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通史》和我们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很多细节有出入,哪个更可信?
《全球通史》中写到“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设在汉口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却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而我们学到的历史课本中没有相关的描述。是我们被历史课本误导还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的那段历史了解不到位
《全球通史》在中国历史方面,有很多地方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但题主说的这个问题的描述,却是基本属实的,——它说的,其实就是鼎鼎大名的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准备工作,从当年9月份就开始了,主要领导人是“三武”,——也就是孙武、张振武、蒋翊武,以及刘公等人。孙武、张振武、刘公等人是共进会成员,而蒋翊武是文学社成员,武昌起义就是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团体联合筹划的。
起义原定于当年中秋节(即10月6日)进行,结果消息泄露,清政府严加戒备,明察暗访,于是孙武等人又决定将起义日期推迟三天,定于农历八月十八(即公历10月9日)夜间。
不料,10月9日中午,在位于汉口宝善里的起义总机关里,革命党人在制造炸弹时,不慎发生事故,据说是孙武在搬动炸弹时,不慎用力过大,将试管碰破,试管中液体滴落到炸药中,引发爆炸。孙武当场被炸伤,不省人事,其他人以白布蒙面,将他送至医院抢救。爆炸引来巡捕搜检,革命党人或被逮捕,或逃避他方,而为起义所准备之旗帜、袖章、文告等材料全部落入清政府手中。——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起义人员花名册也被清政府搜走。
湖广总督瑞澂得到花名册后,其实他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一不做二不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图索骥,把人全部抓起来,该杀杀该关关。二是马上宣布既往不咎,不扩大、不株连,当众将名册销毁,以安军心。无论当时瑞澂选择哪个方案,其实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瑞澂这个颟顸昏庸的官僚,却选择了一个最最蠢的做法,一方面他不敢大规模抓人,妄图息事宁人,可另一方面他又将抓到了三个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尧澂和杨洪胜斩首示众,首级挂在武昌城门上杀鸡儆猴。
这么一来,军队中的革命党人大为震恐,一时之间军中谣言大起,人心惶惶,纷纷传说瑞澂将要按名册抓人。这么一来,士兵们该怎么办?既然左右是个死,不如反了他娘的吧,(正所谓“等死,死国可乎?”)
于是,10月10日,在没有任何革命领导人的情况下(领导人都跑了),工程第八营士兵熊秉坤(共进会在该营总代表)等人自行发动起义,激战一夜后,占领武昌。——这就是武昌起义。
正因为武昌起义没有任何革命领导人,是受革命思想影响的士兵的自发举动,所以起义成功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担任革命领导职务,最后不得不把黎元洪从床底下拉出了逼他当领导人。
所谓“革命者设在汉口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却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就是这个样子的。
至于为什么你们历史课本上没有这么说,那是因为你们历史课本要在薄薄的一本书中讲述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知识,只能举其大要,不可能具体到这样的小细节当中。这个事件,在你们课本中也就“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并取得了成功”一句话而已。我上学时课本是是这么写的:
参见上面答主的答案,这是对一个事件的不同缩写。
从网上找到的不知哪一年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第63页)-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电子课本,是这么描述的:
你看,“消息泄漏”,“新军革命党人起义”,和全球通史说的是一回事。只不过篇幅太小,只好语焉不详。
《全球通史》中写到“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设在汉口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却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而我们学到的历史课本中没有相关的描述。是我们被历史课本误导还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的那段历史了解不到位。
----------------------------------------------------------------------------------------------------------------------------
我曾经也是一名中学生,当时我们考试的时候特别痛恨历史这门课,因为内容太多了,老师也不知道考点在什么地方,不好划范围。年代又复杂,事件又多,人物又乱,搞不清楚的。现在你们好了,历史课给你们删减这么多减少你们的负担,你们又说理解不到位开始装犊子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多好,手机也有网络也有,我们这些原始人以前没有网络可上只能去书店慢慢的找书,个别农村人没有书店可去世界观就永远那样了。cnm不会百度啊?我们当年想百度都没有百度,李彦宏还没毕业呢?要我看啊,你既然嫌历史课本什么都没介绍,干脆教育部出本20多册的历史课本给你好不好啊?当然了,不会跟你说什么考试范围的。我猜会有很多热情洋溢充满青春朝气的中学生问候你母亲吧?----------------------------------------------
我小时候的床头读物 图片网络找的还有三册的《世界上下五千年》 不知道丢那了经过我不懈努力居然找到了延边出版社!还有这四本
-------------什么是美丽新世界?美丽新世界就是奴隶主用大量垃圾知识充斥着社会,而真正的精华被垃圾淹没,美其名曰自由。奴隶们不喜欢阅读晦涩难懂的箴言,满足于娱乐垃圾的快餐快感,奴隶主得以万年万万年骑在奴隶的头上。某某死在自家的床上,某某死在情妇的怀里。以上两段事实,有出入吗?
历史书,尤其是高中历史书上的知识是拿来考试的。要真把细节给写进去,估计高考生和任课老师都要造反。
本人2014年参加高考,至少就苏教版而言,它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可以称得上是准确客观的。至于所谓的“有出入”,不过是叙事深浅上有所出入罢了。
图片来自微信,侵删,仅供娱乐
战后直到今天,在世界历史研究上产生了两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一个是我们熟知的英国史学大师汤因比,他的历史巨著《历史研究》开创了世界历史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再一个就是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阿若斯,《全球通史》就是这位史学大师的代表作。
对于世界历史的研究,以往的历史学家几乎都是奉行欧洲中心论,所谓的世界史就是欧洲史。这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直到伏尔泰那部著名的《风俗论》面世才开始得到纠正。之后出现了多部以全球视角撰写的世界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历史研究》和《全球通史》。 此三部都是以全球视角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著作。《风俗论》采取对比法探讨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历史。此书全名叫《论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礼仪和风俗习惯》,从此书的全名上即可看出这是一部包含很多国家在内的世界史著作。伏尔泰在此书中通过罗列对比认为,欧洲文明只是诸多文明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阿拉伯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等等。他第一次系统地将这些文明同欧洲文明并立考察,得出世界历史其实是人类精神史这一新的历史观点。汤因比进一步批判欧洲中心论,认为西方文明只不过是21种文明中的一个。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还首创了历史研究模式,我们现在称其为汤因比历史模式,即历史研究的三大模式:希腊-罗马模式,中国模式,犹太模式。这种历史模式遂成为当代西方历史研究的流行作法,斯塔夫阿若斯的《全球通史》也受到此模式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希腊-罗马模式,中国模式,此外还有印度模式等。
《全球通史》除受到汤因比历史模式影响外,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世界历史划分为1500年前和后两个阶段。之所以如此划分,斯氏认为1500年前的世界各国是各自封闭的,1500年后世界各国才真正开始相互影响,彼此磨合,历史真正走向了世界范围。为此,斯氏的《全球通史》也分成两个部分,上卷为1500年前的全球通史,下卷为1500年后的全球通史。在斯氏看来,1500年后的历史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为何这么认为?“回答是,1500年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全球通史》下卷1500年后的世界,第三页)
为何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单从打破各个民族的固步自封彼此隔绝的状态这个意义上讲并不足以说明问题。罗马帝国,蒙古帝国都是跨地区性的超级大国,同时都打破了许多彼此隔绝的民族,但两个帝国对后世的影响随着其退出历史舞台而渐微。尤其是蒙古帝国本身就是一个落后的种族,更是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有意义的遗产。随着两个帝国的崩溃,世界又回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然而,1500年后的再次打破,其影响却是深远的直到如今。那么1500年后世界性的封闭状态被谁再次打破了?那就是西欧。
从1500年开始西欧开始推行扩张主义,北美大陆被西欧强行占领,亚洲、南美、非洲开始遭到西欧的经济、军事、殖民侵略。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等一系列变革都发生在西欧,并向世界范围推进,直到今天。这就是《全球通史》下卷的主要内容。斯氏在叙述这段世界历史时几乎是一气呵成,使人有一口气不读完不罢休之感。他以西欧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为主线,着重描写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同时通过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描述侧面阐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西欧雄心勃勃地大肆扩张,大力变革的时候,这些国家在干什么,不用问依然是固步自封,我行我素,自我欣赏,根本就不在乎外部世界正在变化。如果在上卷中,斯氏还在用赞美的口吻描述中国、印度等古代文明时,那么下卷对这些文明的描述就多少带有无奈甚至是讥讽的口气。比如在介绍中国的一节中,斯氏说道:“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欧洲人开始侵入中国为止,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拨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假如在普通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在这样的一个年代,稳定成了可诅咒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8226;#8226;#8226;#8226;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全球通史》下74页)
中国文明正如斯氏上面的论述那样事实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结束了。印度、穆斯林等文明事实上也同样地结束了,世界历史舞台上只有朝气蓬勃的西方文明一花独放,并且绚丽四射。因此,整个《全球通史》下卷其实就是一部欧洲史,当美国兴起之后,再加上美国史,实际上也等于欧洲史,其它各国只是个陪衬。看文字数量,看全书布局,看章节标题,无论怎么看,“1500年以后的世界”就是欧洲人主导的世界史。斯氏也把重点放在下卷上,上卷40万字,下卷70万字,可见斯氏显而易见的“倾向性”。这就是斯氏的全球史观,仍然是欧洲中心论。
欧洲中心论,为何有这种倾向?看看当今世界谁主沉浮?难道不是欧洲、美国在唱主角吗?不可否认当今的世界舞台上就是欧美在唱主角。这是1500年后欧洲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的结果。日本后来居上,通过向欧洲学习革新洗面也成了欧美同一战壕的战友。而中国,印度,还有穆斯林国家却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一切革命,所以至今经济落后,政治落后,人民生活落后,精神生活也错乱不堪。斯氏如有欧洲优势论不也顺其自然?
历史的发展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主流。斯氏在《全球历史》上卷“世界历史的结构”一节中说世界历史不是国别史的总和,“因此,研究重点应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上。”所谓“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就是世界历史的主流事件。历来有史学家将世界历史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史学家波丹将世界历史概况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宗教阶段,第二阶段是城邦国家,殖民扩张,法律制度,第三阶段是战争和科技。之后法国又一个史学家孔多塞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十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原始部落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畜牧文明,直到农业文明;第三个时期是农业文明直到文字的出现;第四个时期是希腊时代;第五个时期是罗马时代,第六个时期是黑暗时代,第七个时期是文艺复兴至印刷术的出现;第八个时期是科学和哲学发展;第九个时期是笛卡儿至法兰西共和国;第十个时期是未来的时期是完美的理性之国。这两个历史学家都生活在十八世纪前,还没有看到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等西方变革,故历史的分期只止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并且很显然,以上分期全是基于欧洲的历史。据此,放眼全球,我们可以把世界历史大致分成1原始时期,2畜牧时期,3农业文明时期,4古典文明时期,之后5是工业文明,科学革命,政治革命时期。6是当代的世界。每个时期历史都有其主流,也就是历史的主线,谁掌握了主流,沿着主线发展谁就是历史的主人。我们中国在前四个时期(也即1500前的世界历史中)可以说是一直掌握主流,领先于世。印度、中东等地区也曾在古典文化时期辉煌过。但是当进入第五个时期,便从历史主角地位上退了下去,让给了西欧。
西欧之所以登上历史舞台唱主角,就是因为西欧在历史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这个关键时刻掌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世界的发展从蛮荒状态经历畜牧文明、农业文明各阶段必然要走向工业文明阶段。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西欧(包括其衍生体美国)顺其历史发展趋势,一直昌盛至今。而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却没能及时跟上形势,至今仍然落伍。欧洲文明代表了人类的进步趋势。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进而政治革命难道不是任何国家发达的必由之路吗?前面提到伏尔泰说过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精神史。随着这些革命而产生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这些观念难道不是人类应该共同享有的普世价值吗?这些价值观念正是人类发展几千年从各种历史教训和经验中获得到的精神财富。有观于此,斯氏的全球史尽管着眼于全球,但主线还是以欧美为主,这一点不能不被理解。
在世界历史编撰上欧洲中心论被正式打破,史学家们的观念开始转变目光放眼全球可以说是从一战之后才真正开始的。一战打碎了欧洲人梦想,接踵而至的二战再次将欧洲从里到外击个粉碎,经济崩溃,精神颓丧,以往的欧洲优势论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个时候许多历史学才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不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从此开始大量出版。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撰的。二战后世界格局为之一变,苏联突起强行争霸世界,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东西方对抗,美苏争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大战,穆斯林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冲突等等使得欧洲地位下降,美国受到挑战,世界处于多极对抗之中。斯史的《全球通史》就诞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得出来世界的形势的变化使得历史学家们不得不重新编写世界史。但世界史的编著仍有欧洲(现在可以说是欧美)优势论的遗痕,这部《全球通史》就是这样,从整个历史的脉络上看,这种遗痕在斯氏的这部史著中表现的很明显。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欧美仍然是当今世界的强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三大革命的硕果仍然在支撑着整个西方文明。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要想富强必须走欧美之路大力发展工业,科学,改革政治,这是唯一的出路,别无二路。这就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等国家不按此路发展,欧美永远居于优势,世界史的编写也不可能完全彻底根除欧美中心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里的传统不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吗……
我印象里,我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本里是有提到过这个“意外”的,一方面我人在外地手头没有书,另一方面上面一位高票答主已经贴出了图,我这里就先不贴图了。
与此同时也有其他答主贴出了其他版本的教材,也确实有语焉不详一笔带过的,估计就是个版本问题,题主用的应当也是一笔带过的版本的教科书。这里其实不存在“哪个更可信”的问题,而是叙事角度和详细程度的问题,都是正了八经的历史。
楼上一堆答主,都不知道把问题扩大化到哪里去了……又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又是“奴隶做惯了奴隶“,务虚的很,真心理解不能……
《全球通史》中写到“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设在汉口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却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这句话不能说不对,只是连起来读很容易让人误解,让人误以为只是一场小小的意外,辛亥革命就蝴蝶效应般的爆发了。
其实,我国教科书有类似事件的相似手法的记载: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塞尔维亚一个秘密组织成员,17岁的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炸弹的意外爆炸只能说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现在课本改了?我记得以前我学的详细描述了武昌起义的过程啊!不小心炸了,黎元洪被迫当总统之类的都有描述。
我高二寒假,一共15天的假期,向同学借了《全球通史》上下册,逼着自己每天读大概50-60页。
嗯,之所以说逼着,是因为一来着急看完要还(真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二来如看天书,一知半解,看完50-60页并理解,需要大约8小时,还不能在别人书上做笔记,真是痛苦。
当时的感觉就是,关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比我们被教到的要广博。这是大视角、大气度,它是在比较东西方的角度去解读历史的。而我们学到的,是像后代讲述自家的事,层面就低一些。
终于今年大三寒假,我买了一套送给妹妹,当然自己也拿上笔看了几章,做点笔记。经过几年的补充知识,再看《全球通史》,已然没有当年那么吃力。
打个比方,一个孩子学了300个英文单词,给他阅读一篇中等难度英语文章,他也能勉强看懂一些,但纠结在每句话的意思,等以后他有了3000单词的储备量,他就能通过一篇英文新闻报道,分析出将来几个月某国的某方面的走向,他纠结的就是大势,而不是几句话的意思、表述是否准确。历史书也没错,《全球通史》也没错,只是有高低之分。正如玉石界从来没有玉的真假之分,行家们只说一块玉石优或劣,毕竟本质上都是石头。历史著作也是如此,只是观看角度的高低之分。两篇《过秦论》也是这个区别。我是十几年前的高考生,我明确记得课本选读部分说:计划兵变前,炸弹意外爆炸,导致起义提前爆发。
有差别很正常,毕竟全球通史是美国人写的,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而历史书是用来教育下一代的。作用不同,价值观也不同,有出入可以理解。
另外有很多东西立场不同得出结论也完全不同,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武昌首义说法不被完全认可,真正算上首义的应该是保路运动,但是轮影响却远不如武昌了。
又是一个把通史、历史课本和全史混淆的人
围绕一条主线上下浮动。
你沒好好學吧,再認真看看課本~
武昌首义广场有个武昌起义纪念馆。那里面关于武昌起义就是如你所说,由于爆炸引发。
买回来这么多年了,也就小时候认真的翻了一遍。′_&>`我的历史启蒙书。
推薦閱讀:
※咱們的歷史課本,都有那些錯誤的「歷史」?
※如果你回到古代成為一個開國皇帝,你會把你的國號定為什麼?
※有沒有大神能按順序整理一下中國從原始時期到民國時期的大事件?不需太詳細只要各朝代的個別代表事件即可。?
※怎樣理解《晉紀總論》里的這段話?
※古代饑荒大多數是因為天災,為什麼農民造反要殺皇帝呢?皇帝招誰惹誰了?
TAG:中国历史 | 历史 |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