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鏈接為什麼都是在同一窗口打開?
大多數網站的鏈接都會在新窗口打開,豆瓣不是,所以我每次在豆瓣用的最多的是後退按鈕。
W3C認為,未經用戶同意就新開一個窗口是不禮貌的,所以 target="_blank" 從 XHTML 1.0 Strict 標準開始已被剔除。
站內鏈接為什麼要新開窗口?用戶多年來被國內網站荼毒得太厲害了,這跟IE6一樣,需要及早戒掉。
事實上,每點一個鏈接都必須新開窗口(或者Tab),除了增加事後關閉窗口和Tabs的負擔外,並沒有明顯的好處吧。新窗口打開是國內的習慣,雖然是個不好的體驗。豆瓣為什麼能夠不新開窗口,因為使用豆瓣主要是通過搜索到達書與電影詳情頁,這個搜索結果基本是惟一的。同樣換作淘寶,你搜一本書,看會出來多少個結果。這時候新開窗口是為了方便比較篩選了
跟用戶行為有關
同一產品下的,是同一窗口。跨產品的,是新窗口。 但也有個別例外。
在新標籤頁打開的習慣不是因為網速滿足不了即點即看而導致的么。
避免增加瀏覽器的負擔是正確的,但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從一個列表頁點擊鏈接,自然要開新頁面,要給用戶在列表中多個選擇的機會
難以想像如今還有IE6~7不開標籤頁的死忠者。難以想像。
非常煩知乎的當前窗口打開,每次都要右鍵選擇新窗口打開,或者按照shift健。
我寧願左邊列表,右邊內容展示,這樣當前窗口完全沒問題如果各個瀏覽器在後退操作時的響應快一點,讓我知道我點了後退是有效的,也許我會更支持不開新標籤頁的做法。但事實上,絕大多數(至少我用過的),無論是後退的速度上,還是響應我按過這個按鈕的操作上,都不能滿足我拿原來頁重開的需求。
不開新標籤頁,太慢,還是慢!
其實豆瓣在鏈接的處理上也不全都像樓主所言那樣,它也是會打開新窗口的;
還原一下用戶的行為模式,就能很好的理解為啥有時候是打開新窗口,有時候不是了;在面對線性任務流的時候,一般都會默認刷新當前的頁面,而不採取開啟新窗口。例如你正在瀏覽豆瓣里的某一個電影頁面的時候,你想為它寫影評,或提問題時,他都是直接刷新當前頁面,因為此類操作,對於先前的頁面來說,是類似於一種「增補」和「完善」的遞進式操作,對於用戶個人本身的任務流來說,也同屬為一種向前完善的操作行為,並且在一個單一的時間節點裡,此操作具備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此類操作採用的肯定都是刷新當前頁面的處理方式;
而另一種拓展擴散型的行為模式,則理當採用打開新窗口的模式來處理,從而保證「信息源」的完整性。例如,你在豆瓣搜了一個作者,這個作者寫過很多本書,而面對這個書單的list,你的每次點擊便會打開一個新窗口;因為在此種行為模式下,需要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能夠讓用戶更加便捷的獲取不同物品的詳細信息,並且能夠在他們之間進行相對便捷的對比~
不過就我個人來說,我更喜歡打開新窗口的方式,因此我的瀏覽器經常會存積二三十個標籤~~我覺得豆瓣這樣做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認為你點了新鏈接就表明你對這個新頁面有興趣(也是暗示對舊頁面不那麼感興趣了),所以當前頁打開能立刻將注意力集中到新頁面, 只提供瀏覽器本身就有的後退來實現。這個實際上我可以理解成使用了「Instant Gratification」---即時滿足的模式(reference to &<&
裝個滑鼠手勢的插件....或者標籤拖拽的插件...
首先我們看新窗口打開需要的步驟:跳轉-載入-查看-關閉-當前頁
再看看當前頁載入需要的步驟:載入-查看-按返回-當前頁從步驟看前者多了一個「跳轉」的步驟,但是那時瞬間完成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單單從步驟上很難說誰好誰差。
對於一些不需要頻繁打開多個頁面的場景,當前頁面載入和新窗口打開並查看都無可厚非(例如在知乎首頁點擊個人頭像看某人主頁,很少會出現同時點擊好多人的頭像再慢慢一個個看的場景吧?),新窗口打開or當前頁面載入看個人喜好了!但當我們需要強調將要打開的頁面是一個獨立的步驟或頁面時就要新窗口打開並查看(例如「購買」)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開新窗口,但不跳轉到新窗口(傳說中的滑鼠中鍵):這通常在需要頻繁打開多個頁面或者需要多個頁面進行比較的時候用(例如打開知乎中的問題)。但是也不一定,因為有人就喜歡看一個然後關閉再看另一個。
但是。。但是「另外」的那種情況如何做交互決策呢?在很多網民還不知滑鼠中鍵是幹嘛的時代。
上面有同學說到瀏覽器可以設置,這種方法看上去很美,但是每個網站都不同的,難道我每個網站都要設置一遍?另外一種是通過數據看你的目標用戶用那種方式比較多來做決策,這也是一種方法之一。ps:豆瓣也並不是所有的鏈接都在當前頁面打開,這也太無聊了。再ps:原來交互決策並不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可以做的很「正確」的。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指出!這個問題剛好也是我想問的,順便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這是一個「網站設計者想要用戶如何使用網站和用戶實際如何使用網站不一致」的案例。
豆瓣希望用戶使用豆瓣的方式是:
1、在搜索欄里搜索看過的書或者電影的名字;2、出現唯一的搜索結果;3、用戶點擊鏈接在原窗口刷新網頁;4、用戶去寫影評或者書評。而實際上,我(一名普通的用戶,代表不了大多數)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豆瓣的方式是:
1、瀏覽一下最近有什麼好書或者好電影推薦,如「2014好評 電影/書 榜單」;2、點進去看看影評,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書就切換到亞馬遜買,如果是電影就切換到P2P SEARCHER去下載;如果點擊去看完評論覺得不感興趣,我會點擊相關推薦的鏈接,如果還是不滿意,我希望退回去剛剛打開的那個「2014好評 電影/書 榜單」頁面。但是這時因為豆瓣不是新建標籤頁的,所以沒法返回再返回再返回去找那個「2014好評 電影/書 榜單」頁面。是我的體驗,應該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PS:其實就像道路設計者希望行人走的路徑,與行人實際想走的路徑不一致:避免載入更多的標籤頁,使瀏覽器更加簡單。我個人非常厭惡那些點擊鏈接就進入新標籤頁的網站,如果使用ie會打開n個窗口。我認為那樣會增加不必要的關閉網頁的操作次數,就大部分人的操作習慣來說,這個數字絕對大於後退的操作次數。
建議安裝手勢操作軟體,比如storkeit,按右鍵左滑就是後退,你會喜歡的。我表示,大多數時候,一個低端的網民對這種事情是怎麼樣都可以,因為他們覺得7.8等等未必有6好用(身邊有一些搞社區的,不知道是個人原因還是什麼,很煩6以上的或者chrome之類的瀏覽器)。而他們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在同一個窗口打開了網頁他們會返回,如果是向另外打開一個網頁會右鍵新窗口打開——這樣也足以。所以說有時候,設計人員所想的未必是網友所用的,設計人員所喜歡的未必是網友喜歡的。至於到最後究竟該怎麼辦,還是讓數據說話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她》的色彩美學?
※為什麼豆瓣沒有專門關於豆列的推薦頁面和搜索功能?
※有趣的一個小故事?
※豆瓣 Top 250 與 IMDb Top 250 裡面的電影排名對比,哪種更準確?
※为何在豆瓣电影中某些美剧得分在 9 分左右?
TAG: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