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學的熱愛是天生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天生熱愛數學呢?

為什麼那些天才數學家看起來就是為數學而生的呢?都是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痴迷於數學了,一般人十幾歲的時候應該是在打王者榮耀吧。


謝邀,寫下知乎首答

我的觀點來看對數學熱愛的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在後天教育及環境的影響下慢慢感覺到自己這份熱愛,而且熱愛是需要經營的。

我大概是中學時期體會到的。。當時做題的感覺有點像談戀愛甜蜜的時候,內心異常的興奮。現在我不免陷入了回憶。。當時和提問邀我的這位基友 @Yifan 一起學高中數學競賽,這時我來說句題外話,這位朋友標準高富帥,現在坐標加拿大,基數,溫柔體貼,驚艷四座,現在單身,做個推廣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來,回歸正題,當時一起學競賽每天幾個人坐在一個教室裡面做數學題(其實主要是在打牌)不用上課也沒有人管。每天的生活基本只有數學和玩,快樂極了。。半夜困了做個競賽題都會像打雞血一樣,當時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但是,點一下主題,我想表達的是後天的培養也異常重要。這個我要拿出我的例子了,上了大學之後我沒有好好經營我和數學的感情,幾年過後我便漸行漸遠。。每次想起來都有點傷心。但是對數學的熱愛還是沒有變化,希望有機會能重新來過吧。


曾經聽過一句話叫,如果你不是離開數學就活不下去了,就不要讀數學的研究生。對此我以為只是誇張,但是當我有一段時間不能接觸它,必須得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的時候,我無時無刻不想那一沓草稿紙好好的把我不熟的定理和書上的習題推上一天,亦或是好好寵幸自己手頭上有的小黃書。當時我就知道了,我確實離不開數學。


不小心刷了通宵,十五個小時,九十三張草稿紙

———————

謝邀。

雖然還沒有什麼建樹,不過我的確從小痴迷數學。

沒上小學就看奧數書,高中的時候吃數學競賽這一碗飯。大學也是靠著保送進的,直到現在大學只有數學課能讓我爽。

(這是現在,不要問我為什麼做題的時候刷手機)

但是我同時還有者很多別的興趣。

比如爐石傳說,

比如攝影,

比如做飯,

還有二次元。

所以其實,所謂痴迷數學可能只是這個群體的一個特化的方面而已,我們同時也可以有其他很多的方面!

謝謝。


瀉藥。

人是生來熱愛數學的,但(這種熱愛)卻無往不在折損中。有些人折損得少,有些折損得多點,有些人在少年時期就已經折損得一乾二淨了。

既是「折損」,這個過程就是不可逆的。

倒不是說「折損」就不好。其實人對一切事物的熱愛都在不斷折損中,有些事物折損得快些,有些事物折損得慢些,折損得最慢的那些就成了人的興趣和志趣。正所謂「人各有志」,只要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就是好的。如果有幸能在它折損得殘破不堪之前找到它,那便是人生最大的幸運。


熱愛是屬於贏家的。

你一直贏,至少在贏的群體裡面,你就有成就感,就想保持自己的優秀和領先;

反之,你一直挫,和同學比成績靠後,怎麼看書怎麼不會,怎麼做題怎麼錯,你要是還能熱愛... ... 其實也沒什麼意思,還是轉行做合適的事情比較好。

還有,你們放個黎曼的tag想幹啥啊...

一拳砸出一眼井,一口吞下一大象嗎?


要我說「十幾歲開始痴迷」一個東西往往是這個人能在這一方面取得成績的一個必要條件,因為這個時候一個人的熱情會對他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了,這一點不單單是數學,其他領域也是如此。我多次提到過,一個成熟的行業,裡面能冒尖是那些既有才能,又有熱情,還有運氣的人,因為基數一旦變大,只有三者兼備才能走遠。所以很多領域中的佼佼者在少年時代表現出特殊喜好是一個常見的現象。當然了,例外是有的,龍院士他開始做數學可比知乎那些小學自學微積分的晚多了,也不妨礙他成為高手。

到了十幾歲「才」開始痴迷,很難說是天生的了。因為那時候一個人的各方面喜好開始慢慢定型,一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也在慢慢形成。 一個人兒童時期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教育對於他的喜歡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個人喜歡讀書和學數學也是因為童年的一些經歷,多種機緣巧合。當然了,我也算不得天才。真正的天才,比如高斯,他雖然在兒童時期就表現出在數學方面的超高天賦,但是但他到了少年時期也還在猶豫要不要做數學,當時他備選的另一個職業是語言學的研究,在他「意外」解決等分問題後,他才決心做數學。龐加萊在少年前期也未表現出對數學熱情,他是在某一年席捲全法數學比賽後開始做的數學。 我舉這些例子事說明,即使數學天才,很多時候他們做數學也有一些巧合因素,而不是單純的命中注定。畢竟,只要靠自由意志選擇的職業才能長久的堅持下來,所以你要靠著自己的意志去選擇自己的方向。

「存在先於本質」 ——— 薩特


總覺得對某種學問或者運動的興趣都始於擅長吧…如果小明從小數學課就聽不懂,那小明喜歡數學的幾率就會比數學常年一百分的小紅幾率小很多。

而小紅解決數學問題得心應手,就更有可能接觸到數學中有趣的部分,也更能理解數學之美,所以更可能喜歡數學…

而問題描述裡面的提到的數學家就更不用說了,那必然從小就是數學高手,所以喜歡數學的幾率就比普通人大很多

而數學能力是不是天賦…一半一半吧…

所以大概對數學的熱愛真是真的是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


當我經理過一段時間其他科目的學習之後(那段時間沒碰數學),我以為數學不過是我的執念,只是因為曾經都考第一的好勝心(炫耀心理)才導致我喜歡數學的錯覺。

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當我跟室友討論之時,兩個人互相提供思路解決了一個問題;

當我做一個難題時,花了好幾天才解決後神清氣爽;

當我在學習教材時發現裡面極難發現的邏輯漏洞,翻找資料後才發現早就有先賢把這個漏洞思考並補證了;

當我經過幾個月的研究第一次在期刊上發文章;

我才發現,只有做數學我才能把我的思維運用到極致,而其他的東西根本觸及不到那些我最擅長的方式;

只有在數學中我才能發現那些先賢閃光又無比美妙的智慧;

只有在數學中我才能找到那些能產生共鳴的夥伴和朋友。

我才明白,這一輩子我已離不開數學了,即使做得不那麼好,但我天生就是要做數學的。


非數專業,個人觀點。

我的看法是隨緣。偶然間相逢,卻又註定難忘。大學之前的我最喜歡物理,物理成績也好於數學,但奇怪的是我當過語文課代表,也當過數學課代表,就是沒當過物理課代表。上大學後喜歡數學多於物理,才發現這就是緣分吧。


從我第一次接觸數學這門課開始,它就已經是我深愛的事物了


8謝邀

或許,在我看來,一個人對數學的熱愛,應該是從0慢慢增長的吧

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對數學一無所知。你不知道,或許數學能夠有多美。

當你還是baby的時候,你可能整個下午都痴笑著組合著或球或稜柱或稜錐的幾何體。你還不知道,他們的體積關係,是多麼的巧妙。

當你進入小學後,你開始用算籌學習四則運算。或許你對它的感覺還很平淡,但它對你的影響已經悄然開始。

再大一些,你開始認識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

當你被告知,將圓分成無數個三角形來推導得圓面積為πr2時,你可能會驚嘆數學的精妙

(侵刪)

或者你最開始會困惑於雞兔同籠問題,但最後你會可能感謝代數方程的實用

亦或當你知道兩個鍋煎三張餅只需要翻三次面的時候,你可能會欣賞數學的靈巧

當你學習函數知識後,你可能會感慨它的變化莫測

或者是各種幾何證明,當你苦思許久最終找到出路後,你可能會感嘆:「這樣的證明真是太漂亮了!」

當你知道祖暅原理或是學習微積分知識後,你就明白為什麼堆沙子得出同底等高的錐體和柱體體積比是1/3了。同時,你也可能會對球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推導拍手稱讚

當你系統地學習高數後,你會發現它建築性的美。嚴謹的體系,精美的組合,宛如巴洛克藝術一般。正是這樣,數學這座大廈才吸引了無數人向上攀爬。

然而,我感到非常遺憾地在以上每一段都加上了「可能」二字。

許多人由於或學校或家長或社會或網路或個人的原因,便把數學貼上諸如「枯燥」「反人類」「無用」等標籤,於是對數學之美的感悟之旅早早結束,甚至憎恨它,唾棄它。

那些熱愛數學的人,都是在前面的假設中,去掉了「可能」二字的人,他們對數學的熱愛,便一分一分的增加

而履行了「可能」的另一面的人,對數學的熱愛便依舊是0

就像欣賞巴洛克音樂一樣,很多人都拒絕其或許無味的調式,但如果真正認真地去欣賞它,你就會發現它的嚴謹,精美。

所以,只要你願意去發現,你就能夠熱愛上數學。


我對數學天生的熱愛,可是它一點都不熱愛我 (*"へ"*)


想寫這個,不是學的很牛逼的那種人但是想為自己中學時代的熱愛寫點什麼。

小學一年級期末考數學考了103(那會兒農村小學,滿分100,有5分附加題,班主任語文數學一起教)

三年級期末考考了64。(因為老師說只要語數都考六十分以上就給獎狀,自己還傻樂的不行)

我爸一看我這樣不行啊,感覺再這樣下去我就只有去上技校的份了。於是就把我送到了鎮上我大姨家,在我大姨家住著,轉學在鎮中心小學上了三年小學(中心小學老師都是分科教的就很正常教學條件好)。

就是這三年,感覺整個人的學習質量那都是有了一個質的變化。

我記得四年級期末考,語文102,數學好像是93。

從此之後就對數學喜歡的一塌糊塗。

上了初中之後,更是喜歡的不行。但是,我們初中有一個入學考試,然後我經過一個暑假的忘記練習,數學愉快的考了四十幾分(微笑臉)。語文倒是考了全級第一93。

講真那個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就是小辣雞一個,看著那麼多學習好的就好羨慕。

我們班主任是數學老師,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第一節數學課講正負數,老班就說,上了初中就是一個新的起點,你之前學的怎麼不好現在開始努力好好學也是可以的。我就很相信這句好,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不懂得就問老師。然後初一過年那個考試我考了我們級部十七名(入學班裡十七,級部四百人左右)。我們班主任親自給我爸打電話說的我爸開心的中飯喝了個小酒。

再之後的考試就偶爾拿個滿分啥的。其實次數也不多。但是也很開心啊。

我還是覺著後天培養很重要。我大姨父是公務員,上過中專,所以就比我爸懂的那是多了,四年級剛去那會兒,我大姨父要求我,每次寫完作業都要拿去給他看(那會兒還沒有要讓家長簽名這一任務)哪裡錯了就要重新寫,不懂得就要問他。問題是,你不懂得應用題,他不像老師那樣直接跟你講思路,他是跟你講一個小的突破口,然後讓你自己順藤摸瓜,自己把後面大體的思路全解出來,然後再拿過去給他看寫得對不對。說實話,那三年真的是流了好多眼淚,有的時候那個題你就是想不出來啊,而且有些小錯誤犯了也會被罵,然後就哭,還不敢哭大聲,就站了旁邊用那個校服袖子抹鼻涕(好吧有點點臟),然後聽明白怎麼做了就再寫一遍。真的是,我,現在想想都有點想哭。但是也確實,就這樣(哭著),三年里培養了我對數學的熱愛。

後來上了初中,我們班主任真的是個很好的老師啊。因為上小學那會兒我大姨夫就要求我不會的就要多問老師,多問別人。所以我有不會的題就問我們老班,然後我們老班又很有耐心就會跟我講怎麼做怎麼做。記得那個時候有那個《舉一反三》的書,題是真的難,我不會做的就跑辦公室問老班咋做咋做,老班都跟我說思路是什麼什麼特別耐心。但是,我中考,不出意料,數學考砸了,150才考了90幾。我,怎麼說雖然最後分也挺高順順利利的上了高中,但是就還是很不甘心,懂么,題一點都不難,但是就還是,考的很砸,很難受,感覺很對不起我班主任。

上了高中之後,就感覺力不從心了,學習好的太多了,雖然有一顆很熱愛的心但是考不出高分,140幾的分好像也沒考了幾次。反正,高考因為太重視數學這科,結果導致很緊張,選擇題來回驗算改答案,最後也是不出意料才考了120幾,徹底灰心。大學死活不選要學數學的專業。太傷心了。

但是還是好喜歡數學,上個學期考教資,考了小學數學,筆試面試全過了,等著畢業拿證了。

特別想感謝的就是我姨夫,講真,沒有我姨夫的教育,我現在是真的考不上現在這個學校的,甚至可能連高中都上不了,就去上個技校畢業打工了。可以說是我姨夫改變了我這二十年的人生軌跡。

我爸一直就說我要是學習不好上個技校畢業打工掙錢,家裡就不用給我花這麼多錢上學交學費了。現在想想還是有點難過。學習好 有的時候 好像 也不是件 好事。

但是數學真的很好玩,拿著一道題,研究了一晚上研究出思路寫出正確答案的那一刻,成就感是真的爆棚啊,是真的開心。

數學真的很有意思,真的,希望大家都能發現裡面的趣味,不要覺著一聽數學就很頭疼那樣,大家都能喜歡他就好了。


對數學天生熱愛肯定是有的啊,就像有的人天生熱愛畫畫一樣,大部分人對王者榮耀的熱愛也是天生的啊


突然發現自己最近有點沉迷數學,計算機系認真的考慮轉數學但是被家長同學各種diss..於是就來知乎上搜了數學話題。看了所有的答案,有了好多新的啟發和思考,於是也來寫一寫自己對數學的看法。

那我看來就是非常不天生熱愛數學的那種了。小學數學就沒及格過。初中數學勉勉強強靠運氣能考個100/150分,天天算錯數抄錯題,反而文科分都在年級里很靠前。高中的時候進了國際學校,媽媽天天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快選專業。我知道,她的潛台詞是,你看你經濟天天考年級第一,語言也不錯,趕緊出國讀個會計讀個商女孩子也好找工作。

但是我還是喜歡理科,感覺在有固定答案的精密計算中才能找到安全感,雖然高中Alevel線性代數部分也是考的一塌糊塗,進階數學勉勉強強考了個壓線的水水的A。但是心裡一直有一個科研夢,但是不敢說,畢竟我這令人窒息的數學成績,跟科研實在是不掛鉤。而且自己也害怕研究不出成果,最後沒收入,遭人笑話,更何況數學系的女生,老給人的stereotype是不洗頭的女漢子。No offense...捂臉跑。

最後還是和家裡進行了長期的交涉,進了加村某大的計算機專業,然後遇到了喜歡的男孩子,數學系研究生,研究黎曼幾何的。Q笑起來很乾凈,一看就經常健身,喜歡聽搖滾,這些都是他平時的樣子,但是一解起數學題來,簡直周身散發著荷爾蒙,性感極了///

然後我開始自學線性代數,挺天真挺幼稚的想法吧,就是覺得如果四年後我也能跟他一起研究東西,那可以說是最高的榮幸和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情了。

然後學著學著就學上癮了。休息的時候最想乾的是抱著薯片看YouTube上的數學節目小視頻,最開心的事是化美美的妝去和Q一起上微積分,教授一提問就舉手,然後期待地看Q,他就無奈地笑笑,大卧蠶笑起來敲好看。

而且越往深里學越覺得woc還有這麼6的操作,簡直高端的不行。然後我開始考慮轉數學專業,試試看能不能試圖實現的科研夢想。

不知道最後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但是現在至少我敢說出來了。至少在我心裡

科研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事業,數學家是最性感的職業,和你一起窩在沙發上解數學題就是愛情的樣子。

那這麼說,我應該是熱愛數學的吧~?


我覺得其實很多人都對數學有興趣,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績還是得靠後天堅持不懈地學習。但是對於中國的比較應試的教育而言很少能有孩子能在初高中發展自己在數學方面的興趣。在我看來數學是一種工具,是一種解決各個不同領域問題的工具,如果只對數學感興趣從而脫離實際應用的話,很容易喪失興趣的,這也是很多人學不懂數學的原因。像牛頓這樣的物理學家,也是在解決物理問題的時候創造性地給出了微積分的方法。所以數學的理論不能脫離實際問題。總而言之光有先天優勢是不夠的,後天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是。數學很美,那種做出一道難題的成就感也是爆棚的爽。


因為數學比人單純,書本比人聰明

既然這樣,不如看看書,學學數學


我數學成績應該算是比較好的,數學中我比較擅長思維能力。

喜歡上數學是從小學開始,性格是比較乖的,總是考滿分,老師的表揚讓我心生成就感,就更加用心去學了,到了小學高年級一點,就感覺數學是相通的,很多問題自己想和研究就能思考是自己的想法,數學課上,我喜歡老師邊講啊我腦子邊過一遍消化消化,過了幾遍就消化了。

數學現在學起來也蠻簡單的(畢竟我初一也難不到哪裡去)

數學我覺得自己身邊沒有那種天生熱愛吧,我自己只能說是慢慢在老師表揚的成就感中找到了那份樂趣。我有一個朋友吧,從小好動,上課調皮,從小就沒聽懂還被批評,怎麼會有那種熱愛呢

還是要培養或者自己摸索的吧


個人認為,沒有人天生就會熱愛某件東西。無非就是對某個東西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或者有異於常人的喜愛感。對於數學這麼燒腦的東西,我覺得相比其他東西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吧


推薦閱讀:

數學專業的數學學得好應該是怎樣的評斷標準?
如何理解這個關於歐拉公式的視頻?
如果按照數學天賦來講,伽羅瓦、歐拉、高斯、希爾伯特、今天的陶哲軒,誰更勝一籌?
日本數學家小平邦彥有哪些貢獻(學術方面)?
如何理解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

TAG:數學 | 數學家 | 黎曼猜想RiemannHypo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