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隆美爾是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

應該說恰好和曼施坦因相反。


首先這樣的問題對於隆美爾來說本來就是一種苛求。

作為一個戰場指揮官, 隆美爾需要做的就是發揮自己最大的才能在自己的戰場打出最好的戰果,要求他在考慮戰役戰術問題的同時,還要考慮戰略上的問題,未免過分。當然,如果隆美爾能像曼因斯坦提出繞過馬其諾防線的計劃那樣,在戰略上有所建樹,固然很好,但這並沒有什麼必要。畢竟一場戰爭中自然會有人在戰略上做出決斷,作為戰場指揮官,隆美爾需要的是理解力和執行力,把元首的命令經過自己的手一次次轉化為漂亮的戰術勝利,而不是去代替統帥部思考,他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已經能成為一代名將了。

美帝也一樣,有馬歇爾,艾森豪威爾,尼米茲運籌帷幄,有巴頓,布萊德利,哈爾西,斯普魯恩斯決勝千里。要求一個將領既有戰術意識,又有戰略意識,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人,我能想到的,恐怕也就只有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拿破崙了吧,但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維度,戰爭規模,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再出現這樣的人,已經很難了。

對於幾乎已成定論的「隆美爾是戰略上的巨人,戰術上的矮子」這個評價,也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戰略水平:隆美爾的戰略水平遭到質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進不進攻馬爾他島問題,另一個是諾曼底登陸防禦的失敗。

馬爾他。

《戰爭與後勤》上寫了一段話 「義大利試圖利用希特勒奪取馬爾他的願望來阻止隆美爾實現自己的計劃,因為希特勒想在非洲發起新的進攻前拿下英軍在中地中海的這個要地。而這樣大規模的登陸行動,準備工作複雜,不可能在7月底以前實施,義大利人希望以此為理由來迫使隆美爾將其進攻推遲到秋天。」 而隆美爾在日記中也有如下一段話「義大利的的裝備太差,而多數軍政領袖對戰爭都普遍不感興趣。他們的失敗使我的計劃完全落空。」

所以,隆美爾與其去相信「能和義大利人一起拿下馬爾他」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發生,不如趁英軍立足未穩乘勝追擊。豈能就此說隆美爾不顧大局?

諾曼底。

的確,隆美爾判斷盟軍的登陸地點會在加萊。但是從當時隆美爾手中拿到的情報來看,做出這樣的判斷也無可厚非。

即使如此,隆美爾的布防仍然體現出了大師的水準 :設置大量海灘障礙物和反空降障礙物;在防禦地段埋設大量的地雷 ;積極進行兵力部署和調整 。 而諾曼底的失敗,德軍在諾曼底已經處於幾乎絕對劣勢,再加上和元首在一些指揮、部署上的分歧,所以導致隆美爾沒能繼續輝煌(那情況任誰來也守不住吧~)。這並不是隆美爾的責任,除了在「D-Day」休假以外,他可以說對整個「大西洋壁壘」都是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並無什麼失誤可言。

第二,戰術水平:隆美爾在戰術上的光環,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除了隆美爾自己超高的戰術造詣以外,還有一些來自於宣傳,一方面來自於戰時德國宣傳系統的造神運動,一方面來自於美英戰後的誇大宣傳。

隆美爾戰時在軸心國的名氣,除了他在戰術上的能力外,更有元首的私心和偏愛,就此意義上說,他更是宣傳大師戈培爾的傑作。而英美戰後對於他戰術能力的吹捧,其用心不言自明。

其實隆美爾作為一個戰術大師,他在戰術上也不是沒有問題的。他從法國到北非戰場上一場又一場精妙的勝利,不難看出他對出奇制勝的熱衷。雖然後勤,兵力等問題是制約他的一大問題,但他天生的機會主義性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也使得他在阿拉曼被蒙哥馬利擊敗,甚至還導致了他的死,他在得知刺殺元首的消息後,搖擺不定,選擇投機觀望,最終服下了那粒毒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是因為出身不同,境遇不同,所以眼界也就不同,換句話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德國軍隊在體系中有兩個主要派系,一個是日爾曼貴族的軍事世家,這一系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施泰德,另外一個就是參謀部體系出身的軍官,曼施坦因就是這一系的。在二戰的時候,德軍中有兩個異類不是這兩個體系出身,但卻得享高位的就是隆美爾和元首了。也正是元首在軍隊中出身不好,所以很難跟國防軍的搞好關係,也就特別看重隆美爾。隆美爾是步兵出身,參加了一戰,是個小連長,後來結合自已的一戰經驗寫了本《步兵進攻》讓他聲名確起,加上前面說的他和元首兩個的出身問題,所以引來元首的重視,著力裁培。但是隆美爾一直在基層部隊工作,沒有總參謀部的經驗,所以在戰術上有過人之處,這種經驗的缺乏也使得他在戰略上比較短視,其實這是元首的用人失當,因為元首對國防軍有心結,所以大把的精英棄而不用,著力培養隆美爾這樣的,如果當時將隆美爾一開始就調到東線,利用他的戰術能力,可以更快打開蘇軍防線,北非完全可以讓凱塞林去負責。隆美爾最適合的就是當一個主力師最多一個軍的指軍官。曼施坦因正好相反,這位老兄一直在參謀部幹活的,而且是天生的戰略家,其實他在戰術上也同樣傑出,斯大林格勒失敗後的反擊戰一直也是戰術史上少有的傑作。

隆美爾的悲劇在於因為元首私心,把他捧得太高了。


認為隆美爾戰略有問題的,一般會針對其在攻佔托布魯克之後繼續進軍埃及的決策,這個決策的爭議最大,詳細可以參見《戰爭與後勤》一書,有一個章節寫得很詳細。我想分析一下隆美爾的這一決策。

北非德意聯軍的問題,歸根結底仍是補給二字。

只有兩個大港口能夠用於補給,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這兩個地點都距離埃及-利比亞邊境很遠。

而且航運還會有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攔截。

所以北非的戰略,當時德軍統帥部的決策是在利比亞境內防禦,在英軍補給線拉長之後進行反攻,以防禦為主。

德軍統帥部一早就已經預計到,北非是難以守住的,由於英國的海軍優勢,甚至連義大利以及地中海沿岸都是難以防禦的,唯一可行的就是拖時間,拖到蘇德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為止。

以上是德軍的北非戰略背景。

當隆美爾在1942年6月佔領托布魯克之後,情況不同了。

當時德軍統帥部的意見是,希望隆美爾不要乘勝追擊,留在托布魯克附近,將補給和空軍部隊節省下來,進行攻佔馬爾他的作戰。這個戰略可以改善補給困境,並且較有把握成功。

而隆美爾則認為,現在的戰略選擇多了一個:那就是,繼續進軍埃及,佔領尼羅河三角洲地區。

如果進軍埃及,佔領當地的亞歷山大等重要港口,趕走皇家海軍,可以完全解決北非問題,補給問題更不在話下。

而隆美爾的優勢在於兩點:一個是英軍第8集團軍剛被擊潰,正在向埃及潰逃,情報顯示,對面的英軍作戰能力極弱,如果不抓緊時間,則會有大批英軍援軍到達,攻勢便無可能成功。尤其是美國駐埃及的武官菲勒斯上校,定期給國務院發評估報告,這些報告顯示英軍正在處於崩潰狀態,而德軍破譯了這些報告並給予隆美爾極大的信心。

其次在補給方面,隆美爾佔領托布魯克後,繳獲了大批補給物資及車輛,這些物資足夠供應部隊向埃及進軍,無需後方的補給。

然而這個決策極為冒險,因為這意味著現有接近極限的補給線需要延長接近一倍。一旦遇到強有力的敵軍阻攔,不能迅速佔領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則用完繳獲物資之後,德意聯軍將會難以取得補給,孤立在沙漠中。

最終,隆美爾決心冒險,迅速向埃及進軍。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英軍調來的援軍,在及時擋住了隆美爾的攻勢。

順帶一提,這些援軍,英軍並沒有給美國武官菲勒斯上校看到。原因很簡單,英國人想儘快得到美國的援助,因此誇大了情況的嚴重性。


隆美爾是戰略矮子的說法可以停了。我在《隆美爾戰時文件》(隆美爾親筆)中找不到任何支撐這種觀點的依據。另外據說隆美爾是戰略矮子的說法源自俄國人,在中蘇關係蜜月期這種說法影響了解放軍,以至於很多國人也這麼認為。但是俄國人和隆美爾交過手嗎?而且看看俄國人拍的紀錄片,例如《偉大的衛國戰爭》,《拿破崙侵俄戰爭》,都是把自己捧得沒邊。

既然被挖了墳,那就再加點東西。以下資料來自《隆美爾戰時文件》。

1942年,補給困難的隆美爾需要一些坦克,他開出的清單是:50輛長炮管四號坦克……就這些,沒有虎豹。據說非洲軍團擠佔了太多東線戰場的資源???


托布魯克被攻陷之後,通往埃及的道路已經洞開,隆美爾決定乘勝追擊。此時,他們距蘇伊士運河只有一道屏障——這就是所謂的「阿拉曼防線」,英軍在當地補充、休整,並迎來了新指揮官——當時尚不為人知的伯納德?蒙哥馬利。同時,強大的增援也投入了戰鬥,對隆美爾來說,真正的考驗其實剛剛到來。

阿拉曼之路

  隆美爾不斷派人將增援請求呈送給柏林,但這些請求無法改變的,是德軍狀況捉襟見肘的事實,他的運輸船被潛艇和飛機(基地是馬爾他)一一擊沉,戰爭的天平正在向英國人傾斜。

  隆美爾依舊執意進攻,1942年8月30日,「非洲軍團」闖進了一個致命的陷阱中,當天的戰鬥留下了這樣的記錄:「先頭部隊陷入了巨大的雷場,並遭受了坦克和反坦克炮的交叉火力……翌日清晨,英軍戰鬥機對不能自拔的德軍進行低空轟炸。僅僅48小時,非洲軍團便損失了3000名士兵和三位將軍。」

1942年,在阿拉曼附近行動的英國坦克,隨著增援不斷抵達,德軍的劣勢已經非常明顯

  「隨著進攻的失敗,奪取蘇伊士運河的最後機會也失去了。」隆美爾哀傷地寫道,不僅如此,另一個敵人也蠢蠢欲動——他的健康狀況隨著戰局不穩愈發惡化:黃疸病、慢性胃炎和神經衰弱……這些讓隆美爾無法長時間站立。

  1942年9月,隆美爾將指揮權交給了裝甲兵上將施圖默,自己返回國內養病;而另一面,在阿拉曼,英軍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一組數字對比可以描述德國人的困境:在1942年10月,他們是10萬人對19萬人,500輛坦克對1440輛,299門重炮對2311門,為抵消兵力劣勢,他們只能在前線大量佈雷。

1942年10月,阿拉曼戰役期間,進行火力準備的英軍野戰炮

  但在物質優勢面前,精心的籌備是沒有用的。10月23日,英軍打響了籌備兩月之久的反擊,他們在突破口部署了900門重炮,平均每6米一門,在這天深夜,這些火炮每門都發射了300枚炮彈。甚至德軍精心布置的阻擊陣地都失去了作用,因為沙漠下的地雷都被炮彈爆炸的衝擊波引爆。作為隆美爾的繼任者,施圖默在趕赴前線途中座車被炮火擊中,他在精神恍惚中死於心力衰竭。

  隆美爾沮喪地返回了非洲,他向希特勒要求支援——但作為回應,後者提供的只是無數張空頭支票,按照描述,他們將得到最新的虎式坦克,一批義大利軍隊也將作為增援抵達——但考慮到後者低下的戰鬥力,這些「增援」其實是一個天大的嘲諷。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希特勒本人的命令:如果「非洲軍團」不能取得勝利,就必須「光榮地犧牲」——這實際是對3萬名官兵的死亡判決書。

1942年,阿拉曼戰役期間,追擊德軍的英軍裝甲部隊,他們裝備了美製的「謝爾曼」坦克

  最終,在沒有等到上級答覆的情況下,北非德軍的撤退開始了。他們的處境很絕望,補給和彈藥都已耗盡。「死去的人是幸運的,對他們來說,一切都已結束。」隆美爾在日記中寫道,為減緩英軍的追擊,他能做的只是命令工兵埋下大量爆炸物和誘餌地雷。

  在阿拉曼戰役失敗後,非洲軍團被盟軍全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為挽救「沙漠之狐」不可戰勝的神話,希特勒最終在1943年3月把隆美爾從非洲調回。到5月中旬,餘下的非洲軍團殘部向盟軍投降。不僅如此,納粹政權自身也陷入了一連串的軍事危機。1942年的夏季攻勢以斯大林格勒的災難收場,盟軍轟炸機成群結隊地掠過德國上空。儘管第三帝國已經奄奄一息,但希特勒完全沒有結束戰爭的打算,他對局勢的看法是:「偉大的民族必須轟轟烈烈地去死!如果德國人打不贏這場戰爭,那它就應該腐爛。」

敗局

  在這樣的局勢下,隆美爾在1943年底來到了法國,人們都被他的情況驚呆了:自從非洲戰役結束之後,他一直生活在失敗的陰影里。到任不久,隆美爾就對前線作了一次旋風般的視察,而視察的目標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壘」。

  1943年前,在歐洲大陸,萬字旗到處飄揚,對驕傲的納粹政權來說,修建工事幾乎毫無必要,但當德國軍隊愈發陷入戰爭泥潭之後,所有的地區似乎都已岌岌可危。從1942年冬天開始,希特勒越來越多地談論起防禦:「從挪威北部到比利牛斯山脈,將建造起一道壁壘……我的決心是,一定要令這道壁壘在敵人面前堅不可摧。」

德國刊物中的「大西洋壁壘」照片,它由一連串鋼筋混凝土炮台組成,但實際上,這條防線只是徒有其表,在更多地段,它只是一連串沿海塹壕組成的集合體

  但這純粹是自我安慰,在1944年之前,所謂的「歐洲要塞」不過是一張圖紙。然而希特勒卻對這個想法神魂顛倒,而隆美爾也支持這個決定。隆美爾認為,挫敗盟軍進攻只有一個辦法:在灘頭予以迎頭痛擊,出於這個原因,步兵也好,坦克也好,都必須在靠近海邊的工事中嚴陣以待。

  作為副官,赫爾穆特?朗格上尉清楚地記得隆美爾視察諾曼底的那一天。他站在一片荒涼的海灘上慨嘆道:「我們只有一個機會可以阻止敵人——那就是在登陸時分,敵人的海空優勢會切斷道路,讓預備隊無法趕到……入侵的最初24小時將是決定性的……對同盟國和德國,這都將是『最長的一天』。」

隆美爾視察「大西洋壁壘」

  正如在北非的沙漠中一樣,隆美爾在法國也充分發揮了創造力。他每天凌晨5點起床,然後乘著敞篷轎車開始視察防區。「他是一位不尋常的士兵,而且對技術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他的建議也往往一語中的」,他的海軍聯絡官魯格少將回憶道。在他的督促下,也在當地駐軍和勞工的忙碌下,諾曼底正從「黃油前線」變成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據點。

  這座要塞的前沿由拒馬、水雷和水下障礙物組成,其間點綴著500萬枚地雷,在漫長的防線上部署了10多萬名士兵,他們在鐵絲網環繞的地堡、掩體中據守待命。能搜羅到的每一門大炮都被部署到沿海炮台中,在它們周圍修建了掩體和隱蔽陣地,彼此形成了交叉火力,在關鍵地區,隆美爾甚至弄到了名為「歌利亞」的自爆坦克,這些車輛可以從堡壘中遙控,以沖向猝不及防的登陸大軍。

在「大西洋壁壘」的各個地段,德軍只能用陳舊的裝備同盟軍作戰,這裡展示的就是第22裝甲團裝備的、有短身管75毫米炮四號坦克,在1944年,這種坦克已經完全過時

  儘管如此,「大西洋壁壘」仍遠非盡善盡美,除了少數傘兵和裝甲部隊,多數駐軍談不上訓練有素。他們的裝備是陳舊的,人員由35歲以上的中年人、稚氣未脫的少年和各種病員組成,其中的空缺則由變節的蘇聯戰俘填補。諾曼底的一名軍長抱怨說:「軍火庫里沒有彈藥,雷區沒有地雷,大批人員身著軍裝,卻沒有一個真正的士兵。」

  在隆美爾看來,這樣的局面只能引向一個結果:潰敗。更不幸的是,盟軍掌握了空中優勢,讓德國人的不對只能「像釘子一樣被釘在地上」。隨著夏季的來臨,登陸已經越來越緊迫,在1944年6月初的一天,BBC電台開始播放魏爾蘭的詩句。對交戰雙方的情報人員來說,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暗號,意味著登陸將在48小時內啟動。儘管危機一觸即發,但上到希特勒,下到前線的普通士兵,都對迫在眉睫的危險毫無察覺。

諾曼底:末日倒計時

  6月6日,在諾曼底北部的一座掩體中,一名炮兵少校見證了盟軍艦隊開進的景象:「海面有至少1萬艘艦船,它們正在向我逼近,簡直就像一面密不透風的牆壁!」——這份惶恐的警報充當了諾曼底登陸的序章。德國報紙對隨後的場面描述道:「敵軍徒勞地不停發動進攻,而我軍士兵早已嚴陣以待,用手中的一切武器展開鬥爭。」但是前線的士兵們卻知道,這些描述只是不折不扣的臆造:他們只能躲在樹籬和塹壕中,希望以此獲得一些安全感——有人在日記中這樣描述:「但願敵人不會注意到我們的工事,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傷害到我。」至於士氣,在此期間更是低落是倒了極點。

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時的景象,在登陸第一天,其在人員和裝備的對比上便壓倒了德軍

  在這最危急的時刻,隆美爾——這位駐法德軍的最高主官——卻從出人意料地沒有在場。6月6日上午10點,隆美爾正在家中為妻子慶祝生日,隨後準備前去與希特勒會面。突然間響起了電話鈴聲——憑多年來的本能,在拿起聽筒的那一刻,他便意識到了這就是自己之前所說的、那個決定命運的時刻。在前線,面對暴風驟雨般的攻擊,他的部下正在為戰鬥竭盡全力。

  一切取決於裝甲部隊。在灘頭以南的一座農莊,德軍第22裝甲團團長的奧珀倫-布羅尼科夫斯基正從坦克中探出頭來,在他身旁站著只有一條腿的軍長埃里希?馬克斯。後者神情凝重地下達了進攻指令。按照隆美爾的構想,這個裝甲團將像鐵鎚一樣痛擊敵人,但當他們以教科書隊形徐徐前進時,卻被強大的火力連續擊毀。當時,盟軍的兵力已經非常強大,僅在24小時內,他們就投入了10萬人和數百輛戰車。甚至可以說,在登陸最初的24小時,諾曼底戰役大局已定,因為反攻的最佳時機已蕩然無存。

1944年7月,視察前線的隆美爾(前方中央)

  在難熬的日子裡,埃爾文?隆美爾視察了前線的部隊,透過一連串被擊毀的車輛殘骸,他用堅定的眼光掃視著部下,向他們揮手,同軍官們寒暄和交談,所有人似乎又一次流露出了希望,但在回去的路上,隆美爾卻目光凝滯,一言不發。他清楚一切都將結束。第三帝國的事業將化為煙雲。

死亡比生存更艱難

  彷彿故意要將處決變成一場凌遲,從大西洋吹來的風暴席捲了法國北部,在大風和陰雨的掩護下,隆美爾開始將支離破碎的前線重組。他把坦克見縫插針地塞進各個防區的空當,他的機動部隊不再蜂擁而上迎擊敵人,而是據守在了遍布樹籬的陣地中——這讓戰場成了無數個小型的絞肉機。7月,一場決定性的坦克戰在卡昂以東爆發了,在這裡,德國人將遭遇他們的老對手——蒙哥馬利。

  這次攻擊發生在7月17日。在英軍的歷史上,它又被稱為「古德伍德」行動。作為進攻的序幕,1595架轟炸機投下了4000噸炸彈,劇烈的衝擊波掀翻了57噸的虎式坦克。蒙哥馬利從高處觀察著戰鬥隊形,一個個旅和團正在毫無阻礙的狀態下進攻。幾小時內,其前鋒部隊已經突入德軍防線7.5公里。突然,在英國人的視野中出現了德國坦克,它們得到了88毫米炮、反坦克炮和遠程火炮的支援——在這個教科書式的陷阱中,英軍在短時間內就遭到了慘重打擊,熊熊的火光映亮了諾曼底的綠色原野。

1944年7月,「古德伍德」行動期間,英軍航拍鏡頭下、遭遇轟炸的德軍陣地

  隆美爾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重創了對手,就像他在1940和1941年所做的那樣。但此時的他卻無法為勝利而歡呼了:1944年7月20日、英軍終止「古德伍德」行動的當天,「沙漠之狐」頭上纏滿繃帶,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就在3天前,在戰鬥即將打響的前夜,兩架英軍戰鬥機襲擊了隆美爾的汽車,隆美爾在急剎車時被甩在了路上,頭顱破裂,面頰骨粉碎,在醫務兵和副官們的簇擁下,他被抬進了戰地醫院的手術室。

  當被問及「沙漠之狐」的病情時,主治醫生取來一塊人造頭骨,然後將它當眾敲碎。「這就是隆美爾那時的情況,」一位醫生後來寫道:「但隆美爾依舊活著,即使算不上奇蹟,但也足以讓醫學教科書因此重寫了。」在受傷期間,身處黑屋的隆美爾仍然能夠聽到公路上絡繹不絕的引擎聲,還有馬車輪轂發出的嘎吱聲,以及傷員此起彼伏的呻吟聲——這是大部隊正在潰退,恍惚間,隆美爾意識到,一切已經無可挽回了。

  與此同時,另一種危險也在降臨,在隆美爾取得最後一次勝利的當天,也就是1944年7月20日,一群密謀者試圖用炸彈刺殺希特勒。這些密謀者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如果行刺取得成功,他們將擁立一位真正的「軍人領袖」。而在這一天,蓋世太保發現隆美爾並沒有在前線,而是「陰差陽錯」地躺在了後方醫院中。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德國東部的司令部被安放的炸彈炸傷,照片就是爆炸現場的景象。這次事件成了希特勒清洗軍官團的導火索

  對此,一位歷史作者寫道:「當英軍襲擊阿拉曼時,他不在非洲;當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他在家為妻子慶祝生日;當刺殺希特勒時,他恰好不在前線。這些『不在場』導致了『沙漠之狐』的悲劇——雪上加霜的是,許多參與密謀的軍官曾是隆美爾的屬下。當時一份調查文件上寫道:『隆美爾與密謀者之間過從甚密,這與我接到的另一些、更為惡劣的報告完全一致。』」

  8月8日,汽車從巴黎把隆美爾送回了他的家,鄰居們常常看見這位元帥被攙扶著在花園裡行走,軍服上綴著一枚新得的金質戰傷勳章,在私下裡,他曾對一位隨從說道:「我真希望自己能儘快痊癒,這樣就可以重新返回前線。」但在政治鬥爭中,態度是最沒有用的。就在回家之後不久,他的住所便遭到了蓋世太保的監視。

在隆美爾被解職的同時,德軍在法國的戰局也徹底崩潰,這張照片反映的是1944年8月的法萊斯之戰期間、德軍遺棄的車輛和輜重

  從9月開始,隆美爾家裡常常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一次,他的男僕聽見前門有莫名其妙的響動。鄰居經常看見有人如影隨形地跟蹤著隆美爾,這顯然是蓋世太保的情報人員。而接下來等待著隆美爾的是一場可怕的震撼:1944年10月14日,德軍人事部門主管布格多夫來到了隆美爾的家。就在幾天前,布格多夫已經準備好了一個「國葬計劃」:屆時官方將用「突發心臟病」掩蓋隆美爾的真正死因,而該小組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準備好相關的新聞稿和葬禮儀式。

隆美爾的最後一張照片,攝於10月初,當時他正在與主治醫生告別

  就在10月14日早晨,隆美爾穿著他最心愛的褐色上衣,和年輕的兒子曼弗雷德走在一起,突然,他若有所思地大聲說道:「今天有兩種可能:要麼平安無事,要麼今晚我就不在這兒了。」隨後,布格多夫緩步走進了隆美爾家的書房,神色嚴竣地對這位前戰爭英雄說:「你被指控為謀害元首的同案犯。」這句話意味著,隆美爾——這位在世界大戰中九死一生的將軍,現在卻要為他並不知情的一次陰謀死去。

  在妻子和16歲的兒子簡單告別之後,隆美爾穿戴整齊,步履蹣跚地踏上了來客的轎車,按照布格多夫的安排,隆美爾將在這輛轎車上服毒。轎車的司機後來講述了「沙漠之狐」臨終前的景象:

  「車子駛入了一片幽靜的森林,我不得不下車,我們沿公路往回走了一會兒,大約四五分鐘,布格道夫叫我們回到車子那去。我見隆美爾坐在后座上,顯然正處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已神志不清,頹然倒下,啜泣著——並非是死前的那種掙扎或呻吟,而是在啜泣。他的帽子落下來,我把他的身子扶正。」在附近的火車站,葬禮的花圈已經從柏林運抵。

身後是非

  10月18日,各處趕來的將校們都肅立在市政廳前,目送隆美爾的棺木徐徐遠去,同時抵達的還有希特勒的訃告,其中寫道:「隆美爾元帥的名字,將永遠與北非的英勇戰鬥聯繫在一起。」但隆美爾的故事並沒有就此完結,隨著戰爭結束,人們最想知道的是:他究竟是希特勒的忠實信徒,還是一個真正的「反納粹戰士」?

1944年10月18日,納粹德國當局為隆美爾舉行的「國葬儀式」

  答案也許兼而有之,事實上,在德國歷史上,還沒有一個人物的生平引來了如此多的爭議,甚至在整個近代,也沒有一個歷史人物凝聚了如此多的糾結和矛盾。

  當1938年,當德國軍隊奉命集體宣誓效忠希特勒個人時,隆美爾把希特勒視為德國的救星。但是隨著戰局惡化,隆美爾已經不再相信德國會打贏戰爭,他渴望與英美簽署和平協議,「然後放開西線」,這樣德國就可以騰出手來與蘇聯作戰。然而與此同時,隆美爾又與刺殺希特勒的密謀者保持著距離,因為在他看來,由於可能導致國家的總崩潰,「死希特勒一定比活希特勒更加危險」。

  從某種角度來看,隆美爾的不歸之途似乎也是拜自己的盛名所累。他是國人心目中戰無不勝的英雄,即使非洲的慘敗也被操縱描繪成與他毫無干係。他在公開活動與私人生活中沒有任何污點,只是在履行軍人的職責。對手英國人對他敬畏、忌憚,又欣賞他的戰場騎士風範。對密謀分子來說,恐怕沒有比隆美爾更適合出任軍事首腦的人選,因為他們早已注意到了普通人和盟國對他的認可,這也是許多密謀者宣稱的、「隆美爾站在他們一邊」的根源所在。

  戰後,隆美爾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形象經歷過大起大落。戰爭剛一結束,隆美爾的遺孀就急不可耐地發表聲明:「我願再次重申,我的丈夫沒有參與過1944年7月20日事件,作為一名戰士他拒絕走這條路。我的丈夫從來都向最高層誠實地陳述意見、意圖和計劃……終其一生他都是一名戰士,從來沒有成為政客……」

1960年代,演習中的聯邦德國軍隊士兵,冷戰對抗蘇聯的需要,讓盟國開始刻意淡化德國軍官團與納粹政權的聯繫

  其中的動機是可以理解的,戰後,德國人經常將「密謀集團」同「叛國集團」等同起來,因為戰時的宣傳已根深蒂固。然而,就在二戰結束後不到10年,情況卻發生了突如其來的轉折——當冷戰鐵幕降臨時,為應對蘇聯這個「共同的敵人」,進而讓德國加入歐洲防衛體系,英美對納粹時代德軍的形象做了「調整」,以便為重建德國軍隊的行為正名。而1960年代,這一做法,又得到了英國人的高調回應。因為在後者的宣傳中,「二戰」不過是一個從敦刻爾克撤退開始、經過阿拉曼、最後在諾曼底登陸中達到高潮的故事。為了讓普通人了解英國軍隊的「豐功偉績」,就絕對有必要拔高英國的主戰場——北非的地位,作為這些戰場上的主要對手,隆美爾形象也從歷史的深淵中徐徐上升。

戰後電影中的隆美爾,在各種作品中,他經常被塑造為反對戰爭、反抗納粹的鬥士,這和隆美爾的真實形象相差甚遠

  於是便有了今天的隆美爾,它是我們從電影、書籍和小說中看到的隆美爾,是一尊人造的化身。而那個真實的、信奉「上帝、榮譽和祖國」的隆美爾,只能活在老兵們記憶的最深層。這個「真實的隆美爾」留下了什麼?在他的家鄉烏爾姆,埋葬著他骨骸的墳墓上只豎立著一個孤獨的十字架。在隆美爾戰鬥過的托布魯克,一塊不大的紀念碑居高臨下地俯瞰著黃沙中的陣亡者墳墓。在利比亞陷入戰亂之前,非洲軍的倖存者們每年都來到這裡,在石碑周圍填上新的石頭,並清理逐漸增加的黃沙。據說,當狂風呼嘯、天空瀰漫著炙熱的飛沙走石、沙漠風暴又開始怒號時,他們還會再次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邊吼叫——「繼續進攻!」


是因為在曼帥被高估了,隆帥被低估了。戰略分兩個層次,國家戰略或者叫大戰略,比如說德國要不要參與北非戰場,隆帥的意見不清楚。另一個層次是對戰役層次的戰略。本文也就集中於戰役戰略層次來講,隆帥對北非戰場和西線反登陸作戰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先說北非戰場的形勢,在德國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因為英軍可以每個月獲得的增援遠大於軸心國,北非的失敗基本上是時間和數學計算就可以得出的結果。軸心國要想在北非獲得勝利,必須抓緊時間對英軍進行連續打擊,直到最後佔據蘇伊士運河。其他的方法,像攻佔馬爾他,固然有用,但這不是隆帥能夠決定的。在北非防禦是必然會失敗的,這一點跟東線還不一樣,東線採用彈性防禦是行的通的。因為北非軸心國的海上補給隨著英國海軍在地中海實力的增強,損失不斷加大,單純維持北非軍團的存在都會使德國消耗不起。手機打字好累,要是有人贊我再寫西線的分析


他只需要管戰術這一級,戰略元首說了算。


隆名將確實是能力遠不如名氣,一輩子備受質疑: 1.關鍵時候總不在,阿拉曼戰役開始時他不在非洲,諾曼底他過生日去了 2.刀下無名將,元帥含金量都下降了。3.作戰勇猛,戰術出色,但缺乏大局觀,是出色將才但非帥才,他信奉老毛奇的"在戰術勝利面前,戰略啞口無言"。

另外他最致命的一點不足是由於只指揮過兩個師,不重視後勤不會精打細算。1942年他找凱特爾要10萬人的裝甲師到非洲,凱特爾問怎麼養活這麼多人(非洲後勤單人消耗是東線數倍,海上被打掉一半,從的黎波里運到前線又去一半,再加氣候因素),隆美爾答曰:「這是你們參謀的事,我不管」!隆美爾沒有做參謀的經歷,這恰恰是他的一大短板。所以克盧格說隆美爾沒去過東線是浪得虛名,水平只能指揮幾個師。他和保盧斯元帥軍銜的得來,都有鼓舞士氣的因素。

隆美爾好出風頭,在北非他為了宣傳自己,當著記者面在坦克上打碎雞蛋,雞蛋瞬間變熟,記者驚嘆不已,實際上他派人把坦克烤熱了。。。在1940年末到1942年6月以前,德意聯軍在馬爾他海域有絕對制空權和制海權,然而隆美爾急於向埃及進軍建不世功勛,完全忽視了馬爾他這個命脈,最後搞得在阿拉曼進退不得,直接導致了以後的失敗。更何況東線是主戰場,也不允許打到埃及拉這麼長的補給線,他非洲上任前,小鬍子就說了非洲戰略是援助義大利並牽制駐非英軍,防止英美在歐陸開闢第二戰場,然而他越打越大,添油戰術到20萬德軍的規模。。。

當時隆美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依託的黎波里港口以逸待勞,而不是在後勤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遠征。率領3個裝甲師堅守北非 ,有充足補給的情況下打幾次機動作戰殲滅幾個英軍師。攻佔托布魯克之後拿下馬爾他,條件允許的話拿下直布羅陀,這樣可以確保自己的後勤同時掐斷英軍的給養,這樣如果英軍越過沙漠和德軍作戰,那麼將會遇到和阿拉曼德軍一樣的困境。那麼北非的戰局就會徹底改觀。後來隆美爾在諾曼底「江郎才盡」,判斷錯了盟軍攻擊方向。所以隆美爾比不上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只是將才非帥才,才能不足以擔當「諾曼底總司令」這樣的重任

此人作戰失利第一反應就是罵友軍不力。實際上意軍沒有網路傳播的那麼爛,意軍抵住英軍攻擊圍困托卜魯克9個月,成就了隆美爾的元帥軍銜。非洲戰場意軍的公羊座,白羊座和半人馬座裝甲師差不多是德意聯軍最強勁的部隊。意軍的喬瓦尼·梅塞將軍也不比他遜色。此人也是個裝甲戰專家,在東線和蘇軍諸多名將交過手打的很好。蘇軍反攻的時候,梅塞把少量的坦克集中突破,多次成功突出蘇軍包圍圈。梅塞非洲雖然去得晚了,也給隆美爾救過好幾次場。倒是德軍自己,隆美爾多次拖走補給扔下義大利人跑路,這就是義大利人成片投降的原因,比如阿拉曼戰役隆美爾拖走油料,讓意軍在沙漠步行200公里

論指揮大規模裝甲突擊,老古、老曼、霍特、克萊斯徹完爆狐狸

論智慧裝甲軍規模集群反擊,巴爾克、曼陀菲爾完爆狐狸

論指揮攻堅,老曼完爆狐狸

論指揮大兵團作戰,博克、老龍完爆狐狸

論組織防禦,克魯格、凱塞林、萊茵哈特、舍爾納完爆狐狸,莫德爾完爆狐狸幾個銀河系

其實北非英軍的奧金萊克和韋維爾也打得不錯,只是兵力太少。尤其是韋維爾,只有兩個不滿員的殖民地師,加一些義大利坦克,打得過才有鬼呢。隆美爾也是以多欺少,到後來人家的數量上來了,隆美爾照樣跑得比韋維爾更難看。北非作戰的補給問題,很大程度上是隆美爾的糟糕戰術製造的。英軍對德軍港口奮力一擊不得手的話,就會逐步撤退回自家港口以縮短沙漠補給線。隆美爾呢,總是愛讓部隊在遠離補給港口的地區長期駐紮,把寶貴的補給浪費在漫長的補給線上。一口氣打不下還要賴在英軍港口附近,把補給品浪費殆盡。

蒙哥馬利軍事才能比起隆美爾也不差。明明阿拉穆·哈爾發已經粉碎了隆美爾的進攻,蒙哥馬利還是心平氣和的把戰場維持在自家港口亞歷山大附近,直到漫長的沙漠補給線把德意軍補給拖垮後,才一鼓作氣縱深突擊幾千里,連克托布魯克和的黎波里兩大港口,直接把隆美爾打趴下。蒙克大事上也不糊塗,有政治眼光,比較像"你辦事,我放心」的葉劍英。是帥才!隆美爾只適合當「馬仔」,在前面突突突。1945年德國戰敗,想挑撥美英和蘇聯的關係。鄧尼茨派人和蒙哥馬利談判,說要和蘇軍作戰的德軍都向他投降,蒙哥馬利不上鄧尼茨的當,說:我只接受和我作戰的德軍的投降,

隆美爾名氣這麼響的原因,要歸功於丘吉爾。丘吉爾為了忽悠美國的支援,發明了「鱷魚軟腹」理論,大力宣揚北非的戰略地位,並把隆美爾吹上了天。英國把美國本來援助中國的謝爾曼和大量物質,送到了北非戰場。而德國在蘇聯打得焦頭爛額為了穩固北非,給了隆美爾一個元帥權杖。其能力頂多就是巴頓哈爾西,只管突突突的爽沒有戰略眼光,一種打法玩上幾次後就玩脫了。巴頓有過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表面大大咧咧實際粗中有細。阿登反擊前,其他將領十分樂觀時,巴頓已經發現美軍的危險態勢,提前讓一部分部隊做好了作戰增援準備


這個應該說是不對的吧。

隆美爾晉陞元帥是在佔領托姆撲克之後了,名義上他的非洲軍團都屬於義大利元帥指揮,本身讓負責戰略才是莫名其妙,最多只能算是前線總指揮官,而諾曼底登陸,他也不是管事的,總管是倫德斯特。

如果非得讓他來干涉戰略級別,那只有他的戰術成功偉大到具有顛覆戰略的程度才行,比如戰術成功干涉戰略的耶拿會戰外的達武軍團,戰術幹略戰略失敗的珍珠港戰役的南雲軍團。

但是非洲戰場最根本的還是補給問題,當德國失去直布羅陀的機會時,就已經決定戰術能成功顛覆戰略的機會幾乎不存在了。


曼施坦因是戰術的矮子?求證


二戰中,成為德國的高級將領一般有三個條件,1要當過士兵.2要在軍校當過教官。3要在總參謀部當過參謀。其中第三條就是要培養將領的戰略思想。而隆美爾沒有做過參謀。比如說,隆美爾在北非戰場應該做的就是 抵擋住英軍的進攻而非主動進攻。盟軍較德軍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和後勤補給能力,盟軍遭受損失就會補給更多的部隊和物資。而德軍補給能力有限而且經濟實力有限,應該集中使用。所以隆美爾打的越厲害,盟軍就會增援,德軍逼不得已也要增援,從而影響德軍的整體戰略(因為德軍應集中使用軍事力量)。


非洲戰場作為一個局部戰場,隆美爾作為統帥,起所率領的軍隊不過是東線一個軍的水平,怎麼比戰略水平?


曼施坦因戰術戰略都是精於此道的大師。隆美爾的確戰略矮子,最多集團軍級。戰略嗅覺和判斷不是狐狸的長項。

隆美爾成為傳說,一個是丘吉爾捧因為當初北非英軍慘敗,拔高敵人同時可以掩蓋自己的無能。另一個就是隆美爾的參謀長,也是借捧狐狸間接捧自己。

不是說隆美爾無能。他的確狡猾,精於戰術,能贏不可能贏的仗,但也能輸輸不了的仗,容易情緒失控,用兵較奇,風險大。和蒙蒂相比是兩個極端。他是能贏的必贏 ,牌面要輸的必定會輸,用兵謹慎有餘。但蒙蒂的確是戰略眼光比狐狸高多了。


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相信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


話說樓主不是一般無知,隆美爾不屬於日耳曼軍屬貴族,在攻打法國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坦克連連長,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在內部受到排擠,希特勒雖然賞識他,但是只能派他去非洲當元帥,德國的戰略布局他根本沒有發言權


推薦閱讀:

中國海參崴何時回歸中國?
第二次希土戰爭希臘失敗原因?
對世界歷史上的各個政權、王朝的領土面積沿時間做積分,排名大略是怎樣的?
「公元年」這種紀年方式是如何被大多數國家接受並使用的?在大多數國家接受並使用公元紀年前,那些國家使用什麼紀年方式?
為什麼知乎上一片美國藥丸的感覺?

TAG:歷史 | 世界歷史 | 埃爾溫·隆美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