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斥巨資購買俄羅斯潛艇,是不是國產的潛艇水平不足以達到國防要求?


首先我來說下背景:中國的軍事裝備擁有一個龐大、複雜和擁有長遠規劃的體系。說龐大,是因為作為一個擁有96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和400多萬平方公里領海的大國,所需要的國防規模是巨大的。任何一個單件的武器裝備,放在中國的裝備規模都是一般國家無法想像的。說其複雜,一是因為我國軍事裝備的自主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涵蓋了全軍各兵種幾乎所有戰術戰略武器的需要。小到單兵槍械,大到飛機艦船無一不能自給自足是我國軍工產業的終極目標。二是因為我國的地理環境跨越了多種地型與氣候,對於通用裝備和特殊裝備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說長遠規劃,從公開的資料來看,中國軍事裝備有如下兩個特點,一是在自主研發的同時,根據需要引進國外裝備,相輔相成,簡稱雙軌制。二是在同一裝備的發展規劃中,擁有裝備一代,研發一代,論證一代的完備體系。這兩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基於以上,我認為,我國打算購買阿穆爾級(拉達級的出口型號)常規動力潛艇的一個原因為,從數量上彌補我國現役潛艇中部分老式潛艇即將退役的情況,是我國潛艇產能的一個補充。也一定程度上對於人才的保留和維持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我國的多個海洋區域擁有不同的海洋地理環境,可以針對阿穆爾級潛艇和我國自研的新型常規動力潛艇的不同特性,派遣最為合適的潛艇到不同水聲和地理條件的地方遂行作戰任務。這也是裝備多型潛艇的一大好處。從戰術和需求上滿足我國,從規划上符合我國的一貫做法,這是我國目前採購阿穆爾型常規動力潛艇的一大原因。

從技術上看,我國裝備有一定數量的基洛級及其改進型常規潛艇,和即將進口的阿穆爾級同屬於紅寶石設計局的產品。進口阿穆爾級潛艇,對我國對比和評估自研潛艇和進口潛艇的性能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對我國自研潛艇水平的一次橫向測試。遇到先進技術,當然也不會放過通過仿製或者其他方式吸收來提高國產裝備性能的可能性。未來是否需要繼續進口同類型裝備,也會在評估後有所定論。了解自研技術發展水平,為未來決策提供參考,是另一個原因。

從政治上看,我國與俄羅斯的軍事貿易的持續,是關係的象徵,也是一種利益交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的軍工外貿市場已經漸漸從以往以低技術廉價產品為主轉向為出口性價比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這一定程度上會擠佔俄羅斯對軍火市場的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不得不說我國和俄羅斯的軍火交易和兩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競爭也是存在聯繫的。對於擁有大量外匯的中國來說,用20億來獲得更多的全球政治和經濟利益,不會是一個虧本的買賣,這也是一個原因。

以上是我對問題的回答,下面我來談談我對此筆貿易的看法:

首先,我國計划進口的不是拉達級,而是拉達級對應的出口型號阿穆爾級。這個區別就像我國賣給土耳其的不是紅旗-9而是fd-2000一樣。自用和外貿肯定是有區別的。

從公開資料來看,俄羅斯本國軍隊對自己裝備的拉達級相當不滿意。「09年經過一系列測試後,俄軍方於2011年11月宣布該級艇遠不能達到要求,因此不準備接收,已建成的首艇用作試驗平台用。」同樣技術的阿穆爾級到底性能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和我國目前自研的039A級潛艇相比,根據公開的參數資料(軍工方面資料大多還是外界猜測為主,並沒有可靠來源),性能上應該不會有明顯的差距。這讓我更覺得,這筆貿易的目的,絕對不是僅僅是為了滿足先進裝備需求那麼簡單。

我國擁有較為豐富的俄制潛艇使用經驗,引進阿穆爾級潛艇對於維持已有的裝備維護保養和人才體系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認為,一旦確定了我國自研的水平達到或者超過了引進裝備的水平,未來同型裝備就不會再繼續進口了。現代級驅逐艦的進口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看看近幾年各大船廠下餃子似的量產052C、D和054A、056;誰還會想起當年引進四艘現代級時,一艘兩艘試造052B的中國海軍?對此我推測,我國目前潛艇裝備的狀況也到了一個拐點,一旦確信自己製造的裝備擁有了超過進口裝備的性能時,也必將迎來一個量產狂潮。而進口裝備,也會漸漸在那個領域內淡化身影。

如果說,之前我國完備的軍事裝備自研體系只是在滿足有無問題的話,近10年我們國產軍事裝備的確是邁著穩健的步伐在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也許有人會覺得步子太慢,也許有人會每每談及就故作」痛心疾首「;但廣大軍工和科研人員辛苦勞動,我們絕對是看在眼裡的,在此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2016/1/21 更新:

近期看到報道,俄軍對拉達項目比較不滿意,目前決定在建造完開工的三艘後就停止了。俄羅斯終止「拉達」級潛艇項目

我認為,這個消息意味著當年的四艘的合作合同應該是黃了。據說當年中國意在使用AIP技術作為籌碼來參與建設,以了解俄羅斯方面關於單殼體潛艇的相關技術,好和自研單殼體互相有個對比、參照。現在這個情況下,技術上雙方的交流還是否存在,不得而知。

我這個答案吧,比較啰嗦,水分較大,主要是想介紹一些背景知識。萬幸呢,還不算偏題。做了一點小工作,很慚愧。謝謝各位點贊的捧場。

潛艇算是眾多軍工話題中較為敏感的了。知道的不會多說,論壇上都要賽詩會才能小論一些。可以考證的八股更是少之又少。希望有一天,黑魚們也能像水面艦艇和飛機那樣出現更多可以考證的好消息。


俄羅斯媒體的嘴啊。這都五年過去了,拉達呢?


老毛子在冷戰期間像下餃子一樣漆里哐啷的下水了幾十上百條潛艇,而且在各種造核潛艇的時候,沒有完全關閉常規動力潛艇的生產線。在冷戰時期,毛子的潛艇技術隨著大量的資金、人力、技術上的傾斜,有著許多極度強力、獨步天下的絕活兒,在流體力學、聲學、整體設計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這些方面中國跟毛子根本沒法比,甚至就連美帝現在在很多方面都比不過毛子幾十年前的技術。

典型的有雙殼體/單雙殼體建造、鈦合金焊接、發動機減震筏、消音瓦等技術,還有拖曳式聲納陣列、尾流指示器等比較小眾的技術,這都是毛子目前依然獨步天下的先進技術。

所以,從俄羅斯買潛艇,順帶著學習一下毛子的技術,尤其是在造船方面的技術,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了。

要說國內潛艇的技術水平,肯定是達不到國防要求的。啥時候我們的潛艇能夠在美國西海岸300海里以內進行戰備巡航還能夠基本不被人發現蹤跡,就代表我們的潛艇技術成熟了。

當然,說不定現在已經開始這麼幹了~


中國潛艇一直有噪音大的弊病。雖然現在正著手研製水潤滑軸承來降低振動雜訊,但該技術距離實用還有較大差距,並且也正在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來減少已經服役的潛艇雜訊。


俄羅斯潛艇的靜音優勢可謂世界頂級,其運行雜訊比海底背景雜訊還低,所以具有極強的隱蔽性。我猜想採購俄潛艇主要想學習其先進的技術,進而為我軍所用。


毛子潛艇不是白給的。的確有高人之處。但更重要的是,中國要在經濟上幫自己的盟友,你說除了賣這些,俄羅斯還能出口啥?


關鍵是,沒買


在考慮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想:是不是印度最近要買潛艇了?


瞧你這說得,廚師就不出去下館子了嗎…


美國為什麼要購買:

英國的海鷂和m777

德國的hk416和120炮

挪威的nsm導彈

以色列的突眼導彈和無人機

南非的防地雷車

中國的殲7

是不是技術水平無法滿足國防需要?

並不是,只是重新開發又要費錢;盟友已經點了相應的科技樹,技術也成熟,生產成本也降低了;用自己擅長的技術對其加以改進,能獲得很好的性價比,又能獲得盟友的技術,改進自己的不足和軟肋;還能照顧盟友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中國也一樣


為啥我看見俄媒總有點虛吖,這貨賣給我們的東西夠繞地球三圈了


我以前的鄰居就是潛水兵。道聽途說來的。算不得數。

蘇俄的潛艇和AK47一樣,多半是吹的,而且沒有比較。蘇俄的那些鈦合金怪獸完全不考慮安全性,維護性,經濟性,可操作性,更不考慮其中的士兵和全壽命費用。就是白象。我的鄰居提到一個中央空調的問題。雜訊大,耗電多,不敢用。因為好多軍用設備關鍵時刻更需要電力。幾十號人在狹窄的艙室中悶的都發臭了。缺少了咬牙硬頂的資金支持,現在蘇俄潛艇全趴窩裡了。

這東西和冰箱一樣,你買西門子的,松下的,你知道蘇聯的冰箱是什麼牌子嗎?

買俄羅斯的有兩個原因:買不到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的。沒啥選擇。第二,自己的東西還不如俄羅斯的。潛艇兵金貴,不是陸軍,死傷些不影響士氣。被人家擊沉兩三艘,整個基地就不敢動了。

四條潛艇二十塊,一條五塊錢。俄羅斯起碼掙兩塊。如果在國內,兩塊錢就夠了。不可能比國內製造省錢。省錢是對沒有生產線的小國而言的。

還知道一件事可以略窺一斑。某型蘇俄航母或者巡洋艦從下水到退役不能熄火。因為熄火了船就沒電了。沒電了就不能發動汽輪機。難道設計師是美帝的卧底嗎?


原來看一些小報道說中國潛艇有多厲害,多霸氣,可是真正的情況如何呢?記得9幾年的時候有報道說中國的核潛艇跟了美國的小鷹號航母走了一圈美國竟然沒發現,那時候感覺中國真的不一般啊,可是在鐵血論壇看到了當年執行任務的人發的貼才知道中國的潛艇不是那麼安靜的,那只是守株待兔在海里關閉推進器保持靜默然後等著美國人,稍微一疏忽就會暴露的,現在在看看中國技術看來不那麼先進啊,,,中國的常規潛艇又怎麼樣呢?可以說整體水平不高,個別比較高端一點吧。畢竟中國老舊的柴電潛艇還是主流力量,噪音大,在大海里就是個活靶子,只能以數量震懾一下敵人了,但就質量來說個人感覺不高的,雖然出了幾艘像樣的AIP的高端元級柴店艇但也不是很先進的,如果很先進的話,我們也沒必要去進口人家俄羅斯的大洋黑洞了。在水中靜音能力是一艘潛艇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中國的潛艇螺旋槳工藝上較落後,發動機也比較落後因此還是噪音很大的。

綜上,中國的潛艇路還需要很長路要走,畢竟技術上的代差還是比較大的相信隨著國防工業的不斷進步,中國的潛艇會越來越強。


中國常規潛艇的技術問題中國最初獲得俄/蘇制潛艇是在建國初,蘇聯的支援,中國的潛艇也就此起步。

中國早期的潛艇都是從蘇聯獲得的常規潛艇,並且並不是靠軍購手段,而是主要靠蘇軍移交,蘇聯支援獲得。

隨後仿自蘇式潛艇的國產潛艇開始裝備,並在其基礎上發展了國產常規潛艇。

90年代末,由於國內國際條件,中國從俄羅斯購入了基洛級以解燃眉之急。但隨後就大量裝備了宋級(該級艇據說是針對日本親潮級研製的)。以及前不久曝光的元級潛艇。

世界上能獨立研製生產潛艇的國家不多,中國是其中之一。

中國常規潛艇的性能,已經不再是低質時代,宋級或許仍有勉強(參見宋級早期型的那個奇葩指揮台圍殼),但元級的出現,證明中國常規潛艇技術已可與俄羅斯相較。其中AIP技術甚至超越俄羅斯。(不久前網上曝光的不明型號新型潛艇,因為不了解,所以不做贅述)

好了,回到採購俄制潛艇的問題。重要一點是,中國潛艇一直採用雙殼體,而世界潮流是單殼體潛艇。中國發展單殼體潛艇是必然的,而軍工口無把握是不冒險的。俄制拉達級潛艇採用了混合結構,技術上可提供借鑒。

同時,中國已不再是要靠外購軍備來保持威懾了,因此,一些對俄軍購已不再是單純的軍購,是出於平衡貿易乃至刺激阿三(三哥可是毛子的大金主)的考量。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何樂而不為。

可以說。購入俄制潛艇,技術上有好處(單殼體,潛射超音速反艦導彈),政治上拉關係,經濟上玩平衡。

再補一點。「俄媒」靠譜程度不高,這種事,國防部更可靠。

至於樓上很多人提出的噪音問題,在國產核潛艇上或許明顯,但國產常規潛艇噪音水平已經降到很低的了


中國斥巨資購買俄羅斯潛艇就是因為技術不如人家。

當年冷戰時期蘇聯一個勁造潛艇,還有一套航母無用論,你想人家的技術能是蓋的麼?另外日本的潛艇也超牛,不知道和俄羅斯的比怎麼樣。


最簡單的生意人情往來,即使不需要也要給面子掏錢買一點,哪怕不想賣也得給個面兒還得搭一點


不看看,不用用別人的東西怎會找到差距,怎會找到靈感。不同場面,穿不同衣服


嗯,蘇35,s400表示新來的保持好隊形


如果完全看歷史上峨嵋的報道,中國將裝備十幾個團的Su35,上百套S400,然後把所有常規動力潛艇換成毛子貨。到底真的假的?只能看著了


首先,確實有裝備需求。你要是看到海軍打補丁的潛艇和內部老舊的設備,你就會知道潛艇這邊確實還沒太先進。

其次,你確定買回來之後那個潛艇還會是完整的嗎? 拆開山寨是我們的基本路線吧...


是的,92 94不行,所以才向外買


推薦閱讀:

為何052c仍然使用老式的八木天線這樣的對空雷達 用八木天線這樣的米波雷達適用於現代的戰場環境么?
迫擊炮是否會實現冷發射?
訓練舊裝備,打仗時候使用新裝備習慣么?戰鬥力如何?
高曉松和張召忠將軍在軍事知識水平上比起來如何?
現役突擊步槍最高水平是哪款?

TAG:軍事 | 俄羅斯 | 中國海軍 | 中國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