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部電影調色的過程具體是如何實現的?
覺得調色很大程度提高了電影畫面的美感
調色基本分為色彩還原和風格化。
還原要還原光比,還原顏色,還原氛圍。風格化要對色調,氛圍進行增強或者偏向。當然也要磨磨皮啦,也不排除加點人造光的可能性,不過@孫奧博孫老師說的衣櫃里加個燈可能不太現實。。。一級調色,我們主要來進行光比,對比度,曝光,飽和度和影調的調節。越接近拍攝現場的效果越好,基本上可以參考offline(參考片,離線文件)里Dit做的lut來做。
二級調色,我們開始做風格化,陰影加點青啦,中間加點黃啦啥的。進行一些銳化或者柔化。做一些power window(遮罩)進行局部的調節。我們說的一級二級調色並不是說在達芬奇里就是兩個節點(圖層),有可能一個級的調色有數個節點一起來完成。比如一些去霧霾,HDR,去雜色等都會在一級調色里進行,而單單這些調節就無法做到單節點完成。很多人感覺調色師是在做影片的二次創作。這麼說對也不對。說對,在於調色師確實可以在畫面中加入自己的東西,比如畫個夕陽光或者畫點陰影什麼的,也可以對畫面的裁剪做一些調整。而且去霧霾、HDR等技術確實是一種二次創作。說不對,在於調色師對於光比等(一時想不起來還有啥)等片場有能力做到且已經進行過創作的元素進行調節。在面對一些小片子或者要求不是特別高的片子的時候我一般在公司就會自己做好調色了,不過對於一些大製作,我們還是會發送給專業的調色師或者公司。畢竟影視行業里,隔行如隔山。所以我的回答必定是不完全不絕對正確的,不過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啦。你的問題說實在的要完美的回答真的太複雜,去看看書看看視頻。不用說學會調色,就算是入了門,我想你對這個問題基本就有自己的解答啦。感謝題主這個問題!
終感當年學到的調色知識和很多同黨的經驗派上用場:)
於是有強烈想完整寫一篇電影級調色的回答的衝動——
(註:為了是大家更好的理解調色及意義,以下回答會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和概念,批准小白黨粗暴地略過文中,直擊文末:調色具體步驟)
~~~~~~~~~~~~~~~~~~~~~~~~~~~~~~
咳咳,開始了哈!
要想了解電影調色的具體步驟,首先必須要明白:為什麼要調色?
也就是:調色的必要性
為什麼要調色?答案很簡單,為了從形式上更好地配合影片內容的表達。
一部影片的表達語言,由畫面、音效、同期音與配音等基本構成。其中,畫面自然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畫面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對影片內容會起到非常大的改變。要想把影片內容表現得飽滿、到位,那麼畫面的影調、構圖、曝光、視角等細節都要精細安排,才能統一形成完美的、適合主題的表現力。
如果一部影片,不進行調色,或者調色不正確,會在視覺上大打折扣,本來可以影響觀眾情緒的畫面,因為平淡無奇的色彩而達不到目的。
或者,調色過於誇張和隨意,本應該平和的畫面卻顯得突兀和做作,這也是不允許的。
合格的調色,應該是完全與影片主題相吻合,不溫不火,不誇張,不炫技。
沒有調色的影片是粗製的半成品,調色不正確的影片是半廢品,調色也是雙刃劍,過猶不及不可取、恰到好處才行。
怎麼進行調色呢?
——以色調為例,說說該把握哪些要點:)
對於色調,往往不會在前期進行調整和設置,前期盡量提供「標準」拍攝。——因為,不同的畫面素材,可能會在後期用在不同的場景和氣氛中。前期不能判斷後期處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前期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構圖、曝光這樣後期很難處理的環節,而色調,只要提供準確的白平衡即可。
當然,模擬夜景、晚霞渲染之類的白平衡也算前期工作,這可以適當改變色調色溫,使其大致符合後期要求。前期能做的都在前期做,但不要過分改變太多,那樣,會給後期造成麻煩。
前期素材拍攝完畢,在後期機房,製作師會領會導演意圖,根據影片風格,確定色調風格,對前期素材進行一級和二級校色,其目的是把素材這些「蔬菜」做成不同味道的「菜肴」,這完全取決於「廚師」對菜肴的製作手藝
——如果說,一道菜是由色、香、味組成,那麼,影視後期的調色就是其中的視覺元素,而影片的節奏、蒙太奇剪輯手法等則是影片的味道。調色可以喚起觀眾的觀賞情緒,甚至改變一部影片的風格,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調色的第一步,就是對色彩的屬性給予深入的理解。
色彩,是光在不同介質上的反射結果。不同材質,對光的色譜吸收不同,才有了不同的色彩表現。本質上,除了太陽和燈光等發光體,一般物體是沒有色彩的,是對光的不同反射能力才產生了各種色彩感受,而這些色彩的物理屬性,也會隨著光的強弱、角度等不同而發生改變。
雖然我們通過白平衡偏移,也能改變色彩,但這不是一個好辦法,白平衡改變是機器對色彩的不正確還原得到的。
——其副作用就是,可能對真實環境的某些色彩還原偏差過大,甚至產生嚴重的噪點。我們應該盡量在前期布光中,先把色彩的分布進行妥當安排,不靠機器去人為改變,靠燈光的不同照射角度和強弱、增減不同的色溫濾片等方法,改變光線的物理屬性,讓攝像機處於標準的主體色溫範圍。
光線是由色相、飽和度、明度來整體決定本身的屬性。
色相——是一種色彩區別於其他的色彩的屬性,儘管自然界的色彩極大豐富,但我們觀看影片的媒介卻遠遠不能還原那麼多色彩,前期攝像機可以記錄很高的色彩色域範圍,而電視機這類的媒介,僅僅能夠接受8bit色彩,也就是說,前期色相很豐富,後期製作中,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可控範圍,真正能夠讓觀眾欣賞的色域要壓縮不少。
飽和度——簡單理解就是色彩濃度的大小。飽和度太小,色彩黯淡,缺乏足夠的色彩衝擊力。飽和度過大,則顯示出明顯的色彩視覺刺激,讓人更加醒目地感受到色彩的力量,但是,飽和度過高,會給暗部色彩產生明顯的雜訊,這種雜訊干擾,是視頻調色的底線,應該在處理飽和度過程中,既要保持一定的飽和度,又要接近但不能出現雜訊的那個閾值。
明度——是一種色彩的純潔度、通透度,明度高,則色彩乾淨準確,明度低,則色彩有些混沌。調色中,未必要追求所有色彩的明度都是很高的。當需要表現的主體需要高明度的時候,必然要用其他輔助物體的低明度做對比。光線在色彩明度中起到關鍵作用,光線較強,明度則高,光線較弱,明度則低,必須充分利用布光,改變明度的大小。
色彩除了本身的物理屬性,在視頻製作中,色彩的主觀作用更重要。
所謂主觀作用,就是一種色彩在畫面中能對觀眾的視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從而影響到觀眾的心理。色彩有時候是一種心理上的錯覺,它是視覺刺激之後,對觀眾更深層次的影響。
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不同的商業環境,色彩基調也是不一樣的,這和影視製作異曲同工。
比如,我們會感受到大多酒店、飯店採用暖色調照明,就是營造一種安全、溫馨、放鬆的感覺,在飯店,則可以激發食客的食慾。而冷飲店之類的環境,大多使用冷色調,強調清爽、冷靜的主觀感受。
好啦,理論上的東西實在太多,暫時先想到的就這些啦~如還有對某些概念有疑問,歡迎指出、歡迎評論,歡迎騷擾~~~~~
接下來切入正題:
——給一部電影調色,具體的步驟是什麼樣的呢?(真的很詳細很詳細噠!)
1、前期拍攝
很多人不把前期拍攝列在調色步驟之中,但我覺得,反而是重中之重!
在前面講到:
前期不能判斷後期處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前期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構圖、曝光這樣後期很難處理的環節
原始視頻素材,畫面是以中性的所謂「標準」基色為主,前期拍攝中,主要控制畫面的曝光、白平衡、構圖、視角、運動等基本指標。
2、校色彌補前期不足(也叫一級校色)
——主要看以下三個指標,是否恰當
- 調整畫面對比度
- 飽和度
- 白平衡色溫設置
這一步的結果就是要儘可能的使畫面看起來自然、協調。
3、局部光線校正
對局部曝光過渡或者曝光不足的畫面進行修正,或者根據需要對畫面局部進行提升/降低亮度處理等。
4、藝術調色處理
這一步不是必需的,要根據想要表達的主題來決定,使用恰當會有令你眼前一亮的影片效果,主要是以下三種形式:
- 局部色彩替換:比如換掉畫面中花朵的顏色或者人物衣服的顏色。
- 去色或者單色處理:這種情況下多是為了表達某種過去的或者夢幻的效果。
- 整體調色:常用的形式有增加光學濾鏡效果(類似柔光的濾鏡效果尤其對畫面高光部分細節有比較明顯影響)、暗角處理(用來加強畫面主體物)、風格化處理(會對畫面產生的變化較大) 、模擬膠片質感(為了模擬某種膠片質感,畫面的black/white point以及曲線等參數會產生顯著變化,次序應靠後)、銳化及畫幅修正(可以通過Pan/Tilt/Scale等平移縮放對畫幅構圖進行調整)
概括得來說,可以用我們學生時代寫作文的結構來講「總——分——總」,但是怎麼總,又如何分?我說了不算,每一部電影都不同,還得看作為調色師對影片的理解了哦!
————END————————
謝邀~作為一個攝影真的很希望自己會用達芬奇,這樣就可以實驗各種想要的畫面效果~如果一個畫面很美,我想那還是美術,服化道的功勞更多,調色是對前面的努力做了最後的加持~當然,如果拍的很爛,調色的作用就會好大,比如黑暗的衣櫃里加一支燈的效果,驚呆了小夥伴~具體細節比如原始畫面膚色灰白,人物不突出,調色老師就會把人臉畫出來單獨做一個圖層進行調整,比如調得更油潤~哈哈
1:不要把畫面美感完全歸功於後期調色師,攝影指導才為畫面美感負主要責任。美術,燈光,調色都在DP的創作下工作,他們都對畫面美感做了自己的努力,才有了大屏幕的美。
2:電影調色的具體過程太泛很難說,因為每部電影調色的具體過程都不一樣。
3:大體轉碼套底不是您想了解,所以這個先不談。
4:我們常規的電影調色其實跟一個照片的調色其實是很相似的,歡迎其他人來指點。
①校正白平衡,準確地還原畫面的色彩。
②黑白場調整。
③清晰度和飽和度的調整。
④豐富畫面的層次。
⑤可能還會有風格化的調整。
大概是從曝光、對比度、影調方面來調整一個畫面,情緒和劇情需要那些我歸納到風格化出去了,大抵是這些方面完成一個電影畫面的調色。細分出來應該還會有很多說法,鏡頭匹配那些也挺重要的。
拋磚引玉,有錯誤歡迎多多交流。。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宏觀了,在整個電影調色的流程當中,涉及到前期中期後期。前期你需要跟攝影師燈光師做一個提前的,溝通。根據你片子的特點,然後在燈光的設計還有鏡頭的設計上,做一個基礎的,討論會議。明確導演的,整個片子的風格的意圖。初步了解到,最終片子大概的顏色風格取向給攝影師和燈光,提出調色後期需要的一些基本條件。白平衡,的統一,幀數的統一,燈光冷暖的設計。等片子進入後期後,首先導演需要跟調色進行一個基礎的溝通,以片子現在的拍攝基礎,能調成什麼樣的樣子,然後也許會提供參考片,這樣我們很直觀的進行討論顏色基調。根據這一次的討論,我們會初步的設計,2到3個調色方案,然後再進一步跟導演溝通。最終確立了顏色基調後,我們這邊會全片開始進行調色。上面的朋友說了這個一級調色二級調色,這就是調色的一個簡單的流程,然後調完色之後,導演會過來再看一遍,這個顏色大概的情況。根據全篇的感覺,可能會再進一步微改,最後片子就調色完成了。
當然這一整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像攝影機不一樣,顏色基調不一樣,還有原來套的顏色,需要在達芬奇裡面進行還原懂得這些技術問題,細節問題需要在整個流程過程中去解決。但這些問題是很隨機的,嗯,遇到每個不同的問題,需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以上就是電影調色的大概的情況。電影調色還是廣告調色都是根據導演的創作意圖進行藝術上的再加工,影視行業自從進入數字時代之後,我們的數字攝影機為了追求當年膠片的質感和寬容度所以拍攝出來的原始素材都是LOG檔。LOGO檔的好處就是可以保留畫面高光中間層次暗部的所有細節,這樣給後期調色保留最大的調整空間,然後後期調色的時候再根據導演或攝影師的要求進行再加工,比如加大反差調整色相飽和度等等。首先是一級較色,主要調整白平衡;然後進行二級較色來調整整體的影像風格;目前主流的調色軟體有 Davinci resolve 、Filmmaster 、Baselight 、Assimilate Scratch 等等。
看過這麼多回答,個人覺得最扯蛋的就是大談藝術再加工,風格化,電影感。這些都是及其模糊的概念。很多人常常把這些詞語掛在嘴邊,然而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意思。先說藝術再加工,那些開口閉口提藝術的,大多是沒參加過幾個具體項目的,自己胡亂看些書籍或網上抄襲別人說法的,在電影審美上還沒有畢業的小學生。對,小學生!參加具體項目之後你就會發現很多所謂的導演和攝影師,他們拍的東西根本沒有任何藝術可言。導演不懂鏡頭語言,攝影師不懂構圖和光光比,忽悠點錢就到處招搖撞騙,拍一堆爛素材就敢自稱做電影。你一定沒見過吧?我見過!那樣的電影,不管從劇本的文學性上還是導演的表達手法還是攝影師對畫面的控制上,都極其業餘。請問這樣的項目教導你手裡的時候,怎麼藝術?怎麼再加工?
其次,風格化……基本上跟上一條差不多吧,導演本身沒什麼風格……基本上什麼都不懂,就別裝什麼個人風格了吧。你以為用軟體把畫面調成所謂的「橙藍色調」就有風格化了?太天真。那充其量也就是個添加了「橙藍對比色」的畫面而已。它沒有任何藝術上的設計,在構圖和光影上沒有任何情感表達。
最後是「電影感」,這是我在某些小導演,小攝影師嘴裡聽到過的最多的詞語。「我要電影感!就像某個電影某個廣告某個MV里那種感覺,你懂嗎?」
從這樣的對白中你就知道了,實際上他也不知道電影感是什麼,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跟人交流的時候說一些模糊的概念是很糟糕的,大家對具體語義都不清楚,容易自說自話,最後說半天都說不到一塊兒。我在這裡姑且對「電影感」下一個定義,它包含了一下內容:
- 合理的構圖
- 合適的影調
- 真實可信的表演
- 和諧的配色
- 寬畫幅
這是我個人的定義,我也看到過其他的說法,但始終認為這些是構成電影感最重要的幾個因素。導演和攝影師弄清楚這些,再談電影感,對你的調色師可能會是一種更尊重的表現。
作為一個調色師,如果你遇到的項目都能滿足以上條件,再去談藝術再創作再加工吧。否則你的工作就只是在修補一個個爛畫面,在幫助導演完善一個爛故事而已,沒什麼意義可言。這種情況下談藝術,臉紅不?
個人見解,如有雷同……純屬有緣。如有不同的看法,歡迎約架。
謝謝各位!
推薦閱讀:
※從事影視後期有前途嗎?
※馬丁斯科塞斯早期的電影究竟好在哪裡,為何他能成為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導演兼製片人之一?
※為什麼《熱情似火》被稱為「喜劇之王」?
※為什麼古裝戲裡高手習武或者授業的時候總用梅花作為背景?
※在其他國家有對電影刪減的事嗎?