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和韓國的紀錄片做得很好,而中國卻做得很一般?

比如日本NHK和韓國KBS一起拍攝的紀錄片《茶馬古道,另一條絲綢之路》,不管是在取景還是後期製作方面,人家確實做的很不錯。難道在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這方面我們竟然還沒有其他國家那麼熱衷嗎?難道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了解的沒有別人多嗎?我們中國這麼多人,這麼多學電影和影視後期製作的人做不出來那種效果嗎?

也不是啊,《舌尖上的中國》就做的不錯啊,這說明我們國家還是有那方面的實力的嘛,以後還能做出更好的嗎?不知道以後我們會不會有人去日本或其他國家做一下紀錄片什麼的,讓中國人也對其他國家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且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用哈利波特的話來說,日韓做的紀錄片就像是拉文克勞,有一種學者在研究的味道,按照現在的話說叫「小清新」。畢竟你說的這些都是日韓研究別的國家拍的紀錄片。而中國拍自己的紀錄片除了探索以外,似乎還有一種葛萊芬多的氣勢,是想要來感染觀眾。畢竟自己的東西不讓自己人覺得厲害一下怎麼可以?別的國家再拍自己國家的時候很多時候也差不多是這樣,只是中國的紀錄片一般都拍得很有氣勢,加上千年的文化底氣所以會有一種不容置疑和霸氣側漏的感覺,可能是這方面讓你感覺不舒服?


這個問題可以談的的確比較多,中國紀錄片領域從三十年代起源的時候就基本上作為一種宣傳片的形式而存在,記得國民黨宋美齡當時讓人拍過一部宣傳抗日的宣傳片。這個形式在四九年之後固定下來,或者說變本加厲。紀錄片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宣傳機器來運作,其學名為「專題片」。它的主要目標導向不是呈現目標受眾喜聞樂見的東西,反映現實,而是官方的意識形態的代言人。了解這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的紀錄片從一開始就是和官方意志緊密聯繫在一起。八十年代,獨特的社會風氣帶來政論性紀錄片興起,這個時期紀錄片幾乎與當時的流行社會思潮相對應,是中國紀錄片發展史上與社會思潮最緊密相連的一次,所以當時反響極大。儘管如此,它們依然是「專題片」,用預先寫好的解說詞來配後來拍攝的畫面,圖像讓位於文字,觀念先行的特徵依然非常顯著。

八十年代末那個事情以後,紀錄片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在電視台領域,發生了如下變化,一開始,解說詞模式被削弱,社會紀實類型興起,於是就有生活空間這樣的貼近民眾生活的寫實類紀錄片出現,但之後,好像紀實類的片子又漸少,因為隨著電視台的產業化所帶來的一些帶有壟斷色彩的傳媒集團的出現,他們對傳媒市場的運作漸漸熟悉,手持大量資本,又希望細分受眾,開拓市場,所以仿照西方紀錄片製作模式,製作了一批去政治色彩的紀錄片作品,動物、自然、民俗等等是主流。當然如果按照文化研究的解釋,這些去政治化的東西同樣也是帶有政治意涵的,它們的去政治化同樣是一種政治化。如果樓主問的是這些片子跟NHK和韓國電視台的紀錄片有差距?我覺得可能有,但是差距應該越來越小。因為這些紀錄片的製作與生產變得越來越專業化,這些紀錄片的特點就是如上所說去政治化,很大程度上的去現實感,彷彿紀錄片的人物是活在和我們不一樣的國家。這個具體分析可以看張獻民寫的一些文章。

另一方面,獨立紀錄片開始興起。中國的獨立紀錄片與日韓的獨立紀錄片,我覺得是兩回事。或者說,它顯然具有比日韓(包括台灣)的獨立紀錄片更加重要的社會意義。因為民主政府的傳媒機構足夠進行社會與時政議題的表達與探討。除了新聞與新聞評論,傳媒也經常藉助紀錄片來表達。NHK的社會題材之所以做得好,很大程度上是這方面的原因。NHK本身的宗旨是為社會與民眾服務,決定它的紀錄片跟那些商業色彩很強的電視台製作出來的東西不一樣。而在中國,通過媒介來進行社會問題的呈現於探討,這個條件我們當然不能說不存在,至少欠缺是極大的。既然現存的傳媒機構沒有辦法履行好這個職能,民間又不能不說話和表達,於是中國獨立紀錄片起來,這是社會的必然,並不是偶然的產物。獨立紀錄片從九十年代吳文光他們開始,一直到現在,伴隨DV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化,依然方興未艾。這種東西在在其他國家是亞文化,邊緣性質的存在,在中國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中,反而被認為更能反映現實,當然這有時候也成為獨立紀錄片被人們詬病的原因。因為紀錄片永遠不和現實等同。

小結:1.在電視平台,中國紀錄片在過去主要是以專題片形式而存在,所以製作質量遠不如日韓紀錄片;2.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傳媒產業化速度加快,中國紀錄片開始漸漸趕上鄰國,一批精良的紀錄片作品開始湧現;3.這些漸漸趕上的紀錄片類型多為歷史、自然、動物、文化類的去政治化題材,在社會與時政層面上的紀錄片和鄰國差距還遠;4.在獨立電影領域,中國獨立紀錄片好作品很多,由於政治與社會制度的不同,中國和日韓的獨立紀錄片有所區別。


好的紀錄片,不只是記錄發生過的事情,更是一種文化價值觀的檢討,是一種反思。

現在的中國,仍然沒有言論自由,各種媒體都必須放在管制之下,作為中央的傳播工具。在這種環境下,各種對於文化/價值/體制/歷史的檢討和反思都帶著極大的風險,處處都可能踩到上面的地雷。那,又有多少媒體願意投資,花精力下去製作呢?

在河殤之後,沒人敢再碰這個地雷了……。舌尖上的中國,能做好是因為題材關係。

另外,一個原因是紀錄片的商業收益並不好。在商業掛帥的現在,投資做吃力不討好的紀錄片,還不如翻版做一個新的中國好聲音,非誠勿擾。省力又賺錢,還可以陞官把妹,多好哇。


其實題主的問題有一個絕佳的例子可以說道一下,那就是《望長城》和《萬里長城》。當年(90、91年的樣子)央視和東京廣播廣播公司合拍了一堆關於長城的素材,然後中國由劉效禮將軍剪出了《望長城》、而日本方面則剪出了《萬里長城》。兩部片子的對比我們本科上課時是講過的,除了日本留學歸來的張雅昕老師以外,剩下的老師都還是喜歡咱們中國的版本(並非護短,這些老師對於《故宮》等片子也是批判的一塌糊塗的)。就我自己的感覺來看,《望》是有一種史詩感的,從片子四集的各自標題就可以窺見一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兩邊是故鄉、千年干戈化玉帛、烽煙散盡說滄桑)。而日本的片子則顯得更像是外人的視角(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嗎),比如中國人拍的鏡頭裡,進老百姓家門一般都是小全景,拍攝老鄉一般都是中近景,感覺就像是可愛的鄉親們;而日本人拍攝則是一個大全景下來,荒山黃沙里幾戶土屋,然後接著鄉親們的臉部特寫(想像一下農民兄弟看見電視台的好奇表情),再加上畫面底部的幾個繁體字:中國 甘肅 諸如此類的,給你的感覺就是貧窮封閉的中國農民。順便說一句,日本人還加了個演播室線索,演播室裡面男嘉賓問女嘉賓: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嗎?女嘉賓帶著天真的表情:不知道啊…… 男:據說有幾千公里呢! 女:哇!好長啊!……中國在當時是不可能這樣的。

中國紀錄片的史詩感和文藝范兒傳統還可以從八九十年代的其他幾部經典,如《話說長江》、《沙與海》、《英和白》(聽聽這名字)中看出來。而揭露社會真實又不帶主題上的文藝隱喻的片子則很少有(《雕塑家劉煥章》),這和日本人紀錄片的風格是很不同的(想想nhk的《中華文明五千年》吧,不過我沒看過日本人介紹自己國情的紀錄片,只能舉這些看過的)。

當然中國紀錄片也有不是這樣的,那就是獨立紀錄片。80年代末吳文光的《流浪北京》開始,中國獨立紀錄片就開始蓬勃發展。張元的《廣場》還有《老頭》(忘了是誰的),杜海濱的《鐵路沿線》都是我看過的作品。可以說在官方紀錄片還向著風光片、民俗片、文藝片和現在的美食片發展的道路上時,獨立紀錄片在獨自展現著中國社會的各種邊緣人群:盲流,同性戀,空巢老人等等。

當然,官方的紀錄片人也非常的努力想突破限制,但是無奈限制太強,讓他們無法真正的去拍攝中國的陰暗面,但是他們所拍攝的關於普通人生活的一系列紀錄片也是很出色的。比如渝派紀錄片《進城》,上海紀實頻道的一些片子《泥土》,前幾年陝西台或是西安台的李軍虎拍攝的《父親》都很不錯。

韓國紀錄片除了《麵條之路》還有一個講黑龍江流域自然地理的片子看過幾集之外,並不了解。


最近的關於非洲那邊的紀錄片呢?故宮呢?大國的崛起呢?科教頻道看少了吧?


沒有吧,央視財大氣粗,紀錄片拍的也相當好,單純從普及知識的角度來說,比如2套拍過一系列講述金融危機,華爾街之類的就挺不錯,10套也有很多不錯的紀錄片,比如早年的走遍長江,2005年的世紀戰爭都很有水平

鳳凰衛視相對來說財力略顯不濟,但也作出不錯的成果


沒了解過中國獨立紀錄片就別隨便說。。。

。。。。。分割。。。。。。。。。

流光溯影看過的電影/紀錄片(139)

流光溯影看過的電影/獨立電影(146)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題主這是耍流氓,cctv的紀錄片質量超高,我最喜歡了,不知題主看了幾部


這個問題在看《舌尖上的中國》時我也有疑惑,而此片看得我淚流滿面,這特麽才是只有中國才能做得出來的高水準紀錄片!


我看過一個國外拍攝一個花開花謝,爲時一分鐘的拍攝過程,整整花了一年,搭假景,一張一張每天拍,震撼至極。試想如果放在中國,這樣的情形該如何發生,誰來提供你一年荒山野外的開銷和收入?以後又靠什麽來收回這一分鐘的成本?所以並非中國沒有這樣的人才來做好東西,而是沒有這個氛圍來支持這樣的行爲。


我們現在的影院怎樣的片子能賺得到錢?名人做的,看看《小時代》的票房就知道,大家都想要的是快錢,對於是否能做出高質量的作品,幾乎沒有人關心。你在罵國內全是爛片的時候捫心自問是否有親自投資好作品的實力?


王家衛是我很習慣的導演,但他的拍攝作風卻不是我所欣賞的,我只能說,只有不缺錢的導演才能那麼錢投資人以及自己的錢。


所以在央視放映《舌尖》的時候我感動了,這是大格局人才在不以賺錢爲首要目的的前提下的誠意之作,這是一個多讓人激動的開始。當然中國更有很多其他不錯的紀錄片,只是影響力沒那麼大,綜合性沒那麼好,一般只是在畫面上講究,人文關懷有些缺乏,所以會感覺有些泛泛,很難有共鳴。


另外,拍紀錄片是很苦的,比如拍攝環境惡劣,拍攝因爲不能精準計劃都是紀錄片拍攝的困難點。只有有情懷,真正熱愛這個事業,對金錢生存不是太關心的人們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只能對他們景仰,卻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爲那樣的人。


如果只說水平,國產紀錄片不會全軍覆沒,但是如果你說題材,國內紀錄片有些根本沒有辦法拍出來,沒有的東西你就沒法比較。


你不知道的並不代表不好,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日韓紀錄片看得不多,央視確實比BBC拍的確實差很多。

央視的《超級工程》,能看出來是在模仿借鑒《偉大工程巡禮》,但是在講故事上差了很多。國內拍的東西,總想面面俱到,又什麼都沒說清楚。拍港珠澳大橋,講抗震性能的時候鋪墊背景講了很多,解決方案只是很突兀的提了一個「高阻尼橡膠」就沒了下文,BBC拍的舊金山跨海大橋則是非常深入淺出的講了大橋抗震設計,經歷歷次地震的受損情況和修復方案,看起來酣暢淋漓。


在本朝,所有媒體都是官方的喉舌。


國內做的不錯的都是一些不涉及意識形態的問題,真的大是大非,他們不敢深究,給你展示的角度看上去已經很全面,但未必不是編輯小心翼翼去設定結果,給你看你被允許看的結果。如果給外國人拍,可能視角就會更冷峻、客觀。

牆內就是這樣,所有人都在幫著圓謊


楚國八百年我覺得特別好


徐童導演的《算命》......感覺中國獨立紀錄片都很好


那是因為你看得太少


看看金鐵木,再問問題


建議題煮先把CCTV紀錄和科教頻道紀錄片看一些 再來問?


這個問題有預設立場之嫌。其實國內好的紀錄片也不少,比如案藏玄機系列就很棒。


推薦閱讀:

誰找得到介紹搖滾的紀錄片?歐美為主.
《大國重器》這個片子到底有多大的水分?
如何評價雅克貝漢的紀錄片《地球四季》?
BBC有哪些好看的紀錄片?
感覺BBC這兩年口風開始轉了,是我的錯覺嗎?

TAG:紀錄片 | 日本 | 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