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中的升遷制度如何,靠關係多還是靠實力多?

說道中國的政治,可謂說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去考公務員,都可以想辦法去從政。難道從政就沒有什麼專業上的知識要求嗎?

是否也正因為政治這個東西誰都可以拿來玩,所以因此對實力的要求也就沒有什麼要求了呢?


事實上靠關係升遷和靠實力升遷是兩條並行不悖的路,兩條路都可以走得通。 很多政府部門中的成功者往往是這兩方面的優勢的結合。

現狀是既沒有關係又沒有實力的人得不到升遷,往往就會歸咎於 "沒有關係"。


鑒於知乎上懂政府體制的人太少,沒什麼人看也認真寫寫吧。

題主的問題和補充說明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1.從政就沒有什麼專業上的知識要求嗎】【2.

政府部門中的升遷方式如何】,分別解釋一下:

【1. 首先說補充說明裡的問題:
從政就沒有什麼專業上的知識要求嗎?

這是個好問題,也確實是政府中未受到足夠重視,或者尚未解決好的嚴重問題。

首先政府中大部分的官員是做行政和管理的,所以最需要的是行政和管理能力。在非重要部門、非一把手職位,對行政和協調能力要求很高;在重要部門和重要職位,對管理和執行能力要求很高,大部分職位對專業能力要求都不高或者都可以很快掌握。

我認為以上這些是天生的能力,跟你的職業關係不大,所以各行各業跳過來都不會有太多問題。

所以大部分的公務員其不需要太多專業水平,比如其中最大的『跳槽』來源:部隊轉業軍官,除極少數技術兵種出身的(一般也就是IT啥的了)以外,基本沒什麼用得上的」專業技能「,但其中很多人的管理能力和辦事能力相當的出眾,可以成為很有作為的中層幹部(轉業軍官中另外一些能力不出眾的,主要的工作職責是:喝酒)。

然後問題來了,畢竟還有很多職位需要專業能力,最典型的是IT和財務,各部門都需要,其他如建築專業知識(建設、基建部門)、規劃專業知識(規劃、國土部門)、交通專業知識(交通、城管部門)、環境專業知識(環保、園林部門)、IT專業知識(科技和信息化部門)、衛生相關專業知識(衛生、食葯監、安監部門),甚至還有古古怪怪的三防、農機部門等等等等,因為涉及行業建設和監管,都需要有大量的專業人士,這些所需的專業公務員的來源,除了少數從對口的關係公司轉來(多數是國企和事業單位)、更少數通過公開對口招聘得到外,就基本上沒有渠道了。

因此帶來的」非專業管專業」的問題很嚴重,專業人士不足也是個政府圈子普遍的抱怨。

(舉個例子:你們猜某200萬人口的較發達地區管理整個政府信息化的IT專業人士公務員有幾個?0,只有一個事業編製人員。加上各部門的有IT專業水準的公務員,往多了說也就十來個 - 而這些部門加起來擁有或者管轄的系統數十個、伺服器、資料庫數量都不是輕量級的。)

而這還只是政府部門,黨屬的部門和組織則「專業人士」加盟渠道更窄(哪些部門屬於政府,哪些屬於黨估計99%的人都不知道,避免跑題不詳細解釋),比如媒體專業人士、社工專業人士等。

解決的辦法也有些,正在施行中,跟主題關係不大就不說了。

【2. 官員的升遷路線】

這個比較複雜,其實公務員升遷是有比較標準的制度的,網上也能查到。雖然這個程序研究一下也挺有趣,但是從題目來看雖然題主說的是「制度」,但其實想問的是「渠道」,就不說制度和程序了。

一般想擠進公務員的話,關係是最有效的渠道,比考試靠譜多了。但是要升遷的話就不大一樣了。

中央級別的沒接觸過,地方倒是套路比較標準,分幾種:

能力1. 能力出眾的:能力出眾必然是升遷第一訣竅,中國的官員政績壓力遠超大多數國家,能力是政績的第一保障,有突出的辦事能力,有大局觀,同時其他方面能力不弱的會有很好的升遷機會,地方上得到一個處級到副局級的中高層問題不大。這點應該不用解釋太多,當然如果你不能理解為什麼劉志軍這種人能到如此高位,那解釋用處也不大。

能力2. 會混官場的:
確有部分人擁有能緊跟領導意見(保證升遷),同時永遠不犯錯(不丟烏紗)的獨特能力。如果你對中國官場的歷史有一定了解,會發現這種人在所有朝代的歷史中都是最大的群體沒有之一,不過這種官油子一般都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名 - 這是我個人最討厭的一個群體,但是沒辦法,幾千年來中國官場沒有一天不被這種人充斥著。

同時掌握能力1、2的會被高級別的領導視為「得力助手」,官職以秘書、辦公室主任、上級手下最重要的部門的正職為主,可以隨上級的升遷而升得飛快。

能力3. 有關係的:基本上局級的妻子從政,能得到一個非一把手的處級職位,以此類推。這個非常普遍,就是大家說的「靠關係」。這個一般夫妻檔比較多,官場風氣差的地方會擴大到其他親戚或者相關人(比如司機)範圍 - 這是大家最反感,也是最拉低官員水平的方式之一。

能力4. 老不死的:熬年頭盼升遷在近20年的年輕化趨勢下作用越來越小,各級升遷都有年齡坎,高過(注意不是低過)某年紀的是不可以升遷的。一般無功無過能力尚可機遇一般的中層可以緩慢升職,大概以6-10年升一格為標準。中高層在退休前會被安排高半級的閑職「退居二線」,同時得到好一些的退休待遇,作為對你辛辛苦苦戰戰兢兢毫無建樹的混完這輩子的嘉獎 - 咱畢竟沒給國家添麻煩不是?

當然你的領導在看中你後,為了升遷你還要做很多事情,遠不是百姓想像中的點個名就升上去了那麼簡單,不過這個也是程序問題就不說了。

以上限於占公務員絕大多數的地方幹部,中央的、省部級的沒直接接觸過,未必一樣。


朝中無人莫做官…


我一定程度上反對@趙高 的答案,注意是一定程度上。

我覺得無論偏向哪一邊都很勉強,而若要說並行不悖,二者間孰強孰弱的地位又很微妙。

首先就大多數情況而言,沒本事的人肯定是上的艱難,就算是根正苗紅或上躥下跳找關係上去了,被人戳脊梁骨說是個慫蛋,我真覺得不比上不去好過多少,畢竟干這個的大家都喜歡面子。

另一方面,工作乾的漂亮沒關係也真難上去,就算夥計們和領導都覺得你好,可即便有位置空了,領導準備提拔你,只要有人有關係,上面有人通了氣,而且那個人工作也不是到了難看的程度,你就被踢了。

實力這個東西,如果理解為工作能力的話,真不是多可靠。領導並不喜歡工作特出色但不怎麼跟領導"溝通"的人,政府的工作,絕大多數的位置用不上說要多大的個人能力,更何況我們的政府又不是多唯才是舉的。

工作很漂亮的人肯定會獲得相對較高的職位,可你如果真不搞關係,你的職位一定要比你預期的、甚至是應得的位置有不小差距。一個本該給你的位置,只要有一個有關係的人來搶,你就被推遲提拔了,這他媽多窩囊多憋屈的事

我覺得吧,對於在政府幹的人,而且不是誰兒子不是誰女婿也不是誰秘書的,什麼叫實力,實力就是工作做漂亮,人情上也做到位,不用猴急地光惦記著攀關係,但要爭取跟別人比較公平地競爭。

領導家的人工作做不好卻上去了是人家的天生優勢,工作也做了也提拔了那叫理所應當,我們爭得是什麼?是工作做好也能提拔,不受做了事升遷沒你份的窩囊氣


樓上的朋友們基本講到了政府系統里不同素質的人不同的升遷路徑,我從一個具體的角度來講一下上級政府部門如何提拔人吧。背景統一設定為上級部門上級部門想要提拔一位市直部門副職官員(所謂副局長)至市直部門正職(所謂正局長)

1. 提拔誰?

首先大家要明白,通常情況下在被提拔的對象必須要在「後備幹部「之列,每年各級政府都會組織後備幹部的選舉,如果是市直部門一把手的後備幹部,需要由「各市直部門一把手或者以上的各位官員投票的」(一本小本子上面是各個名字和基本信息,然後每個人按照所列的條件打鉤)。所以很大程度上你能否進入後備幹部取決於你在職位比你高的人當中的知名度,所以如果我要提拔你,你必須爭點氣進入到後備幹部名單之中。

2. 誰提拔你?

在相同的行政級別當中,市直部門一把手是屬於市管幹部,他們的提拔是由市委組織部負責的,市委常委級別的人物可以推舉某位後備幹部之列的官員至其管轄之下的部門的一把手。所以被上級領導看中很重要哦。 但是各區的區長,區委書記等屬於省管幹部,他們的提拔是由省委組織部負責的,所以理論上你需要進入到省管幹部的後備幹部名單當中 (當然市一級政府有相當的權利推選某位官員,一般省委組織部都會批准)。

3. 提拔去哪兒?

這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了,正常情況下市直部門領導排序為:正局長黨委書記(默認為一人兼任)----副局長;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所有領導都有相應的排序,正局長第一,副書記第二以此類推。排名第三的副局長如果要轉任排名第二的副書記是需要組織部門公示的(因為副書記基本上都會轉為黨委書記,但是不一定是在本局).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是排名第二的副書記,你的去向要麼是推選至各區區長(沒有區任職經驗的一般不會直接被選為區委書記),這個情況下你很有可能之後升任副市長(很多地方副市長的任職需要區長區委書記任職經歷),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很大的可能你是升任各局的局長兼黨委書記的。如果你是各局的第三位之後的副局長呢?運氣好的話有領導願意力排眾議直接任命你為某局局長(別以為提拔不會引起非議噢,提拔之後的各種非議不要太多),很大可能你會任命為某局的二把手就是副書記,再給你正局長級,這個時候也算是到位了。(所以大家看ZY部位很多部門其實不止部長是正部級的,還有1~2位官員名字後面括弧正部級)。

這裡還有一個部門的重要程度的問題,比如在副省級城市,一般來說「委」結尾的部門---發改委,經信委等等等等,這類部門屬於「大部門」,局長稱為主任,一般來說很難從副局長直接提拔為大委的主任。

4. 所謂的閑職

一般來說長期擔任部門副職的在歲數比較大的時候如果沒有什麼好的升遷機會(比如很難進入後備幹部,很難找到合適提拔崗位),都會轉任至閑職。所謂的閑職就是讓你達到正局長的待遇,但是沒有正局長的實權,比如各個部門當中的「巡視員」。

說了那麼多,其實遠遠沒有說清楚整個升遷的制度。我想表達的核心思想是」雖然政府部門的行政級別簡單明了,(從省級部門來說)副科,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甚至副省,正省。但是政府的所謂「提拔」的級別要遠遠複雜的多,核心部門非核心部門隔了一個層次,副局長和副書記隔了一個層次,實權部門和非實權部門隔了一個層次,地方一把手和市局一把手又不一樣。所以升遷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用「關係"或者「實力」來解釋的,不過不能否認,在任何系統里做到一路被提拔都是一種實力的體現,哪怕是在政府系統。

題外話一句,如果真的有抱負,想好好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那就堅持下去。如果並不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想要憑著嘴皮和所謂的關係混ZF,還是省省吧。畢竟現在前者太少,後者太多。ZF系統那麼多的八卦故事總是給人太多不切實際的升遷幻想而讓人忽略了腳踏實地


無論是政治還是官僚體制,關係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往往還是很大的一部分


實力是肯定的 走的高一點的地方關係也是無言的


能力+關係 是最好升的

能力是其次

關係是最後

沒能力沒關係就老實做個科員吧

偏門路:娶個好老婆或者嫁個好老公


升遷就像划船,關係硬就像借風,順水,走得快也可能翻船;實力強就像舵手厲害,沒有風也能走,但是走得吃力也可能一輩子劃不了多遠。


最近對這個事情看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書,聽了一些傳聞,分享給大家,博君一笑。

靠關係多還是靠實力多,這個很難評估。但是能獲得提拔,肯定需要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是得到能提拔你的領導的認可,這種關係可以通過七大姑八大姨建立,也可以通過工作中積極表現、給領導留下能幹肯乾的印象建立。只有兩種提拔的原因,一種是你找親戚給領導壓力或者交換利益讓他提拔你,另一種是領導提拔自己喜歡的手下。

話說某街道辦事處,有50餘人,兩個正科級領導,幾個副科級「部長」,少量公務員,大量關係戶的事業編和臨時工。

某一年,到了提乾的時候,誰提了副科?

答案是,關係能通到區長那裡的那個人。

為什麼?

因為最終是區長決定誰獲得提拔。而這個區長,對這個街道辦的人除了幾個科長副科長,一律都不認識。一個普通的科員是沒什麼機會和區長彙報並留下印象的。而基層,活都是一樣的活,誰和誰幹的也都差不多,在這個級別,關係就是最重要的。

而到了從基層幹部往高了提拔時,因為涉及到的責任變大,提拔上來的人幹不了活提拔的領導是要去填坑補鍋的,哪個領導也不希望自己提拔上來一個人,結果自己的工作不但沒有分出去,反倒多了一堆爛攤子。

這個時候,能力就比較重要了。

但是,卻不是能力決定一切。有的人可能做事更有效率,有的人幹活慢但是肯加班,有的人腦子活,有的人直腸子,同樣的活有好幾種方法可以完成,在都成幹完活的前提下,你怎麼判斷哪個人能力更強?

上級會提拔哪一個?答案是取決於幾個方面:

一。誰的關係能影響具有提拔你權力的領導的升遷。官場,說白了就是利益交換,我給你面子,你給我實惠,你給我面子,我給你升遷。

二。如果關係差不多,或者都沒有關係,看是否對領導的脾氣。人交朋友都會選擇臭味相投的,一個愛喝酒唱歌的領導很難提拔一個不抽煙不喝酒不娛樂的下屬,除非他能力顯而易見的強。

至於在公務員隊伍中實力強不強,說到底還不是由領導安排你做的工作的重要性相關?相信以大部分正常人的智商情商,衙門口的事做起來都不是很難。所以說實力嘛,差不了太多。領導要是不喜歡你,把你弄去管食堂你再有能力又怎樣?得不到和上級彙報的機會,得不到四處接觸領導的機會,你再有實力也沒得玩。

說到底,利用好親戚資源是一種能力,從無到有建立關係也是一種能力。明明幹活少卻讓領導以為你工作很多,業務突出更是牛逼的能力。


我不知道大城市的情況如何。

五線城市縣級政府部門的晉陞現狀是:基礎政府單位對於專業人才沒有特別需要,所以絕大多數人員的能力沒有較大差別。在晉陞中,工作乾的好的,絕對不如有背景有關係的有優勢。如何主要領導還考慮工作的話,在照顧完有關係的後,可能會照顧一些工作特別好的。所以每逢調整,都是八仙過海的找門路尋關係。關鍵問題是,所謂的工作能力,在基礎政府單位缺乏衡量標準,人員彼此無質的區別,領導說你行,你就真的行。

尤其在當前情況下,領導會避免交易,只剩下權力下的利益交換。如果想從政,沒有背景想要出頭是非常困難的。我指的是小地方的政府單位,發達地區或者大城市不知道什麼狀況。


13年考入,已辭。

實際感受,隨便說說

1、升遷這個事得看你怎麼理解,要光說級別不說崗位,那這事跟起點關係太大了,總的來說,國家部委往上的單位到了年齡(3-5年一個級別,處級以上得看真本事了)組織就給考慮,基層各類小所小辦一輩子可能就搞個副主任科員,原理是這樣,一個處級以上的單位可能就能有點人事權了,基本也是從上到下,按局、分局、所,比如一次提十個副主任科員,局裡佔一半以上,所里能有一個就不錯了,其中也綜合考慮論資排輩和工作能力。

2、升遷跟能力有關係嗎,要我說,有,而且對無關係無背景的人來說,這是唯一的路,國家的梯隊精英我們不談,對一般基層年輕人來說,公務員肯定不是個閑差,因為隊伍老齡化問題嚴重,活肯定不少,好好乾半年可能就成骨幹了,老同志比不了你,你要有信心,目的是為了爭所里那一個升遷的崗位嗎,不是,你要好好乾,爭取往上邊調,因為上邊一般也缺人,他們會把基層的優秀員工調上去干更多的活,調上去過兩年差不多能解決一個級別,其他的,看你自己的高度和你領導的高度了,其實就是機遇,你自己不斷工作學習充電,跟的領導有水平也欣賞你,你的領導能升的高度就差不多決定了你的高度,這個過程充滿了加班、充電,會很苦。也有可能一輩子得不到人賞識。

3、升遷和背景,相同能力的背景好的先升這是一句廢話,但有一定背景的人升遷的路一般不同,他們會相對多一點的調動崗位充實經驗,提級別快一些,個人覺得一個能力大沒怎麼有關係的和一個能力小關係硬的人構不成競爭關係,升遷路不同。

4、崗位,崗位最說明能力問題,哪個領導也不會把不靠譜的人安排在關鍵崗位上,要知道現在有些事干不好是要追責的,關係再厲害也不能拿領導的前途開玩笑,能力大的人一般能到了有一定權力的關鍵崗位上很快就綻放了,而且我個人覺得公務員隊伍崗位要比級別說明問題,基層公務員能做一個有人財物權力的處級領導就了不得了,再想往上得看機遇,這個光有工作能力也不行,要有長眼光,大格局,不經過一些專門的學習和鍛煉是很難達到的。這已經很不容易了,要知道部委裡面的處級幹部一般都是純幹活的,你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而且基層的處級幹部的待遇可以算小康吧。個人覺得這也是最容易犯錯誤的崗位。

5、升遷這事不能強求,我之前在的地方是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待遇相對高,很多人也不想升遷,工資就可以活的不錯,不想升遷也就不怕領導,也就可以不怎麼幹活,面上過得去就得了,這個隊伍里不想升遷領導一般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還得哄著你別給他惹事,別把小同志帶壞了,這種情況下領導相對不好當。

現在我辭了職在一個公司,除了忙跟之前工作體驗上沒啥大差別,大家都是干自己的活,對待領導態度也差不多,形式主義的事情也了很多,先到這吧,來活了。


關係即實力,實力即關係。

您所說的是一個事。


如果真的了解中國政府生態的人,會明白關係和能力,都只是充分條件,而真正最重要的,叫運氣。

當然,關係還是比能力重要一點,原因在於:你有抓經濟建設的能力,我有黨性原則強、政治大局觀的能力;你有抓城市建設的能力,我有穩定社會的能力;這個又沒什麼具體評判標準,我有關係,那選拔時的維度為我而構建,你再有能力也不是考核的那個能力,還是等於沒有。


無能之人等待關係,有為之人構建關係。所以你知道哪一個最重要了吧


事實上,這個是相輔相成的,有能力的基礎上,關係是助推器,如果沒有能力,誰敢拿自己的烏紗帽來幫一個可能捅婁子的人呢?


看一把手。


我覺得是實力加運氣才和關係五五開吧


靠實力吧,畢竟能力之外資本等於零。


在軟體公司工作,做政府類項目居多,個人感覺,實力60%,關係40%。現在各級領導都怕出事,光有關係,干不出什麼亮點的工作,上級領導也不會提拔你,更何況搞不好還把上級領導拉下水。關係是大家實力相近的情況下才有用。而且題主的實力我以為是硬實力,既專業技能、業務能力,但實際上軟實力,比如交際、言談(會不會吹牛逼,能不能提領導扛著)都是實力的表現。官場複雜,各種門道將頭很多。但是我認為,不犯錯誤,大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實力為主。

再就是專業知識與參加工作,特別是從政後的工作很可能關係不大,特別zf部門是服務為主,以流程、法律法規等為主,要求有特彆強的專業知識的不多,很多東西還要現學校現了解。


升遷制度包括了正式的制度、默認的遊戲規則和潛規則,說不清也道不明;有關係的可以靠關係,沒關係的靠實力,沒實力的能熬能忍耐也許會有出頭之日,三者都不具備,不如另謀生路;成功升遷的可以有很多緣由,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推薦閱讀:

銀行升遷要多久?
被心計重的人算計是怎樣的感受?
領導堅持公司用他自己畫的logo,怎麼樣讓他接受花錢找專業設計師設計logo的建議?
買早餐前不詢問同事然後被指責,請問是我錯嗎?
怎麼不花錢窮游中國?

TAG:中國歷史 | 政治 | 職場 | 公務員 | 人際交往 | 政府關係 | 政府 | 政治制度 | 中國 |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