受的懲罰,如果對方繼續犯錯,信徒為他所獻上的禱告就為 神所紀念,如經上所說:

如果這家是配得的,你們的平安就必臨到他們;如果這家不配得,你們的平安仍歸你們。(馬太福音10:13「中文新譯本」)

愛你的仇敵,就是要提醒基督徒:

不要與惡人作對,也不要以惡報惡,而要憐憫他們、為他們代禱,因為他們也是走錯了路的人,與我們信主之前一樣。

.


直接回答在耶穌接著所說的話里。馬太福音

5:44隻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5:45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為了效法天父。

其他經文也解釋了原因。羅馬書

12:17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12:18若是能行、總要儘力與眾人和睦。12:19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12:20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12:21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基督徒應該本著以善勝惡的處事原則來行事為人。

以上,供參考。


基督教的美德里,「寬恕」可謂最不受人歡迎的之一了。很多人聽到「愛你的仇敵」之言,覺得太偽君子了、不可能辦到,因為他們以為寬恕仇敵的言下之意是在仇敵很壞時假裝他們實際沒那麼壞、硬說他好。其實這句話建之於「愛人如己」這個核心:我必須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他。

那麼問題來了:我究竟是怎麼愛自己的?仔細想想,我很多時候不但不認為自己是好人,甚至會犯下卑鄙、無德的罪,對自己做過的事感到厭惡和排斥——但我由始至終還是愛自己的。無論我多麼討厭自己偶然犯下的罪,但我仍然愛我自己;我恨這些罪,正是因為我愛我自己這個人。

推己及人,我愛仇敵,絕非等於不厭惡、不憎恨仇敵所做的事,因為愛仇敵絕非愛其行為。基督教從未要求你容忍罪,而要我們儘可能譴責、fight 它們;我恨仇敵之罪,正如恨自己身上的罪,為他犯了那些罪而難過、氣憤,但我希望他能終得糾正、重新做人,所以愛仇敵不等於不希望他受懲罰。就像你犯謀殺,你就應該去自首一樣。懲罰仇敵和愛仇敵不衝突,必要時我們甚至可以採取極端手段——但絕不可以此為樂。對於報復、怨恨的感覺,必須徹底摧毀。即使在殺敵之時,我們也應該盡量像對自己一樣,真心希望他能在彼岸改過自新。

故有這麼一個詮釋: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

舉個栗子:假設你在新聞里看到一則有關暴行的報道,你義憤填膺;過後你在別處(比如微博上)看到一些內容,暗示那篇報道可能真實度欠奉,事實也許沒有人們所想的那麼 evil。你的第一感覺是「還好還好,沒那麼糟」呢,抑或是感到失望(為了滿足自己某種快樂,把敵人儘可能往壞處想,堅信他是無理由地十惡不赦)?若總是後者,我們就會變成魔鬼。如果我們希望把灰色也看成黑色,再連白色也看成黑色,最後就會自顧自把一切,包括上帝、朋友、愛人、自己都看成是 evil 的,我們將永遠活在一個只有仇恨的宇宙中。

上帝愛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至善之美(我們當中沒有人是這樣的),而是因為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正如你愛自己,只是因為它是你自己。上帝希望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出於同樣的原因去愛所有其他自己,將此一準則應用於世間。


為什麼基督教里上帝說要愛你的仇敵?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真是累翻了一群腦細胞。

關於人性和人內心良知的部分,邊答邊補充吧。

公道自在人心,公理公義,良知都刻在人的內心,我們稱之為良心。中國人歷來尚禮,禮尚往來,禮多了,反而成了繁文縟節,落入教條主義的桎梏中。但是老祖宗還是有很多好東西的,九牛一毛中一點就有,以德報怨。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在聖經中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一句話,說英文的人稱之為golden rule, 人若希望人怎麼對待你,你也怎麼待人。孔子繼而將之擴展,老我的老人,以及人之老人,把我的孩子當作孩子般的幼兒呵護以及人之幼。仁愛義禮無不貫穿於華夏民族文化和傳承中。當我們恨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最大的傷害是傷害自己,當我們樹敵太多的時候,一再受挫的時候,如果我們的仇敵都寬容大度包容我們的恨,就顯得我們的度量小了。愛自己的仇敵,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仇敵不要恨我,我們希望我們的仇敵能夠寬容和愛護我,即使我把他當做我的仇敵,這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深處的感覺。呵呵,這個話題也是交給有哲學家情懷的朋友去思考吧。

上帝乃是普世之上帝,人人之上帝,人卻偏行自己的道路,而不尋找真智慧,也不會和平相處。因為私慾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然長成了就生出死。罪的工價乃是死。

舍小我,成就大我,這種愛也是我們內心覺得偉大的愛。父母的愛,捨棄自己的安適,為家庭,為兒女的無私付出,每每讓人動容和感動。若是為己欲或者為了個人目的而冠以愛的頭銜的愛,這種愛,自私的愛最終或許是以悲劇收場的。因為自私的人性,當兩個自我中心,自私的人在一起,不互相成全必然反目成仇。這些議題留給哲學家們去思考吧。

基督教的信仰在於相信有神,並且相信神賞賜尋求他的人。而神是個靈,看不到摸不著,敬拜神是用人性裡邊最真誠的良知(人的靈魂)和坦坦蕩蕩的內心。而人類內心對善良的渴望和追求,若是竭力追求,這個極點在何處呢?

愛自己的仇敵,若是有這麼一個人,他教導你要愛你的敵人,為那些恨你的人祈禱,並且最終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實的證明了自己所傳講的。這樣一個人是不是被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人,一切帝王,一切的有文化沒有文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驚為天人,都不得不驚呼,這真是捨身取義的人啊!!!

而這個人就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耶穌基督。對於基督這個身份稱謂是什麼意思,我相信你可以找到很多資料去查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了解。

基督教所傳的教究竟是什麼?我個人不認同宗教的,宗教只是外延,宗教總免不了教條主義,基督教其實傳的不是教而是福音,這個福音就是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死在十字架上,並且三天以後復活。聖經上正是說,這個傳講愛你的敵人的耶穌,愛釘他十字架的人,死了,卻被一股神秘的力量使他復活。聖經說,耶穌按照聖善的靈來說,從死里復活,以大能顯明他是神的兒子。耶穌若是沒有復活,基督徒所傳的就是枉然,所信的也是枉然。

基督教有很多神學,有很多知識,但是這些並不一定造就人。耶穌說,他是靈魂的大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他來了是要讓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他來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人類原本源出一個家庭,本應彼此相愛。若是稱為生命的起源之處為爸爸的話,父親總是希望自己的眾孩子彼此相愛而不是相吞相咬,相恨相殺害。豈不知,家不和萬事不興嗎?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

回答不完全,稍後補充。


先愛上帝,也就是先愛老婆孩子,愛公義,行正直事。先做到這些,再說愛不愛仇敵,否則就是神經病。


你認識上帝,他卻不認識


因為天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正是這樣做的。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你的仇敵並不是指你恨的人或者是你打算消滅的人,而是指那些心裡憎恨你的人行動上迫害你的人(迫害包括但不限於歧視、霸凌、陷害、虐待、傷害、欺壓、謗瀆…)。

「(大衛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時候作的詩。)耶和華啊,我的敵人何其加增;有許多人起來攻擊我。(詩篇3:1)」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他們眼中不怕神。(羅馬書3:10-18)」

「因為他們說惡言頂撞你;你的仇敵也妄稱你的名。耶和華啊,恨惡你的,我豈不恨惡他們么?攻擊你的,我豈不憎嫌他們么?我切切地恨惡他們,以他們為仇敵。(詩篇139:20-22)」

人陷在罪中時自然會憎恨甚至報復這兩種人,但這不是主耶穌教導我們的。

主前時代的教導------看顧你的仇敵(當然並不是為了「把炭火堆在他頭上」)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箴言25:21)」

主前時代的教導------主必報應(所以你不可以報復他)

「你們如今要知道:我,唯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我向天舉手說:我憑我的永生起誓:我若磨我閃亮的刀,手掌審判之權,就必報復我的敵人,報應恨我的人。(申命記 32:39 -41)」

主前時代的教導------(主必報應)所以你不可以報復他

「(大衛對那追殺自己的掃羅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在你身上為我伸冤,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古人有句俗語說:惡事出於惡人。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撒母耳記上

24:12-13)」

「(後來)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可以回來,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必不再加害於你。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撒母耳記上26:21)」

主後時代的教導-----不要報復(主必報應) + 以善勝(報)惡

不要以惡報惡…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17-21)」

主後時代的教導----生氣可以,但不要醞釀過久(恐怕變成怨念並計劃實施報復)。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 4:26,27)

主後時代的教導-----(愛鄰舍是必須的)還要愛仇敵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耶穌)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么?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么?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3-48)」

主後時代的教導-----祝福那逼迫你的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羅馬書12:14)」

況且你的仇敵和你本並無分別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傳道書4:1)」

基督如何被恨,被害?且讀一讀四部福音書即可曉得。

基督教導他的門徒:

「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做的事是惡的。(約翰福音7:7)」

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8-19)」

「我若沒有來教訓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恨我的,也恨我的父。我若沒有在他們中間行過別人未曾行的事,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連我與我的父,他們也看見也恨惡了。這要應驗他們律法上所寫的話,說:他們無故恨我。(約翰福音15:22-25)」

「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基督)身上。(羅馬書15:3)」

效法基督,要完全:

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8)」

「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羅馬書15:5)」

耶穌基督為那逼迫他的禱告:主耶穌受刑時為行刑的人和判刑的人禱告

「當下耶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 34)」

耶穌基督愛仇敵,赦免他們: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是我們還作上帝的仇敵的時候,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死。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羅馬書5:5-10)」

「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路加福音7:47)」

天父上帝祝福那逼迫他的: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是我們還作上帝的仇敵的時候,天父祝福我們,給我們陽光雨露。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耶穌)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3-48)」

「愛仇敵」做不到怎麼辦?

做得到的,因為: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4)」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3-5)」

「愛你的仇敵」是不是聖母心?

如果沒有來自上帝的愛,人故意要憑自己的不完全的「良善」去愛仇敵,就是聖母心。

----------我的其他回答--------

問:不信基督要下地獄,難道古代中國人民全要下地獄嗎?

答:沒有人是因為沒聽過基督而不能信耶穌,就下地獄。

問:為什麼很多激進無神論者由於排斥有神論而排斥一切教徒?

答:激進的人的激進和他所持的觀點是無關的,取決於他的動機。

-----------------------------

@丁雨在此問題下說「在舊約中,耶和華 神的仇敵,是指那些攻擊、屠殺、陷害、擄掠、毀謗 神的選民的人,因為他們為利設謀苦害以色列人,所以 神將這些民當作為自己的仇敵,為要保護自己的百姓。」

非也:

「(耶和華通過先知對以色列說)不可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以你們手所作的惹我發怒;這樣,我就不加害與你們。(耶利米書25:6)」

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髮怒;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他錄。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將他們付與四圍仇敵的手中,甚至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又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便極其困苦。(士師記2:11-15)

舊約的神與新約的神是同一位神,舊約與新約的信息也是一貫傳承的,人類中上帝的敵人始終都是那抵擋真理的人。


這個愛是基督教意義上的愛。和普通人理解的愛不是一回事。

什麼是基督教意義上的愛呢?就是傳教給你的仇敵啊。為他禱告啊。

那物理意義上的呢?看過行屍走肉吧,幹掉喪屍後都要說一句「give you mercy」的。


《恕人之量》(摘自《基督比喻實錄》懷愛倫)

(太18:21-35)

彼得曾到基督面前來提出一個問題:「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猶太的教師們將饒恕人的次數限於三次。彼得照他對基督教訓所有的認識,想把限度放寬到七次,這個數目是表明完全的意思。但基督教訓我們饒恕人不可厭煩。他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於是他說明了饒恕實在是以什麼為根據,以及懷著不饒恕人的精神所有的危險。在比喻中,他論到一個王如何對待那些處理他國家行政的臣僕。其中有些官吏經手過巨額的公款。在王檢查他們如何處理這些款子時,有一個被帶到王面前的人,他的帳上顯明虧空他主人一筆巨款達一千萬銀子之多。他既無法償還,王便根據當時的習尚,下令將他和他所有的都變賣了來清償這筆債。那驚惶的臣僕就俯伏在他腳前懇求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釋放了他,並且免了他的債。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里,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為要充分描述這事,比喻中就提出了一些細節,但與其中屬靈的意義並不吻合;故此不可因這些細節而轉移注意力。我們的思想應當多注意其中所彰顯的一些主要真理。

  王所賜的寬恕,代表上帝對一切罪惡的赦免。那動慈心免了僕人之債的王乃是代表基督。人因違犯了律法已被定罪。人無法自救,因此基督到世間來,以人性掩蓋了他的神性,並舍了他的生命,以義的代替了不義的。他為我們的罪獻上了自己。並將他的寶血所換來的赦免白白地賜給眾人。「因他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詩130:7)

  這就是當向我們的罪胞施予慈憐的原由。「上帝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約壹4:11)基督說:「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太10:8)

  在比喻中,欠債的人既請求延期,並應許說:「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王就收回成命;並豁免了他一切的債。他隨後很快就有機會效法那饒恕他的主的榜樣。他既出去了,就遇見一個同作僕人的;這人欠他一筆很小的數目。他所免了的債是一千萬銀子;而這個債戶只欠他十兩銀子。可是這個大蒙憐恤的人卻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來對待他的同伴。他的債戶向他所請求的與他向王所請求的是一樣的話,可是結果卻完全兩樣。那才蒙赦免的人,並沒有同情和憐恤人的心。他並沒有用那向他所施的恩典去對待他的同伴。他不留意那寬容的請求。存記在這個忘恩負義之僕人心意中的,就是那人所欠他的一點銀子。他向那人索取他所認為該還的全部債款,並向那人施用了一種處罰,就是那因恩待他而不忍加在他身上的。

  今日表現這種精神的人真不少啊!那債戶向債主請求憐恤時,他對自己債務的寵大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他沒有體會到自己的微弱無助。他還妄想要解救自己呢!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照樣,也有很多人希望借自己的好行為贏得上帝的眷愛。他們根本不認識自己的無助,他們不領受上帝的恩典為一種白白得來的賜與,卻想在自以為義的生活中建立自己。他們自己的心並不因罪而傷痛自卑,對待別人卻嚴酷而毫無寬恕之心。雖然他們得罪上帝的地方,比起弟兄得罪他們的地方,猶如一萬兩銀子之與一百枚小錢相比━━就是一百萬與一之比,但他們竟敢不饒恕別人的過錯。

  比喻中的主人把不憐恤人的債戶叫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耶穌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了。」凡不肯饒恕人的,就是放棄了他自己得蒙赦免的希望。

  可是比喻的教訓不應加以誤用了。上帝所賜與我們的赦免並不減少我們順從他的義務。照樣,我們對同胞寬恕的精神並不減少合法債務的權利。基督在教訓門徒的禱告文中說:「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太6:12)這並不是說為了求自己的罪得蒙赦免,我們不可向那欠我們債的人討債。如果他們真的不能償還,即使是因為他們不善於理財,也不可將他們下在監里,壓迫,甚或苦待他們;但這比喻並不教我們鼓勵人貪懶。聖經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貼後3:10)主並不希望勞碌工作的人去養活別的閑懶分子。有許多人竟浪費時間不肯努力,因而招致貧乏缺少,如果那些放任這類過失的人不加以改正,他們對於此等人的接濟,就等於將財富放進有漏洞的錢囊里。然而也有一種出於不得已的貧窮,我們應對這等不幸的人表示溫情和慈悲。我們應當看待別人,如同我們自己也落在這同樣境遇中希望得到別人的看待一樣。

  聖靈借使徒保羅吩咐我們說:「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1-5)

  然而罪惡卻是不可輕看的。主曾吩咐我們不可縱容弟兄犯罪。他說:「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路17:3)必須稱罪為罪,而且必須坦白地向犯罪的人指明出來。

  保羅受聖靈的感動囑咐提摩太,說:「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他又寫信給提多說:「因為不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所以你要嚴嚴的責備他們,使他們在真道上純全無疵。」(多1:10-13)

  基督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太18:15-17)

  我們的主教訓我們在基督徒之間的糾紛,應當在教會裡面解決。這些糾紛不應該向那些不敬畏上帝的人剖露。如果一個基督徒被弟兄得罪了,他不應將這事在法庭上申訴於不信主的人面前。他應當遵從基督的教訓去作。他不應為自己企圖復仇,乃當設法挽救他的弟兄。上帝必要保護凡敬愛他的人的利益;因此我們可以憑著信心將自己的案件交託給那憑公義施行審判的主。

  犯錯的人會一再犯錯,事後又承認錯誤,以致受害的人感覺厭煩,而認為饒恕的次數已經夠多了。但救主明白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犯錯誤的人:「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路17:3)不要看他不值得你的信任而和他疏遠。「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

  如果你的弟兄犯了錯誤,就要饒恕他們。當他們向你認錯的時候,你不可以說:我認為他們還不夠謙虛。我想他們並沒有悔悟之意。你有什麼權利論斷他們呢,難道你能測透人心嗎?經上記著:「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迴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17:3,4)而且不止七次,乃是七十個七次━━正如上帝常常饒恕你一樣。

  我們一切所有的都是從上帝白白賜與的恩典而得來的。約中的恩典命定了我們作兒女的身份。在救主裡面的恩典成就了我們的救贖,我們的重生,以及我們的超升,使我們與基督同作後嗣。因此也當向別人表顯這一恩典。

  不要使行錯的人灰心。不可容許法利賽人的苛酷孱人,以致傷害了你的弟兄。不可在心思意念中生出苦毒的蔑視來。不可在言語上表露絲毫輕視的意味。如果你說一句出於私心的話,或抱一種冷淡的態度,或表示懷疑不信,可能會造成一個人的滅亡。他正需要一位懷有「長兄」惻隱之心的弟兄,來感化他的血肉之心。要使他感覺到有同情的手緊緊地握住他,並聽到溫柔的低語說:我們來禱告吧!上帝必使你們雙方都獲得豐盛的經驗。祈禱能使我們互相團結,並與上帝聯合。祈禱能使耶穌來到我們的身旁,給予昏迷困惑的人以新生的力量去戰勝世界,肉體和魔鬼。祈禱能擊退撒但的進攻。

  當一個人轉臉不看人的缺點而仰望耶穌時,他的品格上就必發生一種神聖的變化。基督的靈要在人心中運行,使人的心按照他的形像而改變。所以你要努力高舉耶穌,要讓心靈的眼睛轉向那「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約1:29)當你進行這種工作時,要記得:「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雅5:20)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5)沒有什麼能使不饒恕人的精神辯明為正當的。不憐恤人的人,就顯明自己與上帝赦罪之恩無分。在上帝的寬恕之下,犯罪之人的心要被吸引去就近那無限慈愛的寬大心懷。上帝慈悲的恩潮要流入罪人的心中,並要從他那裡再轉流給別人。凡與基督之恩典有份的人,必能表現基督曾在他自己生活上所顯示的柔和與憐憫。然而「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8:9)他既與上帝疏遠,只配永遠與他隔離了。

  這人固然也曾一度得蒙饒恕;但是他那不憐恤人的精神顯明他正在棄絕上帝赦罪之愛。他使自己與上帝隔離,又回到那原來未蒙饒恕之前的境況中了。他已經否定了自己的悔改,所以他仍要擔負自己的罪,猶如他未曾悔改一樣。

  這比喻的主要教訓,就是上帝的慈愛和人的冷酷的對照,以及他赦罪的憐愛應作為我們饒恕人的量度的事實。「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

  我們得蒙饒恕並非因為我們饒恕了人,乃是照著我們恕人之量而定。一切的赦免固然是基於我們所不配得的上帝的愛,然而我們對待人的態度卻顯明我們是否已將那愛擁為已有。因此基督說:「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太7:2)


耶穌這樣的教導是為了信徒自己得益處。

神審判人的依據是我們如何對別人。我們都犯了罪,但我們寬以待人,無形中就是放寬了審判自己的標準,從而讓自己被從輕發落。


基督徒的愛仇敵更多是靈魂層面的愛,比如傳福音給仇敵,為他們和他們子孫的靈魂禱告。

挪威海盜改信耶穌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f7771760102eixi.html?vt=4

基督徒當為所有敵基督的人禱告,願上帝管教臨到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願他們都信耶穌。

這是上帝給我們的責任也是對我們有益的事。


推薦閱讀:

朋友是基督徒,怎麼回答她的幾個問題?
基督徒會倡導禁食活動嗎?
在這樣弱肉強食的社會,想成為基督徒的我該如何生活?
真正的基督徒是遇到什麼難過的事情心裡都會有喜樂平安嗎?
基督徒犯了上帝恨惡的罪後和上帝的關係是不是不能恢復?

TAG:信仰 | 基督教 | 宗教 | 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