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 男子籃球和 NBA 風格上的差異體現在什麼地方?


最高票 @巴巴羅莎 的答案槽點滿滿,從頭到尾就沒有幾句話是對的,居然還上了知乎日報……知乎到底是有多少球盲?實在忍不住了,一句句來反駁。

NCAA屬於「正常人的籃球」,更符合普通人平時打籃球的方式,而NBA的球員都千挑萬選,個個天賦異稟,天賦上的差距已經到了改變比賽規則的程度。

能說出「NCAA比NBA更符合普通人平時打籃球的方式」,就能看出答主很少看NCAA的比賽。

NCAA球隊里,人家同一撥班底,一年到頭集訓八九個月,就為了那短短兩三個月的比賽,而且要到賽前一天才知道下場比賽要打的是誰,絕大多數回合的場上跑位都是嚴格按照assigned position的,極少有毫無章法的時候,Duke、 George town、 Memphis等名校的playbook厚得都能抵上詞典了好么?誰能在野球場上做到這樣?

而在人員流動性更高(教練和球員都是)、傷病率更高、錄像分析更詳盡、賽程更為漫長、戰術針對性布置更強的NBA,賽前戰術的臨場發揮能打出50%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絕大多數回合里都是依靠局部區域的對位優勢(如換防造成的空位或錯位、卡位成功的內線單吃等)展開攻擊,很多時候都會顯得亂無頭緒(遠的不說,就說這賽季的季後賽球隊,雷霆、開拓者、火箭、猛龍、步行者、活塞等全都如此)。這難道不是更接近於我們平常野球場的套路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NCAA的主流戰術依然是要求球員充分利用場上空間,而在NBA,曾經是重中之重的中距離已經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中距離投射既不像三分球有得分紅利和暴擊效果,又不像突破可以衝擊內線造犯規。如今三秒區附近的拋射已經成為控衛的常規武器,而協防較好的球員防守半徑基本可以覆蓋中距離。漢密爾頓這樣的中距離殺手已經成為很少見了,如今我們在中距離更多見的是中鋒提上掩護的後手和鋒衛單打武器庫里的一種充實手段。

來來來,臉伸過來。

15-16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176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747次,佔比28.28%;

同年,351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27支。分別是Arkansas(27.3%)、Cal State Bakersfield(27.0%)、Cal State Northridge(24.7%)、Central Connecticut State(28.2%)、Evansville(25.0%)、Florida Gulf Coast(25.0%)、Florida International(28%)、Georgia State(27.3%)、Georgia Tech(27.8%)、Howard(26.3%)、Illinois-Chicago(24.5%)、Kennesaw State(27.8%)、Mississippi Valley State(27.7%)、Morehead State(27.0%)、Navy(26.5%)、New Mexico State(28.0%)、New Orleans(26.4%)、North Carolina(26.8%)、Old Dominion(23.2%)、Oral Roberts(28.2%)、Pepperdine(25.2%)、Portland State(27.3%)、Prairie View(27.0%)、South Florida(25.1%)、Southern Methodist(26.8%)、Texas State(27.1%)、UCLA(27.3%)。

手打太費時間,以下僅列出涉及NCAA球隊數量,不具述隊名和數據。

14-15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852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838次,佔比26.82%;

同年,351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22支

13-14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806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766次,佔比25.95%;

同年,351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16支。

12-13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720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636次,佔比24.35%;

同年,347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13支。

11-12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5374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213次,佔比22.57%;

同年,344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2支。

10-11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660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477次,佔比22.18%;

同年,345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2支。

09-10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700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487次,佔比22.19%;

同年,334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4支。

08-09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635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486次,佔比22.40%;

同年,330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2支。

07-08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683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485次,佔比22.22%;

同年,297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為0支

06-07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536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389次,佔比21.25%;

同年,325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1支。

05-06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477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310次,佔比20.23%;

同年,326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為0支。

04-05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588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292次,佔比19.61%;

同年,326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為0支。

03-04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545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224次,佔比18.70%;

同年,326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為0支。

02-03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624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204次,佔比18.18%;

同年,325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1支。

01-02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664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209次,佔比18.14%;

同年,321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1支。

00-01賽季,平均每支NBA球隊賽季總出手6609次,其中三分球出手1124次,佔比17.01%;

同年,318支NCAA球隊中,三分球佔總出手比率低於這一數字的僅1支

以上數據來源(以15-16賽季為例):

NBA相關:2015-16 NBA Season Summary

NCAA相關:2015-16 Advanced School Stats

數字不會說謊。Final Four里,冠軍Villanova三分球出手佔比42.7%, 亞軍North Carolina (UNC) 26.8%,Syracuse 42.1%,Oklahoma 40.7%,絕大多數強隊的三分球投射比率都超過35%甚至40%(Akron更是達到了喪心病狂的50.6%),NCAA才是中距離更被荒廢的那個聯盟!

相比於NCAA,NBA在過去、現在、以及可預見的未來,對場上的空間利用都更為充分。即使是在3分射手崛起、優質護框者稀缺的現在,主打「3分+籃下」的NBA球隊也沒有幾支,數得上號的也就奉行「魔球」理論的火箭和擁有現象級雙槍「水花兄弟」的勇士了。

其實,如果對近些年美國籃球發展足夠關注,你就會發現,幾乎所有戰術上的改進和創新,都是先出現在NCAA的賽場上,再被引進到NBA中的。NCAA一直是戰術體系上的先行者。原因很簡單——NCAA里教練話語權更大(下文有解釋),而且,球員在進入NBA前,一定先打過NCAA。

幾個例子:

三角戰術——Sam Barry在USC執教時首創,Tex Winter整理完善,由Phil Jackson在執教NBA的公牛和湖人時發揚光大。

普林斯頓戰術——Pete Carril在Princeton執教時首創,由Rick Adelman在執教NBA的國王隊時發揚光大。

甚至連12-14年熱火、15年季後賽至今的勇士,他們主打的小球陣容,也並不是什麼獨創發明——「小鋼炮」Kyle Lowry還在Villanova上大學時,就曾被教練安排,打了一年多的大前鋒!2006年,正是依靠這樣的一套超小陣容,Villanova 在瘋狂三月中一路狂飆,最終名列第三。

天才球員會讓比賽變得不一樣,一群天才球員會顛覆規則,2011年詹姆斯和韋德的雙人連線就是這種粗暴的改變比賽規則的案例。

本人從04年開始就是詹蜜了,也曾擔任虎撲熱火專區版主,曾經為詹韋連線的爽快而叫好不已,論壇頭像也一度是對雄鹿時韋德給詹姆斯空接那球,但是我怎麼不知道詹韋連線改變比賽規則了?是改變走步的規則了,還是改變扣籃的規則了?

退一步說,就算你想說的是「詹韋連線這種搶斷快攻形式會對對方的防守體系形成極大衝擊」,但2010-11賽季的熱火場均快攻得分只有13.5分,聯盟排名第18,請問這種衝擊具體體現在何處呢?

數據來源:NBA Stats - NBA Team Fastbreak Points per Game on TeamRankings.com

10-11賽季的熱火的確給聯盟造成了衝擊,但那是因為全盛的詹韋波三人貢獻了球隊66%的總得分,在角色球員一個比一個不給力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強行逆天改命。事實上,那些年熱火給聯盟最大的觀念上的衝擊,在於將巴蒂爾提上4號位、波什提上5號位後,排出的在防守端依靠局部包夾和快速輪換進攻端依靠拉開空間和錯位單打的小個陣容。

NCAA的三分線比NBA更短,所以三分球的功效也就更加明顯。單從數學計算講,一個命中率40%的投手相當於60%命中率的內線得分手,在NCAA,一名球員即使不會幹別的只能投三分,就已經可以吃得開了。如果碰巧一個球員特別能射,那必然就是NCAA的一代大神,早點的雷迪克莫里森就不多說了,稍近一點的寂寞大神,射程堪比周杰倫,簡直就是NCAA賽場上的神話。

事實上,NCAA的三分線也就比NBA近了一步,「更近的三分線」只是三分手吃香的一小部分原因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NCAA沒有防守三秒!

也就是說,當你進攻時,對面的大中鋒是可以一直窩在籃下不出來的!

在這樣的規則下,NCAA中優質三分手遠比優質突破手多,也就不那麼難以理解了——籃下高中鋒/護框者的存在,讓突破上籃的成功率下降了許多,使得每次突破得分的數學期望值顯著下降,明顯不如三分球划算,尤其是在對陣Georgetown(莫寧、尤因、穆托姆博等)等有大中鋒傳統的球隊時。

而NBA對於球員個人素質的要求則更加全面,三分手通常是作為一種戰略武器在各支球隊儲備一兩個,如果單純只靠能投控衛三分而沒有其他技巧的話,已經很難獲得太多出場時間了,即使神勇如肯巴大俠這類在投籃之外有一定個人能力的後衛,在NBA也很難說打出曾經的風光了。

近五年來,NBA球隊投的三分球越來越多了,整個聯盟都在踐行「3分比2分合算」的趨勢。「三分手通常是作為一種戰略武器在各支球隊儲備一兩個」這種話說出來也是醉了,全聯盟每支球隊的首發里,我都能找出至少一個主力三分手好么……

還有,拿Kemba Walker來舉例,也正是讓人無語凝噎。請問您看過他大學裡的表現么?

直到大三以前(他是在大三讀完後參選的),三分球一直都不是Kemba的常規武器,球探報告上也很明確地指出過他遠投的不足!

即使是在遠投進步神速的大三賽季,Kemba也有過四強賽34中11、三分球9中1的低迷表現。他選秀時的賣點一直都是勁爆的身體素質(一度被認為是矮了點的Steve Francis或Baron Davis)、極強的突破能力、出眾的大局觀(雖然大三時他成了球隊主攻手)和關鍵場次中的韌性。人們即使是誇他的投籃,誇的也是中距離急停跳投,從來都不是誇他的三分球能力。事實上,在進入NBA以後,他這幾年的三分命中率依次是30.5%、32.2%、33.3%、30.4%,也就今年的37.9%算是一個射手屬性而已。

相關資料:

Kemba Walker

2011 Draft Prospect Profile

另一個在NCAA叱吒風雲的角色叫做三號半。在NCAA,一個身體天賦出眾的三好半是統治全場的角色,打三號位有身高,打4號位有速度,有防守半徑,得分可靠,既能保護籃板也能承擔一定的組織作用。天才在NCAA的覆蓋面實在是太小了,但是到了NBA,這類球員幾乎幹什麼都不行。安東尼在雪城大學可算是一一人之力帶隊奪冠了,到了國家隊打四號位效果也非常好,但是無論是在掘金還是尼克斯,他在球場上的作用都非常局限。至於這幾年到NBA打不出名堂的那些高位選秀們,我就不多說了。

無力吐槽。

什麼叫「NCAA叱吒風雲的角色叫做三號半」?人家進NBA後被稱作「不三不四」不假,但人家在NCAA里都是4號位甚至5號位好么?@平平 已經舉了Kawhi Leonard、Paul George、Kevin Durant的例子,事實上,相應的名單要比這個長得多,在此隨便補充幾個:Chandler Parsons、Michael Beasley、Derrick Williams…… 麻煩您給舉一個NCAA里主打3號位、在NBA主打3、4號位搖擺的例子好么?一個就行!

「安東尼無論是在掘金還是尼克斯,他在球場上的作用都非常局限」……還能更離譜些么?

早在內內切除睾丸的07賽季,安東尼就開始嘗試打4號位了;12-13賽季,小斯受傷病影響瞬間隕落,前一個賽季還出戰47場全部首發,貢獻17.5+7.8,這賽季就只出戰29場,全部替補,場均只有14.2+5.0了。安東尼臨危受命提上4號位,帶尼克斯打出了54勝28負的隊史近18年最佳戰績,一度在MVP排行榜上力壓詹杜居首,甚至在最後的票選中,從27連勝+66勝的詹姆斯手中分走了一張第一選票(這也是詹姆斯當年唯一一張沒有拿到的第一選票)。而且,自11年以來,安東尼在4號位上的效率一直比在3號位上更高。

請問,這樣的打4號位的安東尼,叫「球場上的作用都非常局限」嗎?

NCAA更加註重戰術,一方面是因為身體條件不如NBA球員,優秀的戰術執行會彌補個人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規則原因。其實NBA的戰術板比NCAA一點都不差,然而NBA單回合進攻時間是24秒,NCAA則是35秒。在NCAA,一個戰術跑砸了被防下來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交回外線,再慢條斯理的走一個。但在NBA,一個戰術被防下來,基本上已經很難有時間重新整理再重新來一次了,戰術打不出來,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球交給球隊當家,靠個人能力解決問題。所以NBA比NCAA看起來更像明星籃球。

這兩方面原因都對,但是你仍然忽略了最根本的原因——球員參選所引起的名單變動頻繁

近年來,絕大多數的首輪球員都是one and done(讀一年就參選)的。也就是說,即使這些球員的表現再好,他們也只會為母校打1年球,很難讓教練做出「圍繞其建隊」的決定——作為對比,絕大多數NBA球隊,都有一個至少效力了5年(或未來會效力至少5年)的franchise player。

試想一下,關鍵時刻,在你場上最優秀、最值得信賴、最能make a difference的球員每年都不一樣的情況下,除了長期演練的戰術體系外,你還能相信誰呢?

所以,NCAA名帥的高薪也就不難理解了——球員來了又走,教練才是決定校隊長期競爭力的根基。

NBA比NCAA的平均身高更高,這點是最近10多年才變得明顯的。早一點的時候,進入NBA的球員一般都會在NCAA打很長時間,身體發育基本上已經結束了。但是現在的球員要麼是高中就來NBA的,更多的是只打了一年,身體還沒長開,位置就更不固定了。無論是詹姆斯還是杜蘭特,在NBA都換了位置。這個問題影響最大的是控球後衛,在NBA一些打2號位的球員都開始打1號位了,衝擊力更強勁,在NBA這個控衛的標準身高已經是190厘米,6尺2-3以上,那些純靠組織立身,個頭稍矮的控球後衛,除非有特殊能力,否則很難進入NBA了。

缺乏相關數據,但與個人印象大致符合。

NCAA的懸念比NBA更大。一方面是最後的單淘汰制度,另外一方面則跟NCAA的罰球方式有關,NCAA在一定區間內採用1+1式罰球,也就是說進了一個罰球,才會給你第二個。這也造就了很多逆轉,一些球隊幾個罰球不進,回頭再被打兩個,比賽就直接翻過來了。

首先解釋下「1+1」:每一個半場,當全隊普通犯規(指除惡意犯規、故意犯規、阻擋對方投籃動作犯規之外的個人犯規)次數達到7次(包含7次)但是小於10次時,對方將獲得「1+1」罰球機會,即:如果第一球罰進,則將再獲得一次罰球機會。

個人認為,嚴苛的判定條件,使其並不是NCAA賽場懸念迭起的主要原因。

那麼,更為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原因1:NCAA比賽罰球時,油漆區兩邊可以同時各站3個人(2個防守球員+1個進攻球員)。這條規則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使用犯規戰術時落後方在領先方罰丟球後搶到籃板的可能,也創造了更多的追分機會。

原因2:同一球員累計5次犯規即被罰出場。這點就不用多解釋了吧,「5犯離場」 + 更嚴苛的吹罰尺度,使得在NCAA中,「把對面表現最好的球員弄到板凳上去」的成功率要比NBA高得多。目前如日中天的Stephen Curry在Davidson時就吃過類似的虧——對面進攻時,他防誰,誰就立馬持球往裡殺……

原因3:更近的三分線,帶來的更高的追分效率。前面已有所涉及,在此不再贅述。

利益相關:虎撲論壇「英雄」頭銜持有者,前虎撲情報團成員,前聯合工地、熱火專區、深籃版主

虎撲個人主頁:Gavin_Li

-------以下是廣告時間---------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專欄:理性與感性各半的商業世界

我的其他答案推薦:

你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的? - Gavin Li 的回答

如何評價馬里奧三十周年作品《馬里奧製造(mario maker)》? - Gavin Li 的回答


最高票那位 大概看的ncaa和NBA加起來到不了82場 真難找到幾句對的

比如什麼如今我們在中距離更多見的是中鋒提上掩護的後手和鋒衛單打武器庫里的一種充實手段。

大多數的出手都在中距離好么 自己去看 NBA ABA Basketball Statistics History

哪怕號稱不中投的哈登 本賽季中投比例接近43%

什麼肯巴大俠這類在投籃之外有一定個人能力的後衛,在NBA也很難說打出曾經的風光了。

肯巴蝸殼15 16歲打遍全美街球無敵手 也就比阿爾斯通名聲差點的 運球大師 突破大師 居然被說成靠投籃能力吃飯 肯巴本賽季以前3分生涯命中率也就32%好么

另一個在NCAA叱吒風雲的角色叫做三號半。這段簡直爛的喪心病狂 melo大學打的幾乎是純四號位 偶爾突然客串5號位 另外melo 拿過得分王 二陣 三陣刷的飛起 一陣 對不起 同時代有歷史前十的鄧肯和吾皇 大部分所謂的3號半在ncaa都是打4號位 甚至是五號位的 另外打出來的一樣相當多 最近的卡哇伊 喬治都是 對了杜蘭特大學也是4 5號位搖擺。那些打不出來的多數是一個原因3號位的身高 4號位的持球和速率

還有什麼NBA比NCAA的平均身高更高,這點是最近10多年才變得明顯的。NBA的身高這些年是下降的,NCAA的巨大基數決定了身高常年穩定

還有什麼在NBA一些打2號位的球員都開始打1號位了,衝擊力更強勁,在NBA這個控衛的標準身高已經是190厘米,6尺2-3以上。那些純靠組織立身,個頭稍矮的控球後衛,除非有特殊能力,否則很難進入NBA了。現在nba 裸足6-3+的新秀pg平均一年到不了兩個,新秀體側PG的基準線就是6-0.5 以控衛頂級大年08年為例 被認為是巨型PG的rose裸足187 威少爺189 純組織者Augustin 只有178 George Hill186 Ty Lawson 180 尼爾森185 哪個夠190了

說難聽點的裸足190+打2號位都夠了


NCAA 全美大學體育協會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包含並非特指籃球、他也包含棒球、壘球、保齡球、橄欖球、定向越野etc 共計24項 其中球類13項 非球類 11項)。

因而題主將之改為NCAAB(basketball)和NBA 的區別更為合適。

NCAA 講究戰術,但失誤很多,空位不進頻繁。比賽有時激烈而沉悶。ncaa參賽球隊眾多,分為三級聯賽,實力不均導致有時比賽一邊倒像前兩天的 殘暴!NCAA驚現104分狂勝 比賽以44-0開局創紀錄

NBA 相對 更依靠球星,精彩過癮,有表演成分。

NCAA 如同FIFA ,一場比賽是一盤棋。

NBA 則一場比賽是一場秀。

補充

在NBA, 你能看到

飛天遁地張牙舞爪的暴扣

聲東擊西撕裂防線的傳球

穿花繞步一騎絕塵的拉杆,

玲瓏八面真假難辨的舞步,

決命爭首生死一戰的絕殺,

也有 威爾里德重返賽場,林瘋狂拯救全隊的勵志

這些,NBA作為商業化的職業聯賽都極為出色,遠非NCAA可比

但是NCAA 卻有一樣最為珍貴的東西,青春不完美

最後的最後,湘北沒有取得全國大賽總冠軍,櫻木被傷病困擾也沒有追到晴子,流川楓並沒有如願到美國NBA去發展,赤木和暮木升入大學,一切彷彿都沒有如願。有人問過作者井上宏彥為什麼設定這樣一個結局,他回答說:「或許,青春本來就是不完滿的吧。」

NCAA浩如煙海,每年64強錦標賽是一戰淘汰。場邊球探雲集,命運箭在弦上,哪怕打足大學四年,也不過四次錦標賽機會。二十齣頭的青年,身在學院,早早命如河沙,遭時光之河一番淘洗。殘酷、偶然、草根、刺激、年輕人的不穩定、熱血、眼淚、悔恨、狂喜和激情。喬丹自己說1982年跟隨北卡奪取NCAA冠軍的歷程:「我們奪冠時,我是大一,還懵懂未知。我看著隊友們激動得失聲痛哭,還在想,難道我們打大學聯賽不是為了奪冠嗎?有什麼好哭的?後來我才知道這一切的意義。」(漲工資的回答)

二十年前,來自密歇根大學的五個大一年輕人,在球場上光芒萬丈,殺人如麻。密歇根五虎名號,天下流傳。是年,五個大一就帶隊打進決賽(你想想一個院隊首發是五個大一,還最終殺入決賽該有多恐怖,多惹人注目!)

第二年群土重來更是志在必得,不想在決賽最後關鍵時刻,日後的nba第一大前鋒 克里斯韋伯卻誤叫了暫停(暫停次數已用完,密歇根沒有資格再申請暫停比賽)送對手上罰球線,比賽因之提前結束。

誰都知道這些年輕人有最好的天賦(史上最華麗大前鋒韋伯,億元先生霍二叔,五大首發四個被nba球隊選中)。而他們的失敗,他們的淚水,他們的壯志未酬卻也這樣的家喻戶曉,盡人皆知。(還有多少人記得當年的冠軍啊!我擦!主角光環光芒萬丈啊,有木有?)珍藏的超經典密歇根五虎的輝煌歲月

這簡直就是熱血動漫最好的翻拍了吧?起承轉合,樣樣具備,還有個對漫畫而言再完美不過的結局。瘋狂三月,抓住眼球,決賽之後,抓住淚水。沒有商業化的聯盟,清澈的青春,清澈的淚水,飛揚舞動的比賽,當比賽賦予這些之後,其本身的觀賞性就不僅僅取決於比賽本身的精彩程度了。

二十年後,NCAA 另一個青春故事在上演:路易斯維爾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瘋狂三月」四分之一決賽上半場還剩6分鐘時,杜克球員投出三分,路凱文·威爾沖試圖封蓋。但落地時不慎扭傷,而不同尋常的是,其之受傷慘烈,可謂驚怖慘烈:骨頭突出體外,小肢段為兩截。這一幕是北美體育自轉播以來最為驚悚的一幕。

威爾在場邊對隊友說:「請一定為我贏下比賽!」 言辭悲壯,隊友戚容,一如壯士斷腕,易水餞別。(想想一起奮戰的兄弟,把最後最大的心愿託付給你,那是流盡血淚也要走完的路啊)最終,路易斯維爾大學殺進決賽並奪取冠軍,而奪冠後NCAAB 破例降下籃筐,好讓這個斷腿英雄剪下籃網。(這是極高的榮譽!)一個悲凄的故事,最終被演繹成眼淚翻飛的動人傳說。身不能戰,而神魄力之,實在是太好的故事!恍若古時雄傑壯志東逝,卻氣作山河,化成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這樣的故事,這樣的魅力,恐怕威爾里德救世主般的重返賽場,也要暫避一番啊!如此的NCAA比賽,恐怕有著比NBA更強大感染力和號召力。

此外,對球員而言,他們忠誠效力於一支球隊,而不像在NBA那樣會隨時面臨被交易的境地;對觀眾而言,即使上了年紀,依然會為母校的一場球賽遠道而來,花幾百美元買一張球票,觀眾的歸屬感絕非球市不好就搬家的nba球隊可比。

最後加一則舊聞:

2013年4月9日的決賽,nba比賽為之暫停一天,現場觀眾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74326人。

決賽球票價格,是去年的兩倍,二手市場的平均價格為620.3美元,去年為300.95美元。而NBA湖人的揭幕戰上,平均票價也不過301美元。當晚的電視收視率達到7.5,約有2160萬觀眾在家觀看,創下了自2005年以來的最高收視率。而早在10年,NCAA同CBS電視台和特納傳播簽訂了一份14年108億美元的電視和網路轉播的天價合同。

NCCA男籃決賽是北美品牌價值最高的比賽(恐怕沒有之一)。

PS:無恥的向大家請教,怎樣闊以讓贊多一點啊?


NCAA和NBA的風格差距非常大,不說虛的,只說賽場上能體現出來的比較明顯的特點。

NCAA屬於「正常人的籃球」,更符合普通人平時打籃球的方式,而NBA的球員都千挑萬選,個個天賦異稟,天賦上的差距已經到了改變比賽規則的程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NCAA的主流戰術依然是要求球員充分利用場上空間,而在NBA,曾經是重中之重的中距離已經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中距離投射既不像三分球有得分紅利和暴擊效果,又不像突破可以衝擊內線造犯規。如今三秒區附近的拋射已經成為控衛的常規武器,而協防較好的球員防守半徑基本可以覆蓋中距離。漢密爾頓這樣的中距離殺手已經成為很少見了,如今我們在中距離更多見的是中鋒提上掩護的後手和鋒衛單打武器庫里的一種充實手段。

天才球員會讓比賽變得不一樣,一群天才球員會顛覆規則,2011年詹姆斯和韋德的雙人連線就是這種粗暴的改變比賽規則的案例。

NCAA的三分線比NBA更短,所以三分球的功效也就更加明顯。單從數學計算講,一個命中率40%的投手相當於60%命中率的內線得分手,在NCAA,一名球員即使不會幹別的只能投三分,就已經可以吃得開了。如果碰巧一個球員特別能射,那必然就是NCAA的一代大神,早點的雷迪克莫里森就不多說了,稍近一點的寂寞大神,射程堪比周杰倫,簡直就是NCAA賽場上的神話。而NBA對於球員個人素質的要求則更加全面,三分手通常是作為一種戰略武器在各支球隊儲備一兩個,如果單純只靠能投控衛三分而沒有其他技巧的話,已經很難獲得太多出場時間了,即使神勇如肯巴大俠這類在投籃之外有一定個人能力的後衛,在NBA也很難說打出曾經的風光了。

另一個在NCAA叱吒風雲的角色叫做三號半。在NCAA,一個身體天賦出眾的三好半是統治全場的角色,打三號位有身高,打4號位有速度,有防守半徑,得分可靠,既能保護籃板也能承擔一定的組織作用。天才在NCAA的覆蓋面實在是太小了,但是到了NBA,這類球員幾乎幹什麼都不行。安東尼在雪城大學可算是一一人之力帶隊奪冠了,到了國家隊打四號位效果也非常好,但是無論是在掘金還是尼克斯,他在球場上的作用都非常局限。至於這幾年到NBA打不出名堂的那些高位選秀們,我就不多說了。

NCAA更加註重戰術,一方面是因為身體條件不如NBA球員,優秀的戰術執行會彌補個人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規則原因。其實NBA的戰術板比NCAA一點都不差,然而NBA單回合進攻時間是24秒,NCAA則是35秒。在NCAA,一個戰術跑砸了被防下來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交回外線,再慢條斯理的走一個。但在NBA,一個戰術被防下來,基本上已經很難有時間重新整理再重新來一次了,戰術打不出來,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球交給球隊當家,靠個人能力解決問題。所以NBA比NCAA看起來更像明星籃球。

NBA比NCAA的平均身高更高,這點是最近10多年才變得明顯的。早一點的時候,進入NBA的球員一般都會在NCAA打很長時間,身體發育基本上已經結束了。但是現在的球員要麼是高中就來NBA的,更多的是只打了一年,身體還沒長開,位置就更不固定了。無論是詹姆斯還是杜蘭特,在NBA都換了位置。這個問題影響最大的是控球後衛,在NBA一些打2號位的球員都開始打1號位了,衝擊力更強勁,在NBA這個控衛的標準身高已經是190厘米,6尺2-3以上,那些純靠組織立身,個頭稍矮的控球後衛,除非有特殊能力,否則很難進入NBA了。

NCAA的懸念比NBA更大。一方面是最後的單淘汰制度,另外一方面則跟NCAA的罰球方式有關,NCAA在一定區間內採用1+1式罰球,也就是說進了一個罰球,才會給你第二個。這也造就了很多逆轉,一些球隊幾個罰球不進,回頭再被打兩個,比賽就直接翻過來了。

比賽之外的那些東西我們都能了解。NCAA由於有學校-地域-學生的這種依附性,會比NBA更重視榮譽這種事——但這也得另說,現在NCAA的吸金能力太強,學校招生不擇手段,球員也能被學校挖角,大把鈔票都給了大學教練,NCAA引以為傲的「純粹籃球」,可能得打上個問號了。


在食堂吃飯,碰到倆歪果仁,倆都是大學畢業來中國學中文,一個是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畢業的,另一個記不起來,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喜歡NCAA超過NBA,其中一個捂著心口對我說,NBA play for money,but NCAA play for here(我其實想說NCAA也挺賺的啊),不過他們也說NBA看起來更像是普通人的籃球。


NCAA是NBA很多戰術的來源地,由於大部分隊員比較容易管理,很多的跑位,掩護,不太計較個人的得失,只是為了勝利。

在規則上一戰定勝負,有瘋狂的三月

總上團隊籃球更加純粹

NBA就是要有超級巨星,就要有熱血噴張的一對一單挑,絕殺,豪門恩怨,這樣才吸引眼球。

規則上有一些巨星哨,季後賽的主場優勢,很正常吧,商業化的聯盟。

總上職業化的籃球



人認為很多鼓吹ncaa的童鞋估計是時不時受到一些網路視頻影響或道聽途說而信以為真!

ncaa存在龐大的球迷群體(畢竟美國大學普及率那麼高,民眾也普
遍參與體育運動,支持母隊有歸屬感)是其受到熱捧的原因,但如果真的實力對比的話,nba這些大咖們年薪千萬刀可真不是白拿的。怎麼不見現在有夢之隊徵召
高中、大學球員了呢!

似乎跑題了,題主問的是兩者風格差異啊。。。

風格方面,nba更加成熟吧。nba單賽季常規賽82場,進入季後賽至奪冠甚至需要打超過100場比賽,漫長的賽季註定了球隊很難保證始終維持同一水準,而球隊和教練、球員本身都要隨時做出權衡,或許放棄一些比賽是更好的選擇;同時不同的球隊有不同的目標,沒有一個教練或經理會承認他們在擺爛以獲得來年更高的選秀順位,可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nba球隊的戰術更加成熟,因為其人員(核心球員)配備更新的遠沒有ncaa那麼快,有足夠多的比賽來檢驗、訓練球隊的戰術。

ncaa進入淘汰賽階段每一場比賽都可能成為他們的最後一場,每一支球隊的最終目標都是the champion,而且很有可能終身只有一次向這一冠軍發起衝擊,因此球員對待比賽的認真態度絕對是不容質疑的,每一場比賽,每一個回合都會拼盡全力。

說回來,ncaa面向的是美國球迷,確切的說是受過大學高等教育的群體,而nba面向的是全世界球迷。偶爾看幾場ncaa錦標賽跟著樂呵樂呵挺有意思,但很難想像我們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年輕人能夠成為某支nvaa球隊的忠實擁躉。


NCAA更接近歐洲籃球風格,無私,團隊,跑戰術(除非你有逆天大神)。所以美國國家隊的主教練像老K都不是NBA的主教練。而NBA的風格這些年偏向於個人表演,樹立超級英雄。


就是懂球地一提ncaa就要潮吹但是你送球票的話他絕對選nba的差別


NCAA打的是戰術,NBA打的是個人能力,當然,老妖怪隊除外。。。。。


質上沒差別,金字塔的層次不同而已。不說別的就說老k年年帶夢之隊,就知道沒差別了甚至你可以說NCAA技戰術水平執行力要求更高。


票價


簡單點說就是NCAA就跟你和初中生打球一樣,我擦,不要命啊!


一戰定勝負 激情啊!


資本更雄厚 人員更多元 對抗更強


僅以籃球角度來說,由於更充裕的進攻時間,ncaa一個進攻回合可以跑出更多次的戰術,加上ncaa是教練說了算,也很少有超級球星,所有球員都會老老實實的跑戰術,這讓看ncaa如同看籃球教科書一般

ncaa的防守戰術也相比nba更豐富,不過我更傾向於是因為大學球員的能力還不夠強,各種聯防和全場緊逼相比nba作用更明顯


沒有人走步


人。


感覺NCAA的防守強度比NBA來得要大


ncaa屬於普通任務副本,nba屬於精英掉落副本~


推薦閱讀:

你喜歡的球員的單場最高分?
如果現在的騎士沒有詹姆斯,騎士能否打進總決賽或季後賽?
詹姆斯到了生涯巔峰了嗎?
詹姆斯堅持要頂薪,這對熱火意味什麼,韋德會為了球隊直接簽老將底薪么?

TAG:NBA | 籃球 | NCAABASKETB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